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举例说明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汇集20篇】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效率高、教学内容丰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管理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浏览

4980

作文

138

柳芽擎风,绿更悠——《中学生》与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全文共 2940 字

+ 加入清单

一、阅读课标指引,阅读现状分析

1、有关初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课标指明了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养成默读习惯,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2、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阅读活动形式匮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在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主要依靠课本、阅读练习和初中必读书进行。课本的阅读难以摆脱知识性、技巧性、机械性的应试能力训练,必读书目也仅仅简单涉猎,总体来说初中学段学生的阅读直接目的就是应对各种知识性考试,阅读兴趣往往因较大的考试压力而变得无味。同时课本、练习册和必读书目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显得陈旧、枯燥,无法吸引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由以上几个因素来看,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存在不小的困难。

(2)学生的阅读面狭窄,阅读量不够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但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仅仅依赖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阅读目标是不现实的,没有充足阅读量的积累,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实难提高。分析近年的中考阅读试题,文章题材丰富,涉及各个学科,由于学生平时阅读量少,知识面较狭窄,从而导致对某些文章的理解欠准确。

(3)阅读活动缺乏指导,学生阅读随意性强,缺乏阅读技巧

课本教学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学生必然会采取放慢速度的精读,很难切合学习任务实际调整阅读的速度,从而在考试中影响答题速度,同时考试中文章不免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难于从整体上通览文章的框架,往往一叶障目。由此可见,学生缺乏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而深入分析起来,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适的阅读材料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3、报刊阅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语文新课标提出:养成默读习惯,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丰富阅读材料至关重要。

切身的阅读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就是可以作为辅助阅读教学、开阔学生眼界的材料。该报由四大板块组成:综合板、知识板、学习板和休闲娱乐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反映中学校园精彩生活的“热点聚焦”、“青春短笛”、“青春论坛”、“读者信箱”、“校园明星”、“校园BBS”,又有丰富学生知识、拓宽视野的“窗外世界”、“电脑家园”、“创造发明”、“时事追踪”,还有各科学习辅导及丰富学生的课外娱乐生活的“开心果屋”、“少年书屋”、“动漫时空”。

二、阅读原则,活动促进

为了保证学生报纸的使用效果效果,我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了以下原则:

1、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力求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

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报纸同样也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因此我在组织阅读一期报纸之前一定会通读所有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水平、兴趣来精心的挑选材料。通过研究发现,我所教两个班很多学生喜欢“热点聚焦”、“青春短笛”和学习板块,我便多次在课堂上组织阅读这一版面的文章,并作点拨。

2、以锻炼学生合作能力为中心,利用活动来引领提升阅读水平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活动设计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我在阅读资源的选材中,时刻考虑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活动的形式。特别是合作阅读习惯的养成,我在阅读和教学中坚持设计小组合作讨论,开展演讲、读书交流、报告会、辩论赛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但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特别重视活动的目标指向性,以提高学生的专项能力为根本落脚点,换句话说,没有目标的活动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

3、通研教材,寻找材料与课本内容的想通点,迁移感悟

《中学生》报刊相比于教材,更加的贴近生活,靠近学生的实际,对于教材来说,报刊的阅读更大的作用是辅助课本教学的,所以在教学中应寻找报刊与课本内容的共同点,进一步来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课内外阅读的联系。例如《中学生》对成长烦恼的表述跟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就很贴切。

4、阅读的细无声,滋润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学生》中的内容紧跟时代的变迁,书写学生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无疑都是真实的、感人的,学生们在阅读中跟多的能体会到“共同语言”,所以进行无味的情感教育灌输,不如通过阅读潜移默化中来塑造学生的优秀德育品质。我经常结合报刊中不同的文章,进行情感教育,比如:珍惜亲情——《背影》;友谊——《羚羊木雕》;与他人相处和沟通——《音乐巨人贝多芬》;勤奋——《傅雷家书》,懂得感恩——《我与地坛》等等,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报刊阅读的实施方案

课时安排:每周一、三下午最后一节阅读课。

内容安排:学生合作自读报纸,交流感受,收集精彩,迁移课本。

阅读活动设计:

1、我来读报,大家瞧

学生的阅读往往采取眼睛注视的阅读方法,容易走神,为此我根据班级的实际开展了“我来读报,大家瞧”的活动,学生们两两结对,一人读,一人看。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方式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的效率和把握重点的准确率都有很大提升,开始过程生疏,效率可能低,但是日积月累,效率大为提升。

2、读报心得交流会

阅读需要技巧,更需要真实的感受,为了展现阅读的效果与收获,组织学生开展了读报心得交流会,不局限于《中学生》,扩展到学生喜欢的报刊。一切活动由阅读爱好者组成,从征文,到活动安排,再到评比表扬,全程由学生承担,每次交流会设立读报小能手荣誉称号,颁发给前三名学生。

3、《中学生》征文活动

通览报纸的情况下,每两周有征文小组组织征文活动,活动的主题由征文小组选择,每两周进行一次活动,比如刚刚进行的“感恩”征文,学生参加积极主动,张安然的《诗雨》让学生们十分喜爱。

还包括:我与《中学生》摄影展、报纸剧展播、阅读大比拼、速写作文等活动。

总之,荷花擎,香更悠。我利用两个学期对报刊阅读教学进行探索,虽然路上充满了未知与不见的荆棘,但是我的收获是以前教学无法给予的,新的尝试让我在报刊阅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于活动的探索刚刚开始不久,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推敲的。例如:在活动的整体设计的系统性上有所欠缺,活动间的联系不是十分的密切,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现象;同时在学生的兴趣点的把握上还有一些偏差,接下来应做更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教学中模式化现象存在,活动的设计很大程度上缺乏灵活性。总之,在今后的报刊阅读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增强积累,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在网络环境中的人物描写作文教学

全文共 245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龙化中学的吴永会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九年级下学期人物描写的作文复习。九年级学生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功底。但是,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人物描写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刻画的人物形象干瘪僵硬,文章主题空洞,缺乏生活气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预示着我国包括语文在内的课程与教学将越来越多的渗透和发展信息技术。因此,我尝试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一次人物描写作文复习的教学,有效地整合网络资源,利用主题网页,让学生在网页上浏览、学习,在网络中阅读一些相关例文,尝试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下面我从(出示幻灯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

知识与技能:巩固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群论坛交流、评改描写片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作文评改,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描写生活中的人物。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分别是:

(一) 单刀直入,引出描写

(二) 链接百度,复习描写

(三) 进入论坛,点评描写

(四) 网上交流,评改描写

(五) 大显身手,刻画人物

(六) 合作互动,评选佳作

这几个环节,依据学生对人物描写知识的理解、巩固、掌握、运用、提高的认知规律,逐层深入,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一)单刀直入,引出描写

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无私奉献,努力工作的老师,活泼开朗、天真纯洁的邻家小妹,任劳任怨、不求回报的父母,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的小商小贩……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和举动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无论我们是主角还是旁观者,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就能够用文字描写出这些生动的人物。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人物描写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精神振奋。明确学习任务后,学生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这样,会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链接百度,复习描写

链接百度,自主学习“百度”中有关人物描写的相关知识,对“百度”中的描写片段进行赏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了对人物描写的理解,独立赏析,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主动获得方法,为下一环节点评作文打下基础。

(三)进入论坛,点评描写

打开qq群论坛,阅读三篇同题同材料作文《开学第一天》,阅读完毕,以回帖的方式自由点评。

设计意图:这种自由回帖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真正把作文点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评议、自主修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可以说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把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点击回帖,学生的回帖印证了我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人物描写的方法,为评改描写做好准备。

(四) 网上交流,评改描写

阅读作文《偷梁换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作文评改,并回复其他小组的评改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交流,可以淡化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奠定基础。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增加了,有利于全体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网上交流合作,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同学们的评改,习作者对原文进行了修改,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此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基于以上四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写作水到渠成。

(五)大显身手,刻画人物

教师布置任务: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叙事作文,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完成人物描写,将习作上传至群论坛。

设计意图:在学生写作之前,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播放精彩的生活瞬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体会和品味人物,拓宽思维的广度、增强思维的深度,再引导学生由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人物,通过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学生的写作热情随之点燃。这些作文,为评选优秀作品提供了素材。

(六)合作互动,评选佳作

小组合作选出优秀作品。

三、设计意图

师生对作文进行网上评选,通过交流、探讨达成共识,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作文评选的过程中来。

通过讨论,全班评选出了5篇优秀作文,并把这5篇作文收录到班级的《悦写越快乐》作文小册中。这是我班的作文小册子,每次作文活动我们都把评选的优秀作文收录进来,有些文章发表到博客中。

通过学习,学生巩固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且学会了描写人物。上课时间有限,网上的交流是无限的,课后学生可以继续到网上交流,把自己对人物描写的收获、困惑和感想发表在论坛上。老师也会在网上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宽松、愉悦的无纸化作文环境,使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方便、快捷。群论坛扩展了学生作文交流的空间,教师既能与学生共同对习作进行评改,又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评议修改。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批改,提高了评改水平,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与生俱来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第二个自主学习的环节有个别学生被动地在泛滥无效的信息海洋中消磨时光,导致他们参与课堂不积极。今后,我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习惯。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要引导学生网络文明上网,组织好学生的网络活动。

[在网络环境中的人物描写作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推荐关于网络语言的未来作文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我真的好怕怕,将来我去看病会有这样的场景:

我:“医生,您看我这是虾米(什么)病?”

医生:“he,he(哈哈),小病e(一)碟。”

我:“要多少money(钱)?”

医生:“8(不)贵,880元。”

我:“……”

医生:“8要,那我886(拜拜了)。”

我:“5(我)的好医生,天下最qoo(酷)的医生,行行好,偶(我)没那么多money。”

医生:“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和你耗,你在pmp(拍马屁),偶就再加点钱……”

我:“那算了,880就880吧。”小声地说“7456(气死我了)yyp(呀呀呸)。将来你落到我的手里看我不ko(整)你一顿”

的确,网络语言是该规范一下了。

我认为,现在网络语言之所以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流行,主要在于这些语言具有简洁、幽默的巧妙的特点,在利用了谐音、暗喻、借喻等技巧,使人读起来有点“满口生津”的感觉。还有,时下有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网民们无形间形成的一种共识――起码在网络里的聊天室上,你不或很少是用这种网络语言,就会被人家看不起,认为你是菜鸟(笨蛋),不愿与你再聊了。由此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也使这钟语言流行起来。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扭曲了语言的本质,歪曲了语言的意义,有悖于传统文化,应该杜绝。可事实上网络语言是杜绝不掉的,因为它是附于网络之上的,除非你能关掉所有网络,可网络作为信息高速路在信息社会是无法被关掉的,网络语言也就不可能被杜绝。

既然不能杜绝就应加以应用,因为网络语言也有它的优点如:应用了谐音之类的技巧,所以比较简洁,运用起来比较方便,好的词还是应该提倡的。如,在实际写作时,写“再见”不如写“886”来得快,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果大家达成共识,认同这些词,可以大大提高写作速度、效率;还有,我个人认为,有些骂人的词语,像“菜鸟”之类的,比“笨蛋”要委婉、幽默一些,也可以适当保留。

而且网络语言推广容易,只需要稍作宣传就可以了,毕竟我国已有1亿网民,过不了几年,可能就会翻番,他们的宣传效果无疑是相当好的。

不过网民自我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积极抵触不良的网络语言;政府部门要参与其中,利用投诉电话,市场广告的监督等来做起,使语言不被扭曲。学校也应该帮助、增强学生对母语与网络语言的区分,不然,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学生问老师:“老师,“再见”是什么意思?”老师想了好久才回答:“就是886的意思嘛。”

总之,我以为,网络语言是应该推广,但要取精去伪摒弃肮脏的部分保留简洁明了的优势,在不取代母语的地位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普及起来,让它能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杀手。

[推荐关于网络语言的未来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英语作文模板——举例说明段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示例一】

①There are many cases/examples to explain ________(主题句). ②Take ________ as a typical example./The first example is that ________ (阐述例子), ________(可进一步阐述). ③The second example is that/In addition/Here is a counter example./Opposite case in point is that/On the contrary ________(第二个例子的内容或举一个反面例子). ④Therefore,/Only ________can ________(总结主题句/段落总结句).

【示例二】

① ________ (观点句). It can be best/well illustrated in/explained by(例子). ② ________(阐述例子). ③________(进一步阐述例子). ④Therefore, ________(段落总结句:进一步总结观点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分析论文

全文共 1891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文章基于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创新写作题目,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加大阅读培养力度,夯实写作基础;培养学生以观察生活来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善于模仿优秀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拓宽教学思路,探索出适合作文教学现状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新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作文学习的助推器,有吸引力的作文题目对于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较明显的助推作用[1]。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程度来设计有针对性的作文题目,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例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目,此阶段为学生从童年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例如,教师可以把题目设置为“追忆童年趣事”“放飞自然,追逐生活”等一些表达美好生活的题目;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历了一年多的过渡期,作风稍成熟。因此,题目可以设计成“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等;初三学生思想上会略显成熟,在遇到问题时会有自己的主张,并且这些主张也在不断地深入,此时题目可以设计成“感恩”“成功的因素”等。同时,教师在拟定题目时,还应根据时代需求创新题目,使学生不仅能回顾学过的知识,还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加大阅读培养力度,夯实写作基础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且由于初中生的生活范围有限,如果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写作兴趣不足,对于写作就会产生倦怠心理。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写作的理论及技巧就会产生理解困难,从而导致找不到写作的方向,出现极大的写作焦虑现象。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要素,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教师加强阅读教学的力度。首先,教师需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语文写作中能更加条理清晰、主题突出地完成写作。同时,在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及大纲设定问题,然后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保证阅读具有针对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回顾总结,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标记并记录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及段落,保证对学生的再次阅读起到强化作用,这些对于学生的写作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积极指导学生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写作,把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中,这样才能提升写作能力[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观察和积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调味瓶,学生要对此拿捏得当,做生活的主导者,并且把这种生活的体验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综合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可以利用作文来对生活进行文字反馈、总结。教师要在作文指导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提升其观察生活的兴趣及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获得独特的体会。同时,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开阔学生写作的思路,不断提升中学生写作的能力。

四、善于模仿优秀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虽然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色,但综合优秀的文章来进行分析,就会得出其主线都有一定的规律可言,这些主线就是围绕写作中心进行素材的组织并从中突出写作的主题,但写作教学没有固有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中其手段具有多样性,如果教师不能深入了解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方式,写作教学就可能出现混乱。因此,在进行文章的写作教学中,对于摘要大纲等的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已有的优秀文章作为模板,在进行大纲设计时突出主题,不能随意漫谈。初中生天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美好的诗句及语言,学生应当首先体会其中的美感,从而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入理解整篇文章,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教师对此应当加以关注。另外,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作文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应当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深入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不断扩展阅读量,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一口难言,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教师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于教材。首先,写作知识和训练点散见于阅读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断等基础单项训练和梯度性的作文训练。整体上明显的现出重读轻写,写作依附于阅读的情况。第二方面,课本上的写作知识介绍简约,训练点分布零散,点与点间联系疏松、衔接不强;缺乏具体的作文教例、教参、教案等工具书。第三方面,写作训练量少。

困境之二:源于教师。教师苦于手中无作文教材,仅凭单元之后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造成教师作文课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困境之三:源于学生。大部分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农村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农村学生作文“三大难”问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

总之,面对种种境况,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确实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师务必面对和肩负反思的职责。要从反思中寻求出路,要勇于正视上述陷我们于困境的种种问题,针对问题,寻求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网络语言糟蹋了传统吗议论文

全文共 1756 字

+ 加入清单

“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著名国学专家李敬一教授,做客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时,痛斥现在网络上出现的不规范用语及火星文。李敬一认为,如今网络语言泛滥,从不规范的潜词造句,到不知所云的“火星文”,充斥网上,糟蹋了祖宗和传统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5月20日《楚天都市报》)

虽然记者在李敬一教授的名字前加了那么多吓人的定语,宕子我仍然不得不说,教授先生,你错了,网络语言并没有你老人家想像得那么厉害,它糟蹋不了祖宗和传统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你老人家断错了案,糟蹋了你老人家心中神圣的祖宗和传统另有其“人”。你老人家真不愧为“四大名嘴”之一呀,平常习惯了信口雌黄倒不打紧,可在学术问题上,说出的每一句话却都得有充分的理据支撑,相信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李大教授不会不知道吧——你老人家说网络语言糟蹋了传统,可有什么实证依据,另外,传统被网络语言糟蹋过程的运行机理又是什么呢?

宕子我之所以认为网络语言糟蹋不了咱的祖宗和传统,首先是因为网络语言流行的范围有限。网络语言虽然有向网络之外扩散的趋势,如一些80后、90后的写手在写作中大量使用这种不规范的语言,但其主要传播渠道仍然只是在网络上,而且使用人群主要也主要只是部分青少年。在日常交流中,如果大量使用网络语言,就会发生交流障碍,因此,就算那些追赶时髦,标新立异,喜欢使用网络语言的青少年,在这种场合中一般也不会使用它——在大部分时间,他们所使用的还是正常的汉语和汉字。何况,就算将网络语言视为一种“语言污染”,可任何语言体系都象水体一样,对污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当水体遭到污染时,在一定限度内,都能凭借“自然净化”的作用,恢复到污染以前的状态。而且,在每一个时代,都存在一些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特定的场合使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进行交流——如行话、黑话、暗语之类,就属于这种语言。这类语言具有与网络语言类似的特征,也经常侵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本交流与口语交流实践,似乎也并未见得已经糟蹋了我们的祖宗和传统,由此看来,网络语言同样不会。

此外,作为描述和建构世界的工具,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会催生出新的语言。在此意义上,语言是时代的镜子,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变迁中,存在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那些适应时代需要的,表现力强的词汇往往会沉淀下来,成为民族语言传统中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而那些已经过时,或表现力比较弱的词汇则会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或通过改变其意义及用法而生存下来。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这种可能被李敬一教授视为“糟蹋了祖宗和传统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的新的词汇和用法的不断冲击,为每一种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字体系的表现力。

不可否认,在当前,整个中国正处于文化大滑坡的时代,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确实也同时被糟蹋了,但传统文化被糟蹋的原因绝对不是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同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病态的果实。与器物的传承不一样,文化的传承其实是一种“重估一切价值”的创造性过程,即通过对传统文本的重新解读,使传统文化在每一代人的头脑里获得再生,以应对现时代新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最需要的能力即是创造能力与思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危机”往往也就是该民族创造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萎缩、衰退——甚至缺失——的危机。

法国作家与思想家邦雅·曼贡斯当在《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一书里说:“思想乃万事之本:工业,兵法,以及所有的科学和艺术,都需要运用思想。它是它们进步的原因,通过对这种进步的分析,它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如果专横权力试图束缚它,道德观念就不会再健康,实用知识就不会再精确,科学发展就不会再活跃,兵法就不会再进步,工业就不会再有新的发现而繁荣。人类生活最高尚的部分如果受到攻击,很快就会感觉到这种毒害作用逐渐向最遥远的地方蔓延。你以为你只是剥夺了它某些多余的自由,或者删除了某些无用的虚饰,实际上你那有毒的武器正好戳到了它的心脏。”

到底是什么玩意剥夺——甚至扼杀——了国人的思想,并进而“糟蹋了祖宗和传统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还是留待李敬一教授去细细地研究罢,宕子我才疏学浅,且人微言轻,缺少足够的话语权,纵使略有发现,又能如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一语文作文教学设计:选取立论的角度

全文共 1012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作文教学设计选取立论的角度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导入新课

一篇文章,立意的问题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而论点又至关重要,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当然,也可以有几个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二、立论的定义:

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请同学回答。

明确: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三、举例说明

以人物对《鸿门宴》中的项羽评价为例:

1、我们学过《鸿门宴》,知道项羽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来看看历史名人、作家如何评价项羽乌江自刎:

(1)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一首小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唐代诗人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诗中的观点。

总结:面对同一事件,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同一个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以水为话题,来选取一下立论的角度。见书后练习题,每人写出三个角度,写在本子上。“水”立意参考:

1.水无形,随容器而安。意即人处于被动或逆境时要随遇而安。

2.水滴石穿。目标专注,同时具有韧性和毅力,才能成功。

3.海纳百川。意即为人宽容和有爱心最重要。

4.水沾染污垢,自己也变得浑浊。人则应保持自身纯洁,出淤泥而不染。

5.水是柔韧的代表,婉转地折败了刚硬,即便抽刀断水亦无用。生活中也不要处处逞强,平和低调的人更易成功。

6.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再怎么变通,原则不能丢。

7.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人也要不断追问和反省自己选择的道路。

8. 舟行水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9.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10. 流水不腐。常学习,才有源头活水,才能保持聪慧的头脑。

咱们从“水”这个话题想到很多论点,这就是一种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的方法有:联想(由此及彼)想象、横向比较、反向考虑(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突破思维定式,也叫逆向思维)、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

例如,从每一条的水的特性归结到后面的哲理,这就是运用联想,且由现象到本质的方法。水有什么品质,从中提取要点,这是横向比较,运用了逆向思维。

总之,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多方面进联想想象,突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多思善想,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才能想出好点子,好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多看才能找到更多的思路。

四、练习用发散思维来分析材料并立意。

【材料】《庄子徐无鬼》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请你从不同角度阐释这句话,然后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意思是说:狗不因为善于狂吠便是好狗,人不因为善于说话便是贤能。善:善于、擅长。

【写作指导】

第一步,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狗不以善吠为良”在这里可以说起了“比兴”的作用,材料的重点是“人不以善言为贤”,它的“关键词”是:“人”“善于说话”“贤能”。

首先,从正面分析三者的逻辑关系。“善于说话”不一定是“贤能”,那怎样才能成为“贤能”?有的同学从这个角度立意为:“脚踏实地地去做”,“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说和做成为贤者的双翼”等。

其次,从“说者”的角度,“善于说话”会怎样?这可从两个方向思考:

一、正向思维,“善于说话”为何未必能成为“贤能”?因为“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夸夸其谈的人往往以此表现自己的才德,殊不知孔雀在炫耀璀璨的同时也露出了令人难堪的“屁股”。乌鸦叫声虽多,但招来的却是人们的讨厌,果实无语,人们却百般赞赏和爱护。有的同学从这个角度立意为:“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不要做聒噪的青蛙”等。

二、逆向思维,“善言”之人就不是“贤能”了?烛之武退秦师,诸葛亮舌战群儒,邹忌讽齐王纳谏,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无不让人折服。试想,没有机智雄辩的口才怎么可能做到?联系现实生活,有的同学就从这个角度立意:“善言成就事业”,“善言——民族友好的使者”,“善言——沟通你我他”,“社会需要毛遂自荐”等。

再次,从“听者”的角度,既然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那么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妖精用天使一般的脸孔欺骗世人,却用鹰隼一般的利爪杀害无辜。这就需要听者善于分辨“美言”,老子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有的同学从这个角度立意:善于分辨“美言”,不要被奉承话冲昏了头脑,“透过现象看本质”等。

五、立论的原则

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材料:据报载,神农架林区野猪曾一度为患,有人想出在电线杆上装高音喇叭、播放狮叫虎吼的声音吓唬野猪的办法。开始倒很有效,后来,野猪非但不怕,反而拱倒了电线杆。

1、适者生存;2、不能姑息迁就;3、骗,终非长久之计;4、动动真格又如何;5、要顺应时代潮流;6、改革才会有发展;7、弄虚作假者戒;8、既要声势,更要行动;9、形式主义要不得;10、做个“野猪”又何妨。

分析:1、5、6显得浮泛,扣训练材料不紧;2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3、4、7、8、9属于扩散思维,其中8最好;10属于逆向思维,有些标新立异。

材料:(练习二)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她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踩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只好高呼救命。一个路人将他救出。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方面的知识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比较几种立意:

1、人无完人

2、梅花香自苦寒来

3、奋斗就有挫折

4、专注的力量,唯有这样的“痴迷”才能成就大事……

5、知足常乐

6、成功的道路上难免有绊脚石,要追求就不要惧怕失败

7、目中无“坑”恰恰是心中有“星”的表现。

纵观全文,尤其是黑格尔的一句话,材料向我们传达的最佳立意是3、4、6、7;1、2的立意有偏颇;5立意就相差太远。3、4、6、7你会选择哪一个写作?为什么?

可见立意的角度有很多,抓住最佳才得高分,创新也不是随意而为,有一定的方法可寻,还有一定的限制。那么我们选择论点写作有哪些原则呢?(立论的原则)

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能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不能一味剑走偏锋,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面。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符合实际还表现在要有现实意义,有针对性。

3.立论要新颖。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这个角度立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就显得没有了新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立论,论证“妥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新,境界全新。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真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题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今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的角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容,要全部创新”这样的观点。

4.选择适合自己的。

六、作文练习:课后习题任选

参考

水说

世间万物,各有其形,或高峻挺拔,巍然屹立,在一成不变与瞬息万变中诠释永恒;或翩然起舞,日行千里,以及之千回百转耻笑万物之僵行拙步,如风。而集坚毅与温柔,力量与祥和于一身者,惟水而已。

初识水,在烟台。一片碧蓝,望之无边,不似天空遥不可及,不似险峰高不可攀。她只是悠闲的坐卧在那里,温和地看着一些渺小的生灵在她身边快乐地嬉戏。踏在灾害的边缘,一边是无边金黄,一边是无尽湛蓝,不能不暗叹自己的微不足道。面对着这种博大与从容,还能有什么言语呢?唯敬畏而已。

大海以一个强者而不强弱的姿态告诉我:真正的胜利者,不是站在前台指指点点的人,不是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的人,而是面对世间的纷繁,从容地微笑着的人。

再见水,在九寨。五颜六色,千变万化。印象尤深者,当数落日朗瀑布,百米外即闻水声如雷。近览,即见水滴千万奔腾而下,激起银浪无数。一阵风过,身边便如细雨纷飞,使人不免生疑:莫非落日朗来自天边?一路所见,尽是奇观异彩,唯她,洁白晶莹,不染纤尘,一改先前所见柔媚之美。与彩霞生发出借来高山深涧,只为一展水之力量,水之玄妙。

落日朗以一个骄傲者的姿态告诉我:只要有心,柔弱亦可化为刚强;只要有志,平凡亦可画为奇迹。

终识水,在黄龙。满目皆水。在山顶,在石缝间,到处都是水流的脚印。细细的、柔柔的印痕,细细的、柔柔的脚步。可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脚步,踏开了岩石,踏出了溪流,踏出一片桃源胜地。细看一块大石,薄薄的水层匍匐而下,很难想象这些小小的生灵们是如何在岩石上梳理出如此光滑细密的印痕的。伸出手去轻触,是浸透的冰凉。她们来自雪山,带着神圣的使命,要在这里创造出一个天堂。是的,她们成功了,再坚硬的岩石也不能不在她们脚下俯首称臣。她们或许不是奇迹,但她们却用自己纤细的手指创造出了奇迹!

黄龙之水告诉我: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与生俱来的特性,但是只要有梦,便有希望;只要用力呼吸,便能看到奇迹!

水之形,无处不在;水之魂,亦无处不在。世间之水,无论生在大海、江河、湖泊甚至溪流,都是造物者的杰作。她们含蓄而不怯懦、雄劲而不张扬地向我们诉说着人生真谛。

水之言,你听懂了几分?

不要因为坑的存在而忘记仰望天空

如果没有没有看见月亮的升起,不要哭泣,否则我们会错过星辰的闪烁;如果没有听到故事的开头,不要急噪,否则我们会错过完美的结束;如果有坑的存在,依然铭记:仰望天空的美丽。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却万分坎坷,无数的“坑”在等着我们。但要记着,“坑”的上面是我们想要的“美丽”天空。有一些人会低头看“坑”,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只为躲避“坑”,他们只能说是“活着的人”。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坑”无存在的价值,他们会仰望天空,不顾脚下,他们才是“爱生活的人”。

仰望天空,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阔达;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执着。尽管事与愿违,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都在“坑”的道路上抬头仰望自己的天空。

仰望天空,是霍金身患绝症却研究宇宙大爆炸的毅力;是张海迪失去双腿却自己创作的坚持;是毛主席农民出身却创建新中国的奇迹。尽管身残,但志不残;尽管艰难,但依然在掉入“坑”后,继续爬起,继续抬头仰望天空。

仰望天空,是一次考试失败后的重新奋斗;是百忙之中对花花草草的关注;是为父母织的一件毛衣;摔倒了,不哭,再爬起来!尽管道路坎坷,尽管路途遥远,但抬头望望,天空依然美丽。

朋友们,成功的道路上难免有绊脚石,没关系,朝着我们的目标,向着天空,即使掉进“坑”中也要继续向前,美丽的天空在等待着我们!“坑”终究会过去的。

朋友们,人生的路途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没关系,努力地跨过去,有天空在等待我们,看“坑”过一生,仰望天空也是一生,何不仰望美丽的天空呢?

“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天空亦是如此。而人们往往只看“坑”忘记了美丽的天空需要我们的仰望。那么,从现在起仰望天空吧。天空仰望久了,“坑”也就消失。

羁绊后的执着

成功需要代价,辉煌需要付出,而这些“代价”、“付出”远不止金钱、时间,它们更需要的是你的经历、毅力和你倒下后爬起的勇气。也许这些付出已令你伤痕累累,而在众人疲惫之时,唯执着是真。

步如花季雨季,也意味着进入了一个人生的战场。在那里,稚气未脱的我们在撕打,在纠缠。虽然没有流血与铁戟,而无疑,每个人都打算拼到只剩最后一口气。

是的,我们选择了这样艰难的路。步入高三,我几欲把几年的力全部喷发,因为我已欠自己太多。懵懂的高一,暗淡的高二,是的,此时此刻,我心如火,来点燃这最后的时期。而当一次次的成绩榜下发后,我已一次次又被寒冰覆雪所盖。我可以做到不怕任何人的眼色,但却难以直面自己的心。太令自己失望,也许便没有再奋起的理由。

理所当然的,我愿意放弃,躺在那坑里。

整日沉溺于篮球与游戏之中,也许没有伤痛,没有痛苦。但其实那是对一颗麻木而没有知觉的心而言的,对于我,亦没有快乐。

为什么要这样走呢?

我不愿绊倒,只希冀缓缓地走;我不会看天抑或是前方,只会盯着地面,旁若无人。

而那是自己么?

曾几何时,自己是以保尔为榜样的,我只坚信一点,一个坚强的灵魂在平平如也的环境中略显无奇,而只有在困苦的境遇中,这种伟大才会显现出来。

每一次成绩的发放都会使我感觉如同跌入深渊,我是多么愿意,就那样躺在谷底,看着明月睡去。无疑,第二天的烈日之光又无情地射在我脸上,我发现,灵魂的昏睡实则是对人最大的折磨。

于是,我不敢怠慢,只得背起沉包灰溜溜的走进学校。也许下一刻迎接我的依旧是失望,也许冲刺之时我已掉队。哪怕最后一刻我一无所获,即使永远我都在那悲观绝望的坑里,我会向上看,向上走,那里是阳光之地,可以令我不再惭愧。当我赢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高空。

致那些仰望的失足者

仰望,望变幻莫测的星辰,望云卷云舒的苍穹,或是仰望心中高洁的圣土,都不失为一种高贵的姿态。而仰望,抑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志士高昂的头颅,守望了理想的高空。

那么,因仰望而“失足”的你们,我怎能收起一丝一毫敬重?

郁郁不得志的中唐,略微萎靡的细风拂过统治者的殿堂,一片死气沉沉。政治革新!一声新鲜的呐喊却冲破波澜不惊的朝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对仰望着国强民泰、兼济天下的挚友,无比响亮地喊出了关注民生、增强国力的改革口号。他们昂首阔步、躬耕不辍为民请命的姿态却招来保守派的群起攻之。当壮志被冠以未酬,等待他们的是使数年的贬谪之途。远离长安的赤子之心却依然在“艰难苦恨繁霜鬓”中,微笑着望那数条未被废止的改革政策下百姓的欢腾。梦得与子厚没有如那些卑躬屈膝者安稳地蜷缩在坑里,他们凝神仰望,纵然脚下路途坎坷,不改高傲的神情、挺拔的姿态。

风雨飘摇,是近代中国的名字;暗无天日,是百姓甘于臣服的现实。这沉默而阴霾的世界里,却有人不愿做黑屋子里不声不响的陈尸,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仰望乌云滚滚中端倪出现的阳光,他仰望唤醒沉睡巨狮的响雷。风雨如磐的故园里,他坚毅的神情照亮锐利的笔锋,饱蘸悲怆的字句里,由他忍痛揭疤的彷徨。而被当局仇视,举步维艰的斗士啊,却矢志不渝地昂着头,不惧怕下一步是否会踩空。他欣慰地看青年一辈不再蒙着雾霭的瞳中闪烁着英勇睿智的光芒,慢慢痊愈的国土,怎会负了他的守望……

因为仰望真理的光辉,布鲁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为仰望科学的巅峰,“嫦娥”一号经历了无数挫折;因为仰望精神的自由,裴多菲忍受了生活的苦痛……他们坚定地仰望着,他们无可避免地“失足”;他们坚定地仰望着,我们无法嘲讽他们的“失足”。致那些“失足者”,不用鲜花和掌声,用后人虔诚的仰望……

仰望星空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仰望星空观察星星时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结果被路人救出。当他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时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然下了雨。

有人会说泰勒斯只知道天上的东西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然而,人生活在世间,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深坑的,在其毫不防范的情况下也会一脚踏空掉了下去。这些是谁都不可避免的,谁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度过了。

深坑、湍流……随时可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把它当作一次次经验的叠加,在下次仰望星空时记得注意脚下也许会出现深坑,要小心掉入深坑中。

在我们含辛茹苦的求学的十二年里,也会出现许多的深坑。比如考试的失利,比赛的失败,荣誉的失去……这些都是我们在仰望知识的星空时不料出现的一些深坑,掉入深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掉入后一蹶不振没有勇气爬出深坑后继续仰望知识的星空,继续欣赏璀璨的明星,继续丰富我们的知识。要让别人知道我们不仅对天上的知识如此丰富,我们同样看得到脚下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在听了泰勒斯的故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就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不到除此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高空,高空中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去等待我们探索,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去等待我们揭晓。

我国“神五”“神六”的发射,便是去探索高空中奥秘的两大成功事例,我们国家的那些科技人才也是在仰望星空时不经意间掉入深坑后爬起来继续努力才成功发射了“神五”“神六”的。假想一下当他们再掉入深坑后不敢爬起来,永远躺在坑里不再仰望高空,那么就不会有“神五”“神六”的成功,也就更谈不上“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了。

我们勇敢地仰望星空,不管前面是否有深坑都要一直地勇往直前。

谈最遥远的距离

我的爷爷说:他怕远,怕合上双眼永远地离开。

我的姐姐说:他怕近,怕冲闯不出近处的风景。

怕远的,留恋近处;怕近的,向往远方,人呀,你在哪里呢?

都说你在天边,在最遥远的地方,就像苏子说的远在“千里”是吗?就像李白说的远在“长江天际”是吗?可是你不是在“婵娟”与共吗?你不是在儿女“沾巾”吗?千里不算远,因为有心相连;万里不算长,因为有情相依。那天,你在太空行走;那天,你挥舞着五星红旗;那天,你行走在我们未曾到过的空间;还是在那天,你,我,还有他,我们所有的人走的又是那么近,好象彼此都听到了对方的呼吸!我们明白,你到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你我最近的时候。

都说隔海相望,都说鸡犬相闻,都说同根同源,可为什么一轮朗朗的明月,恍惚各有其华;为什么一弯浅浅的海峡,仿若事隔千年?能说近吗?当年的德国只有一道柏林墙却隔绝45年。能说近吗?二战之后东西两方只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彼此却陌生近半个世纪。再说人情,吴宓与毛彦文擦肩而过,终不能成为伉俪;刘兰芝与焦仲卿本可朝夕相伴,可却饮恨而逝。我们明白,你在最近的时候也就在最远的地方。

都说距离是一堵墙,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都说距离是一抹泪,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都说距离是一种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最遥远的距离是不能用公里一类来测算的。它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它早晚出现,却恍若隔世。于是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我的追求和我的希望。

大洋彼岸,一份牵挂,轻轻点击,一封E-mail在最遥远的距离里传递你与他的情话。千年企盼,一样血统,众口相传,一个神话在当今社会里撒播文明与和平的种子。没有一脉相承,没有魂牵梦绕,没有心灵相通,朋友,你我永远只能处在最遥远的地方。

于是我的爷爷说:他不怕远,远的地方也有祭拜。

于是我的姐姐说:他不怕近,近的地方令人回味。

距离

冰冷的防盗门,虚拟的网络世界,四通八达的电话网,林立如劳笼的高楼大厦。这一切,告诉我们世上有种东西,叫距离。

爱琴海边,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塔列斯那意味深长的铭刻:“人啊,认识你自己。”唤醒了人类。人类不再相信君权神授的谬论了,不再沉守刀耕火种的愚昧了。人类进步了,可是他们抛弃陈旧的同时丧失了什么?

是的,我们忘记了坦诚相待。我们开始学会给自己戴上面具,去抵挡所谓的伤害,周旋于纷繁的尘世。周而复始,我们就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心安理得。

是不是很久没和朋友谈过心了?准备好一肚子的苦水,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从嘴里说出来的却是莫名其妙的一切安好,满腔愁苦却在网络里成了无谓的打情骂悄?

是不是很久没看过一封手写的信了?开始相信如果自己都无法保守的秘密又怎能奢求朋友为自己保密。是不是,淡然于透过打印纸整齐的铅字排版?却是看到了对方格式化的脸,格式化的心。

是不是已经学会逢场作戏?在一大片肆无忌惮的笑声里强作欢颜。听阿桑的《叶子》,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却毫无心悸。

而在一个个孤单清冷的午夜,我们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距离产生美。

其实我们早已心知肚明。我们所谓的距离并不是真正的距离,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因距离而变得更加美好。太近的不是距离,是干涉,侵犯;太远的也不是距离,而是冷漠,隔阂。真正的距离,是恰倒好处的远近,是不妄加干涉,也不置之不理。

才明白塔列斯的铭刻为何被后人咀嚼,也明白了我们所迷失的岁月里,需要怎样的距离。

谈最遥远的距离

站在大海这头,望着遥遥无际的海面,寻找海的另一头,好遥远的距离;立在大陆的彼岸,眺望着它的雄姿,好遥远的距离;坐在父母的对面,瞅着他们憔悴的面庞,与父母相互思忖着各自的心思,中间树起一道无形的冷墙,也许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吧…

从呀呀学语到满腹经纶,身边最亲的人,同时对子女花费最大心思的人只有父母。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改变,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就有了一堵冷墙,也就是所谓的代沟。于是最亲的人便从最近的生活距离跨越到了最遥远的心灵距离。从无话不谈似朋友的亲近到无话可谈似陌生人的遥远,这一切竟是那么遥远。

也是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心灵之间就好像两个人孤寂地站在一望无涯,波涛汹涌的大海两岸,无法沟通,遥不可及;也似身在异乡流浪魄落的游子,在大陆彼岸望着它不能回归时的无助。

这最遥远的距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希望见到的。它让亲情不可以流露。每个子女都希望与父母回到那些无话不谈的时刻,如此的话我们就努力自主的缩短这段距离,用心灵,用沟通缩短“最遥远的亲子距离”…

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也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_尼罗河,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能用光年衡量的宇宙......在我个人认为最遥远的距离莫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唐代诗人曾在诗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世人眼里这三千尺,落九天,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天文数字,但是比起自己的人生道路,那可是芝麻比西瓜胆大妄为了。

记得曾有这么一位老人,他在世时,对人生充满着希望与向往,一心只想着能把自己的人生到路走完,在他的人生脚印中,创贡的辉煌匿迹不计其数,但是最后,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意愿,在他临终的做后一口气中,他向家里发出了这样感慨:人生道路还真遥远啊。

人生道路,就如大海中的一艘轮船,虽然你能一帆风顺的到达大海的另一头,但是你永远不能到达大海底部的万丈深渊,人生道路就如在天空中高昂飞翔的雄鹰,虽然你能飞过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如花似锦的各个国家,但是你永远飞不出地球对你的引力,人生道路就如在地铁里行使的火车,虽然你能快捷的行使到你的目的地,但是你永远不能脱离轨道而行使。

人生道路就是那样的遥远,在道路中她会使你感受到酸甜苦赖,也会使你感受到悲欢离合,当你认为自己将要走完人道路时候,其实你的将来还有更遥远的人生路途等着你。

几例论证供同学借鉴

麻雀整天叽叽喳喳的叫,却很少有人在意它的存在;公鸡只在天亮前的那一刻引吭高歌,却赢得人们的赞美。那些“说不好却说不少”的人往往“破绽百出”,那些认为“沉默是金”的人,却往往语出惊人。(比喻、对比论证)

赵括纸上谈兵,口若悬河,却在兵戎相见时,断送四十万大军。张自忠在外交风度上虽然并不潇洒倜傥,巧于词令,但“礼节周到,言词谨慎,态度恳切持重”得到各国驻津人士的赞誉。真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比论证,例证,引证)

苻坚不听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想一举灭晋,以投鞭断流之势却落得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下场。究其因,不纳美言也。唐太宗籍魏征的善言成就贞观之治。(对比论证)

古代埃及等文明古国,词令被认为是统治者所必需的本领。他们把词令看得比武器还有力,说:“你巧于词令,你必将获胜。”这充分说明对于一个上层统治者,能言善辩是多么的重要。(例证)

[高一语文作文教学设计:选取立论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语文作文与阅读教学

全文共 2604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既能丰富词汇发展语言,又能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作文与阅读教学,欢迎阅读。

摘要:作文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两大重点模块,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这两个模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必查知识,对这两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新课标进行一定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阅读教学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文和阅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模块,这两部分知识是高中教学的两大主要任务,由于这两部分知识都存在很大的抽象性,教师的教学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作文和阅读这两部分占了语文试卷很大的比重,在实行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考考查的要求进行高效的教学。对于作文模块,考虑到作文的完成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调整,提高学生在作文学习上的效率;而阅读方面,教师主要采用灵活的方法来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内在的阅读赏析能力。

一、作文批改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在写作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个人差异的,写作能力与学生个人的兴趣、个人的阅读量、创作灵感以及对个人的语文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学生本身对写作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日常学习中都会善于动笔写作,有的学生喜欢阅读,长期的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自然地应用所读作品的写作手法或语言,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就高中阶段的大环境来考虑,学生面临着众多学科的学习,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上高考的压力,学生没有大量的课外时间进行写作训练,而且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作文批改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的教学环节,如果学生的作文都是通过教师先进行批改,然后进行讲解,那前后的时间就会特别长,最终可能导致教师在讲解时学生的听讲效率不是很高。

因此,为了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也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刚写完一篇作文的情况下就进行作文学习,保持新鲜感,教师可以在作文批改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批改作文方式的尝试。首先,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互批的形式,教师拿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然后教师可以大体的找几份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解,然后让学生进行互批,高中阶段的学生也都是有好奇心的,学生也都会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感兴趣。高中阶段的作文一般都是话题作文,都是给出一段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互批作文,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使学生通过阅读批阅其他同学的作文,了解其他学生的看法,从而拓展自己的写作思维。为了防止学生流于形式,教师可以挑选几位同学对自己所批阅的作文进行分享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除了互批,还可以进行自批自改,这种形式的作文批改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所以,教师训练学生在写完一篇作文之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阅读,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全局的把握,然后进行修改。最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讲解。

学生自主批改或是互相批改作文,都是为了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还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的,因此,在学生批改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二次批改,然后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和批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指导写作方法和修改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除了统一的写作训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写作监督小组,每个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写作训练,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监督促进。通过这种小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作文话题的写作,从而有效的培养写作能力,也能够使得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加契合创新教育的原则。

二、阅读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阅读作为一项技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阅读则是一项语文技能,是需要教师进行格外培训的一项技能。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和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而进行的阅读模块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使教学立足于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在阅读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品,然后通过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拿到课堂上,通过泛读、精读或是寻读等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作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阅读方式,泛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教师给出学生自由的阅读时间,结合文章内容给出一定的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泛读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而精读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灵活的主观性的题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关注学生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讨论。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需要摆脱试题类型的禁锢,使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在阅读方面的奇思异想。这种精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文章内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熟悉掌握,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出对文章内容的赏析能力,这是创新教育大环境下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阅读理解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大的题目,教师在閱卷时,也都是根据参考答案来进行评分的,只要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所以,教师不能把阅读教学限制在应试上,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

除了不同形式的阅读形式,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主要以中外文学著作为主,使学生多接触一些西方著名的文学作品,对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阅读赏析时,以更加全面的思维去考虑,从而提高学生在文学作品上的赏析能力。总之,对于阅读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阅读教学能够真正的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学科在作文和阅读方面的教学都应该进行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尝试,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养成阅读和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的高三语文教学,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深思的地方,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反思。下面谈一下今年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课本梳理。引导学生对必修一至必修五等课本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尤其是文言文,有指导材料,有老师点拨,有学生整理、感悟。帮助了学生对课本素材进行有效复习、思考、整理和吸收。对课本专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考和材料积累。但是,在指导过程中没有能指导学生及时回顾复习,强化记忆,学生在第二学期基本上忘记了了先前复习的内容,这也导致了我们的复习往往事倍功半,在二轮复习是师生往往觉得无事可做,分数难以保持。

二、加强早读晚读的指导与落实。早晚有系统指导材料,有具体落实检查措施,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又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充分发挥自主性。

三、专题素材积累。

(一)时事评论。利用午间新闻,要求同学边看边有选择地做记录,并且指导同学每周在读书笔记上写至少一篇时事评论,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养成观察、思考、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反思》。学生在训练中接触了很多新鲜的时事及评论文章,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内容的选择和写作上老师并没有给以具体切实有力的指导,致使学生在记录整理上随意性较强,显得粗浅,写得水平仅让停留在较低水平。

(二)利用早晚读材料对个专题素材进行积累,特别是美文阅读。每次的材料上都精选一篇美文,让学生阅读评鉴。

(三)美文荐读。要求学生每周选自己喜欢的一篇作文,抄录在纸上,并向同学介绍自己选文的优点,学生浏览其他的文章并选出自己喜欢的文章,并作点评。但是往往坚持力度不够,选文随意性较强,有的同学应付了事,老师的指导作用也没有完全发挥。可以加强背诵和模仿训练,不断重复、跟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四、是坚持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重要性不同罢了。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必须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内容:1、书写清晰规范;

2、审题明白准确;

3、答题科学合理;

4、时间利用得当。

五、是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和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六、是阅读思考与解题技巧同等重要。解题技巧的总结和积累在高三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阅读思考也不容忽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很少思考,成为解题机器,只会按部就班,缺少应变能力。体现在考试中,他们对于新东西新题目,因为缺乏应有的自信、创新能力而失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踏实努力,在给学生的指导上要具体到位有力,尤其要重视检查落实,以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全文共 3762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环境的丰富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源源不断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同时网络环境的强大交互性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流空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欢迎阅读。

摘要: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他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网罗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方面知识,推动着学生认识的发展。但是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语文课程理念、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新课标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把网络资源与语文教材资源有机整合。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与动机,利用网络积累写作素材,优化写作。让网络为作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网络环境新课程作文教学

一、概念的界定

1、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使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大为增强,教学资源将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激励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借助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在线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尤其是作文的评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

2、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倡导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要求语文课程应 “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 , “ 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 , “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 。

二、网络作文教学模式建构的目的与意义

“新课标”指出,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编制可依据儿童心理发展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顺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就应该改变以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尤其是作文教学需要有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网络作文教学。网络作文教学新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阅读水平,把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用最现代的网络传媒工具引入课堂,其目的与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陶冶心灵,塑造自我,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学生认知和交往的工具,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写作是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三、网络资源应用于作文教学

(一)、利用网络——诱发兴趣

习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一直以来, 作文好像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橡皮碉堡",成了语文教学公认的难点。关于“兴趣是学习得动力”的理论早已被众多教育专家从心理角度、小学生的认识结构等方面作过不少论述。确实,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是不容视的。对作文没有兴趣,一上作文课便感到索然无味,自然写不好作文。小学生尤其如此。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特点,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写作欲望。也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带出来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把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融为一体。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文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事物表象,包括生活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职得能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经验。” 网络以其在现性、实物性、模拟性强等优势,跨越时空的限制,将学生平常不易感知的事物纳入学生的感知范围,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春天".特别是在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写作,因特网和多媒体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认识空间,便于学生捕捉生活素材,产生创作欲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习作课《我的校园生活》时,我运用多媒体CAI教学软件,回放了同学们平时的朗朗读书声、欢歌笑语声……创设生黄情景氛围,把他们平时视而不见的生活内容,加以有序化在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资料,在光、声、像的有力冲击下,言、情、景融为一体,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围,学生的听觉表象被激发,他们马上会想起上课的情景乃至下课、放学甚至开联欢会的令人难忘的情景,这样学生消除了习作的紧张心理,从而诱发学生下作灵感、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促使学生由“我要写”的转变。又如:指导学生写《秋天》时,先是学生自幼在网络上搜索秋天的图片,然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眼中的秋天。接着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屏幕上呈现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丰收的果园,农田里的繁忙、热闹的景象等等。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同学们如临其境,情不自禁的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用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描绘着美丽丰收的秋景图。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并且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学会“从整体到部分”、 “有顺序”观察的方法,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有效率。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二)、利用网络—— 积累素材

古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学生怎能写出象样的作文呢?另外由于小学生平时对事物没有引起注意,即使有意地进行了观察,也会像过眼云烟,一到写作时,困难最大的是不知写什么,怎样下笔,尤其是不知怎样把文章写真实、具体。所以,即使瞑思苦想“写”出来了,其内容也是苍白无力、情感虚假,作文时常常出现素材“贫血”现象。而新大纲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指导学生“找米”——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存资料库,以便于学生写文章时能有资料“下锅”,作文时能达到得心应手、文如泉涌的境界。所以,我设计创建了素材仓库,素材库中的素材有师生共同搜集。我们在“素材仓库”中运用超文本方式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链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超媒体系统。学生可按照作文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素材欣赏,同时酝酿如何表达。比如,学生要写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那么,“素材仓库”中可提供小狗、小猫、小松鼠、小白兔、小猴等多种动物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动物介绍)、外形及生活习性的录像资料等,学生可自由、反复点击所选对象进行观看,从中获得翔实的写作素材。首先,我们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去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充实作文的素材库,从而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吸引学生去广泛阅读。我们知道:学生可以“读万卷书”,但不可能“行万里路”,一旦走进网络世界,狭窄的生活空间就会变得宽广开阔,单纯的生活阅历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三)、利用网络——优化写作

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之后来构思自己的习作,确定写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写,怎样把习作写具体。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结合网络提供的信息,充分想象,然后,通过人机会话和电脑写作,使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学生将生成的文本提交到习作原地。学生的习作都被系统存储在数据库里,作为其他人学习、评价的资料。教师通过网络组织对学生习作进行公开的、即时的评价,一是教师在网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示范评改后,与学生共同交流;二是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通过广播或投影放大,师生共同评改、交流;三是学生自主选择习作,通过留言板功能进行评改。通过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来提高学生对每次习作训练要求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吸取别人的长处,对自己的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充分听取教师、学生的评改意见之后,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将自己的习作反复锤炼、修改,直到满意之后,把完成了的习作保存到自己的“习作园地”里。同时,可通过发电子邮件将优秀习作投到小学生作文报刊杂志上。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完成了作文的优化过程。

结论:

总之,网络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为推进作文教学改革开辟了一片蔚蓝的天空!必然会在教育领域中大放异彩,在课堂之外更好的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有效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素质,更好的进行教学。网络,给习作教学带来一个崭新的天地,作文课堂因你而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经验交流论文集》3、何克抗李克东主编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4、《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网络的影响作文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从网上聊天、购物到下载视频、游戏。在当下,如果没有一个QQ、一个微博,那真是老古董了。

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我虽然有个妹妹,但是年纪相差6岁,也就没有共同语言了。平时住校忙于学习,周末的娱乐项目就是“泡”在网上:看看新闻、电影,玩一玩网游或者单机游戏,偶尔有事在QQ上和同学联络一下。在电脑上玩网游要联网,在线看视频要联网,QQ聊天也要联网,单机游戏不用联网,但是下载也需要网络呀,我的快乐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以前家里没电脑,只能窝在家里看看电视,没爱看的节目要么无聊地出去闲逛,要么看看书。平时听着同学聊游戏,说自己几级几级了,某关的BOSS该怎么打,哪里能卡BUG……自己只好闭上嘴巴,被遗忘在一旁,那种滋味可真不好受。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因为网络游戏曾经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小学二年级时,因沉迷于一款《三国群英传》的游戏,我几乎是茶不思,饭不想,总想着那个游戏中的场景,想像着该如何过关,老爸再三警告也没用,于是一怒之下卸载了游戏处理了电脑。上初中后,老爸看我只有周末两天的轻松时间,于是“法外开恩”,家里重新上了网,别说,网络这玩意儿,确实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了,不仅在学习上有了问题上网查找资料很方便,玩玩游戏也和同学们有了共同语言,让我和同学的关系更融洽。

网络同时也拓宽了我的眼界。很多社会上的的“热点”新闻我都是通过网络得知的,例如“犀利哥”、“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等等,这些都是电视新闻少有提及或一带而过的。原来听同学谈起热点话题,我往往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大胆”提问,惹来一阵嘲笑“连这都不知道?你OUT啦”。通过网络,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多的认识,改变了我以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学会了辩证地看待学习、生活。当然,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在上网的过程中,我也深有体会,浏览网站时,不时会跳出一些别的网页,内容多是一些不健康网站或是销售广告,更严重的是有些网页还携带病毒,点击了轻则电脑死机重则被入侵,其实这和生活中是一样的,一定要慎重选择,否则只有自己吞下苦果喽。

网络还让我的生活更加便捷了,比如这篇征文就直接在网上投稿,省时方便还环保(节约纸张保护森林资源),老妈也不抱怨没空逛街购物了,衣、食、行在网络上全搞定。

我的生活因网络而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发展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再发展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再前进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文明进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人们更是生活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而它更为我们

多姿多彩的生活锦上添花,增趣不少,它便是神通广大的电脑。

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公司、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活跃的身影,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你是不是想要找资料,想用时少,而资料全?你不用再埋头工作在图书馆里了,你只要在电脑里输入你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网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大功告成,是不是很神奇呢?当你有什么烦恼的问题时,可千万别忘了它 。喔!试试让网络来帮助你,相信它一定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成为你工作和学习的好助手。

网络不但可以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帮助你,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你是不是经常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不能准时地收看到新闻,因此不能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你不用忧愁,网络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从此你不用在赶时间了,你只要简简单单地上网,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是不是很方便呢?你是不是一位大忙人,是不是没有时间烧饭和买东西,网络也可以帮你。你只要轻松地上网点击,上门服务肯定让你称心如意。

网络不仅有以上二个优点,它更是一个通讯的好工具。你是否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与他联系。网络可以帮你!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无论你们相处多远,相信网络可以使你们感觉近在咫尺。如果你有许多话要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上网向一位你不认识的朋友说出你的心声,说不定你也会多一位好朋友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网络有许多优点,但是利用网络干坏事的事例还是存在的,有的人利用网络散发病毒,破坏电脑的正常工作。对于这些,我们要严格地禁止,让网络真正地服务人类。

网络,像一根很长的绳子,它把一个很大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网络,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让你的梦想成真;网络,像一片汪洋大海,有无穷的奥秘等你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网络的影响英文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First, I can best use my time to find information online instead of going to different libraries. Also, the information can be dated back in decades ago. It is very helpful to use those information as reference and historical proof. In the library, it is hard to find so much "old" information. Another advantage to use Internet is that I can stay home and have a lecture online. It is much more convenience to me because I can stay warm to have class in the winter time instead of spending two hours on the bus and physically attend class. In addition, Internet provides me a better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my friends and professors. I can get response from my professor in a few minutes instead of waiting outside of his door for hours. Some of my friends are living in a foreign countries, I can simply just drop him an email whenever I can and get a message from him very quick. It is much better than waiting for letters. Also, the email will not lose while the letter might be lo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liver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下面举例说明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1、要“全”不要“漏”。例如有道作文题是:请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此题除题目与字数的要求外,从内容角度看有以下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2、要“准”不要“偏”。 2000年的高考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将话题限制为“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并巧妙地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种形式来说明人们应该如何回答人生答卷。他用选择题说明我们要面对人生的大是大非问题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用填空题说明在人生的填空题上,我们要填充适合自己的知识;用判断题说明对他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给出自己的判断,即使可能会有所损失,也要敢于坚持自我;用问答题说明我们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最后照应话题并启示读者:“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采,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你会如何做答呢?”根据“答案是丰富多采的”的题意,考生作文中写的各种“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因为材料中关于四个图形的解说,也是“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而且,“丰富多采”是个褒义词,显然排出错误的答案。但是本文所说的四种题型的“答案”有正误、取舍之分,所以这篇文章尽管构思新颖,但偏了题。

3、莫把话题当命题。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作文,很多考生以这句话为论点作文,因而思路拓展不开,缺少自已的创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年级上册语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

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作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到底影响有多大?不能细想——因为,其实我们早已“中毒”太深。 我不厌世、我不孤僻,我喜欢并热爱我的家人朋友和生活圈子,但仍不能幸免的成了网络的俘虏。

现实生活里,我们顶着压力工作,忍着耐性去面对所有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和事。正因为这样,我们也许是想在网络里“逃避”有形无形的各种压力,想从网络里得到释放?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从网络里获得什么,我们只不过是通过网络花掉了些时光罢了。 因为我们在现实里的各种生活困难和压力,最后还是只能从现实里得到解决,网络象个美丽的肥皂泡,片刻的靓丽可能在瞬间就会绽裂,然后消失的无影踪。

我喜欢上网打小游戏,喜欢上网看新闻、看电影,每天忙完工作和家务,我一定就在电脑面前了,家里电脑多数时候是被我“霸占”着,老公对此颇为不满。

随着网龄的增加,我越来越没有网络朋友。 4年网龄的我,如今qq上的网络朋友多数只是同事或现实里的亲人朋友了。网络和现实一样,对味对脾性的朋友其实是很难相识相知的,甚至于,其实网络比现实里更“飘”,里面塌实生活的人并不多——因为你想呀,每天只沉浸于泡网的人,能有多大的生活追求,能有多少让人欣赏的“亮点”?也许现实里塌实朴素去生活的每个人都更值得我们去认识和发现。

说到底,其实也不能说网络就是“病毒”——网络不过是我们的生活工具罢了,它给我们的一切,不管好与不好都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通过网络我们其实也获得了不少益处,网络已经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教学中的应用作文计算机网络

全文共 2312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学生写作和作文讲解。充分使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往往要想尽办法,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作文场景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间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让以前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怕上作文课,更怕写作文,”作文,作文,看到头就疼”,变成乐上作文课,爱上作文课。

作文教学和语文课教学不同,以往的语文课较多是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用来强调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要完成一堂作文课的教学任务,不能以教师的讲评为主,而是要让学生享用充分的选择和思考的权力,让他们自己写自己的感受,写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然而,四年级的小学生,要在一节课完成一篇作文的构思,然后边斟酌字句,边将其输入电脑,这似乎太难。以习作《珍贵的图片》为例。这张图片既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自己喜爱的图片。本次习作可供挑选的空间很大,可正因为可供挑选的太多,反倒使很多学生变得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了,觉得无话可说。为了引导学生能抓住最有代表性,让自己有话可以说的题材,写出生动、具体、形象的作文,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上网浏览图片资料,准备写作:集体交流补充:人人参与,共同修改。

在上课伊始,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几幅从网上下载的学生所熟悉的景点的图片和他们课间活动时拍摄的一些照片,让他们通过欣赏自己熟悉的图片资料来集中注意力。然后指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图片,吸引自己的是图片上的哪一点。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更对学生进行了如何通过自己的兴趣点去选择自己需要的图片资料。等学生纷纷地说出自己留心看到的资料后,再引导学生读本次习作的要求,明确本课学习的任务,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学生开始上网浏览相关的图片准备写作。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为了防止学生这时上网浏览图片的目的性不明确,在课上我是这样指导:先浏览一下资料的分类,然后再上网获取信息,为写作做好准备。教师在这里提供的是学习资源、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网络学习环境的组织。

当学生搜集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后,学生创建一个文档,开始动手写作。写完后调出文章大家阅读。教师也可以通过主机去尽可能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写作速度、质量,并加以个别指导。学生还通过阅读,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介绍给大家,同学们一起来评一评,议一议。有的同学还直接把修改意见写出来了,与同学共议。这样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学习伙伴作用。最后,人人参与进行修改:在教师概括的基础上,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文章。有了刚才评议的基础,学生知道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修改起来也得心应手。俄罗斯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自我检查、自我修改,兴趣浓厚。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没有选择的自由。写出来的作文较多程式化和”八股”腔,这不能说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内心太死,框框太多。在网络作文的课堂上,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文时有选择的权利,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个别或小组讨论的机会,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生活经历选择写作内容,在网上创作、发表。这种做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主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创作。网络又提供了一个充分开发的环境,每个学生都可在网上针对别人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大家积极思考,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写作的知识,还可以从同学们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完善自己的习作。在学习中表现了学生的独立探究品质,讨论过程中也展露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感情、协作精神和合作合群素质。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其新颖的形式,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养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全新的天地,学生在这里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协作的精神和实际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写作基础:作文语言怎样出“新”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怎么才能构思一篇好作文?相信很多同学有所疑惑,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语文写作基础:作文语言怎样出“新”,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一.锤炼动词、形容词

要使作文语言新颖脱俗,鲜明生动,必须注重锤炼字词,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如:“低垂的天幕压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我们伟大组多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前句中“撕裂”一词毕现了苦闷无边,失落伤痛,仿佛心叶被一点点地撕裂开,流淌着殷红的血的情景。句子那灵动的文笔,神奇的表达效果,均仰仗于动词的灵巧运用,使人倍感新颖别致。形容词妙用也别具情态。如:“爷爷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远去。”句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锤炼,使“爷爷”的形象如一尊雕塑凸现于眼前。

二.巧用修辞手法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变枯燥为生机。如比喻的巧妙运用:“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晚霞飘落在天边,宛如一匹红丝绸,召唤着从远古走来的吹箫人。”这是描写“飞天”壁画而运用的绝妙比喻。再如引用的巧妙:“初三的寒假,我迷上了网页设计,整宿整宿地不睡觉,可谓走火入魔。‘入魔’过了火,母亲免不了大发雷霆,喝令‘查封’电脑。”句中引用武术术语和现代新语词,使得文句既活泼俏皮,又富于自我解嘲的情味。还有引用名人名言也能使文句生动新奇:“感受成长的烦恼,你或许会崇拜尼采,只因他说过‘没有痛苦,只有卑微的幸福’。”

三.独创妙语佳句

这是根据文章表达需要,独辟蹊径创新语句的一种方法。比如:“一支钢笔用得像博物馆的‘三八大盖枪’,可还不能光荣‘下岗’。”“‘高三’两字很沉,我觉得分量超过了‘高山’。”“说实在的,班主任可真是黑,相信漂白几次后也不会输给包公的。班主任的海拔不高,头顶到地面距离为1.6452926m。”上述一系列创新出来的佳此妙句,读后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四.力求含蓄风趣

含蓄的语言耐人寻味,含英咀嚼,如嚼橄榄。语言风趣,能使文章活泼,不觉呆板。比如:“每日,总是‘夕阳红’们迎来一轮红朝日,小公园里早一片‘刀光剑影’了。”其中,不说老年人而说“夕阳红”,不明说耍刀舞剑晨练之情景,却用“刀光剑影”来描摹,既含蓄又新颖,且不乏韵味。又如:“为什么牛儿满天飞,因为我班的男生正在地上吹。”这善意、风趣的语言写绝了男生的“超级特长”——吹牛,也表现出集体生活的情趣。

五.注重新奇组合

组装是一种创新过程,其方式有多种:1、张冠李戴。如:“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规’,最后荣幸地受到校长的‘亲切接见’。这将本不应该用于批评学生的词语“犯规”、“亲切接见”用在句中,既诙谐又风趣。2、褒词贬用。如:“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日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日到东亚开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在这段话里,美国十足的霸气,一个标准的国际警察的可恶形象,通过褒词贬用的的方式充分地表现了出来。3、巧借熟语。如:“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立马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被窝”“热水袋”“灌冷风”等日常生活用语,用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使人顿觉耳目一新。4、错位搭配。例如:“一道道幽怨的眼神凝成线,组成网,网住了班主任的脚步。”“亲切而温暖的歌词像家乡的柑橘缀满枝头和我的双肩。”句中的“眼神”可以“凝成线,组成网”,还能“网住班主任的脚步”,“歌词”“缀满枝头和我的双肩”,这些临时的错位搭配,使句子情韵深醇,清新至极。5、旧词新用。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另一种是和平演变式。”上述例句中的旧词,被作者赋予了全新的意蕴,绽露出了新的格调,新的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网络环境对作文教学的促进

全文共 5033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摘要】: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学生主动实现写作过程的自主收集,主动表达,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丰富表达与多元评价。它是引入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完美整合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探寻更广阔的作文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时代意识,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现实途径和教学规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精心教学媒体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高情感和高认识的协调发展。

【关 键 词】:网络环境 作文教学 素材 思维

作文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载体。当教师面对一本本摊开的作文,便似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是由一个个跳动的字符组成的一曲心语奏鸣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在引发兴趣、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上,网络教学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之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对课堂的整体优化,效果极其显著。

一、情景交融,丰富习作素材

语文课程应该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网络的重要特点是超文本链接的选择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习作素材。

1、虚拟学区,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取写作素材。但是,由于学生对以前所观察到的事物、景物有所遗忘,或观察不仔细等原因,写时要么写得不具体,要么无从下笔去写。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景物和场景,可帮派助学生唤起回忆,带领学生回到活动时的情境中。

作文课教学就应为学生网罗各类素材,从中寻找并发现能与自己的感知形成共鸣的相关内容,通过回忆、链接、联想等多种心智活动,将之诉诸于笔端,形成文字,从而再现或表现生活。如习作《可爱的家乡》,通过同类教材的学习,作了相应的写法指导后,怎样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把家乡──枣阳的可爱之处呈现出来,材料的筛选和组合异常重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家乡的风光片并配上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立即被带入了如诗如画的情境当中,为家乡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喜,为家乡拥有那么多名优特产而自豪,他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心头涌起千言万语,纷纷述说着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内容,畅说着自己的那份感慨和激情。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作文个个写得生动优美,情趣盎然,充分抒发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家乡添砖加瓦的决心。

2、确定目标,搜索信息: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丰富的生活作基础,学生胸中的生活积蓄越多,写起文章来就会越得心应手,文章内容就会越丰富。学生生活的积累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学生久居于钢筋水泥筑成的大厦,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不放心,天天接送、处处跟着、时时提醒着。每天两点一线的机械操作使他们很少有空去体验生活。偶尔有,也存在范围少、内容单调的弊端。而网络是一张魔毯,为学生打开了通向遥远世界的窗户,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上的信息也越来越细化,关注儿童成长,大众生活的网站越来越多,这使得网络信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正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于是,我在尽量鼓励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同时,把网络引入作文课堂,教给学生上网搜索的知识技巧,让学生进入校园网、互联网,使其足不出户,读遍天下书,走进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素材,提高鉴赏水平,培养审美情趣,更快、更有选择性地搜寻到更多、更新的信息,为习作服务。

二、激活思维,拓展写作思路

整合理论研究表明: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就像教师使用黑板和粉笔,学生使用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用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以系统的观点综合应用传统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启迪学生思维,再现生活情景,达到拓宽学生思路,提高作文能力的效果。

1、巧用媒体,指导观察:

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创造的眼睛,没有细致的观察,便谈不上对万物的深刻认识和抽象概括。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利用电化教学独有的优势,把事物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演示,并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践,逐渐掌握观察的法则细致性、顺序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独特性。

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习作题为《我喜爱的一个小动物》,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来进行练笔。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而应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从不同方面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情感。因此我在作文指导时,先以多媒体演示松鼠的外形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观察顺序不定,可以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等。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将松鼠最典型的外形特点,如眼睛、尾巴、皮毛等作为重点介绍。然后再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出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接着播放一段关于松鼠吃食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运用有关动词,将松鼠吃食的特点一一说出来,同时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动词。为了使学生能在观察时意识到要把动物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介绍出来,我在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玩耍及休息时的场面时,还进行了适当解说。最后在学生说出具体事例来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之后出示习作要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习作环境,消除对习作的紧张感,产生习作的欲望.如此指导,学生写起作文来难度小多了,作文的内容丰富、具体,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观察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2、启迪思维,放飞想象: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正襟危坐,这是习作个性化文章的障碍。有了多媒体的介入,不仅为学生构建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平台,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更为思维的个性化推波助澜,实现思维的一次次起飞与远航。同时,它又以其广阔的题材、素材领域,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畅游无极限。

多姿多彩的音响作文教学就是典型范例之一。声音常会引起人们的各种联想:城市的喧嚣,乡村的静谧,机器的轰鸣,山谷的回音各种音响只需轻轻触动播放按扭,就可以随意调出。多媒体的介入,进一步刺激了感官,增强了听觉效果,将生活的大舞台搬进课堂,让学生借助提示想象画面,构筑意境,进而作文。如,为引导想象春天的美景,在布置学生寻找春天的前提下,课堂上反复播放轻音乐《春天在哪里》,一边播放一边提示:春天来了,春风微微地吹──这是在绿野里──到了林子里──这儿是美丽的湖边。学生闭眼遐想,随着旋律展开想象的翅膀,全身心投入美的境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在春天的怀抱里为提作文,结果学生想象丰富:有的写在春天的丽日下到山上野炊;有的写在春天的和风中到河边采花;有的写在春天的温馨中到菜地捉虫此外,教师还可给出多组相互关联的声音剪辑,或自然音响,或模拟音响,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回忆,构思相应的场面,编写一组组情节,从而形成配乐故事。如《校园的黎明》、《今天我买菜》、《快乐的农场》等等,这一独特的作文形式,让学生信笔由情所至,实现由声音经想象到作文的跳跃,写的可都是心里话,其中一定不乏思维敏捷,另人耳目一新之佳作。

3、再现生活,拓展思路: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除了书本教材之外,教师还可将生活融入教学,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生生的趣味课堂。以《有趣的脸》为题,进行人物的肖像描写训练。先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熟悉的一张张脸孔,他(她)最显著的神态特征是什么?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高兴的脸,生气的脸愤怒的脸,伤心的、失望的、惊恐的说说他们各自的不同处,学生可选自己感兴趣的表情进行三言两语的勾勒,并互写互议,小组间评改结合,取长补短。最后,再由这一张张表情各异的脸孔回到身边熟悉的人物身上,穿插具体的情节事件,由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将一副副表情串起来。如以《妈妈的脸》、《爸爸的眉毛》、《老师的目光》为题。不言而喻,类似这样的开放式训练是妙趣横生、灵活创新的,只要你善于捕捉生活资源中的亮点。

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单元内的习作要求上,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让他们关注,调查,分析,思考各种复杂现象和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增智广识,提高洞察力,判断力和思维力。注重写作主体的个性特点的开发和培养,使写作和张扬个性,表现自己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在愿意写的基础上,发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现实世界,内心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等三维世界里自由走笔,倾诉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强烈的生活震撼,深刻的人生感悟,崭新的科学认知,难忘的情感历程,奇异的梦幻境界,来点亮生活的多彩光柱。

三、高效反馈,促进评价与修改

宝剑锋从磨砺出文章也需要一个精心打磨修改、加工润色的过程,因此得加倍重视作文的评价。它不单单是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也并非被排斥在修改作文的门外,这其中更不应仅仅局限于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它还涉及学生自身的评价水平。使学生学会评价和修改习作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更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与否的直接表现。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在台上读,学生在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高度集中,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效果很不明显。即使是感觉到了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但动手修改却感到困难。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作文的评改环节后,效果立刻有了天壤之别,它以方便、快捷的接收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反馈能力,让学生眼见为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集体修改,还可以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上课时,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评改。既方便地实现增添、删除、调序、变换等修改,同时也将一系列的修改符号教给学生,而且还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有针对性地处理。如精彩之处和欠缺之处都可变换字体颜色或加入下划线。既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又一步步地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此这般,加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作文交流,实现多向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评价和修改的能力。

网络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受的信息源,可送出或接收电子邮件,可以和别人建立联系互相索取,也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还可免费享用大量的信息源。学生辛辛苦苦,并通过各种途径修改后作出的文章,如果一交了之,岂不太可惜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将优秀作文装入网页,供全校师生共享。这样既激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带动其余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网上写作,网上投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

在探索信息技术整合于作文教学指导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解决了教学难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了学习作文的兴趣,形成了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勤于练笔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经过实践,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学生自己编排出版了本班的学生作文集。不少学生初步养成投稿的习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逐渐形成。

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必将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也同样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建立让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索的,创造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运用网络这一互动媒体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作文与网络同行,使作文教学改革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阎蔚、汪潮《新概念作文教学的实践》摘自《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7~8期。

3、《小学语文教学新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黄荣怀,网络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针对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谈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

当一名好启蒙老师不简单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