0

看京剧有感作文【实用20篇】

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京剧有感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浏览

1559

作文

77

篇1:描写京剧八年级作文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潮流社会,许多青年人都注重时尚,对戏剧之类的毫不知晓。大多都是老人知道,是他们在默默关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

我原来是不喜欢京剧的,何谈失去赞美他了,讨厌还来不及呢。我“爱”上京剧是受爷爷奶奶的影响。他们酷爱京剧,电视上传来京剧的声音,他们就马不停蹄的赶来观看。慢慢的,我也发先我喜欢上了京剧,发现了在那之间存着许多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京剧从古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京剧表演者的脸上总涂一些颜色,当然了:每种颜色以象征人的性格和特质,命运和角色。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慢慢去体会,它耐人寻味,韵味醇厚。

许多的人认为京剧的节奏慢,就像摇篮曲似的催人入睡。其实也不错,但这都是根据剧情来定的。有慢的,反之,也有快的,那速度惊人,没有字幕你是听不出他在唱什么。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说京剧艺术极富魅力,只要你去体会,快来了解京剧吧,不让你就真的out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市纪委安排部署,1月11日下午,广阳区纪委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在明珠影院观看新编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区四套班子领导同志、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及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共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脚印》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真实故事为题材,讲述了建国初期贪污犯刘敬山被执行枪决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该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从人性的角度来塑造剧中人物,艺术地再现历史,是一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力作。台下观众被这部京剧的精彩绝伦的唱念做舞、悦耳动听的音乐唱腔、质朴大方的舞美灯光、细腻传神的服装化妆所吸引,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演出结束后,区领导与演员亲切合影留念。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观看现代京剧《脚印》,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政警示教育,一定以反面典型为鉴,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为广阳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悠悠的京剧情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寻一沓水墨;踏一曲离殇;叹一句愁肠;感京剧之苍凉。

——题记。

我在出土的陶瓷的敲击中,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在那兵马俑之间,感受恢宏;我在那江南丝绸中,体会那一分不胜淡酒的桃红;我徜徉在书册之间,去感受那中华文化的韵味悠长。

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爱那传承已久的民俗文化,可我却爱极了那中华民族的民粹——京剧。

小时候,并不懂得京剧的意涵,只觉得“吚吚——呀呀——”地唱着很是烦人,只觉它冗长老套,那时只知“轻罗小扇扑流莹”。想来,那时是极厌恶它的。

不过,虽然我不爱唱,爷爷却十分喜爱,在我听来就像那萦绕在耳边的魔音,我也曾提出抗议,谁知爷爷却充耳不闻。爷爷一直唱,一直唱,唱到红光满面,汗流浃背,爷爷也不累,每日坚持。京剧,似有魔力一般让人迷醉。

略大一些后,每日听爷爷唱,竟也有一些喜欢京剧了。我听着,听着,竟像坠入了一场千年的绮梦。我似看见了苏三的罪衣罗裙,似看见了罗成那身皂角白,似看见了那书生的不舍,梦中,我不愿醒来……

今生与京剧似有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外地出游,我懵懂间,竟误入了别家的院落,与其说院落,倒更似一练功房。只见刀叉剑棍无所不全,还有凤冠霞珮,那门口处有一青年壮小伙正光着膀子在吊嗓子,那时天已入秋,并不算太热,他却出得一头汗水,雾气腾腾的,旁边一老年人正与他纠正错误。想到:这便是文化、民粹的传承吧!从此以后,我也如爷爷那般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京剧,爱上了它极度的、苍凉的美感。隐隐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心中扎了芽,我好像在坚守着什么。对于生活的挫败,沮丧时,我也不禁想到了那一年的那一个院落,那个老人,那个小伙儿。我似乎有些懂了。

越品尝京剧,我便是感觉越有韵味,像一个永远也探不到底的潭,有一些深厚的感觉。像碎花布下隐秘的物体,只揭其一角,便已异香扑鼻。京剧有一股恢宏的底蕴。

我惊喜地推开历史的门扉,去看那京剧的生旦净末丑,小生俊也是那个俊法儿啊!一声“姐姐儿”叫得人心都酥软下去,带一丝香甜。花旦也是那媚法啊!玲珑的步子,娇笑声,流转的眼波间,倒像是女子的集体妩媚。净丑,也是那个黑脸哟,也是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末角,尖嘴猴腮的模样,让人恨的牙痒,丑角,那滑稽的动作,倒也是常把人逗乐。京剧,那味道,让人迷醉。

热爱京剧,不是说说而已,在我心中,它早已有一份缅怀。我热爱京剧,爱它的苍凉悠远,爱它小生俊朗,爱它的旦角莲步轻移,爱它的净角刚正勇敢。

今后,不离、不弃、便是我对京剧的悠悠情谊。

今生,我愿以梦为马,去那历史长河,寻找京剧的美感、苍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京剧作文500字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在推陈出新,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才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王座安然不动!

1960年,周总理曾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观看京剧《霸王别姬》。戏剧开始,刘邦发兵攻打项羽。群臣纷纷劝谏,项羽不听。总理说:“一人言堂。”项羽回到皇宫,虞姬又规劝,项羽还是不听。总理说:“一家之长。”当演到项羽孤军陷入设好的埋伏时,总理道:“一筹莫展。”当虞姬备酒安慰项羽时,总理说:“一曲挽歌。”四面楚歌,汉兵将至,虞姬拔剑自刎,全场剧终时,总理又说:“一败涂地。”总理仅用20个字就概括了项羽失败的全过程,堪称妙绝。

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遗憾的是现在许多青少年对此知之甚少。很多人都喜欢听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看“超女”……他们并不喜欢听戏剧,更不要说看我国的“国粹”——京剧了。很多人都认为京剧和无聊,很老土,不如现在的音乐那么有趣,那么流行。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听戏剧,而抛弃了我们的“国粹”,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剧,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京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她叙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她是一本不朽的书。而这次寒假的北京之旅,让我真正亲近了京剧这本书,感受到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魅力。

我们入住的酒店是一个以京剧为主题的的酒店,叫北京前门饭店。在酒店的一楼有一“梨园剧场”,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的北京京剧剧团每晚在此演出。平时,我并不看京剧,认为那是爷爷奶奶们的“专属”。可京剧是北京的特色,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啊,而且梨园剧场离我又这么近,不管怎样总要亲近一下。正如梨园剧场介绍所说“不到园里,怎知春色如许”?于是我们买了门票,准备一睹国粹的风采。

晚上七点半,我们走进了剧场,只见舞台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京剧视频短片,让我们对京剧从徽班进京到现在220年的发展历史;京剧的表演形式和唱念做打的表现方式;京剧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迷人夸张的脸谱的各种象征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演出的第一出戏是《三岔口》,只见舞台只有一张桌子,没有其它道具,一个武生出场,睡在了桌子上,接着丑生上场了,他们都带着刀,他们在黑暗中互相摸捉,努力寻找着对方,只要他们一触碰到什么东西,就立刻提高警惕,将刀挥舞起来。一部武打剧就这样上演着,演员们精妙的武功,夸张的表情,将故事表述得妙趣横生。他们的表演也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整出戏没有一句话语,两名演员虚拟的表演各种武斗招式,却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诙谐而富有趣味。接着我们欣赏了精彩对唱的《坐宫》和慷慨悲歌的《霸王别姬》二出经典戏剧,虽然我没有完全听懂演员们唱得是什么,但我感受到了她们举手投足中挥洒出的浓浓京韵,领略了京剧艺术的美妙。

这次亲近京剧,让我觉得京剧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我想我们小朋友有必要去热爱、亲近凝聚中化民族戏曲文化的京剧,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 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 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 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喜 爱。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 《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 璃都挤碎了。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 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 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一天上午, 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 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

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 友。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军庆祝 “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 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 时,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然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 看梅兰芳烧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传来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兰芳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笑着对夫人说:“天亮了,这群日本强盗可真完蛋了!”

这天,几位朋友兴高采烈地来到梅家道喜。只见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手里的一把纸扇遮住了半个脸。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对吧?”

梅兰芳笑着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说:“抗战胜利了,我就要重返舞台了!”

不久,梅兰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观众场场爆满。他们说:“我们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给日本鬼子唱戏,如今刮了胡子的梅兰芳!”

心里装着观众梅兰芳是表演大师,但他从不对观众摆架子,对同行也谦虚礼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戏德。

过去,演员唱一场戏给一份钱,有病可以请假,遇到天气不好还可以“回 戏” (即临时宣布停演)。可梅兰芳尽量克服困难,处处替观众着想。他说:“观众事先不知道回戏,顶风冒雪从老远赶来听戏,让人家白跑一趟,太不应该了。”

有一次,他嗓子哑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极重的戏。这可怎么办呢? 那天,他很早就来到舞台,每隔半小时就喷一次药,嗓子却一点不见好转。 大家很着急,有人提出回戏,可梅兰芳知道剧场里已坐满了观众,怎能让他们扫兴而归呢?他没有同意,强打着精神化妆,大家都很替他担心。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梅兰芳上场了,他和刚才判若两人,精神焕发,唱念精彩。不过,内行人却听出他的嗓子变窄了。戏演完后,有人赶往后台,关心地问:“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变窄了?”

“您还不知道吧?前两个钟头,我的嗓子还是哑的呢!”

“那您怎么还上台?这是怎么唱出来的呢?”

“不上,怎么对得起观众?我这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临时用的一个急救方法,这戏是用半个嗓子唱的!”

“半个嗓子,这怎么唱?”

“这是全凭一股虚劲把嗓子提起来唱的,劲头如稍用过一点儿,马上又 会哑不成声。这是假嗓,怕低不怕高,怕宽不怕窄。过去我也从来没用过,今天完全是临时逼出来的。”

在场的人都感叹不已,不仅为他丰富的舞台经验所倾倒,更为他一心为观众着想的精神所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爷爷给我讲京剧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我都是在儿歌、童谣、歌曲、古诗的熏陶中成长的,对京剧一无所知,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京剧名段《赤桑镇》,对京剧才有了些了解。

周六下午,爷爷不知怎的,非要给我讲京剧,我一点也不喜欢京剧,爷爷说:“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2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株绚丽多彩的花朵,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我“嗯”了一声,刚要下床,爷爷又说了起来:“京剧分文戏、武戏、群戏,人物角色有生、旦、净、丑。”听到这里,本来不喜欢京剧的我,已经有点动心了。我让爷爷接着讲:“生是男的,又分为武生、老生、小生和娃娃生;旦是女的,又分为青衣、正旦、武旦、老旦。”讲到这里,我不禁嘀咕起来:“原来京剧也是让人神往的艺术。”爷爷又说:“你现在知道了吧,我要是不给你讲,你会后悔的。净俗称花脸,分为……。”爷爷的声音不停的荡漾在我的耳边,好像永远也不会停下来。

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我对京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我越来越喜欢京剧了,我想,京剧作为国粹一定会发扬光大,大放异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眼中的京剧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京剧呀!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因为我奶奶就是一名京剧戏迷,我从小就是听着奶奶的戏长大的。所以我也会唱几段。比如说:《穆桂英挂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贵妃醉酒》等等。

我觉得京剧是一门很好的戏曲。因为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是那么的字正腔圆,演员的眉目传情,是那么的活灵活现。那一招一式,那舞姿翩翩,还有那曲调的委婉动听。是那么的让观众过目难忘。演员的服饰也特别好看,五颜六色的。女演员的扮相也非常漂亮,光彩照人,我很喜欢。

我和奶奶学过好几段戏。我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唱戏是用气唱的,并不是喊的。而且唱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唱京剧除了天赋,还要勤奋。要打好基础,还要勤学苦练。

京剧是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她。所以我以后也想和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京剧戏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粹京剧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京剧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京剧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介绍京剧的作文200字,供大家参考。

上节课,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做京剧脸谱。这节课,老师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做的脸谱。嘿,几十幅京剧脸谱没有两幅是相同的,脸谱的形状、颜色搭配五花八门,各有各的创意。

一个怪异造型的脸谱首先映入我的眼帘。只见脸谱头上有个八卦图案,颜色大部分是红的;脸谱眼睛圆睁着,仿佛要抓住所有的强盗和小偷,神气十足。不用说,这个脸谱应该是英雄。

第二个脸谱头上顶个椰子,眼睛朝上,像是椰子岛的大王,专门抓偷椰子的小偷。

接着,一个酷似孙悟空的脸谱出来了。红彤彤的脸,头上一半绿一半蓝,好像是头发,“孙悟空”的表情得意洋洋的,仿佛想吞掉所有的妖精。

这些脸谱都是代表好的,不过也有代表坏人的。一个脸色全蓝的脸谱走来了。贼一样的眼睛,长胡子,表情很凶,像猫一样鬼鬼祟祟,很吓人。一看就不是好人!

脸谱的样子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京剧传统文化的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人说,京剧虽好,我偏爱R&B。

我说花开两朵,京剧何必PK流行乐。

你喜欢R&B,他热爱摇滚。这就想吃麦当劳肯德基的胃也一样接受得了饺子一样。

艺术是相通的。如果你本来就喜欢地方戏曲,那么对京剧自然也会消化良好;如果你对地方戏不怎么感冒,通过学习京剧也能够提高对地方戏曲的欣赏水平,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从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走出的一个艺术巨人,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符号。外国人称京剧为Beijingopera,这个词的翻译是源于20世界三四十年代,从那时起,京剧就已经被欧美人所接受,并被誉为是世界上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

你不能不喜欢京剧。

外国人都喜欢的艺术,中国人反而说水土不服,难道韩剧、美国大片、日本动漫,你就水土服了吗?炸酱面都不吃,忘本!

我们可以不喜欢京剧,甚至可以讨厌,但我们不能对他一无所知——如果因为无知而远离,那不仅是京剧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三:京剧的魅力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晚上,爷爷奶奶带我去观看“纪念梅兰芳110周年梅派京剧表演cctv11现场直播”。我可高兴了,以前我从没在现场看过京剧,这次可大饱眼福了。

“铛,铛,铛,咣——”演出开始了,上场的是一位演老生演员,头戴乌纱帽,黑白花纹的脸,长长的胡须拖到胸前,身着紫底黄花纹官袍,威风凛凛,好一副“官架子”,他刚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一边抱以热烈的掌声,一边喊着“好!”,直到开唱为止。听爷爷说,这部戏叫《宇宙锋》,现在演的是折子戏,他是秦朝的大官。只听见一段嘹亮的唱腔,一位彬彬有礼的人走上台前,原来,他是演皇帝亲戚的小生,他小心翼翼地朝“窗”内望去,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子,貌似嫦娥,但一推开门,却不见了,便上前向官人问话:“刚才见——一女子,貌似嫦— —娥,现却无——踪影,那是何——人?”这句话十分婉转,道白非常精彩。“她是我的女儿。”老生回道。

“看她相貌——不凡,不妨将她——招进宫中,将她纳为我——妻,可否?”

老生犹豫了一会儿,唱道:“也好,我将起奏圣上。”

皇帝的亲戚走了,老生的女儿出来了,身边跟随着一个哑丫鬟,她只会做手势,女儿唱道:“刚刚来者何—— 人?”

“他乃皇帝之亲戚,名我将儿送如宫中,作他的妻。”

只见她抖动着袖子,雪白的袖子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她就像掉进昏暗的深渊,这可是高难度的动作呀!观众在一次鼓掌了,掌声随着袖子抖动的加速而热烈。她扑倒在地,心如刀绞,两眼含泪地唱道:“哪想——到,老……天这样……惩罚……我,入宫如进死——牢……”我心想:这个大坏蛋只想到自己,不想想别人会怎样,真是太可恶了!这时,她看见哑婢向他打手势,说叫他装疯,从而让那人死心。于是,她扯破了衣衫,仍掉了花鞋,在家中大哭大笑,最终逃过了此劫。

接下来演出的《写状》和《霸王别姬》,邀请了全国著名的京剧名角杨春霞和叶少兰共同演绎,十分精彩。最后的压轴戏有请了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为了纪念他的父亲,为全国观众献上一段经典的京剧片段《贵妃醉酒》,没想到 70多岁的梅老先生还可以做出蹲功等高难度动作,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心想:这全是京剧的力量让梅老先生这么健康,还对京剧感兴趣,这种劲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让我十分感动。

观众给梅老先生献了花,全体都起来了,掌声雷动,台上的演员也都鼓起了掌,上下呼应,声音久久回荡在剧场内。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它,热爱它,但现在的许多青少年迷恋于那些歌星,这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忘记京剧,不要忘记国粹,不要忽视京剧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国粹京剧的说明文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京剧呀!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因为我奶奶就是一名京剧戏迷,我从小就是听着奶奶的戏长大的。所以我也会唱几段。比如说:《穆桂英挂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贵妃醉酒》等等。

我觉得京剧是一门很好的戏曲。因为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是那么的字正腔圆,演员的眉目传情,是那么的活灵活现。那一招一式,那舞姿翩翩,还有那曲调的委婉动听。是那么的让观众过目难忘。演员的服饰也特别好看,五颜六色的。女演员的扮相也非常漂亮,光彩照人,我很喜欢。

我和奶奶学过好几段戏。我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唱戏是用气唱的,并不是喊的。而且唱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唱京剧除了天赋,还要勤奋。要打好基础,还要勤学苦练。

京剧是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她。所以我以后也想和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京剧戏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看京剧的爷爷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京剧里面的人物唱唱咧咧的,使人真不舒服。可我们家来了个京剧王,说他是京剧王一点也不假。

爸爸称不上是京剧王,可我爷爷就称得上是京剧王。一边吃水果一边看京剧,谁都没这样舒服。

晚间剧场7点钟上演,京剧王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在京剧里的人物一上场,爷爷把眼睛瞪得老大,打个喷嚏爷爷也决不动一动。时间如飞,已经到了9点钟,大家都上床睡觉,而爷爷还一动不动地看京剧,第一组下去,第二组上来的时候,爷爷又来了精神,两眼像青蛙一样,一看就看到11点钟,在他看来京剧最重要。

一眼不合的爷爷,总算大地颤动起来,爷爷是不会离沙发和京剧。爷爷爱看京剧,竟然看到深夜11点钟,称号可真准,一般的老人可能不会看到这个点吧!

[三年级我的爷爷作文八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说明文:我眼中的京剧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国粹”!

以前我并不知道京剧的来历,后来上网查了才知道京剧是由清代时的徽调、汉调传入北京以后,演变而成的。京剧的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打击、管弦乐为伴奏。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京剧表演,那些演员在台上一会儿说,一会儿唱,有时还兴味盎然的表演一番。初看京剧的人可看不惯,他们会觉得京剧很无聊。可老一辈的人就不同,就像我爷爷,专爱看一些戏剧频道,听到那“怪里怪气”的声音就乐,百看不厌。

我刚进屋,就听到了淳厚浓郁的京剧声——原来是爷爷正热火朝天地看京剧。看爷爷津津有味地看着,样子好惬意!我也不慌不忙地凑上去观看。嘿!看那演员有滋有味地演唱,有声有色地步法,看京剧还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出来了一个黑脸大汉,长长的胡须一直长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刚烈的情感。只见他哼了一声:“大胆刁民,往哪里跑!”话一说完,他就把他给抓住了,用恶狠狠地眼神看着他,我真感觉到有点好笑。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贼头贼脑的白脸的小人,一年就知道他心怀不轨,脸上露出阴险、奸诈的神情。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偷偷到别人房间里拿了一样东西藏在口袋里,然后悄悄溜走了。突然,来了一个青衣花旦,原来她是这屋的主人,她惊讶的发现乱糟糟的,立刻就报了官……

京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为未来京剧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英语留言条:邀请看京剧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假定你是李华,你想邀请在中国留学的英国好友Peter观看京剧表演,但Peter不在家,你给他写张留言条,内容要点:

1)你到Peter家的目的;

2)介绍京剧;

3)询问什么时候方便,再约时间观看。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和结尾语已为你写出。

Dear Peter,

I came to see you but you were out.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see Beijing Opera with me next week, since you have always wanted to know more about Chinese culture since the first day to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nearly 200 years, Beijing Opera is a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re,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performers in ornate costume perform various stories happened in history to audience by singing, dance and motions. I can tell you more about it when we meet.

Please let me know when you will be free and I will buy the tickets in advance. I sincerely hope that you can accept my invitation and I’m sure you’ll enjoy it.

Yours,

Li Hua

【参考译文】

亲爱的彼得,

我来看你,但你出去了。我想邀请你下星期我看北京歌剧院,因为你总是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从第一天到中国。

近200年来,北京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形式,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穿着华丽服装的表演者通过唱歌、舞蹈和动作向观众讲述各种历史故事。我可以告诉你更多关于我们见面的时候。

请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会提前买票。我真诚地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邀请,我相信你会喜欢的。

你的,

李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走进京剧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从老师对我们说有“国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

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在查资料时,我学了一小段京剧,无意间看了看京剧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跳!从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个曲目!有十九种唱法!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真不愧是“东方歌剧”!

京剧演员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在演唱时,除小生和念白,其余均用真嗓.

你瞧!京剧多受人们喜爱啊!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学京剧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把我叫来,说有一个表演请我参加,要唱京剧《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我的心一下子怦怦跳起来……

小时候,爷爷喜欢听京剧,家里的电视总是放着一出出京剧,《空城计》啦,《宇宙锋》啦,《群英会》啦,五花八门。爷爷总说“京剧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欣赏和保护。”我就抬起头,望着电视里的生旦净丑,他们那么多姿多彩地表演着,一哭一笑,都牵着人们的心。好厉害呀!我有些兴奋,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欢乐。

我一天天长大了,却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失去了对京剧那一颗热衷的心,直到今天……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后,才发现学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从来都没有学过京剧,对《大唐贵妃》一窍不通……

我跟着老师学起来。我看着她轻轻滑过地面,水袖缓缓撒开,脸从袖旁探出来;可我办不到——手脚像机器人一样僵硬地挺直着,一会儿被裙子绊倒,一会儿摇晃着身子怎么也站不稳。要唱,也同样不行:声音断断续续地,没有一点延绵悠长的感觉。扭扭捏捏地声音像蚊子……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它吧!

回家的路上,偶然发现了一支梨花,在洁白如雪的夜光下,它那纯洁与灵性的白,散发出一阵很淡很淡的清香。我不禁想起了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在心灵的空谷上回荡……也许因为它是中国的花吧,它那雪白里透着一股属于中国的味道。“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忽的,一句话在耳边回响起来。既然是中国,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呢?一个念头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教室里,总是只有我一个人,但我从不觉得孤单。唱着,舞着,有京剧陪我,就够了。踮起脚尖,一侧身,一推袖,一遍不行,就多跳几遍。渐渐的,我像机器人一样僵硬的身子,有了些柔软的味道。对着镜子,微微张开嘴,深吸一口气,一句一句地练着。望着镜子中的自己,我的心欢腾地像万里晴空。

真正上了台,感觉又不一样了。怀着一颗怦怦跳的心,燕子一般拂过台面,手里的水袖,两只翻飞的白鹭一般,格外好看。“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当那句话又响在耳畔,望着观众一张张兴奋的、葵花般的面孔,我笑了……

周末,我上网络的英语外教课时,外教老师请我唱一段,待我唱罢,他露出十分惊讶的神情,“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令人惊讶的!”他对我说。

我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小时,也是和他相同的心理吧,我知道,我为祖国点了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七:走进京剧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原来我一直以为京剧只是依依呀呀喊,再往脸上瞎涂一大堆五颜六色颜料,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京剧。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亦称“京戏”、“国剧”、“皮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俗称小花脸。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俗称小花脸。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京剧,又叫,“京戏”、“平剧”、“国剧”,它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道光以后,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二黄着称,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搭入徽班,又带来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促成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京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传统文化京剧作文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向讨厌京剧

我讨厌京剧。讨厌演员的那股娘娘腔;讨厌演员那张胡里花哨的脸;讨厌演员那个故作姿态的手指;讨厌演员那身既沉重,又令人眼花缭乱的戏服。哼,这京剧可真令人讨厌!

可是有一天,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京剧的看法。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我正好按到了一个京剧栏目。咿咿呀呀的唱腔惹得我急着换屏道。可老爸的一句话却阻止了我:“女儿,别按,我要看一看京剧。”没办法,我只好立刻走人,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哎,别走啊,你也来看看吧,陪你老爸看一会儿呗。”老爸一句话,像块大石头一样,硬生生地阻挡了我的去路。无奈,只好满脸不情愿地将自己摔入沙发,随手拽一本书来凑合,算是舍命陪君子。

京剧开演了,一句句戏词直捣双耳。我急忙捂耳,不停地念叨着:“听不见,听不见,我什么也听不见……”

渐渐地,手累了,松开了。唉,这凑合也是非易事。这时,一句戏词趁我不留神儿,溜进了我的耳朵。当我正想将这个家伙赶出来时,我却清清楚楚地听见了。为什么,为什么我竟感到心里是如此的喜悦?

我开始倾听戏词,心也不在书上。眼睛不时悄悄抬起,迅速地瞄一眼画面,随后赶紧低头看书,假装从未发生过什么事。

后来,我实在克制不住自己了,干脆丢下书本,抬头爽快地狠看起了京剧。

我惊奇,自己竟没有了往日对京剧的那种厌恶,反而,好像多了一点喜欢,我的心里真是纠结不堪。

这腔调不再令我讨厌;这胡里花哨的脸不再令我厌恶;这翘起的兰花指,不再令我反感;这身五彩缤纷的戏服,也不再令我心烦。

京剧演员的戏词,不是随便说说即可,那是要练上上百遍,甚至是上千遍才通过。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一听,心里的感情就会随着戏剧的喜怒哀乐而变化。不仅如此,那各种各样的动作,是要每天摆上十几个小时才可以。要是换作了我们,恐怕没练多久,就早已哭爹喊娘了吧。

京剧我将不敢再讨厌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