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十三篇 话题作文大全精品20篇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十三篇 话题作文大全,欢迎阅读。

浏览

5492

作文

1000

篇1:世界遗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万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称誉。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昭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每一间的横榄上都有五彩的画。你们相信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说他像镜子,像碧玉,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游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堤岸更长。看见湖中心的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常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请仔细看这座石桥,它就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剩下时间大家就细细游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中国人运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演绎出风味的美食,为中国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去品味,这就就是神奇的中国味。

中国南高北低,而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着麻辣的美味。火锅就是一种麻和辣的兼和品,驱寒除湿也让它成为渔夫们的“补品”,如果要说起火锅的起源,那我们要追溯到富饶的四川去,那里世世代代的生长着一种叫花椒的佐料,花椒——学名:百里香,色艳肉厚,油重质佳,麻香味浓就是它的主要特点。味蕾和花椒的碰撞产生的麻辣味道,给人带来冲向味觉巅峰的奇幻效果,它与辣椒在高温下释放芳香素,产生扑鼻的香,这就就是底料。在火锅中加入山珍海味,这才就是直正的美味。

在距离四川约二千公里的地方—————北京,一个古老的城市,就是明清两朝的首都,这里有悠久的文化气息,而最让人向往的就是北京的烤鸭,烤鸭—————外香内嫩,首先用鲜鸭抹上秘制香料,放入烤炉中,烤熟透,沾上酱汁,就可以供人们享用了,北京虽说不就是什么美食之城,但也有它独特风味。

对于北京人来说美食就就是甜,对于四川人来说美食就就是辣,两者虽说不同,但对美食而言,酸甜苦辣则就是一种追求美好的方式,不管东西南北不同的地理,不同的家,不同的味,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经历,但我们都就是中国人,传奇的中国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单元作文素材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几点原因:1.故宫历史悠久;2.它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3.它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4.它是世界五大宫之一。

穿过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太和殿上那五颜六色的琉璃瓦,如长龙身上的鳞片般排列整齐。弯弯的房角刻成了一只只神兽,更加突显了太和殿的气势,不愧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内,七十二根大红柱子雕龙画凤,金灿灿的房顶体现出古代皇帝万人之上的威严。九龙壁上,中间的黄龙怒目圆睁,长长的须飘在空中,露出锐利的牙爪,准备与一旁的蓝龙争夺宝珠。一旁的蓝龙也不甘示弱,张牙舞爪,摇摆着尾巴,准备应战。

如果从故宫另一侧进来,那么最先瞧见的便是御花园。御花园不大,只有一万两千平方米,但十分精美。园内青翠的松、柏、竹之间点缀着山石,浮碧亭和澄瑞亭跨于水池之上,太湖石叠筑而成的石山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故宫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汗水,它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历史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700字以上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游览过北京天坛公园吗?你们了解它的雄伟之处吗?在天坛公园那里,你们会学到很多知识,回想那一年,我和外公外婆一起游览了著名的北京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是北京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用来祭祀求丰年的地方,主要有圜丘坛、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组成,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游玩的这一天正值盛夏,天刚亮,五彩的朝阳早已被艳阳高照代替。我们怀着兴奋而急切的心情迈进了公园大门。一走进天坛公园的主干道,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凉意,这与外面的炎热截然不同,原来是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树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圜丘坛,外公先去看了外面关于圜丘坛介绍的碑文。外公告诉我,圜丘坛分为三部分:圜丘台,皇穹宇和神库。外公充当导游,带领着我们按照介绍一步步游览,走在被游人踏得光滑如镜的石板石上,自己仿佛迁移回到了古代。圜丘坛还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三条通道到达上面一层,每条通道都有九个台阶,所有的台阶加起来就有八十一级,有九重天的意思。外公告诉我,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级台阶都凝聚了古代人高超的智慧和血汗。

圜丘坛中心有一块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说话或发出任何声音都会听到很大的声音。这是因为回音现象才造成的巨大的响声。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可以让本是平淡无奇的石头变得有声音,有生命,这让我大开眼界,感叹不已。

我们不知不觉就走出了圜丘,来到了皇穹宇,皇穹宇的宫门是三座并列的脊式卷门,蓝色琉璃瓦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美丽和耀眼。外公说,这在古代,那也是无比尊贵和奢华的,只有皇公贵族才可以欣赏到,今天我们普通人也有机会欣赏到,真是太幸福了。

我们一直往前走,引入眼帘的是祈年殿,这是一座宏伟而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里面是摆放祭品和牌位的地方。天坛以前是皇帝祈祷来年五谷丰登的神圣地方,现在却是我们大家娱乐游玩的场所,不管古代还是现今,这里一直都是繁荣昌盛的景象。

天坛真是宏伟、壮观,让人流连忘返,这一天,我不仅跟着外公游览了天坛公园,还了解到很多古代人的智慧和结晶,在这里我要说,祖国宏伟的古建筑和出类拔萃的文明实在太伟大了。

啊,祖国!我爱您的地大物博;我爱您的资源丰富;爱您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我要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把您的未来描绘得更加灿烂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赏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从炎热的南国杭州飞到气候宜人的云南丽江,让人神清气爽。

刚走进大门,一块醒目的大牌子上写着“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漫步在青山环绕的古城中,踩着光滑美丽的五彩石子小路,就来到了购物街,买东西的不仅是中国人,还有从各国来的外国游客。街道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走完购物街,逛了这么久,大家肯定都饿了,就来到美食街,这里有美味的牦牛肉烤肉串让人口水直流;有香味浓浓的酸奶乳,让人回味无穷;有土味羊肉火锅,让人流连忘返!

穿过美食街就来到木府。站在木府的花园顶上,古城美景尽收眼底,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黑墙白瓦的古式房屋,流淌着欢快的小溪。

丽江古城让人流连忘返,丽江古城的美丽景色,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希望你有机会亲自来细细游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踏上中国文化之旅作文900字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巍巍中华,灿烂文化五千年;壮丽河山,纵横九百六十万。让我们踏上中国文化之旅,领略她的神奇魅力吧。

轻叩中国建筑文化之门。故宫、土楼,吊脚楼等各具特色的建筑令人目不暇接。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髓,将中国人民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苏州园林讲求亭院山水的布局,流连其中,仿佛让你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偶尔烟雨迷蒙,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向你走近,又消逝在小径的尽头。走到每一个角落,都充分让你感受到山水萦绕你左右,处处鸟语花香,更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之感。忽而听见耳边潺潺流水,忽而闻到芳香满怀,还有满目苍翠与花朵的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看那典雅的亭台楼阁,屏风仿佛还散发着那阵阵淡淡檀香。轻抚屏风上的雕花,工匠雕刻的情景便生动的跃现于眼前。每走到一个不同的空间都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因为这正是建筑要传递的,中国独有的建筑艺术。

翻开中国服饰文化之页。从古至今,如此多的王朝不断更替,几乎每一个王朝都有它们代表的服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唐朝有唐装、汉朝有汉服、清朝有满族服饰,民国有中山装和旗袍。这些民族服饰当中,我最喜欢旗袍,其线条华丽流畅,充分展现了东方女性之美,又保留传统的韵味。穿上旗袍的女子,娉婷秀雅,一举手一投足都那么温文尔雅、温婉贤淑。她转身,旗袍的下摆迎风而起;她回眸,粉面含羞,笑颊如花;她侧身坐下,轻抚琴弦,丹唇未启意已达,正所谓“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虽然旗袍已不再流行,可是她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永远是中国传统文化锦上添花的一笔。

走进中国饮食文化之廊。中国诸多省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反映了当地的气候、作物、人文等。我是一名广东人,我最喜欢的一道小菜名为“伴塘小炒”,西芹、百合清新爽口,莲藕藕断丝连,芋头粉嫩可口,多重口感丰富了你的味蕾,唇齿留香。选用广东随处可见的材料,加上适当的调味品,这道普通的小菜,也能让人食指大动,食欲大增。民以食为天,传统菜式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开启饮食文化新篇章。

中国文化如此多种多样,中国文化底蕴如此深厚。不同的文化演绎着一个个时代的旋律,不同的文化见证着一个个时代的变迁。踏上中国文化之旅,让我们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喜欢吃端午节的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妈妈到市场上买了一些粽叶和糯米回来。先把粽叶和糯米分别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开始包粽子,妈妈先把粽叶卷成一个三角形,做成漏斗样的,下面尖得水都流不下来,再把事先准备的糯米等调料一起放到三角形的“漏斗”里,再用手压紧,把“漏斗”上方的粽叶包起来。然后用五彩线绕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直接把糯米放在锅里煮不行吗?”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屈原投江自尽后,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吃掉,人们就用竹筒装上糯米饭投入江中,后来改用五彩线缠绕,就成了粽子。”妈妈边说边包粽子,不一会儿,一串串粽子就像一个个羊角一样,十分可爱!我迫不急待地让爸爸煮粽子给我吃。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后,爸爸打开锅盖,啊!满屋粽香,我的口水都流了下来,急忙剥开一个,大口大口地吃着粽子,真香真甜啊!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每个节日都有许多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传统节日里,妈妈都会给我做好多好吃的传统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火红色的围墙,黄色的华表,青绿色的琉璃瓦,散发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与气质。没错,这便是富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北京故宫。

故宫俗称紫禁城,建于明代永乐四年,是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构造精致,外形宏伟文物众多。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而又绚丽。四周建有围墙墙外一条护合成环绕在外,能够防御外敌来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北京故宫共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每部分都有三座宫殿。外朝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大臣们上朝的地方。内廷则分为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前后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七十座宫殿,还有房屋九千余间,真令人惊叹。

不仅如此,北京故宫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这精湛的工艺使很多诗人陶醉其中。皇城古道月朦胧,琼台美酒醉风。天下文明不及此,春风吹遍紫荆城。此时故宫的美轮美奂,大家应该都已经想象到了。

琉璃鸳鸯瓦,朱漆大红牗,赤柱挺起,雕梁画栋,居于三层大理石阶台之上,雄视南面方物。这北京故宫真乃世界文化的瑰宝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5月26日,星期日,我又到萧山日报水晶老师那里学做手工,今天的主题是:童眼看世界一探寻古都底蕴,一起来造兵马俑

我们跟着水晶老师开始做兵马俑?首先,我们领到了材料:三根牛皮筋、一根筷子、一个一次性塑料杯、一个一次性量杯,还有2块模具、石膏粉、一张报纸。接下来,老师叫我们去打40毫升的水,打完水后,将模具用牛皮筋挷定,然后把石膏粉倒入杯中,再倒入塑料杯中,搅拌不能超过20秒,进行搅拌,迅速倒进模具,手一边抖一边倒,倒满以后,将模具放在桌子左上角,要等一个小时才能打开。

然后,水晶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段西安的视频,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和很多西安的美食。通过讲解,我才知道这是古代的一个将军俑。一个小时过后,老师宣布要我们打开,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模具,“哇"!一个精制的将军俑呈现在我眼前,太不可思议了!我成功了,我太兴奋了!

看着我亲手做成的兵马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生怕摔坏了,这就是西安有名的兵马俑,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去西安看有真实的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瓷都瓷器展,悟中国文化初一作文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7月11日——13日,我县老体育场举行了为期3天的景德镇瓷器展,吸引了许多瓷制品爱好者的眼球。我也去参观了这次瓷器展,可谓收获颇丰。

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制瓷业中心,古称“昌南镇”(英语“china”的音译,后将“china”译作“瓷器”)。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所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在这次瓷器展中,我看到了一件名叫“中国红·牡丹缀”彩绘花瓶。本品通体呈红色,上缀有盘根错节的牡丹,刚看上一眼就让我着了迷。

要问这款“中国红·牡丹缀”彩绘花瓶为什么深深地吸引了我,您听我向您娓娓道来。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也是我国的国花,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被誉为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

而红色象征着激情、火热以及生命力,与牡丹交相辉映,共同预示着中国必将永继太平、繁荣富强。

其实,本次“瓷都”瓷器展不仅让我切实地感受和欣赏了美,更多的是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个小小的“中国红·牡丹缀”彩绘花瓶,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其中内涵需要我们细细体会:红色、牡丹……这一切的一切汇聚成富有凝聚力的两个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文明古国——中国。

我们的祖国母亲正在飞速发展,她奋勇向前、势不可挡!想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此时此刻的心情早已无法用任何词语来表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是一个中国人,我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

在夏天,热了就打开空调、吹风扇。使我想起了一年夏天,在参观故宫时满头大汗。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故宫中生活的皇帝和皇后怎么乘凉呢?

在“宫中好乘凉”的活动中,故宫老师为我们解答了一下。原来故宫四周有护城河,围绕着故宫四周。在古代他们会把窗户打开,让风吹进来叫做支窗,他们也会穿凉快的衣服,喝茶解暑……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使用扇子扇风,有中国人发明的圆扇和团扇。也有古代少见的折扇,为什么在古代时期折扇很少呢?因为折扇是日本人发明的,起初先传到朝鲜,再传到中国。

说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一起在圆扇上画兰花。大家画的兰花颜色各不同,有的画蓝色的、有的画红色的、而我我画的是粉色的花瓣,刚开始大家都在报纸上练习画兰花,练好画兰花后,大家都开始在自己的扇子上画兰花。

手里拿着自己亲自制作的扇子扇风,感觉好凉快!仿佛回到了古代,体会到了古代人在宫中乘凉好方法,扇子代表着古代的历史而且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篇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有宏伟的古代建筑,如故宫、长城;有美丽的神话,如女娲补天……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政还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向老年人表达敬意之情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

第二篇

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了。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的长河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一直地、不停地在蜿蜒前进,我愿化作一叶扁舟,泛舟于这壮阔的长河中。

第一站:饮食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在吃的方面上,中国人一向是最讲究的。它四季有别,风味多样,不仅讲究美感,也要注重情趣。更有甚者食医结合,以求强身健体。唐宋时期“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的烧尾宴,到明清的满汉全席,无不显现了当时饮食的最高水平。时至今日,各式各样的糕点,琳琅满目的菜系被摆上中国人的饭桌,历经时间的沉淀,风味不减,风韵犹存,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再说茶文化,那更是博大精深。它与丝绸一同传到西域乃至欧洲,成为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面旗帜。中国人喝茶讲究一个“品”字。品的不仅是茶的优劣,也是悠然情趣与人生百态。

第二站:礼仪

从中国古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丝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骨子里的责任思想、忠孝思想、恕的思想、伦理道德观念都是儒家学说渗透的结果。

古有孔融让梨、王祥孝母,今有背母上课的陈斌强,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他们身上的正能量如雨丝一点点地浸润这个社会,温暖一个个路人的心。知书达礼是每一个中国人出门在外的名片。中国外交部更是竭诚相待,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情礼兼到,这般深厚的礼仪让中国坐实了礼仪之邦的称号。

第三站:科技

游到此处,不禁动情。在今年的3月10号0时28分,我国长征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再创纪录!这支火箭凝聚了科学家的心血,承载着中国人满心的欣喜,见证着中国科技发展以来的一个个里程碑。

1953~1957年间的“一五计划”,1964年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2003年载人火箭成功升空……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大国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心如磐石,面对西方国家早已发展的如日中天的压力,承载着人民的希翼,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终于如拿破仑所说的“当它醒来时,全世界将为之震动”般实现了如虎添翼。

这一切一切,离不开每一个国人与科研者的努力。正是中国人的众志成城,中国如今的前途不可限量!这种对祖国的甘于奉献的精神,无非是源于对祖国的信心,因为他们所许的每一个承诺会在今后一一实现,即使会迟到,也不会缺席。

第四站:终站亦为新的序幕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乃至以后的事业。

从过去的“出国潮”到今天的“海归热”,越来越多的青年追随着文化与内心的牵绊回到祖国。文化无论从何时何地来说,它是个羁绊,一个人与人的联系;它还是一个媒介,一个连通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通媒介。身为一个中国人,勿忘文化传统,传承文化自信是对古人的尊敬,对历史的崇仰,对未来的基石。

我们于这漫漫历史长河不过是不起眼的小水花与细石,但正是由于我们,河会从我们身上缓缓流淌过,流向无限延伸的远方。我愿来世再化作撑舟人,在河心悠悠地驶过,与天地畅谈这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化遗产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夏、周、商三代国家的出现和发展,农耕文化,许多古人的遗址等等。历史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基础,历史需要我们肩并肩去守护它!

回首历史,中华文明的拓展,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这些我们中国历代走过的旅程仿佛还历历在目,挥之不去。不过在这些我国古代繁荣景象的背后曾不知有多少惨不忍睹的事件在上演:黄河流域中为了争夺土地、财务,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秦始皇期间,滥用民力,使民不聊生,秦二世即位后,更加昏庸,最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商鞅变法,却遭酷刑而死……

历史是如此的深重,历史是如此的灿烂。脚下的每一步路,似乎都成了对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在现代,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遗产少之又少,如果我们现在还不保护它们,那我们中华儿女岂不是太对不起以前的辛苦劳动者了吗?古老的中华民族,面对头顶上的那片天空,迷惑,畏惧,无奈而又向往。谁会想到千百年后的文化遗产,会成为中华儿女探索的终点呢?

作为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多关注我国的民俗传统,积极投入到保护中国文化遗产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中华文化遗产一定会得到保护和发扬!

遗产已经成为历史上的耀眼明珠,我们绝不能让它停留在现在,停留在历史上。让文化遗产成为一幅壮美的画卷,一如谱写在旷野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是中国名山之一。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的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其中三叠泉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泉水由庐山五老峰北崖倾泻而下,分三叠跌下。其声万谷震响,其形似玉龙走潭,十分壮观。

庐山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庐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约40种。庐山还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尚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著名的候鸟保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庐山昆虫有20xx余种,其中多珍稀品种和新品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昆虫有33种。

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外,庐山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庐山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据相关记载,有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了4000余首诗词歌赋。

庐山风景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文化价值高,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是当之无愧!

作文点评:习作先简要介绍庐山的概况,由何得名,再从庐山的瀑布、生物资源、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对庐山进行详细介绍,详略得当。结尾总结全文,赞美庐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结构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与中国共同成长话题优秀作文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山河巨变

不必说“天问一号”遨游星空,直驱火星,你且看百姓安居乐业,贫困户脱贫摘帽;不必说“复兴号”飞速驰骋,纵横神州大地,你且看莘莘学子,求知若渴;不必说那“蛟龙号”潜游深海,探访龙宫,你且看那东方华夏家家箫管,户户笙歌。

这个伟大国家的巨变,不只可以从报刊中、新闻里看来,只须从百姓日常的柴米油盐、一点一滴中便能感受出来。这些改变不光只有那些高瞻远瞩的领导看见,更有基层的吾曹百姓,包括我在内,在这十几年的改变,历历在目。

过年是中国人的大事,每逢春节,我们家往往会提前一个星期回老家过节,老家离得远,在那时,我们常常是乘船回家,在船上,人多船小,里面人头攒动,大家都穿着棉衣彼此摩肩接踵,坐起来极为不便。有时候大家还会拿错行李,总而言之,返乡回家,诸多不便。

如今,完全没那么多的麻烦,现在大部分家庭都会有一辆或昂贵或廉价或国产或洋货的车子。有了车,完全可以省去上面所说的麻烦,直接走高速回家,既舒服又快捷。

刚来桃源读书的时候,学校周围还没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学校大门根本称不上大门,只有较窄小的一扇校门,要容纳全校一千多人进出,实属拥挤。学校门口小路似羊肠小道,两辆汽车不可并排而行,周围砖瓦平房、枯树杂草,如乡野村舍。

而今,学校四周高楼耸立,鳞次栉比,美轮美奂。学校大门虽称不上气势恢宏也可谓简约大气。门前道路扩修,已宽敞无比,数辆大卡车并排而行也没有丝毫问题。周遭树木修整,屋舍俨然,可谓桃花源矣。

前几日,我刚去访沅陵新建不久的太安新区----专门为贫困户修建的安置小区,大家开玩笑地说“北有雄安,南有太安”。

在这里处处水泥地板,阡陌交通,楼房高大,黄白相间,有亭台楼阁、超市医院,童稚相乐,佝偻欢谈,绿树成荫,彩旗飘扬,从所有人的脸上都看不见贫困的烦恼,只有异地搬迁的喜悦。只有在中国,穷人才会有如此之好的待遇吧。

祖国如今已七十二岁,不必说这整个七十二年,单是在我成长的这十几年中就已见证太多的不凡,与国偕行,与国共进。从现金钞票到微信支付,从慢慢游到小汽车,从低矮的平房到气派的高楼,在这最好的时代,无所谓报国无门,无所谓怀才不遇,只要敢想敢做,就可能实现。

对祖国的赞颂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需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下我与祖国的共同成长的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故宫建筑群金碧辉煌、布局严谨,它能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9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着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北京故宫四四方方,共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东门名为东华门,西门名为西华门,北门名为神武门。我查看了故宫的全景图,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皇帝与后妃居住之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的汉白玉台基上。乾清宫在故宫内廷最前面,清康熙年前这里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年后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章,选派官吏和召见大臣。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有着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难怪享誉华夏,蜚声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00字五年级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天气晴好。我和好朋友们一起去敦煌莫高窟游玩。

莫高窟里有许许多多的小窟,有些小窟是僧人打坐用的,有些小窟则是有雕塑和壁画,都是佛像和菩萨,栩栩如生、十分精美,人物的衣服也雕塑得十分精致,线条自然如行云流水,还贴了金片。因为唐朝的人物审美是以胖为美的,所以佛像都显得微胖且优雅美观。

雕塑的制作分五步。第一步,用木头摆出雕塑的大致形状;第二步,在木头上盖一层麦秆;第三步,在麦秆上再盖一层泥巴;第四步,雕塑;第五步,上色,之后就成了色彩鲜艳、精美绝伦的雕塑了。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十分精美。壁画有些是用铅做材料的,所以时间久了变成黑色了。有些是从丝绸之路运来的宝石制作的,人们把宝石中的杂质去掉,做成颜料,至今还未褪色。壁画上画的都是佛、人间故事,还有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佛教的象征。着名的壁画《反弹琵琶》也用荷花点缀了,画了一个个乐队,一个女子在反弹琵琶形象生动,至今仍未褪去鲜艳的颜色。

一个制作精美的石窟需要花上30年的时间才能大功告成。当清代人看到雕塑和壁画褪色后,就重新修缮了一次,可惜他们不懂艺术,结果弄巧成拙,反而使许多艺术珍品被他们破坏了。幸好一些晚发现的石窟里仍是唐代的原作。

敦煌莫高窟真是一个值得去的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中国文化遗产说明文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和意境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走进颐和园内,那栩栩如生的铜牛便映入眼帘,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关于铜牛,还有不少有趣的传说了。其中《天上人间话铜牛》最为有趣。晚清贪图享乐的慈禧太后,她把自己比作天上国母王母娘娘。在扩建颐和园时,她曾传下御旨,要将颐和园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宫天河,当然要有牛郎和织女了。为此,她见昆明湖东堤已经安置了铜牛,能够象征牛郎,所以又在石舫的旁边,建起了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向西北,正好冲着织女亭所在方向,以昆明湖(天河)为界,便暗合了牛郎和织女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接着走,夺人眼球的便是那十七孔桥,因为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它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桥栏杆的石柱上雕刻着五百多只姿态不一、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它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长廊,它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走进长廊,扶着涂满红漆的柱子向上望,顶上有许许多多精美绝伦的画,画的是古典名著上的故事,有的画的是可爱小巧的动物,有的是风水画,一万四千余幅画中而且没有一副相同的画,所有的画都活灵活现,像印上去的一样。让人流连忘返,看的我痴了、醉了,我竟忘了我还得继续向前走去……

最后,就是那风趣的苏州街了。它被翡翠般的小河分开成两半,两岸的道路极其狭窄,只能容下两个人……

颐和园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快来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也谈“中国文化”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谈到中国,人们感叹中国的发展迅速。而谈到中国文化,人们更是惊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现在中国文化又去哪里了?

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有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等,读起来都令人回味无穷。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也变得越来越物质了,无止境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提升。中国的国粹—京剧,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庸俗,不入流的通俗歌曲。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又有谁会注意在角落里哭泣的中国文化呢?

随着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大量外国商品、文化等涌入中国,出现了不少“崇洋媚外”的现象。现在人人都知道“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每到这个时候,大街小巷都会特别热闹,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但谁又能想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重阳节”呢?很少很少。

许多外国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深深地被吸引,不断学习中国的文化,甚至还设立了“唐人街”和“孔子学院”,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学生都纷纷前来游玩和学习,我们在感到高兴和欣慰的同时,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呢?外国人都能体味到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为什么我们就不去体味呢?

一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说,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

中国伟大的学者孔子、老子、庄子都世界闻名,国外的孔子学院更是相当热门,可是现在的中国人谁又真正的了解孔子的儒学思想?谁又能挣得明白庄子的“逍遥游”呢?

朋友们,谈起心中沉睡的文化大门,中国文化会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巍然不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