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贻笑大方怎么解释500字(最新20篇)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贻笑大方怎么解释500字,欢迎阅读。

浏览

1306

作文

1000

篇1: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郊寒岛瘦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孟郊前期由隐而仕,诗皆言志,有为而作;后期仕途坎坷,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寒”既指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

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孟郊作诗尚奇峭,出自苦吟。在中唐大批寒士困顿失意的广阔社会背景下,孟郊为成为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1.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2.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3.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之鸣的创作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晚唐体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晚唐体是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晚唐体"是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作为沿用已久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晚唐体是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他们看作是晚唐诗人,因此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比较突出。他们继承了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清邃清幽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另一个晚唐体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其诗歌主要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晚唐体诗人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此是晚唐体的盟主。

特征:

一、创作重视锻炼苦吟,以刻意造字为能事。

二、在体例上,多用近体而少古体。

三、“捐书以为诗”,以此来和“资书以为诗”的江西派对抗。

四、题材偏窄,观察细致。

五、诗风清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详细解释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亦作“ 依坿 ”。1.依靠;依赖。《诗·小雅·鸿雁》“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汉 郑玄 笺:“鰥寡则哀之,其孤独者收敛之,使有所依附。” 晋 陶潜 《神释》诗:“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她现在依附寡孀的女儿过活。”

(2).归属;投靠。《后汉书·西羌传》:“ 月氏 来降,与 汉 人错居。虽依附县官,而首施两端。”《隋书·长孙览传》:“可汗何不依附天子,连结达头,相合为强,此万全之计。”《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人虽係皇叔,今正依附 曹操 ,安肯行此事耶?”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愚谓当 项羽 起事时,尚不肯依坿 殷通 ,竟杀之以佩其印,奚必于 陈胜 死后,復立 楚怀王 孙 心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三:“他在依附着 陈诚 。但也摇摆不定。”

(3).依随,取决于。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旧於 会稽 得一石碑,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极有理。”

(4).紧贴;附著。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凡鬼皆依附墙壁而行,不能破空,疫鬼亦然。” 管桦 《白马山》:“只有一条鱼背一样狭长的山脊,驮着一条小路,依附着悬崖通到后面大山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词语解释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狼心狗行成语解释及故事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

【汉语拼音】láng xīn gǒu xíng

【近义词】:狼心狗肺、人面兽心、 居心叵测、 蛇蝎心肠、 恶毒心肠、 没心没肺、 狼子野心

【反义词】:一寸丹心、赤子之心、一寸赤心、耿耿忠心、碧血丹心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成语解释】心肠似狼,行为如狗。 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狼心狗行造句】他那幅狼心狗行的行为让人憎恶。

【狼心狗行的成语故事

袁绍在谋士逢纪的建议下,诱使北平的公孙瓒一同出兵,夺取了韩馥的冀州。却不肯分地,甚至射杀了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于是两军生仇,在磐河一带多次发生战斗,互有输赢。最后在董卓来使的调节下议和,两家终究各自罢兵,公孙瓒又推荐刘备为平原相。

另一方面,淮南袁术向刘表借粮不成,心中怨恨,挑唆江东孙坚去打刘表。孙坚帅黄盖韩当等将领跨江攻打刘表,首战告捷,击败了刘表手下的黄祖。孙坚趁势攻打襄阳,不料中计,被刘表军乱箭射杀,江东猛虎殒命。所幸黄盖生擒黄祖,孙坚的长子孙策准备用黄祖换回孙坚尸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详细解释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亦作“ 飘盪 ”。1.在空中随风摆动。 南朝 梁 吴均 《梅花落》诗:“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闥,杨花飘荡落南家。” 巴金 《秋》四:“但是那温柔的,比任何琴弦所能发出的还更温柔的声音至今还在他的耳边飘荡。”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从 北京 广播电台发出的音乐,就在暮色苍茫中悠扬嘹亮地飘荡开来。”

(2).在水面上随波浮动。《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3).指被水冲走。《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 智伯 ﹞回视本营,波涛滚滚,营垒俱陷,军粮器械,飘荡一空。”

(4).飘泊无定;流浪。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宋 苏轼 《龟山》诗:“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 龟山 岁五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途中遇寇,资斧丧尽,飘荡不能归。”

(5).形容感情不平静或欲念冲动。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非将 吴会 远,飘荡帝乡情。” 明 高濂 《玉簪记·寄弄》:“莫非春心飘荡,尘念顿起。”《再生缘》第六四回:“看到心中飘盪处,疯魔了,蓝巾彩袖二裙釵。”

见“ 飘荡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形容快速的成语解释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1) 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2) 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3) 走笔疾书:走笔:笔行得很快;疾书:快速地写。形容写字熟练快速。也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起来很快。

4) 疾雷迅电:疾迅:快速,迅急。突然暴发的雷声和出现的闪电。形容来势迅猛,来不及防备。

5) 三步两脚:快速行走的样子。

6) 鹰拿雁捉: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7) 干净利索: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8)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9) 击电奔星:形容快速。

10) 扒拉不开:扒拉:用手指头快速移动。不能如意安排或运动。

11) 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12) 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13) 以疾掩迟:疾:急速,猛烈;迟:迟缓;掩:乘人不备而进袭。用快速的行动方式去袭击动作迟缓的敌方。

14) 星移电掣:像流星闪电一样快速。形容速度很快。

15) 大快朵颐: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词语-解释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解释

【拼音】 jiě shì

【注音】ㄐㄧㄝ ˇ ㄕㄧˋ

【基本释义】 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英文】 Interpretation

【近义词】 解说

【基本解释】

①分析说明,分析阐明,分析解说:解释财政报告中的一个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实验,这种自然现象才得到科学的解释。

②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解释词句、解释误会。

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

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完善的结果.

【解释新说】

1、解释就是为了掩饰。

2、解释就是自己骗自己。

3、之所以有解释是因为:人的最大悲哀是 总是不愁为自己的借口找不到理由。

4、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罪恶的开始。

5、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

6、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讲故事。

当然,以上新说只能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用于调侃自己或别人,请勿扭曲解释最初的意义。

平常人所说的解释是把一个人的视角剖析告诉相应的人,从而达到理解的一种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形容河流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百川归海】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川壅必溃】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锦绣山河】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涓滴成河】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穷山恶水】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穷源溯流】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溯流穷源】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众川赴海】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众流归海】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解释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1、指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

《诗·鲁颂·閟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郑玄 笺:“赐之以山川土田及附庸,令专统之。”《礼记·王制》:“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 郑玄 注:“附庸者,以国事附於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立萧詧为梁主,居江陵,为魏附庸。” 聂绀弩 《季氏将伐颛臾》:“现在还嫌财发得不够,又要去打劫那附庸颛臾,使得颛臾和本土的许多人民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武公曰:‘秦爵虽附庸,然习于戎俗,其兵勇悍善战,犬戎之所畏也。’”

2、喻指尚处于弱小幼稚阶段而未能发展成完美独立的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3、喻指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属地位的。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谈诗·以诗存人》:“文坛耻说为偏将,酒国甘居是附庸。” 徐迟 《地质之光》:“把持中国 学术机关,使之成为外国学术机构的附庸。”

4、附属依托。

唐 沈亚之 《谪掾江斋记》:“然则吾以为肝者,胆附庸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缘故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发音:缘故[yuán gù]

缘故的词语解释:是指原故;原因。

缘故的近义词:原因、原故、缘由

用缘故造句

1、由于下雨的缘故,运动会推迟了。

2、不知什么缘故,我觉得不能信任他。

3、出于情感上的缘故她很伤心。

4、我肚子痛,正是因为吃太多的缘故。

5、因为森林失火的缘故,山民被迫离开了家园。

6、因为生病的缘故,我不能去上学。

7、因为下雨的缘故,运动会推迟了。

8、这次的失误是自己太粗心的缘故。

9、他今天没来上学,不知是什么缘故。

10、他成绩好是因为平时刻苦学习的缘故。

11、因为如此小的缘故,很多的都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12、无论是什么样的缘故,我都会帮你。

13、不知什么缘故,老师今天没来上课。

14、最近,不只是啥缘故,我对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讨厌

15、他发火是因为他孩子的缘故。

16、今天放学回家,爸爸无缘无故对我发火,真是莫名其妙。

17、因为森林失火的缘故,可怜的小生灵被烧死了。

18、由于天冷的缘故人们不得不穿得很厚。

19、因为下暴雨的缘故,比赛终止了。

20、他追赶小鸟,但因为太肥的缘故,他直挺挺的撞碎了冰块,掉落了冰冻的湖水里。

用缘故的近义词造句

原因:天气不好是造成飞机延误的根本原因

原故:不知是什么缘故,近来我心情不太好。

缘由:他毫无缘由地骂了我一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引证解释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1. 直观,未经逻辑推理。

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四一:“他们直觉的感到,这两家子不仅是邻居,而也必是侦探。”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七:“这是我的直觉。我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 直接感到。

茅盾《昙》二:“女性特有的敏感,使她直觉到 兰女士 和 何若华中间似乎已经有一些事瞒着她在进行。” 沙汀《淘金记》五:“现在,既然双方直觉到了一种新的利害冲突,情形自然就更坏了。”

3、[鲁伊兹·布劳威尔(Luitzen Brouwer)的观点支持这样的解释]

直觉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估计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只是能引起意识源反应的机会通常不多。也许人类在语言意识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这种意识的本能反应——直觉。人类语言意识建立后,到今天,这种本能就逐渐退化了。蜜蜂能以最省的方式精准的建造坚固的六角巢穴,一定不是物理计算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详细解释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 落后 luòhòu

[fall behind;lag behind; drop behind] 趕不上,落在后头

一个小孩子跟着大孩子们走,但落后一点

工作中他落后了

◎ 落后 luòhòu

(1) [backward;under-developed]∶不先进

技术落后

(2) [at last]∶最后

不知费了多少唇舌,落后我急了,要带他回官

(3) [later]∶而后;后来

(1).在行进中落在同行者后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红娘 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每行军必争前锋,耻落后。” 杨朔 《木棉花》:“落后的人们慌慌张张向前奔跑,害怕耽误火车。”

(2).不如人。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原来是三年不肯往 杭州 ,闪的我落后,有国难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元来 焦大郎 固然本性好客,却又看得 满生 仪容俊雅……料不是落后的,所以一意周全他。”

(3).迟慢;拖延。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你为甚不肯上坟坵,枉教那一二千人都落后。”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派人接伯喈家眷》:“这一封柬子,外有金银钱米与你作盘缠,休要落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详细解释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 理解 lǐjiě

[understand;comprehend; apprehend; follow; grasp; perceive] 据理了解

(1).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宋 苏轼 《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 郢 人之鼻斲,信矣。” 元 刘将孙 《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紜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

(2).从道理上了解。《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 光朝 ﹞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3).指了解,认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 毛泽东 《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4).说理分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 濂 、 洛 、 关 、 闽 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

(5).见解。 许地山 《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 钱锺书 《围城》七:“他很喜欢 汪太太 ,因为她有容貌,有理解,此地只她一个女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详细解释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 特别 tèbié

(1) [special;out of the ordinary unusual;exceptional]∶不一般;与众不同

特别的场合

(2) [exceptionally]∶格外

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

(3) [particular;specially]∶特地;特意

我特别提到那一点

(4) [especially;in particular]∶尤其

我喜欢乡下,特别是在春天

(1).不一般,与众不同。《三国志平话》卷上:“ 吕布 东北而进。数日,见桑麻地土特别。” 洪深 《劫后桃花》十八:“ 汪翻译官 对 瑞芬 的态度,很是有些特别。”

(2).格外。 巴金 《寒夜》九:“他走得很慢。身子摇摇晃晃,头变得特别重。” 老舍 《骆驼祥子》九:“街上的冷静使她的声音显着特别的清亮。”

(3).特地,特意。 周恩来 《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今天特别请诸位来此聚会……向大家请教。”

(4).尤其。 老舍 《赶集·黑白李》:“她似乎很不满 李 家兄弟,特别是对 黑李 。”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二:“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解释词语的方法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解释词语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学生每遇到这个题目时,都是失分较严重,有的甚至连一分都拿不到。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现将我学习的总结一下:

一、解释词语的原则

解释词语的意思,原则是力求简明而确切,通俗易懂,联系实际,有一定的方法,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观点要明确,

2、解释要准确,

3、语言要通俗易懂

二、理解词语的方法

1、连字解词法

连字解词法就是先解释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意,再连起来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

2、词素解词法

词素解词法就是与连字解词法较类似,要求先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意思,重点理解比较难的词素,再理解词语的意思。

3、比较辨析法

有些词,看似相像,实则不同,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从类同中找出差异,从差异中找出雷同,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准确把握词义。

4、更换词语法

就是找近义词。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法

词不离句即是一条学习词语的原则,也是理解词语的重要的方法,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基本途径,也是检测常用的方法。

6、联系实际生活解词法

就是把词语放到生活中去理解。

7、借助画一画的方法理解词语,有些词语形象感特别强,我们可以唤醒脑中的画面来帮助理解。

这些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以致用。慢慢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乐不思蜀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乐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解释】: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成语故事】: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后,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刘禅有个小名叫做阿斗,阿斗当了皇帝后,每天只会吃喝玩乐,根本不管事,还好有诸葛亮帮他撑着,蜀国才能一直很强盛。可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国马上派兵来攻打蜀国,蜀国不但打不过魏国,阿斗还自愿投降,带着一些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忘记自己的国家已经灭亡了。有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阿斗吃饭,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的难过,可是,阿斗却高兴地拍着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样子。后来,司马昭故意讽刺阿斗说:“怎么样!在这里过的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呢!”司马昭听了以后,在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掉!”

后来,大家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一个人过的很开心,都忘记要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解释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多财善贾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资本家会做买卖

解释: 贾:做买卖。原意是本钱多,生意就做得开。后指资本家会做买卖。

出处: 韩非《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例子: 他这次下来是越有越有,以后水大舟高,~,更是无往不利了。(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十一)

长袖善舞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善于钻营

解释: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例子: 李春山~,当时的一班名公巨卿,甚至连醇王都被他巴结上了。(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水涨船高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随环境在变

解释: 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例子: 几回事情一来,他晓得人家有仰仗他的地方,顿时~,架子亦就慢慢的大了起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详细解释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 联系 liánxì

(1) [connection;contact;touch; relation]∶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

大部队联系上了

上级派人来联系

(2) [integrate;relate;link; get in tonch with]∶结合起来

联系自己的思想发言

这个案子要联系起来考虑

(1).相互连接拴缚。《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胥靡之” 唐 颜师古 注:“联繫使相随而服役也,故谓之胥靡,犹今之役囚徒以锁联缀耳。”

(2).相互联络和结合。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在 中国 生活的共产党员,必须联系 中国 的革命实际来研究马克思主义。” 巴金 《真话集·我和读者》:“我写得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和读者联系最密切的时候。”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章:“最后,研究了秘密联系的方法,她们就告辞走了。”

(3).哲学概念。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和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 毛泽东 《实践论》:“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 延安 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夜晚的四字词语解释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1、朝观暮览:观、览:看。早晨也看,夜晚也看。形容对珍贵的东西百看不厌。

2、昼夜不息:息:停止。从白天到夜晚一直不停。

3、呼昼作夜:昼:白天。把白天叫作夜晚。比喻颠倒黑白,不分是非。

4、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5、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6、鬼火狐鸣:鬼火闪烁,野狐悲鸣。形容阴森恐怖的荒野夜晚。

7、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8、以日继夜:白天接着夜晚,日夜不停。

9、俾夜作昼:把夜晚当作白昼一般利用,夜以继日。

10、昼伏夜动:白天埋伏,夜晚活动。

11、月夕花朝: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12、灯火万家: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13、不眠之夜:眠:睡眠。不曾睡眠的夜晚。常指极度兴奋或过分忧虑而睡不着觉。

14、日短夜修:指冬至前后几个月白天短夜晚长。

15、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16、昼慨宵悲:慨:慨叹。白天慨叹,夜晚悲戚。形容心情十分烦闷。

17、蛤蟆夜哭: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18、朝歌夜舞:朝:早晨;歌:唱歌;舞:跳舞。早晨唱歌,夜晚跳舞。形容沉迷于歌舞欢乐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