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贻笑大方怎么解释300字(汇编20篇)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贻笑大方怎么解释300字,欢迎阅读。

浏览

1305

作文

1000

篇1:详细解释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1).消溶,融化。《礼记·月令》:“﹝季冬之月﹞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世说新语·轻诋》“君得 哀 家梨,当復不烝食不”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旧语, 秣陵 有 哀仲 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妃之初瘞,以紫褥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 鲁迅 《野草·雪》:“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2).消除;解除。《汉书·杜钦传》:“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 南唐 李煜 《悼幼子瑞保》诗:“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乍见山光水色,洗涤心胸。正如酷暑中行,遇着清泉百道,多时病滞一旦消释。” 鲁迅 《彷徨·孤独者》:“这仇恨是历了三月之久才消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详细解释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1).收藏。《荀子·王制》:“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脩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

(2).隐瞒。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三主崩没,臣子掩盖,日不移晷,旋受大祸,此天下之至忌,不可之至甚者也。”

(3).遮盖。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此一等人,心身俱泰,手足轻安,既无两头照顾之患,又无掩盖表扬之丑,故可称也。”《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再看牙牀之上,两扇窗槅,掩盖着个不言不动,无知无觉的 齐桓公 。”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妙在四行树接叶交柯,把 苏堤 笼成一条绿荫掩盖的巷子。”

(4).掩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一二日后必復来,去土开棺,諦视其尸,重为掩盖。”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语怪》:“见棺槨之暴露者,必为掩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详细解释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见“ 痕迹 ”。

亦作“ 痕跡 ”。亦作“ 痕蹟 ”。事物留下的迹象。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跡,舒处周流徧大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赵牧 不知何许人, 大中 、 咸通 中,斅 李长吉 为短歌,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蹟。”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文模仿》:“古人作文,摹倣痕迹未化,虽 韩 柳 不免。”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解释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词目:庐山真面目

拼音: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注音: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解释: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近义词:真相大白、庐山真面

反义词:改头换面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同韵词:鹤立企伫、横驱别骛、别无他物、悍然不顾、虚实失度、单门独户、江山如故、进退中度、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沉迷不悟

英语翻译:ones true character

俄语翻译:настоящий обли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详细解释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 推却 tuīquè

(1) [refuse;decline]∶拒绝接受

推却就职

推却礼物

(2) [refute]∶拒绝承担、参与或遵守…

搜寻到英国舰队,可是它推却应战

(3) [deny]∶推辞,拒绝

亦作“ 推却 ”。1.击退。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是以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 胡 越 ,远寇安灾。”

(2).拒绝;辞谢。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旟 等白 冏 :‘ 嵇侍中 善於丝竹,公可令操之。’遂送乐器。 绍 推却不受。”《水浒传》第四三回:“ 李云 推却不过,略呷了两口。”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这热诚很使我感动,但我终于说是还未熟悉本地的情形,而且已经革命,觉得无甚可以攻击之处,轻轻地推却了。”

见“ 推却 ”。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好词解释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一、铭感五内: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二、千恩万谢: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三、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四、醉酒饱德: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五、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六、感恩怀德:感激别人的恩德。

七、拜恩私室: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

八、不胜感激:有对于某人或某物不尽的感动与感恩之情,对其怀有强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九、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十、感遇忘身: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塞翁失马成语解释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塞翁失

sài wēng shī mǎ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反义词:因福得祸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例子: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唇竭齿寒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原文】:唇竭齿寒

【标准发音】:chún jié chǐ hán

【繁体写法】:唇竭齒寒

【唇竭齿寒是什么意思】:见“唇亡齿寒”。

【唇竭齿寒成语接龙】:搬口弄唇 → 唇竭齿寒 → 寒冬腊月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chún jié chǐ hán】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庄子·胠箧》:“故曰,唇竭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对应近义词】:唇亡齿寒

【对应反义词】:暂无唇竭齿寒的反义词。

【唇竭齿寒的造句示例】:

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淮南子·说林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灰暗的解释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灰暗,暗淡,不鲜明。或者形容心情不好,或者形容不阳光 不光明等 比黑暗属性弱一些 没那么明显。

详细解释

暗淡,不鲜明。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的面目清秀,在他灰暗的眼神里,闪烁着迟疑、怯弱同矛盾。”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六:“天刚渐渐黎明,于灰暗渺茫、冷气袭人中,提着衣箱乘轮船公司所备的公共汽车直达车站。” 袁鹰 《祖国的泥土》:“在 日本 帝国主义侵占下的 上海 ,我们这些空有满怀壮志的年青人,却都不自觉地染上了一些灰暗的色彩。”

1.a gloomy sky; a murky grey sky

灰暗的天空收藏指正

2.Somber or dark in hue.

颜色灰暗的,昏暗的收藏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词语解释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定义1:使生物有机体的生存能力提高、并使后代超过其他原种型的表型特征的改变。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 ;生物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有机体面对所有的环境胁迫成分所采取的降低生理压力的改变。 所属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 ;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生物体的结构或功能在产生任何变化之后对环境条件能自行调整的过程。 所属学科: 遗传学(一级学科) ;进化遗传学(二级学科)

还有一种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adaptation)。常见的有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百身何赎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发音: [点击发音] bǎi shēn hé shú。

成语解释: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成语造句:一见无期,百身何赎。(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

成语使用: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

发音技巧:身,不能读作“shēnɡ”。

书写技巧:赎,不能写作“读”。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百身莫赎

英语翻译:How can I atone for it even with a hundred death?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滂湃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滂湃的近义词/同义词:

倾盆:形容雨势很猛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澎湃: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

滂湃的反义词:

滂湃的汉语意思:

波浪相激的声音。形容水势盛大

词语出处

澎湃。波浪相击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至若山雨滂湃,洪津泛洒,掛溜腾虚,直泻山下。” 唐 李颀 《杂兴》诗:“行人夜秉生犀烛,洞照洪深闢滂湃。” 宋 王琪 《秋日白鹭亭》诗:“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

用滂湃来造句

(1) 虽然暴雨无情地滂湃而下,迫使悉数的户外劳作遏制,但土地的主人会仰天微笑。

(2) 刹那间,滂湃的灵气凝聚而来,每一次呼吸,江离都感觉浑身精气神饱满。

(3) 轰鸣的瀑布声萦绕于耳,如同滂湃的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数”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烛照数计] 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凿龟数策]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寻行数墨]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论黄数黑]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论黄数白] 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简丝数米] 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讳树数马] 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飞将数奇] 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多言数穷]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吹毛数睫]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老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发音:古老[gǔ lǎo]

古老的词语解释:指历史悠久。

古老的近义词:陈腐、迂腐、陈旧

用古老造句

1、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已经被人们永远的刻入了传奇的历史。

2、长城是一个很古老的建筑。

3、这件物品看起来很新,其实它很古老,具有很高的历史参考价值。

4、我家有一个古老的瓷器。

5、西安这个历史古老悠久的名城,让人难以忘怀。

6、这件物品的历史很古老!

7、在博物馆发现一件古老的珍宝愿它永远流传下去。

8、端午这个延续千年的古老节日,将给嘉兴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带来全新活力。

用古老的近义词造句

陈腐: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打破陈腐的观念。

迂腐:他年已四十,瘦骨嶙峋,一张干瘦的脸,刻板而迂腐。

陈旧:我们要与时俱进,与陈旧的观念说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文革新运动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发扬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等人主持庆历新政,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针对晚唐五代文风的改革。

后来,在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的欧阳修主持科举,严令应试者写平实朴素的古文,摒弃时文。政治改革要求文风改革,彼此促进,诗文革新运动蓬勃兴起。

欧阳修等人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等唐代古文家的进步主张,强调“道”先“文”后,文道并重;对于“文”主张要有特色,反对因袭模仿,这与韩、柳的“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等主张一脉相承。

由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发扬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而得以健康发展,并取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离骚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离骚》一诗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离骚》是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根据诗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两个部分。

1)从开头到“岂予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内容主要是回顾过去的经历,以描述现实为主

2)后半部分的内容主要是用幻想的方式,探索未来的道路。

《离骚》一诗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诗人从叙述自己的身世、理想、遭遇入笔,强烈地抨击了楚国的政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全诗借用古代神话,驰骋壮美奇特的幻想,绘就一幅色彩绚丽、气势磅礴、人物命运起伏跌宕的画卷,寄寓了诗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波折,并展示了他为理想奋斗不息、至死不渝的崇高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引证解释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1.接受。

《左传·隐公八年》:“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书·益稷》“格则承之庸之” 唐孔颖达疏:“天下之人有能至於道者,则当承受而进用之。”

《西游记》第十二回:“ 玄奘 法师大有缘,现前此物堪承受。”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五章:“朋友们知道主人曾经尝过苦味的,已没有人打算承受它。”

2.承担;禁受。

秦牧 《花城·青春的火焰》:“有些深海水族,柔软的躯体却可以承受千万磅的海水的压力。”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五章:“那些低矮的土屋、草房,好象是快要承受不住厚厚的雪的重压。”

3.继承。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乾浄,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详细解释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不鲜艳;不明亮。 唐 元稹 《送孙胜》诗:“桐花暗淡柳惺愡,池带轻波柳带风。” 宋 欧阳修 《雁》诗:“水阔天低云暗澹,朔风吹起自成行。” 曹禺 《日出》第四幕:“屋内灯光暗淡,帘幕都深深垂下来。” 巴金 《杨林同志》:“廊上长条桌上烛光暗淡,摇晃得厉害。”比喻没希望或前景不光明。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而许多媳妇儿,就如 中国 历来的大多数媳妇儿在苦节的婆婆脚下似的,都决定了暗淡的运命。”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 祁 家过了个顶暗淡的秋节。 祁老人 和 天佑 太太都病倒,没有起床。”如:资本主义国家前景暗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词语解释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效:仿效,模仿。

颦:皱眉头。

东施:越国的丑女。

西施:越国的美女。生卒年不详。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 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美之:认为她的样子很美,以之为美。

美,动词,以……为美。

归:返回,回去。

去:躲开,避开。

其里:同一个村里;同一个乡里。

里:乡里,这里指家门口

之:(之在这里意思众多。)1.贫人见之:可代指东施的样子。2.其里之:的。3.见而美之:(代指)她。(西施皱眉、捂胸的样子)。4.之所以美:......的原因。

坚:紧紧的。

挈: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处是带领的意思。

妻子:妻子和子女。

彼:她,代指丑妇(东施)。

病:毛病,生病。

病心 :病于心,心口痛。

[历史典故:东施效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详细解释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 劝阻 quànzǔ

(1) [encourage and inhibit]∶鼓励和禁止

善恶无所劝阻

(2) [dissuade sb.from;advise sb not to]∶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你最好劝阻他别那样干

亦作“ 劝沮 ”。1.鼓励和禁止。《墨子·非命中》:“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坚隄防以杜决溢,明褒贬以彰劝沮。”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苏文忠公墓志铭》:“公歷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阻。”

(2).以理相劝并阻止其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明史·阉党传·焦芳》:“ 瑾 ( 刘瑾 )怒翰林官傲己,欲尽出之外,为 张綵 劝沮。”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你入过狱了,见过了死亡,即使你不能帮助我,可也不会劝阻我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