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信任教育之良药_优秀作文(精彩两篇)

浏览

6445

作文

2

篇1:适用话题:诚信、便利、信任、价值观、教育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考试不需老师监考,如果一人作弊,全班的成绩都要作废……这样的反作弊考试办法,如今正在东莞一本土民办院校——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一个班级施行。

正如有考生表示,“考场氛围很轻松,没有监考老师走来走去,感觉发挥更自如,有一些试题还超常发挥了,思路清晰,答题顺畅。”无人监考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出于对学生充分信任,也有利于激发大家的诚信自觉自律,不过一人作弊、全班重考的连坐做法却让人不敢恭维,甚至不能不忧虑会挫伤学生们内心的诚信信仰。

别人作弊,殃及自己,本身就压根儿没有公正性、合理性可言;一人不守规则,全班跟着受罚,诚信者与失信者“同罪”,难免模糊大家的价值观,如此打击诚信岂非变相鼓励失信?尽管考前让学生签约承诺“一人作弊全班成绩作废”,但从最初有三个学生认为作秀不同意签,后来“经过耐心的解释和沟通”签了承诺书,不难看出具有明显的“被自愿色彩”。

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尝试“无人监考”模式,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全班连坐之举本身就显示出校方对所有学生的不信任,一旦发生作弊事件则不可避免造成大面积的误伤。而据校方介绍,所试点创新班都选自于大一时成绩排在各自班级前5名以内者,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很强,由此可见,即使连续三考都未出现作弊现象,推广和复制价值却相对有限。

教育教学创新是创新时代的应有之义,试行无人监考、推广诚信考试,不失为培养诚信品德的创新举措,理应坚持互信前提,以正向激励为主,避免滋生负效应。因诚信而损伤公平,人为造成诚信与公平的对立,让无辜者一起背锅,难免模糊学生的是非观,并没有真正彰显“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取向,实际上与诚信理念背道而驰,效果也极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大家都清楚,所谓无人监考并非真无人监考,而是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监考老师从“台前”退隐“幕后”,作弊与否能够辨别得很清楚,完全可以也应该针对作弊者做出严肃处置,压根儿没必要殃及无辜。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改革监考方法还是创新教育实践,都应该权衡利益得失,努力趋利避害,如此既体现教育的最大善意,也才能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信任,教育之良药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暑假开学后,我任六年级二班语文教学。我班一名学生叫王晓利,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是一个非常听话,学习十分主动的孩子,作业总是能及时认真完成。元旦放假,我布置了一定的作业,回校后我进行了逐个检查,发现她只写了几个字,我感到很气愤,但我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单独与她交谈:“你没完成作业老师十分生气,假如你家长知道这件事后更生气,对吗?”她什么也没说,只是低着头眼皮垂下来。我继续说:“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会这样做。要知道,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宝贵的时间,而且是诚实。我感到痛心。希望不在出现第二次,好吗?”她听后“哇”地一声哭了,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别哭,请说说你的原因吧!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她听后用手揉了揉眼睛说:“老师是我错了,这几天爸妈上班去了,只有我自己在家。我每天迷于电视把作业的事忘了,老师请您不要告诉我爸妈好吗?我一定把作业重新补上。只有这一次,下一次我一定按时完成。求求您了,老师?千万别告诉我爸妈,好吗?我点了点头说:“好!我替你保密,但是以后这样类似的事一定不要发生,好吗?”王小花哭哭啼啼地说:“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一定能做到。”我说:“好!老师相信你,请你擦干眼泪回教室吧!”她很有礼貌地向我行个队礼回去了。

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偷懒的现象,学习更加勤奋了,在课堂上总能听到她精彩的发言,课下能够积极的完成作业并主动与我谈话。在每次考试中“积累运用”部分始终一分不扣,而且她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了。至今想想,如果当时的我失去对她的信任,狠狠批评一顿,甚至通知家长,也能显示老师的尊严。但孩子结果会是怎样呢?猜想一下,也许孩子能该掉暂时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也许会破罐破摔,也许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也许……

可见,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我们对学生的信任,才让学生更加有自信,更加有独立性,更加有创造性;正是我们的信任使教育之花盛开奇葩。

信任,教育之良药也!

[信任教育之良药_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