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颂国歌作文(最新20篇)

浏览

2401

作文

25

篇1:故事三动情唱国歌:38岁“高龄”的不老男神布冯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欧洲杯首轮,意大利迎来了对阵比利时的小组赛关键战,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守护着意大利球门的仍旧是那个布冯,是那个38岁“高龄”的不老男神。

赛前,当意大利国歌响起的时候,一如既往,布冯仍旧充满感情地高声歌唱,眉目之间是如此的动情,这一幕真是让人心头一动。

感动瞬间:在人们眼中,昔日星光灿烂的意大利不见了,这支意大利国家队可能稍显“平民”,但是别忘了,这支球队还有一个不老男神——布冯。布冯仍旧是这支球队的支柱和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歌的诞生

全文共 1564 字

+ 加入清单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聂耳(1912-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影片《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文革”中,由于田汉被打倒,歌词不让唱了,《国歌》只能由乐队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改定国歌歌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来的歌词。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第6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组长。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就《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徽设计提出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毛泽东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

1950年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此后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床厂。1951年5月1日,由沈阳第一机床厂青年工人焦百顺、裴庆江、朱风仪等铸造出的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唱响国歌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同学们,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呢?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1949年响彻北京天安门上空的旋律,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永不停歇的革命号角。我们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是“冒着炮火前进”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强大力量来源于祖国,祖国的强大力量来源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对祖国发自肺腑的深爱。爱国,是每一个有所建树的人的坚定信仰;爱国,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信念源泉。

郑和为了祖国,七下西洋,出使各国,一路劈波斩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顾宪成身处深山,却发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呐喊,抒发了一个封建文人报国无门的无奈心情;伟大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坚决不说出其他党员的下落,在生死攸关之时,她怒吼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夏明翰同志,视死如归,临去刑场之时,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人生赞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战斗英雄董存瑞,面对敌人的碉堡,手举炸药包,毅然拉响了导火索……

在这些的英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一片片爱国之情。他们就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冒着炮火前进”的人们。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飒爽英姿,也仿佛听到了他们在唱着国歌。不管他们生活在哪个时代,但都有“亏了我一个,幸福亿万人”的壮志豪情。

爱我们的祖国吧!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才有资格向世界袒露出我们的灵魂。只有爱国,将国歌铭记在心,真正地唱响国歌,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凝聚力,才会有尊严。

“爱祖国是无条件的,就像她当初无条件哺育我们一样”。只有不忘祖国,不忘民族,学习和事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学们,让我们用今天的勤奋学习,明天的努力工作,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让你,我,她,我们大家,在心中永远唱响国歌!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歌》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观看了《国歌》。在回去的路上,电影里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我的脑中闪过,田汉因提倡抗日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荒谬政策被捕入狱!聂耳为>谱曲留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奋战梅香为拍好电影倒在了日本飞机的轰炸中! 这些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战士们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呕?有的甚至奉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 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我们,应继承革命战士们坚忍不拔的传统;应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终将实现的坚定信念;应学习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他们是永垂不朽的! 愿共产党员的本色,永远延续下去!

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每天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屠杀我们国家的 子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憎恨和反抗。而那些人却从来不打算抵抗,任由他们胡乱的杀人。这使中华人民遭到了无辜的伤害,大好河山陷入敌人的手里,怎能完好无缺呢?因此,中国人民更加受到了耻辱。就在这生死关头,田汗、聂耳认为必须创造出一首能够激发人们斗志,增加我国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人们的爱国精神,也鼓舞人们不畏流血牺牲的精神。于是《义勇军进行曲》从此诞生了。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要有远大的梦想,要有真实的本事。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精华,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花朵”。特别要敢于探索,也更深地去游览知识的海洋。

“……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让雄伟的国歌,鼓舞我们为祖国飞翔,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以后的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国歌的背后故事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第一课》将在晚会的第一篇章重点呈现国歌故事,邀请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老师登台讲述。秦怡老师不仅会用语言重现国歌中描写的真实战斗,还将透露自己与国歌之间的“特殊缘分”。晚会现场共邀请了三十五位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老人作为贵宾出席。他们当年以士兵、艺术家、儿童团员等各种身份走过那段岁月,而今最年轻的85岁,最年长的已有98岁。《开学第一课》将以“抢救式”的态度,尽最大可能地向这些英雄老人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爱我的祖国作文:心中的国歌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国歌,雄浑豪放,气势磅礴。它记录着中国人民英勇的战斗历程,使人振奋,促人向上是最好的爱国主义诗篇。唱起国歌,听到国歌,都会使人油然而生爱国之思。

国歌诞生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最初被叫做《义勇进行曲》。那时,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义勇军进行曲》唤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之下,拿起枪杆,万众一心,奔赴抗日的前方。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一道保卫社会的坚固长城。人们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便浑身长劲,同仇敌忾。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全中国的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义勇军进行曲》就被定为了国歌。它虽然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但对生活在建设时期和平环境里的人们,同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使人抚今思昔、居安思危。

许多的革命老同志听到它,仿佛看到了那弥漫的硝烟、闪光的战刀,听到了隆隆的炮声、雄壮的号角,似乎又回到了那杀气腾腾的战场。体验到同志间同生共死的阶级友爱和民族感情,促使他们百倍努力,在有生之年,多为祖国做贡献。

广大青年听到国歌,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歌的熏陶之下,对那些勇猛冲杀、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们,更加崇敬。对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跟和平环境,更加珍惜。对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伟大祖国,更加热爱。国歌唤醒我们重温历史教训:国家贫穷落后,是要被欺侮的,是要挨打的。这就促使我们时刻警惕着,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来我们祖国的敌人。

海外同胞们听到它,就像游子听到母亲的召唤一样,使他们感到格外的亲切,无限的温暖,在他们的是间有的人不惜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踏上归路,回到离别多年的祖国,把自己的知识、力量献给祖国的伟大事业。有的虽生活在海外,却时时关心祖国的前途,为祖国建设筹备资金,广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有这些,不正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吗?

当前,我国的国际威望不断地提高,我国的领导人出国访问,当检阅式上响起我国的国歌的时候,我们为“朋友遍天下”而自豪。当体育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的时候,在观众席上,在电视机前,炎黄子孙谁不豪情满怀、激动万分呢?

我们的国歌将永远鼓舞炎黄子孙从胜利走向胜利。她是中华民族团结拼搏、永立于世界潮头的最强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爱国从国歌开始优秀作文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国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唱的,每当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我们都会肃然起敬。今天,我们举行歌唱比赛,其中合唱的曲目就有这首人人都熟悉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为了能把歌唱好,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训练,烈日当空,我们唱得热汗直流,许多同学更是叫苦连天。但是,每当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在所在不辞,我们跟他们相比,简直太渺少了,于是我们坚持了下来。

终于迎来了比赛,同学们又兴奋,又紧张。轮到我们出场了,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我们充满了信心。听着国歌的旋律,随着指挥的手不断地挥动,我们唱起了雄壮的国歌,之前的紧张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此刻,我感到的一种民族的自尊感总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号召力,鼓舞着亿万华夏儿女为了祖国的昌盛而努力奋斗。

记得老师在上课时跟我们讲过国歌诞生的过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屠杀我国人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恨和反抗。而*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遭到践踏,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祖国母亲倍受凌辱。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田汉、聂耳认为必须有一首能够激发人民斗志,壮我中华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中国人民,鼓舞他们不畏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而战,于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诞生了。

“起来,起来,起来……”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使我感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对现在而言,这句歌词也并没有过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进步和发展而满足。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赶追发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让历史的教训不再重演。

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真实的本领。如何做才能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吸取”,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而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特别要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

爱国从国歌开始,让国歌带领我们一起前进,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腾飞高声呐喊吧!“前进,前进,前进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当国歌响起时400字作文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每当震撼人心的《国歌响起时,你的感觉如何?我每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是的,我们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我们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我们是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民族。正因为是这样的民族,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屈服,而且毅然接受了强敌的挑战。《国歌》不正是中华民族发出的吼声,前进的号角吗? 《国歌》记录着中国人民英勇的战斗历程,今天它仍雄浑豪放,气势磅礴,使人振奋,催人上进。

同学们,不知你是否觉察到许多老同志听到它,仿佛看到了那弥漫的硝烟,闪光的战刀,听到了隆隆的炮声,雄壮的号音,似乎又回到了那杀声阵阵的战场,体验到同志间生死与共的阶级友爱和民族感情,促使他们百倍努力,继续为党、为人民忘我工作,在有生之年多为国家作贡献。

海外同胞听到它,就像游子听到母亲的召唤一样,感到格外亲切,无限幸福。他们中有的不惜抛弃优越的生活环境,踏上归途,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把自己的知识和力量献给祖国四化的伟大事业。有的虽生在海外,却时时关心祖国的前程,为祖国的建设筹备资金,广泛宣传祖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广大青少年朋友,在《国歌》的熏陶下,对那些勇猛冲杀,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无不更加崇敬;对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无不更加珍惜;对经过战争洗礼的伟大祖国,无不更加热爱。更重要的是《国歌》唤醒我们重温历史教训。国家贫穷落后,是要被帝国主义欺侮的,是要挨打的。这就促使我们青少年认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尽快地彻底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迎接世界的挑战。

《国歌》,这震撼人心的歌曲,它激励着我勇往向前,我将会继续努力为祖国增添光彩。

[当国歌响起时4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爱我的祖国作文:心中的国歌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国歌――我心中的歌。――题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站在飘扬的国旗下,豪情满怀的听着这庄严而又激昂的国歌,心中不禁向想到:在九百六十万公里的锦绣山河的上空,一定都在传出这时代的歌声,这永不更替的歌声――国歌。的确如此,国歌不单单是一首歌,它是革命的歌,是战斗的歌,是亿万群众的歌,也是我心中的歌。

上学以来,老师就教唱国歌,并给我们讲述国歌的来历,当时对国歌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每当国歌在耳边响起时,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我心中的歌。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国歌,因为我听得懂它跟我所说的话,它告诉我:先辈们用鲜血筑成的长城,需要我们后辈的坚守而不是离弃;他们用血肉换来的是一个大无畏的民族,需要后辈的振奋,前进,而不是止步不前;他们留下的那种奋勇拼搏的干劲,需要后辈的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起来,起来,起来!”这是不甘屈辱的炎黄子孙发出的呐喊,它号召人们起来反抗压迫,争取光明。

在获得民族团结和解放的过程中,先辈们付出了很多,他们有的是那一鼓干劲,一种反抗的精神,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中国曾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起义,最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中国仍然没有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解放新中国的道路被堵塞了,但是一句“我们万众一心”把中国人唤醒了,他们意气风发,为民族的解放抵抗到底。

“前进,前进,前进,进!”号召声时刻催促着,它提醒人们应向前发展: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使这个濒临衰败的文明古国得以新生。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得中国面向全世界。去年,奥运期间,每当中国国旗在赛场上升起,歌被国奏起时,骄傲,自豪无以言论,因为它催促着运动员们向前进。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向美国“资助”200亿元,并购买了美国大量的国债卷,使得世界领略到了中国的实力,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多大呀!

国歌,是几代人的奋斗;是几代人的心声;是几代人的光荣。以铭记在每一位国人的心底,让这神州大地上亿万人民心中共同的声音震惊全世界。国歌,不仅是民族的歌,也是我心中的歌。

“凡音有起,由人心生。”――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国电影《国歌》观后感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每当听到这激动人心的国歌时,我将会联想到战死沙场的烈士。他们为了新中国而活,同样也为了新中国而死。同时,一种爱国的想法油然而生。那是因为我们生在这个富饶的中国;那是因为我们活在这个富饶的中国;那时因为新中国是由无数名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在观赏完《国歌》这部爱国电影后,不但使我们加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也加强了我对烈士们的敬佩之情。

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每天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屠杀我们国家的子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憎恨和反抗。而国民党却从来不打算抵抗,任由他们胡乱的杀人。这使中华人民遭到了无辜的伤害,大好河山陷入敌人的手里,怎能完好无缺呢?因此,中国人民更加受到了耻辱。就在这生死关头,田汗、聂耳认为必须创造出一首能够激发人们斗志,增加我国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人们的爱国精神,也鼓舞人们不畏流血牺牲的精神。于是《义勇军进行曲》从此诞生了。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当升旗时,我们都会听到这熟悉的歌。这时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繁荣的焦急心情。而且根据现在来说,这句歌词也没有过时。只要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是一个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也不再是“东亚病夫了。但也要加快步伐去追赶其他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法国等等。我们不能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了。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要有远大的梦想,要有真实的本事。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精华,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花朵”。特别要敢于探索,也更深地去游览知识的海洋。

“……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让雄伟的国歌,鼓舞我们为祖国飞翔,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以后的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爱国从国歌开始唱起爱国的作文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国歌,一个十分熟悉的字眼,在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义勇军进行曲》比任何歌曲都熟悉。4月27日,我们学校举行了今天我是少先队员,明天我是共青团员合唱比赛,其中合唱的歌曲就有这一首令人激昂、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

为了能把歌唱好,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训练,烈日当空,我们唱得热汗直流,许多同学更是叫苦连天。但是,每当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在所在不辞,我们跟他们相比,简直太渺少了,于是我们坚持了下来。

终于迎来了比赛,同学们又兴奋,又紧张。轮到我们出场了,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我们充满了信心。听着国歌的旋律,随着指挥的手不断地挥动,我们唱起了雄壮的国歌,之前的紧张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此刻,我感到的一种民族的自尊感总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号召力,鼓舞着亿万华夏儿女为了祖国的昌盛而努力奋斗。

记得老师在上课时跟我们讲过国歌诞生的过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屠杀我国人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恨和反抗。而*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遭到践踏,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祖国母亲倍受**。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田汉、聂耳认为必须有一首能够激发人民斗志,壮我中华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中国人民,鼓舞他们不畏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而战,于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诞生了。

起来,起来,起来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使我感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对现在而言,这句歌词也并没有过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进步和发展而满足。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赶追发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让历史的教训不再重演。

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真实的本领。如何做才能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吸取,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而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特别要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

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让雄伟的国歌,鼓舞着我们为祖国的腾飞、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

[爱国从国歌开始唱起爱国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TFboys领唱国歌朗诵“少年自强宣言”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因为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节目主题确定为“英雄不朽”。上至九十多岁的抗战老兵和老艺术家,下至十几岁的少年儿童,通过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共同来缅怀这段历史。

节目还特别邀请了人气组合TFboys在现场带领观众齐唱国歌,并带领同学们共同朗诵“少年自强宣言”。“宣言”号召同学们明确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共同传承抗战的精神财富。

另外,节目组还邀请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与35位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老人作为贵宾出席。他们当年以士兵、艺术家、儿童团员等各种身份走过那段岁月,而今最年轻的85岁,最年长的已有98岁。《开学第一课》将以“抢救式”的态度,尽最大可能地向这些英雄老人致敬。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爱我的祖国作文:心中的国歌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你看,今天老师教我们画五星红旗……”幼年的我举着画纸绕在妈妈身边。稚嫩的画笔下是一面不平整的红旗,五颗星星也大小不一,但这却是我第一次用我的双手对国旗的描述。老师还告诉我们:这五星红旗就代表了我们中国。于是,在我小小的心中,对祖国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五星红旗。

童年?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面对着五星红旗,我们伴着音乐唱激动人心的国歌,随风飘荡的红领巾和那缓缓上升的国旗一样鲜艳,我们将手举在额前,心中怀着激愤的心情唱完国歌。老师告诉我们: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在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时被创作的,以后听到这首歌,要知道,它就代表了我们中国。那时我二年级,我对祖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豆蔻?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渐渐长大,我从书中,老师口中对我的祖国――中国又有了另一个方面的了解,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一种伟大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导弹致之父钱学森虽身在国外,但他始终想着回国,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精神和赤城的爱国之心……爱国的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更应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少年?灾难

在去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动容!巨大的灾难,严峻的考题。但中华民族精神瞬间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时爆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攻克艰时,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灾区说过的一句话“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地震来势汹汹,但震不跨我们牵手的力量,共同的决心。而最能让我们泪流满面的画面,是地震发生后,那些顽强的生命,那些无私的爱心,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空前的凝聚力!

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中国,我的祖国,您永远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观《国歌》电影有感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住手,你们这些没有人性的日本鬼子!”当我看到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杀害我们无数的中国同胞时,我禁不住高喊着,泪水夺眶而出。我低下头,凝视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到了高潮时,我的心揪了起来。夏衍、田汉、聂耳和梅婴四人,冒着敌人的炮火拍下了悲状的一幕:我军的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下死伤惨重。但是我们的战士毫不退缩,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保卫国家。

我想,当时要是我们的所有的中国同胞齐心合力万众一心的话,我们会落到如此的地步吗?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从“国歌”这部电影中,我知道了聂耳、田汉合作创作了许多歌曲,这些歌都是要唤醒我们中国同胞的。其中“义勇军进行曲”震撼巨大。她唤醒了中国人,中国像一只睡醒的雄狮站了起来,那时是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了。

“国歌”是炎黄子孙奋进的号角。她对我们的教育很大。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我现在要刻苦学习科学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了国旗在我们手中高高飘杨永不倒下。并深情感召广大读者,从小坚定志向,争做振兴中华的栋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国电影《国歌》观后感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国歌》这部片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五十周年的时候推出的,虽然是一部可以说是老片,但是这却是我第一次看。看《国歌》时,看到东北的学生讲述自己在东北如何遭到日本人的欺辱,日本人如何欺负中国人,就觉得眼眶热热的。

日本人不但在东北在上海也是横行霸道的,竟可以在大街上随便放枪之后就躲到租界里去当缩头乌龟。实在是可气!!!

在看到那批来到上海的东北学生为了抢回东北组成了东北志愿军后,觉得很震撼。

即使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还是义无反顾的大会东北去,就是他们这股子不抢回东北不结婚的勇气使我感动了。

看了《国歌》,最让人振奋的是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富于崇高美、悲壮美。影片的这个整体效果是和氛围的营造分不开的。当那列来自东北的载着伤兵和难民、流亡大学生的火车徐徐开进上海站时,国难当头的危急、悲怆的气氛迎面扑来。这种扑面而来的起势一下子把你卷人战乱的情景中去,同时又给你留下揪心的悬念:为影片中的人物的命运乃至国家、民族的命运而担忧。

从那一刻起,影片的主人公田汉和聂耳等文化人就被卷人一场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去,经历了一场血与大的洗礼;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影片就在一系列突变事件中展现一幅幅或惨烈或悲壮的画面。在淞沪抗战的时候,聂耳和田汉,不畏艰险,为了真实地记录下战争的血淋淋的震撼人心的场面。冒着枪林弹雨,背着摄像机冲进战斗第一线的勇气是令人敬佩的。

他和夏衍创作的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了。在长城外景地,从南洋赶回国参加抗战的女青年梅香不幸被日军飞机炸死;不久又传来了参加东北义勇军的齐白山、林雪丽战死疆场的消息。这一个又一个的噩耗激起了田汉的愤怒,他挥笔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写完歌词,田汉即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人狱,聂耳挥泪谱曲,实现了他们的共同愿望。当狱中的田汉听到这支激越的歌曲时,他无比激动,但他还不知道他的亲密战友、年仅23岁的聂耳已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

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这一切,由主人公田汉辐射出去的众多人物关系,构成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直接激发田汉创作《风云儿女》主题歌的激情,使影片更真实生动地体现出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民族的最强音:永远的进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国歌电影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国歌》结束了。但在我的脑海中,电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脏也依旧在随着国歌而跳动。

电影主要塑造的是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又在其中夹杂一些爱国热血儿女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他们在“9。18”事变、沪淞战役后,在上海、在东北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而电影的主线,则是田汉的思想变化。从他遇到两位东北学生开始,深入地了解了侵略者对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后来感受到了全世界的华人对抗战的支持与贡献,又差点被日本军队绑架,从而了解到了精神对人类的鼓舞,着手开始拍抗战电影;而在最后,当他经历了好友妹妹与东北学生的牺牲后,完成了思想最后的蜕变,终于一气呵成写下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也就是后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这部影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屠杀我国人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恨和反抗。而国民党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遭到践踏,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祖国母亲倍受凌辱。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田汉、聂耳认为必须有一首能够激发人民斗志,壮我中华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中国人民,鼓舞他们不畏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而战,于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国歌诞生了。

“起来,起来,起来……”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使我感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对现在而言,这句歌词也并没有过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进步和发展而满足。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赶追发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让历史的教训不再重演。

纵观全片,高潮迭起。高潮的出现,也使观者的思想处于亢奋的状态。在影片的最后,当已身处在监狱中的田汉听到了高墙外人们为他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们的情绪也已到了最高潮。当时,就好像全身都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敢于在任何时候都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这是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

片中田汉意识到对抗战的支持不全部是钱财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奋人们的力量。因此,他想到了用艺术的形式。而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也终于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传递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艺术。而说到底,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们的身体,血肉之躯,会疲劳、会伤痛、甚至会消逝。但精神,却延续了我们肉体存在的时间,也让我们的肉体获得力量。当军队已经疲劳不堪,无力继续,嘹亮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士兵的精神会为之一动,会为之振奋。这不是因为睡觉或吃饭,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满足。贝多芬的“命运”,流传于世,被人们所称赞,那是因为作者已将自己的精神传入作品当中,听者,也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振奋与鼓励。力量,是我们的思想与精神传递给我们的。

当我们静静地感受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时,聆听一首歌,或是观看一部电影,我们的内心,也会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就好像热量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身体上;就好像一块没有点的电池板被一点一点地激活。那种力量,能够持续很久很久。

多少年来,《义勇军进行曲》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在战场上,在天安门,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心中,它都曾被无数次地唱响过。它鼓励着我们前进,支持我们继续。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永远是最伟大的歌曲。

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真实的本领。如何做才能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吸取”,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而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特别要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

[国歌电影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爱国电影《国歌》观后感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一句歌词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上都会庄严地唱响这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众所周知,我们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词的。但你知道他是怎么诞生的吗?《国歌》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我们的国歌的由来。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戏剧家田汉用和他的好朋友聂耳一起,以写戏与义演的方式抗日,却遭到了袭击。这引起了众多爱国人士的愤怒之情。

而在此时,他们和两位东北大学生相遇了。东北大学生由于日本鬼子的侵略而被迫背井离乡。他们的悲惨遭遇更激起了田汉等人的满腔热血,即使会再遭袭击也在所不辞。田汉的好朋友梅宁、梅香兄妹俩也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

他们为了拍摄战地场面,竟带着摄像机深入战斗前线。前线是十分危险的。枪林弹雨中,田汉与聂耳毫不退缩,坚持将每一个战斗场面拍摄下来。

从此以后,田汉、聂耳、梅香和诸多演员们拍摄了许多抗战影片。可是,在一部电影的拍摄中,作为替身的梅香却被突如其来的战斗机子弹杀死了。

所有人都痛心不已。此时,田汉正在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词而烦恼,经历了梅香的死后,痛失好友的田汉又得到参加义勇军的东北大学生失败的消息。悲痛的田汉终于洋洋洒洒地写下了《风女儿女》的主题曲歌词——也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之后,正当聂耳在为这段激情高昂的歌词作曲时,却传来了田汉被捕的消息。为了保护聂耳,组织派他去欧洲学习。之后,聂耳终于完成了田汉寄予全部希望的《义勇军进行曲》,并让这首歌随着那悲怆的曲调久久地回荡在田汉所在监狱的上空。田汉被营救之后,决定返回上海,他说:“中国不会亡,她将有更新、更强大的生命。”因此,他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开学第一课:听秦怡讲故事和TFBOYS一起唱国歌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9月4日,2015年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即将在央视一套播出。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届《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确定为“英雄不朽”。通过为观众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共同缅怀这段历史。

据悉,此次《开学第一课》特别邀请到了93岁的秦怡老师参与录制,为我们讲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因为这首歌的背后,有着与秦怡有关的特殊记忆。

1947年底,秦怡与上世纪三十年代有“电影皇帝”之誉的金焰结为伉俪。在生活中,金焰曾向秦怡讲述过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秦怡老师回忆说:“我的丈夫金焰在年轻的时候,和聂耳是朋友,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因为没有钢琴,就请我的丈夫金焰把这首歌一句一句地试唱出来,然后聂耳听了以后再进行修改。所以,国歌的故事,我经常听他给我讲起。”

秦怡老师说,《义勇军进行曲》中的“长城”其实是实指,背后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1933年的3月11日,敌人进攻古北口长城防线,以重炮在城墙上轰开了一个缺口。我们的守军兄弟从三个方向涌来,一波又一波地挡在缺口前与敌人搏杀,几百人全部战死在此,他们的身躯将缺口死死堵住,将敌人挡在长城之外。所以,‘把我们的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民族抗战一个真实的缩影,这首歌凝结了无数的英魂,人们可以高唱着它,勇敢地站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她语重心长地教育年轻人:“一个国家的国歌,记载的是这个国家最深刻的记忆,而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诞生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战争年代。当我们的祖国面临危机时,敌人的炮火燃起的是无数英雄爱国的激情,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抗争到底,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虽然战争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不应忘记那些曾经奉献自己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们。”

除了秦怡老师讲述国歌背后的故事外,在2015年《开学第一课》上,节目组还安排了少年代表TFBOYS组合接受国歌手稿,全场共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与国歌的故事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唱起这雄伟又激昂的国歌时,我便想起了第一次听到国歌的情景……

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到小学校门外玩耍,我很疑惑,但妈妈却不告诉我为什么。那天正好是星期一,各间小学里都会举行严肃的升旗仪式,那便是我第一次听到国歌的地方。

只听一首歌曲在校园里响起,旋律听起来很激昂,很好听。学校里的大哥哥姐姐们都扯着嗓子,发出深沉的声音,像老爷爷一样,“起来,不愿……”

操场上响起一片庄重的歌声。“他们在干什么?”我不解。这时几位哥哥在一根柱子下,不知道干什么,然后将印有几颗星的红布一扔。红布不断往上升,观看的同学们都做出警察敬礼的样子。

“这就是少先队员的升旗仪式,以后你上了小学,成为少先队员。参加这种仪式一定要严肃,绝对不可以当儿戏玩,这样是对革命先辈的不尊重!”妈妈严肃地对我说。“哦!”我认真地应了一声。

那时我第一次真实见到升旗仪式,第一次听到国歌。

上了幼儿园,我终于会唱那首庄严而又激人奋进的歌。记得老师教我们唱的时候,我可算是最用功的一个呢!老师唱一句,我大声地跟一句,然后很努力地将刚才的歌词记入我的脑中,下了课我自已在座位上,唱呀唱,努力回想刚刚记在脑子中的歌词。回到家,我在妈妈面前唱,让妈妈为我修正音调,为我改正读错的字。终于,我学会了那首歌,而且对歌词已经很熟了。

当我渐渐长大,戴上了那条鲜艳的红领巾,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时,我唱国歌唱得特大声,仿佛要对国旗述说我入队的骄傲与自豪。站在国旗下,我觉得国旗似乎因为我更鲜艳,心里不禁产生丝丝甜滋滋的感觉。

从那以后,每一次国旗下的敬礼我都那么自豪,而国歌的旋律在我的脑海中也越来越动听,优美。我爱我们的祖国,更爱那首在战争中谱写出的催人奋进的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歌》观后感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没有看到像《国歌》那样令人为之震撼的电影了。影片从东北沦陷以后这个角度切人,描写我们民族从苦难、悲愤到呐喊、抗争的历程,再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段屈辱惨痛的历史;塑造了以田汉、聂耳、夏衍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奋起抗日、勇往直前的爱国形象;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而诞生的来龙去脉。

《国歌》这部片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五十周年的时候推出的,虽然是一部可以说是老片,但是这却是我第一次看。看《国歌》时,看到东北的学生讲述自己在东北如何遭到日本人的欺辱,日本人如何欺负中国人,就觉得眼眶热热的。

日本人不但在东北在上海也是横行霸道的,竟可以在大街上随便放枪之后就躲到租界里去当缩头乌龟。实在是可气!!!

在看到那批来到上海的东北学生为了抢回东北组成了东北志愿军后,觉得很震撼。

即使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还是义无反顾的大会东北去,就是他们这股子不抢回东北不结婚的勇气使我感动了。

看了《国歌》,最让人振奋的是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富于崇高美、悲壮美。影片的这个整体效果是和氛围的营造分不开的。当那列来自东北的载着伤兵和难民、流亡大学生的火车徐徐开进上海站时,国难当头的危急、悲怆的气氛迎面扑来。这种扑面而来的起势一下子把你卷人战乱的情景中去,同时又给你留下揪心的悬念:为影片中的人物的命运乃至国家、民族的命运而担忧。

从那一刻起,影片的主人公田汉和聂耳等文化人就被卷人一场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去,经历了一场血与大的洗礼;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影片就在一系列突变事件中展现一幅幅或惨烈或悲壮的画面。在淞沪抗战的时候,聂耳和田汉,不畏艰险,为了真实地记录下战争的血淋淋的震撼人心的场面。冒着枪林弹雨,背着摄像机冲进战斗第一线的勇气是令人敬佩的。

他和夏衍创作的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了。在长城外景地,从南洋赶回国参加抗战的女青年梅香不幸被日军飞机炸死;不久又传来了参加东北义勇军的齐白山、林雪丽战死疆场的消息。这一个又一个的噩耗激起了田汉的愤怒,他挥笔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写完歌词,田汉即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人狱,聂耳挥泪谱曲,实现了他们的共同愿望。当狱中的田汉听到这支激越的歌曲时,他无比激动,但他还不知道他的亲密战友、年仅23岁的聂耳已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

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这一切,由主人公田汉辐射出去的众多人物关系,构成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直接激发田汉创作《风云儿女》主题歌的激情,使影片更真实生动地体现出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民族的最强音:永远的进行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