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民的名义素材1000字(精品6篇)

导语:进入大数据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能买股票,看新闻,知天气,购商品,可以维系好友圈子,可以免费视频聊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写作素材,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3066

作文

89

篇1:人民的名义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朱明国、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朱明国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名义》开播以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追捧,这不仅是普通观众的期待,也是党员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生动教材。这部优秀的电视剧,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这部正能量的电视剧,也许能像一个好的老师,教会我们很多东西。这部大剧,人物性格鲜明,里面有擅长太极功夫的官场老手,道貌岸然的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一心只想干事的市委书记,耿直果断雷厉风行的李达康;引起“官愤”的退休老干部陈岩石;步步为营、精于算计的公安厅长祁同伟;多年工作勤勤恳恳,但由于没有奉迎门派,一直不能得到提拔的易学习;打破用人的标准,打造唯才是用政治生态的省委书记沙瑞金;不收礼也不办事,每天在家胸怀宇宙看星星的区长孙连城。电视剧中也有很多感触颇深、印象深刻的情节:赵德汉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这样一个腐败官员却有“两面人生”,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睡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陈岩石老先生给汉东省常委上的那一堂党课,展现出老一代革命家的崇高信仰等。这些引人深思的人物和情节,需要我们思考现实问题的本质:“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更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反腐败是为了得民心,官员廉不廉、政党纯不纯,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能够从弱变强、从建党到建国,成功经验就在于“得民心”。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心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在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但这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败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繁荣了,物质丰富了,但人们的信念缺失了,全社会、党内党外腐败成风,可谓“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党的形象、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心的党中央肩负历史的重任,毅然掀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风暴,以高压态势扭转腐败颓势,深得民心!

电视剧《人民名义》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传达了人民呼唤公平正义的强烈愿望,契合了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塑造了沙瑞金、田国富、陈岩石、易学习等保持党的光荣革命传统,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党的领导干部的高大形象;塑造了侯亮平、陈海、陆亦可、赵东来等坚决与腐败作斗争,浩然正气的反腐斗士的光辉形象。刻画了高育良、祁同伟、刘新建、陈清泉、肖玉钢、欧阳菁、赵德汉以及赵瑞龙、高晓琴等一批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人民的名义》对于全党、全民具有警示教育意义。《人民的名义》从正反两面展示了官场人物的生存状态。反腐斗士具有共同的特点,腐败分子各有各的表现形式。

反腐斗士个个一身正气,大义凛然,不畏强权,心系群众。他们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职守,是人民信赖的好干部、好公仆。陈海不惜个人安危,英勇反腐;侯亮平前赴后继,奋战于反腐斗争的前沿阵地;陈岩石不顾年老体弱,一心为民,为“大风厂”全体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易学习不计个人名利,坚持党的原则,为吕州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呕心沥血。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有这样的人民公仆,老百姓就有盼头,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希望。

相比之下,腐败分子的嘴脸显得极为丑恶。高育良嗜权如命,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表面上冠冕堂皇,骨子里却极为阴暗。我们党内有不少这种人,他们对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危害极大,值得全党高度警惕。赵德汉小官巨贪,表面朴素憨厚,内心已经迷失方向,掉进“一切向钱看”陷阱里不能自拔。他办事以金钱为标准,而不是以人民利益为准绳。小官贪腐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极为普遍。就连收停车费的小小收费员,具有小小不然的权力,在对方不要收费票据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将5元、10元的小利揣入个人腰包。巧立名目乱收费的现象,更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小官的贪腐无论巨否,都会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绝不能掉以轻心。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已成为腐败的常态行为。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权力实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否则,我们的党就要变色,人民的江山就要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观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派下来的干部,都是正义化身、毫无私欲,阻力重重但必将胜利的;

各级书记(班长)(一把手),都是站的高、看的远,即便有点儿性格缺陷也是大节不亏的;

落水干部,都是无良商人刻意腐化拉拢的,最坏的也是早年的英雄,没过得了坏人故意设的美人关;

真下手干坏事儿的,不是老婆情人红颜祸水就是不成器的儿子……

且不说这里面赤裸裸土生生的直男癌,你把侯亮平换成海瑞,或者把这部戏的背景改成明末、唐末、汉末,大部分情节都可以成立:

皇上都是好的都是爱民的都被架空了;

执拗的清官带着尚方宝剑协同地方上被边缘化的正义力量一起肃清贪腐,瓦解帮派;

穷苦人家的漂亮女孩子被买去培养技艺后卖给有钱人家做妾;

大反派打着老百姓的旗号中饱私囊排斥异己,男一号也打着老百姓的旗号以阴谋赢取阴谋,他们都说自己是老百姓的儿子而老百姓不过是打酱油的;

全部政治问题就是地方官员个人节操加中国传统潜规则的人际关系……

没有人反思制度本身有没有问题,没有人理性探索公平、正义、法治、民主,没有人关心更加透明的法治制度、更加公平的社会制度。

我好像听到千家万户电视机前老同志们的感慨:中国自古以来哪个朝代还不都是那么些事儿啊?!让你上去你也得这么干哪……

即便如此,这个文本也必然经过了各种大刀阔斧的修改,缺乏那种一气呵成的连贯性。

故事还好,虽然观念陈腐,但叙事链设计得还是抓人的,开头很紧凑,表演挺精彩,老戏骨密集出现,大概四五集过后这口气就泄掉了,剪辑得乱而垮,硬生生插进郑诗儿子那条线,特别跳戏,后边揭秘的各种前情,一看就是补丁……不知道经了多少修改要求。

小说文字更粗糙,人物更脸谱,剧已经比小说好看多了,老演员们还是挺添彩的。像陈岩石有些戏,明知道假,却还是看着流眼泪,多希望那是真啊。

说什么尺度大,别逗了。套路就是,能让你看得到的,都是大官人们允许你看的,无非把故事讲得曲折一点的影视版党员学习材料罢了。

去年说《我不是潘金莲》“尺度大”,其实还不是抹黑访民、明贬暗褒?

你以为那是姓汪的尺度大,其实是姓蒋的故作姿态,也可能是胡司令上赶着谄媚渔利。你以为自己是阿庆嫂心里门儿清,其实是杨喜儿扎上了红头绳儿。

《一条狗的使命》结尾处,狗狗说转世轮回了几世才搞明白,“做狗呢,最重要是开心”。

那我们毕竟是人类,毕竟是21世纪现代社会的理性人,要开心要活在当下没错,但要坦荡才是真的开心,欲壑难填的人哪能有真开心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名义》总制片人、导演李路在接受我采访时表示:“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如果没有文艺作品进行反映和表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位。当代电视剧作应该也必须有所反映,这是电视剧作为大众文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以法律和廉政准则为镜,鉴照自己的行为,在灵魂深处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深处根绝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法纪等错误思想,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始终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把握自己、管住自己、走好人生路,并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要努力做到“三个始终坚持、一个注重调研”。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展观”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王怀忠、肖作新等被绳之以党纪国法的事实,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行风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观人民的名义有感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号称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人民名义》这部电视连续剧成为了追剧榜单的榜首,刷爆了每个人的朋友圈,占据了微博的热门榜单,各大新闻媒体都在争相报道与深刻剖析,《人民日报》连续发布两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头条,对《人民的名义》评价道 “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此剧成为了全民讨论的一个火爆点。本月,在单位的党小组学习会上,观看了此剧,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与深刻思考。

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故事。 此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已退休的检察长陈岩石所说的话,“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 到现在这句话还是那么的时髦,在习总书记执政以来,从群众路线到三严三实,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两学一做”,这无不体现党的宗旨,体现我党的传统优良作风。

腐,只要环境、土壤、空气、水份合适就会茁壮成长。但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

将反腐进行到底是对人民利益的保障、将反腐进行到底是对党的纯洁性的保证、将反腐进行到底是对权力的约束。我们党在立党之初就立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广大党政干部要时时自省,以为人民服为宗旨,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历史告诉我们,廉则昌,腐则亡。将反腐进行到底就是要从根本上肃清思想毒瘤,从而使我们党内成员人人向廉,人人爱廉,人人为廉。杜绝腐,清廉执政,抵挡住糖衣炮弹的冲击才能拨开云雾。“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近几年来,在党内大力反腐的铁手腕下,不少贪官纷纷掉任。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滥用权力的人终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不顾及人民权力的人都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坚决反腐必定为中国号巨轮添油加力,为社会主义征程提供巨大的引擎!

就像剧中所说“如今的社会不缺少聪明人,缺少的是忠诚的人”。在我看来,所谓的忠诚,就是忠守承诺,确切地说,是指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这个国家和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忠诚应该普及为国人的一种坚定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当今乃至今后的国家信仰。(肖旭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