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新我眼中的毛泽东作文三篇 作文300字合集十篇

毛泽东是一位一生都与老百姓水乳交融的人。人民热爱领袖,领袖关心人民。尤其是在延安工作生活期间,毛泽东与当地的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无论他住在杨家坪、枣园,还是王家坪,逢年过节总将左右邻居、老乡请来一起欢度佳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最新我眼中的毛泽东作文三篇 作文300字,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浏览

7263

作文

312

篇1:毛泽东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毛泽东放走张国焘家属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张国焘于1931年任中央工家民主政府副主席,在此期间他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在红军长征中,他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央关于红烟北上的决定,坚持南下退却的主张,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的活动。到达延安后,拒绝党中央的挽救,不思悔改。于1938年逃跑到武汉,发表反共声明,投向国民党。当时,张国焘的妻儿还在延安。他的妻子找到毛泽东,哭着说:“他丢下我们母子跑了,主席呀!请您给我们做主吧!”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天要惠雨,娘要嫁人,他要走,要跑,不愿干革命,那也没办法!这样吧,现在你也到武汉去,劝说劝说,做做工作,回来,我们照样欢迎他。”

不久张国焘的妻子带着孩子也到武汰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延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老师毛宇居外出,临走前规定学生必须在室内背书,不准走出私塾房间。老师前脚一走,毛泽东后脚就跨出了门。他背着书包爬到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他给每个同学送上几粒毛栗子,也孝敬已回来的先生一份。毛宇居却不领情,责问道:"谁叫你四处乱跑?"毛泽东回答说:"那我就背书给你听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难不倒这个学生,心生一计,来到院子中央,指着天井道:"我要你赞井!"毛泽东沿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口占一首五言古诗:"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间接批评了毛宇居老师,从而也批评了这种压制学生的教育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毛泽东放走张国焘家眷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张国焘于1931年任中央工家民主政家人副主席,在此期间他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在红军长征中,他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央关于红烟北上的决定,坚持南下退却的主张,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的活动。到达延安后,拒绝党中央的挽救,不思悔改。于1938年逃跑到武汉,发表声明,投向国民政府。当时,张国焘的妻儿还在延安。他的妻子找到毛泽东,哭着说:他丢下我们母子跑了,主席呀!请您给我们做主吧!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走,要跑,不愿干革命,那也没办法!这样吧,现在你也到武汉去,劝说劝说,做做工作,回来,我们照样欢迎他。

不久张国焘的妻子带着孩子也到武汰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延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心中的毛泽东作文600字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他的意志是坚不可屈的,他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精神,使我万分佩服,他对蒋介石万分仇恨,恨不得马上把他杀死。他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是个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是一个非凡的人。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战争中,他不断地啄磨、探究、思考、实践,终于建立强大的新中国。在生活中,他非常勤俭节约,没有铺张浪费。毛泽东又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词大气磅礴。《七律·长征》笔力雄健,《浪淘沙·北戴河》意境幽远,《沁园春·雪》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毛泽东还是一位书法大家。他写得一手好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劳动节的故事二:毛泽东教岸英扫厕所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毛泽东同志带着儿子岸英在延安凤凰山某地居住。当时岸英只有十四五岁。

在毛泽东住的院外有个小厕所。这里以前一直由警卫班的同志打扫,可是一连很多天厕所总是在战士们去之前就被打扫干净了。战士们心中很是纳闷儿。

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战士们很早就起来扫雪。当警卫班长准备去扫厕所附近的积雪时,发现厕所外的积雪早被打扫完了。“是谁打扫的呢?”大家估摸着,一时却猜不出来。忽然,班长听厕所里有人说话:“你到炉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来,往厕所里撒一撒。”多么熟悉的声音啊,班长立刻就听出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和小岸英的对话。

原来,毛泽东同志为了培养岸英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特意和岸英一起来打扫厕所。从这以后,警卫战士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打扫厕所,很少间断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元钱,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但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动漫少年毛泽东观后感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发生在地处偏远的韶山冲里,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名叫石三伢子(谢启珩 配音)的男孩,石三伢子的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他的父亲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面朝黄土背朝天,用辛劳的双手开垦出属于他的未来。

然而,石三伢子却并不这么想,他年纪虽小,但志向却格外高远。某日,石三伢子捡到了一枚小小的鸟蛋,却从蛋中孵出了一只巨大的鸟,震惊的石三伢子觉得自己就是这只鸟,总有一天要一飞冲天。石三伢子不想做个种田人,这令他的父亲感到十分苦恼,父子两人常常就此发生争执,然而,在石三伢子的身上,父亲亦看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广阔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陕北吴起镇,毛泽东痛哭红军子弟兵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率先到达陕北吴起镇。为迎接新的伟大斗争,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毛泽东走上讲台,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红军将士们。目睹眼前这些衣衫褴褛、憔悴疲惫、面黄肌瘦的红军干部,他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喜交加的泪水。他含泪说道:“我们虽然丢掉了中央根据地,遭到了失败,但到了陕北,毕竟还是胜利了!我们的队伍少了许多人,损失是惨重的。但走过来的同志经过千锤百炼,都是革命的种子!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在我们要从头做起!……”

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轻易不流泪,当着如此众多的人流泪还从来没有过,而这次,这么多红军干部看到了毛泽东这么伤心地流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念12.26毛泽东主席诞辰的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是我国一代伟人。曾经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帝国主义的黑暗,带动八路军打倒国民党军队,还驱逐了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者。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才华,这与他小时候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小学时,毛泽东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上中学时,他几次跟不上。为此,他每天早起,利用早晨的记忆高潮高声朗读课文;夜里他挑灯夜读。就是这样他通宵达旦地学习,是它不仅赶上了落下的功课,还有了一定的看书时间看课外书。

上大学后,毛泽东还利用早起的的时间看了许多军事方面的书,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正是这种精神,使毛泽东成为中国第一任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他庄严的宣告,他雄伟的声音,使全国人民一齐欢呼起来。

正是毛泽东的这种精神,让他深受全国人民的尊重,被后人喻为“取不尽的金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