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民的名义素材500字(汇编六篇)

导语:进入大数据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能买股票,看新闻,知天气,购商品,可以维系好友圈子,可以免费视频聊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写作素材,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3074

作文

89

篇1:以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曾经的基层工作者,我只想说,编剧的案头工作做的太棒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剧中大风厂的拆迁工作,基本就是我们拆迁工作的真实写照,党委书记带头,各部门领导干部负责,人民的工作不好做,人民干部难当,我只想说一句剧中的台词,有时候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

另外,看到今天李达康追问市长去哪里了,部下回答市长去北京党校学习了,我实在忍不住笑了。编剧你不要太懂!一定是个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青年。

最后我想说,这个国家,纵使她曾满目疮痍,饱经沧桑,但总有一部分人为她作出更多的事情,总有人在为她默默努力着,尽管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她一定会越来越好…

4.8更新……

剧中说处级以上干部因私护照都必须上缴,我们这里实际情况是副科级以上干部护照、港澳台通行证都统一归组织部管理,因私出国要经过一级级审批,极其麻烦繁琐,如果你是出门旅行的理由现在基本很难报批成功。还有科普一下,银行从业人员,税务系统所有人员护照也不能在自己手上,出行一趟真的不易。至于年假,来基层工作三年多,国家法定节假日都得值班无法得到保障,压根不知道年假是什么概念,更不用说24小时随时待命,随时都有会议或者汇报工作了。很多时候,很多工作并没有外表看过去的那般风光。大家都各自体谅下吧,祝所有人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民的名义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2017年反腐连续剧《人民的名义》的剧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从上到下反腐工作的逐步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同时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但是我们的反腐败还做的远远不够,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把查处腐败分子的过程展现在人民的眼前,不失为一项绝妙选择。

通过影视作品,把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展现给老百姓,有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有铁面无私的纪检干部,当然也有想法设法去敛财的腐败分子,让老百姓了解到腐败分子是怎么被查处的,把政府公平公正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更多的老百姓利用合理的渠道去诉说心中的不平之事,进而把纪检监察工作延伸到每个角落,真正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1.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观后感作文600字

2.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作文

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800字

4.中学生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作文

5.人民的名义感后感作文600字

6.2016年建军节作文:人民的卫士

7.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精选

8.向人民解放军致敬作文【精华】

9.初二学生写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大大小小的事情,小老百姓看到的只是表象,幕后都是一把手在那里角力,有政府部门之间的角力,有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角力,还有幕后官商之间的角力……;

以前老百姓真的是把党员干部政府当做最信赖的人,他们不想信政府会做坑害老百姓的事,现在,他们把党员干部政府当做最不能信赖的人,他们不相信政府能为老百姓办好事;

官场上真正正直的、有能力的、扎实工作的、不拉帮结派、不善请客送礼的人是提拔不上去的,这些人在那样的生态系统里迟早遭到淘汰,所以,官场是一个逆淘汰生态系统,领导周围总被一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供奉着,大家各取所需,相互关照……。

虽然上面看到乱象不是主流,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却是普遍的,给社会的榜样是消极和负面的,对社会的危害和杀伤力是巨大的,政府部门如此,企事业单位如此。好在国家加大反腐力度,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这场硬仗中下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反腐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社会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极大地提倡和弘扬,让老百姓看到了中央的决心,也看到了国家未来的一丝希望的曙光,否则,党群关系撕裂,干群矛盾重重,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民的名义读后感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等不及电视剧,一口气看完了《人民名义》原著。说几点看法:

1、电视剧基本和原著一样,连很多台词都没变,只是一些细节调整,比如九一六事件变成一一六事件,原著中烧死三人重伤六人变成电视剧中只有两人重伤没死人。等。另外,电视剧比较拖沓,加入了很多与核心事件无关且很幼稚傻逼的琐碎日常生活对话。

2、作为小说,原著情节引人入胜,故事很吸引人,可一口气读完。不过作为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略扁平化、脸谱化,还有个别台词很白痴,显得很不真实,现实中有这么说话的吗?

3、小说主要围绕一个事件展开,缺乏针对人性或制度或更多东西深入的思索和探讨,这是它成为不了经典的原因。但是在现有的限制条件下,它已经算够猛够好的作品。

4、部分情节推动靠偶然因素,有点随意,给人的感觉是编不下去就来一段偶然。还有些地方略仓促,感觉应该展开,尤其后面案件收尾时。

5、有些写法不像小说,而像一个党政干部的说教。最后结尾也是,我.党.醒了。。一股政治正确的说教味。事实上,这些话本身没问题,作为教育素材挺好的,不过小说不能这么写啊——当然也可能这“作文”被修改了很多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党员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李路,196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著名影视导演、制片人、投资人,曾导演《孤星》《小萝卜头》《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等热播剧。多次获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金凤凰奖、金南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并曾荣获“江苏省十佳电视艺术家”、“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十佳电视制片人”等荣誉。从业20余年来,他投资、制作、监制过电视剧共3000余集。

2017年,李路导演最新力作《人民名义》总投资1亿元,由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柯蓝、张凯丽等40余位实力派演员加盟,目前这部被誉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热播后,不仅收视率稳居第一,豆瓣网评分更是高达8.8,堪称大获全胜。

最近,李路导演在接受我独家访问时候,透露曾遭几十家投资方临时撤资,只有大盛国际总裁安晓芬在投资《人民的名义》时,态度最坚决。因为安晓芬曾说过:“不要考虑审查什么的。国家反腐倡廉,打虎拍蝇那么深入。如果一部反腐剧,如果国家执政的部分都不能让你通过的话,那就是对反腐的不信任。一定要打得很坚决!”,他还盛赞投资人、监制安晓芬,“真是一个女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观人民的名义有感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一个艺术形式能否流传下去,主要观其能否为广大百姓生活服务。《人民名义》热播,正是对当前党中央力推的“打虎拍蝇”反腐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说明广大民众对待腐败问题的痛恨,对待腐败问题的厌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持续深入推进反腐的良好愿望。卫视联播受热捧,更加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与生活的特点,也是文艺紧跟时代步伐的体现。只有百姓爱看,卫视才可能联播;群众若不喜欢,便很难在为使强档连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民众对中国政府强力反腐的高度认可和拥护。

文艺只有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只有植根于人民群众才有创造力。只有创作出反映时代潮流发展的文艺,才能彰显广大艺人的责任担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实施“打虎拍蝇”式的反腐,党的十八大以后近五年的时间里,共处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11人,数量远远超过过去30多年,其中不乏正国级、副国级干部,而《人民的名义》对此也毫不避讳,直指“副国级”干部。当然,反腐剧开播,一方面给广大群众情绪的宣泄,更重要的另一方面也更是要给干部一个警示教育,当然能否借此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还得观后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