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端午节作文5篇 作文怎么写500字【推荐20篇】

导语: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谚语,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956

作文

1000

篇1:端午节日记5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我小时候是在赣榆长大,我的家乡每年端午节也有很多习俗,我现在仍记忆犹新。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装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黄色的新衣服,领子下面缝着一个长长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颜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个“猫”型的脸,还绣一个“王”字,下面挂着许多“心”型的坠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来一摆一摆有趣极了,伴着荷包里面装着香料香气扑鼻,当时的心情不知有多么得快乐。衣服袖子下面还缝着两小块长方型的红布条黄布条;两个小手腕还要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线穿一个桃核系上,据说这些都是为了避邪。

穿戴整齐后,然后开始品尝妈妈包的粽子,粽子用长长的竹叶包的,里面有的包肉、花生、红枣、总之都有糯米。接着妈妈把放在粽子锅里一块煮的鹅蛋、鸭蛋、鸡蛋装在用五彩线编织的网里,放在我的脖子上挂着,我小心翼翼保护这三个蛋,等到上幼儿园时和小朋友玩“碰蛋”游戏。到中午时妈妈用许多艾叶、蒲草放在水盆里给我洗澡,说能祛病健身,用少量雄黄涂耳朵眼……

这些就是我的家乡赣榆端午节那天的习俗,我喜欢这习俗,喜欢那粽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给我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端午节的日记500字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20多个。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渐渐发展成赛龙舟。这就是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原因。

端午有许多习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因为相传端午是恶日。所以,端午那天,家门口都要挂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将这些东西绑成一束,然后挂在门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插在门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国的文化真奇妙、丰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国人关注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小学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知道端午节来历吗?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吧!

相传,古代有一位国君叫楚怀王,他整天好吃懒做,不管国家大事,连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在吃喝玩乐。有一位大夫屈原献上许多计谋,他都不听,更不采用。屈原不想当亡国奴,他来到汨罗江,投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跑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打捞他的真身。人们怕屈原的真身被蛟龙吃掉,叫渔夫撑船来捞大夫的身子。渔夫知道蛟龙最怕竹叶和绳子,于是人们就用竹叶把饭团包紧了,再用绳子捆紧了,丢到江里。人们为了纪念他,以后端午节就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用竹叶、糯米、花生包粽子。包完粽子就放在锅里蒸熟,飘香四溢,闻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想吃一个。

吃完粽子,外公会带我去江边看赛龙舟。江边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赛龙舟。只见龙舟排成一字形,裁判的枪声一响,比赛的龙舟如离弦之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划,江面上顿时锣声、鼓声响起,划龙舟的人努力地向前划。岸边的人们喊着“加油,加油!”江边上好热闹呀!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但可以吃好吃的粽子,还可以看龙舟赛,我真喜欢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开心!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们划着渔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屈原投江后,当地的村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给村民,经过屈原的提醒,村民们才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态。

过端午节,人们喜欢将艾叶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意为驱邪辟邪。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投江。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我们祖国各地的人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和习俗,共同庆祝着这个传统的节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浓浓的粽香,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欢声笑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年级作文端午节精选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给小华系上红黄蓝白黑的五色线,表示带来“长命百岁”的好运,好让我们在老爸、老妈的“紧箍咒”下健康成长。

传说端午节这天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日子。据说,那时的老百姓为了不让诗人的身体被鱼虾吃掉,就把饭团、鸡蛋等投到江里喂鱼虾,还组织了很多船队到江中寻找诗人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由来。

我们家有一个包粽子的能手,那就是我奶奶。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进热水里煮一煮,放凉后拿出三片叶子,两片正着放,一片斜着放,然后一卷,就成了圆锥的形状,再放上糯米,在糯米里夹上一块腌过的肉,用线把粽子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开始包,一个粽子在我手里诞生了。我和奶奶一直包呀包呀,包了许多粽子,粽子要下锅了,我看着绿宝宝一样的粽子在跳舞,我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成就感。

粽子出锅了,我把粽子端到桌上,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剥开叶子吃了起来。哇,粽子真好吃呀,我吃了一个粽子还不够,又吃了好多个,直到我的肚子圆鼓鼓的,我才肯罢休。

我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我喜欢吃粽子,真希望天天过端午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话题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呢?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为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家也一起包粽子。老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准备完成。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老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老妈的样子把孔缩小。最后,我顺利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我把我的几个优秀作品拿去煮。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顿时,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高兴的指着它,老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就把粽子投入道河里不认让鱼吃到他的尸体,屈原投河自杀的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人们就把那一天叫做“端午节。”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且听我娓娓道来吧!

我们的习俗分成四类,分别是赛龙舟、包粽子、抢鸭子、洗艾草澡。我先说赛龙舟,赛龙舟可比赛艇强多了,它油一个龙头,一条尾巴,大大的尾巴上可坐十来个人。每当裁判吹响口哨,就像运动员听到枪声,特工听见命令一般,一溜烟功夫地划了过去。陆地上的人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划龙舟的人也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一个个用尽全力往终点划。

然后说包粽子,先找大片竹叶。糯米密封四十分钟左右,然后在糯米里放进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接着放进锅里煮半小时,煮好后打开锅盖,嗯!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看就很好吃。那时的你会迫不及待地想去吃,注意要先等它凉了才能吃,如果你想吃,不听劝告,等着烫伤吧!

接着说抢鸭子,当裁判员吹响口哨,运动员纷纷划到河中央,一手划桨一手抢鸭,折腾了一番河里的鸭子通通跑到运动员的手里。

最后说艾草澡,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端午节虫子特别多,洗艾草澡是为了驱虫,我们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

端午节的习俗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 端午节啊!端午节,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也叫做端阳节、五月节。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也是用来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

端午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热闹、有趣的一天。我们会带上大人们用红、蓝、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线编成的手绳,它的寓意是长命顺遂。奶奶还会买一些新鲜艾草回来挂在门上,据说是用来辟邪和防蚊虫叮咬的!家里所有的人都像过年一样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粽子、吃粽子和看龙舟比赛!

一个个粽子玲珑可爱,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最后一个步骤用绳子扎粽子的时候,扎不好,里面的糯米就会像顽皮的孩子接二连三地跳出来……试过后,我才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杭州过端午节我们还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鳝和黄酒。奶奶说吃了五黄就会平安顺利!

这一天不仅可以吃粽子,还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伟大爱国精神,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节日,也蕴含着我们对屈原的爱国精神的追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

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后来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后来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希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来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日记500字中考满分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吉林梅河口市,城市不算大,但却是个漂亮的城市,也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每年在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五彩绳和纸葫芦的小摊,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母亲给我买了两个五彩绳,那上面还携带两个金黄色的小铃铛,发出“叮呤呤”的声音。我很喜欢。

阴历5月,青草长满了家乡的山野,在那淅沥的小雨中,端午节悄悄走来了。清晨,父亲早早就把纸葫芦和艾蒿挂在了我家的门上,母亲还在屋里挂了一个大葫芦呃!我好奇的问母亲:“为何要在家挂葫芦呢?”母亲说:“以前听老大家说过,挂葫芦能保平安和健康”。虽然有的迷信,但是它却有着美好的心愿。

今天,家家都吃着香甜可口的大粽子,我也不例外,向母亲要了钱,买了一袋大粽子。关于粽子还有一个传闻呢!

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位大官叫屈原,他很爱国,可是当时的楚国国君不听他的建议,还把他贬官流放。后来秦国攻占了楚国。屈原眼看着我们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一直不忍舍弃我们的祖国,在5月初五那天,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以我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观秀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千百年过去了,每到阴历的5月初五,吃粽子,以纪念伟大的屈原,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就如此流传下来了。

家乡的端节节虽然没南方赛龙舟的场面壮观,但是却有着浓浓乡情。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叫端阳节。这一天里,人们有的会吃粽子、赛龙舟、逛庙会。

每年端午节,我们一家常在沿河玩。早上,起来后,我把作业做好,就开始学包粽子了。我先把米、棕叶、棕包叶准备好。然后把棕包叶包成三角形、抓几把米放进三角形装满后,把粽子用棕叶系好,这样,一个小小的粽子就问世了,粽子就是这样做成的。妈妈和我做了很久,终于包完了,那时外公出去了,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到桥上,然后从桥的一边下去后,就看见一些人在赛龙舟,我们接着往下走,就看见外公坐在那里看赛龙舟。过了一会,我和妈妈、爸爸走到哪里去,就问要等多才开始。外公说:“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看了一会儿,不想看了就回家了。

据说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战国时候,楚国的楚怀王,为了对付秦国的攻击,楚怀王向屈原和大臣们征求意见。后来只采纳子兰、靳尚,而疏远屈原。最后楚国灭亡,而屈原怀着非常悲痛的爱国之心,抱石沉江。后来,喜爱屈原的人民都来到江边,把家里的一些米拿来喂鱼,因为怕屈原的尸体被鱼吃了。就这样,农历五月初五的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就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快乐的端午节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东北,每年我最盼着的就是端午节了,这里虽然没有刺激的划龙船游戏,不过每逢端午,闻着各家各户阵阵粽子的香味,再想起我们的快乐砸蛋时光,别有一番风味。

每年要到端午节的时候,一想到香喷喷的粽子,我就馋得直流口水,磨着妈妈说:“妈妈,快点让我这只馋猫大饱一下口服吧!”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说:“好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包你的大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铺好,然后放糯米,可是它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偏不往一处拢,于是我脑袋一转,就把糯米拿出去许多,再学着妈妈的样子,裹啊裹,绑啊绑,终于绑上了,完成了我的第一个作品,也是最后一个作品。形状“独一无二”。结果妈妈居然还夸我说:“儿子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居然真能包上来。”弄得我哭笑不得,脸红着跑进屋。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还真是手艺活。等到晚饭的时候,吃着香喷喷的大粽子,里面红红的大枣,真是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除了对粽子情有独衷外,我最开心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端午节当天,早早地起床,挑上自己精选的鸡蛋、鸭蛋来到学校,进行我们自己举办的“砸蛋大比拼”。我们先两个人进行碰撞游戏,然后,胜利的人再互拼,比谁的更硬,成功者就会得到失败者的鸡蛋,当大家快乐的把鸡蛋都成功撞破的时候,大家笑得特别开心,真是快乐无穷。

家乡的端午节,真是给了我无数的欢乐与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日记350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赛龙舟。

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古代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被小人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而将屈原流放。后来出国灭亡,在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人们想把屈原的遗体打捞上来,但最终没找到。人们为了让屈原的身体不被鱼虾吃掉,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包粽子投进汨罗江。端午节就是这样产生的。

端午节可不能少了粽子,我喜欢包粽子,更喜欢吃粽子。我们准备了粽叶、糯米、红枣和粗线,糯米需要提前浸泡几个小时。首先取3—4片粽叶叠整齐,再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然后往里面到糯米并放入几颗红枣,最后把粽叶折下来并用线捆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1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味道就会填满屋子。打开煮熟的粽子,咬一口,又香又甜,真好吃。

粽子吃完了,龙舟比赛要开始了。“3、2、1,开始”裁判喊道,一条条龙舟像离线的箭,在水面上飞驰。你听“咚、咚、咚”,还有锣鼓加油呢。一号龙舟快到终点了,其他几条龙舟也加快了速度,锣鼓声越来越急促,最终五号龙舟获得了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小学生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听别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大早,我就被一阵阵热闹的声音给吵醒了,哎!我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了。换上新衣服,发现妈妈从锅里拿出了一堆粽子,热腾腾,一股糯香直往鼻孔里钻,勾起了我的小馋虫,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呢!

吃过早点,我来到屋外,大人们都在忙碌着,我猜测他们一定是在准备赛龙舟。我赶紧来到水边看比赛。“加油!加油!”一阵阵加油声传进了我的耳朵。只见选手们奋力地划着船桨,有节奏的鼓声令人振奋,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居然打成了平手呢!

晚上,我把自己在下午做的小纸船拿出来了,再把它带到江边,拿出蜡烛把它点燃,放到小纸船里。这么多的船灯,把黑漆漆的夜晚照得像白天似的。然而,这更加体现出了端午节夜晚的美丽。我坐在椅子上,一边吃着妈妈包的粽子,一边看成群结队的精致船灯。亮光纷纷,把人们的脸照得发红。我想:“在水里的屈原一定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明亮吧!”

看,端午节多热闹呀!我迫不及待地想过下一个端午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端午节的日记500字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在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端午节是一年中风光最好的时候,南北各地都流行吃粽子,当然也不例外,我们江南这边吃粽子择多热,吃少凉,北方地区的人无法理解,但在江南却是别有风味的!

我们有些家乡人喜欢一大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里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有辟邪的作用,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水洗呢?这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疑问的,据说端午节的前一天,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辟邪的作用!

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看划龙舟赛龙舟,一般都是在家乡的河里,信号划过天空,赛龙舟开始了,各色各种的造型的蛟龙如戏,如箭离弦,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此时每个龙舟上都有一色服装的十四名比赛者分别在两边,他们奋力冲刺,我们在桥上为他们加油,在要开始时我们激动万分,在一队要加速超过另一队时,我们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任何一点声音,只是瞪大眼睛望着前方。在我们等候一会,他们得龙舟渐渐拉近距离,在冲向终点时,我们激动的跳了起来,一刹那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直到分出胜负,围观者才同意离开这里。

端午节虽没有春节举行的那么隆重,但是也同样热闹,我们一定都在想,在这新的一年里,我们可以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健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悬菖蒲;粽子香,香囊鼓,龙舟下水擂战鼓……”一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这期间我可以品尝心中的绝世美味——粽子。

“包粽子咯!”外婆拿出浸好的糯米、洗干净的粽叶、腌渍过的鲜肉,只见外婆把两片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一小把糯米,再拿了一块大约八厘米长、三厘米宽的肉放在糯米上,接着再用糯米盖在鲜肉上,然后用另一片粽叶把前一片粽叶裹上,最后用绳子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下一步就开始煮粽子了,外婆先把粽子放在高压锅里,再放一些水淹过粽子,大火煮30分钟,热气腾腾的粽子就出锅了。一开锅,一阵粽香扑鼻而来,待剥开后咬一口,肉油而不腻,而且很软,我一下子就吃完一个,真是太好吃了,一般我都要吃两个呢!

吃粽子的时候我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楚国大夫,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因为遭馋去职,他被赶出都城。后来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但是又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因此在农历五月五日那天,他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死后,老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他们怕水里的鱼虾会伤害屈原,就把饭团投入江中。后来人们在饭团外面包裹了粽叶,就形成了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爱国诗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是因为他一心想报效祖国,但那时候的朝廷腐败,屈原没被人赏识,怀才不遇,所以他十分痛心,在身上绑了几块石头后投汨罗江而死。死后被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如此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人们过端午节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前,人们在汨罗江边练习步伐,嘹亮的口号声让屈原不感到寂寞。整装待发后,他们便在龙舟上喊着口号,擂着鼓,使劲划着船桨,那场面十分壮观,现场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真是令人十分兴奋啊!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洗好竹叶,准备好材料,将竹叶及部分材料等进行浸泡。然后把两张粽叶叠加,折叠成漏斗,再加盖一层糯米,放入少量糯米,将粽叶裹紧,放入辅料,用绳将粽子绑紧,就包成了粽子。家家户户都吃粽子,色味双美!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啊!家乡的端午节,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会永远铭记五月初五和爱国诗人屈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快乐的端午节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从甜甜的睡梦中醒来,我伸了伸懒腰,一想到今天是端午节。我兴奋得从床上蹦了起来,冲到厨房里找妈妈。

“妈妈,今天是端午节,我可是要吃粽子的呀!”一进厨房,我就嚷到。只见妈妈好像变魔术似的,从袋子里“变”出了一串又肥又大的粽子。那粽子散发出阵阵浓香,把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巴不得马上就拿一个来解解馋。

妈妈就好像我肚子里的小蛔虫,指着我的小鼻子说:“小馋猫,我现在就弄点给你吃。”妈妈用剪刀剪开扎着粽子的绳子,剥开包着的两层竹叶片。粽子好像跳水运动员翻了个身,落在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碗里。一块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现在我眼前,只见那粽子是黑红黑红的,上面点缀着黑色的蘑菇,又白又红的肉,白色的鸡蛋,粒粒糯米,就好像颗颗小小的珍珠。这些糯米你粘着我,我粘着你,就好像七兄弟。

我秋风扫落叶般,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子就被我扫了个精光。

我还觉得不过瘾,还想再吃一个,就对妈妈说:“妈妈,再来一个粽子。”妈妈看了看我,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连眼泪都流了出来,我看妈妈笑成了一团,摸不着头脑,跑到镜子前一看,呀,我就好像马戏团里的小丑,成了个大花脸。甚至连眉毛也不能“幸免于难”。我连忙用毛巾把脸洗了一干二净。

我又重新回到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起第二个粽子。

这个端午节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中国民间节日中可以被认为是盛大的。粽子、茶蛋、艾叶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提前一周为端午节兴奋,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那时候我的生活很单调,很苦,但是节日期间什么都吃不下。说到粽子,不仅好吃,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粽子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每年端午节到了,第一天晚上我妈打炮一壶糯米,第二天早上我和我妈一起包。我们在绿叶中加入糯米和大枣,把它们包成三角形的粽子。包好后,我们把它们放在一个大锅里煮3、4个小时。之后,我妈妈把粽子泡在两个准备好的桶里。等它凉下来,她小心翼翼地拔出竹叶,咬了一口白糯米,紫枣就露出了头。

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把山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说是辟邪,我们家孩子只是模仿,不懂其意。

端午节那天早上,我妈起床后,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缠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以后一直穿。据说她能祛病辟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丝线就是那些精致手链的替代品。有些家庭还会花一些钱给孩子买香包。我妈用小布做的,里面塞了棉花,放了一些草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很开心。

回忆童年的假期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比这一刻更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端午"佳节。端午节又叫"重五节"或"端阳节"。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当时的国王并不愿意采纳的建议,再到后来国土沦丧,屈原满怀忧愤,跳入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两千年来,每年在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不让小鱼小虾吃屈原的尸体。四面八方的人划着龙舟前来汨罗江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端午赛龙舟的习俗。

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我每年都到爷爷奶奶家去过端午节。我最喜欢他们家端午节的那种气氛,满屋栀子花香和着棕叶、艾草的香味,寓意着生活美满幸福。最绝的是奶奶包的粽子,不仅式样好看,而且有很多中口味。蜜枣味的、红豆味的、牛肉味的、猪肉味的、豆沙味的……今年端午节,我一下吃了七八种口味的粽子,把我肚子涨的连路都走不动了。

现在,中国人过端午节不光是为了放假休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时刻牢记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