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待失去(汇总20篇)

人们往往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但那时为时已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作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浏览

7230

作文

589

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三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

一天下着细雨,蚂蚁们开始搬家,可是它们太小了,一不小心就会死。有一只蚂蚁,叫花花,它看到那么多同伴死了,就想,我要变得大一些,这样就可以帮助同伴了。这句话被森林爷爷听到了,森林爷爷就帮她实现了她的想法。

第二天,花花发现她变大了,她非常的开心。比大树还大,她开始了她一天的生活。

早上,花花肚子饿了,就去找东西吃。她找啊找,找啊找,就是找不到,于是她去问小动物们,小动物们都吓得瑟瑟发抖,花花心想:“为什么小动物们都不理我,平时他们都对我很好,天天给我东西吃。原来是我变大了呀。”现在吃饭都成问题了。

到了晚上,小蚂蚁要睡觉了,可是没有地方给她睡呀。他以前的家,太小了,住不进去了。现在她到处找地方睡觉,就是没有一个容身之处。它问了小动物们,小动物们看见她撒腿就跑。因为她实在太大了,就算不问也知道,因为这些房子太小了,像小蚂蚁一样。

现在吃和睡都成问题了,所以,小蚂蚁要求森林爷爷让他变小,森林爷爷答应了。小蚂蚁好了,又过上了快乐无比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没有想到会因为太爱你而失去你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透光,再空气中变成一丝丝的温暖,书写出“暖”字。一盆娇艳的碎香安静地享受着着温暖,我如今已知如何爱它。

几年前我从一家精致装扮的花店一眼看到了这盆碎香,便立即买下,放在家中,淡雅的香味蒙绕在屋内。我每天都会用清澈的水浇灌它,每逢晴朗之日便将它放在阳台上沐浴阳光。它也仍是原样,白色的娇小花朵点缀在油亮的绿叶之间,好似一个害羞的少女。

可是这样的时日并不长,两个星期后,碎香原本充满生机的绿叶不再向我招手,披上了枯黄的外套,垂下了枝头,犹如年至古稀的老人,不久便以飘摇之态缓缓落入泥土之中,花自然也是谢了,只剩下雪白的花瓣嵌入泥土中,隐约可见。用整个身心爱着它的我,十分着急,于是我更加爱它,浇水更加勤了。

谁知这般下来碎香竟只剩它看起来饱经风霜的树干,上面还有几片干枯的叶子,好像几只快要死去的黄蝴蝶欲跌落枝头。我心急如焚,

可也束手无策。一日,一位好友来到家中,她环顾四周发现了这盆濒临死亡的碎香,她问起了我,我耐心告诉了她缘由,她突然说:“你太爱它了,它这样才被你的爱溺死了”。我恍然大悟,心中一阵惊讶,我考虑过这个问题太多次,却没有想到这么一盆可爱的花却是因为我太爱它而被我失去

后来,我遵照好友的建议,每周只给碎香浇一到两次水,它反而竟长得更好。第二年春天,它重新吐出嫩绿的芽儿,又变成了那个人见人爱的清新少女,我的心中跳跃着点点滴滴的喜悦。

其实,人亦何尝不如此?有时太多的爱会使我们失去我们所爱的,就如父母对我们过多的关爱反而是溺爱,对子女会有坏的影响;所以,如果真正的爱那个人或物,请注意要有节制的爱,否则会带来你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说失去。

如今,碎香每年这个时候就会生出许多嫩白色的小花朵,想起过去的它,我总是会感慨自己竟没有想到因为爱而失去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失去父母的孩子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陈弈霖

1937年8月28日,于连还在睡觉。于连的爸爸妈妈从邻居那里得到消息:日本帝国主义就要袭击上海了。

爸爸妈妈赶紧把于连叫了起来。于连还没有睡醒,哇哇大哭。妈妈一边哄于连,一边提心吊胆地说:“日本帝国主义就要来袭击这里,我们的于连不会受到伤害吧。”“没事,我会保护你们,一定不会让日军伤害到你们的。”爸爸连忙安慰妈妈。

妈妈三下两下帮于连穿好衣服,抱起于连,跟爸爸一起向上海火车南站跑去。爸爸妈妈刚买完票准备上车,日军的轰炸机就感到了。“轰隆!”一颗炮弹在妈妈旁边爆炸了。妈妈被炸死了,只剩下于连和爸爸了。不好,一颗炮弹打中了他们身旁的大楼,大楼向他们压过来。爸爸赶紧抱着于连发疯似的跑。眼看就要来不及了,他们父子俩就要被压死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爸爸使出全身的力气,把于连抛了出去。“啊!啊……”惨叫声连连不断,响彻云霄。

炮弹声终于停下来,于连孤孤单单地坐在铁路轨道上嚎啕大哭,他身边躺着爸爸妈妈和许许多多人的尸体。一位记者经过这里,看到这一幕,拍了下来。同时,记者收养了于连。于连长大后,记者告诉于连,他的父母死于战争,希望于连做一个和平的使者。

之后,于连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作文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只有失去了才明白,它原来是那么的珍贵啊!

在哪?才能看到你那熟悉的身影。是在天堂吗?小时侯,你像一棵大树,我依偎在你的身旁,你对我微笑,我什么也不明白似的摇摇头。长大了 ,我不再需要你,就懒得理你,你对我微笑,我只不过是对你苦笑一下。等你飞向天堂的那一天,我才懂得我失去了,我失去了你的微笑。现在我想珍惜,但早已晚了。

多少次,我呆望着天空出神,但只看到那些调皮的星星对我眨着眼睛。

端午节中,我又想吃你亲手包的粽子,那软软的粽子中所含带的幸福随风飘远。我想珍惜,但早被光阴带走了。

你给予我的微笑和幸福我失去了,而你带给我的温暖又再次与我擦肩而过。我很伤心,因为我再也不能拥有那些我失去的。

而我终于明白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她就是我的奶奶,一个为我无私奉献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珍惜失去作文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珍惜,真的是一份纯粹而无害的美德吗?——题记

时光需要珍惜,否则,我们年老时将悔恨无比;友情需要珍惜,否则失去以后会抱怨自己;连金钱也需要珍惜,否则,当你穷困潦倒时,才会“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从现在讲起,一切都需珍惜。珍惜,传颂千古而从未被辱骂,纵横天下却从未被斜视。可珍惜,真的是一份纯粹而无害的美德吗?

地球开始反转,时光流回过去。

我对这支笔太过重视了。众所周知,最近来,一阵奇妙的风拂过我们班后,人们便如“笔仙”临世一般。

谁的笔多?谁的笔贵?谁的笔好看?这三项便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我处于中下游,实在是被人瞧不起,但我毕竟不定是有中华民族的血脉,有一丝血性,也有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

我从店老板手里接过了这支奇妙的笔。笔身泛黄,却为铁造,笔头显蓝,塑料承也。因为这支笔,我的地位骤然上升到“巅峰境界”,“万人敬仰”。

直到有一天……

天气闷热,教室里风扇让人感觉不到丝毫舒适。教室里无不有人口吐热气,浑身放烟。

一只手突然毫无征兆揪住我的后背。

浑身冷汗直下,恐惧顿时填满了我的心灵。死神?来接我了……

“喂,叫你怎么不搭理我呀!”一句话便把我拉回现实,冷汗、恐惧,全不在了。

“什么事啊!”我漫不经心的回答。“借笔”这件事早已无比熟悉,随手便把刚刚用过的笔递给了他。

一会儿,一阵怪叫从他口中飘散四野。“这笔,咋没水呢?”我不禁一愣,才发觉自己的运气多好,打开文具盒却甚是无语:只有那支“传奇”的笔躺在文具盒里。

他那鹰一般的眼很快便发现了这支笔,伸手便来盒,却被我的手挡下来。

这支笔就连我自己也舍不得用啊!

他十分疑惑的看着我,我却毫不留情地回话:“这笔,不借。”

我为这支笔的安危担忧,哪怕是掉点皮,地位便会瞬间骤降。

他愤愤地抽回手,一脸怒气地看着,然后扭过头,抽身离开。

我受不了他的表情。

两天后,笔仙离开我们,消失于天际。

我才万分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珍惜时间过度,便会分否则清事物主次;珍惜友情过度,却会被朋友反捅一刀;珍惜金钱过度,便会成为严监生一样的守财奴。

珍惜是一种美德,月时也是一种缺德;珍惜是美好的,有时却也是邪恶的;珍惜应该适量,万万不可过度。

珍惜可以让你获得,也可以让你失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失去才懂得珍惜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早上,一切都很平静。我吃完早餐回到教学楼,就在楼梯口,我见到了扭伤脚的项老师。他和一位女老师一起上教学楼。女老师很轻松就上去,但我们的项老师呢?他要先看清楚脚下的阶梯,然后才拄着拐杖,一撑一步的慢慢走上去。当时我为你刚到辛苦!

下午,在你的那一节语文课上。你用很后悔的语气和我们说:“哎,平时用两只脚一步一步向前走还说又慢又累。但现在用拐杖一撑一步向前走才知道可以用两只脚走路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我不希望你们长大后才后悔 说:‘原来以前努力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不仅如此,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会用上这句话!

又一次,跟我班上的一个同学打篮球,跳起来抢篮板后落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那段时间,我的脚一拐一拐。行动速度很慢,跳起来也不可以,睡觉不能反着睡。哎!总而言之,什么都不行,还要做到三思而后行!那时,我想起一句话:原来用两只脚走路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其实,事实就是如此,很多人不珍惜现在,等以后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时才去后悔道:“为什么当初不这样做了?”但那时已经没用了!想我和项老师这些算什么?可以慢慢恢复的,但有些事是会影响你一生的!那时,后悔只是无用功罢了!

还记得上一次期中考试,我因浮躁而没有好好复习,等成绩出来了才知道自己考砸了。当时,我后悔了,反思了,被骂了,被打了,才开始珍惜眼前的学习与复习。心里想着:原来复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不管怎么样,有的时候失去也算是一件好事。失去了,然后去珍惜,那以后也不会忘记。人生也是一样,只有很多次的失去,然后才会有更多的珍惜,以后才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撒谎会失去个人的信任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特别羡慕别人一些好看的东西,但爸爸妈妈总说,绝对不能拿。

记得有一年春游,爸爸妈妈给我了10元钱当零花钱。到了目的地后,我也没怎么花钱,就买了一条彩带,后来又与王芯一起玩了游戏,得了小奖品。钱毕竟是王芯付的,奖品也应该给她,我也没拿。这时,王芯走过来说:“王智怡,这个送你吧。”我有些犹豫,但还是拿了并感谢了她。

回学校时,我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回到家,妈妈问我的东西是哪里来的?我不想让妈妈知道,撒谎说:“买的。”妈妈轻易相信了我,上班去了。我松了一口气,想:总算过了一关。

谁知,第二关又来了。晚上,爸爸问我:“这是哪里来的?”“买的呀!”我坚定地回答。“这到底是哪里来的?”爸爸貌似不相信我。我开始害怕,但还是说买的。爸爸好像知道了些啥似的,说:“真的吗?”“恩……好吧,对不起,爸爸,我骗了你,这是同学送我的。”我实在是害怕,眼泪开始在眼眶闪烁。“好,那么是谁我不管,但你要把这个还给她。以后不能再撒谎了,因为撒谎会失去个人信任,懂了吗?”爸爸严肃的说。“嗯,我会的。”我跑进房间,在被窝里回想着爸爸说的那句话。

啊!诚信真是太重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失去焦点的旅行作文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摘下眼镜,走在居家只有三百米的路上,一切变得模糊,一切却又变得神奇。

摄影师能拍出世间的美景,让人神往,可一旦他们的照片失去焦点,会比美景更加令人惊叹,尽管很模糊,我仿佛是为了验证它也像是眼镜乏了,享受过这三百多米的旅行

在这样的特殊的旅行中,我想了很多,想到关系好的朋友说我太重视一些事物,到时伤心的也是我,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还白白的浪费几滴泪水,她让我看轻一些,或许很收获更多,的确,我总是戴着眼镜,把眼前的物品看得很清楚,可当它们一旦不清晰了,好像就变得美好了。

看着眼前变化的景物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看着它们色彩互相掺杂,我觉得太重视“焦点”的人,从古到今,也有不少的人,柳宗元对一直被贬官这件事耿耿于怀,再好的景物也被他解读成“凄神寒骨”,而欧阳修看得开,虽也是为了排遣忧愁而寄情山水,他的心情也实在算不上失落。

在街上走,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路过他们的时候,我似乎能感到有的人被老板批评而觉得他人针对自己的闷闷不乐,有的人同样被批评,却只有获得教益后的欣喜,于是我想到一个故事中,两个房间的人同样被施了魔法导致手臂不能弯曲,看着一锅菜,一屋子的人愁容满面,为手臂不能弯曲,不能吃菜,而纠结,另一屋子的人喜气洋洋,互相夹菜,显然这个挫折不能影响他们吃饭,两种人,一种悲观,因为太重视这件事,一种乐观,他们没有把太多的焦点放在一件事上,乐的糊涂,乐的聪明。

其实,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何必有焦点呢?一张朦胧神秘的作品又何尝不是好作品呢?偶尔在一段时间,一段旅行,失去焦点也好啊,也许这样会发现失去轮廓后这个世界色彩的缤纷,自由。

我明白了,所以我看见了远处融于黑夜的灯光,和谐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乐观看待死亡庄子给妻子"歌丧"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庄子妻子死了,惠子去吊丧,看见庄子正岔开两腿像簸箕似的坐着,一边敲盆一边唱歌.惠子说:"你和你妻子住在一起,你妻子把子女抚养长大,年老身亡,她死了你不哭也就够了,还一边敲着盆子一边唱着歌,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悲伤呢?可是考察她的原先,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还没有气息.混杂在恍恍惚惚之中,变着变着有了气,气再变就有了形体,形体再变就有了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样.人家现在已经静静地安息在天地这个大房屋里,而我却嗷嗷地跟着哭她,我以为这是不通达天命,所以停止了哭泣."执迷的心态往往不可取(飞蛾投火)有一种蛾虫只要一见到烛火,便在烛火周围飞来飞去.人们用扇子赶走它,可是不久之后它又飞了回来.每次飞回都要勇敢地往烛火上撞,被烛火烧得焦头烂额,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最后落到地上,没扑腾几下就死掉了.坐在一旁的人都笑蛾虫简直愚蠢之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三年级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变成水牛的小猪勤勤

在一个村子里,有头粘满泥的小猪正在呼呼的睡着觉。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对小猪勤勤说:“你只会好吃懒做,什么也不会做!”小猪好伤心,它想成为一头勤劳的“水牛”!

在一个铺满星星的夜晚里,小猪勤勤吃完饭后出来散散步,它出来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连忙扶起老人问:“爷爷,请问你怎么了?”那位爷爷回答道:“我非常饥饿,有吃的吗?”小猪勤勤连忙把它吃剩的香肠面包给了那位爷爷吃,可刚过了一会儿,那位爷爷变成了一位神仙,神仙可以满足小猪勤勤的一个愿望,小猪勤勤把自己的愿望告诉了神仙。最后,小猪勤勤真的变成了一头水牛!

小猪勤勤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人们,勤勤每天早出晚归,尽管太阳像火星一样热,勤勤都会帮助人们耕田。勤勤还会种菜呢!比那些农民伯伯种的菜还好。勤勤不仅很勤快,还会帮大人们带孩子。

可这个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扰了勤勤所有种菜的计划,但是尽管这样,都打扰不了它,它把它自己种的菜全部运到城里,给站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白衣部队”们!给他们补充一些能量哟!它用牛车拉菜进城里,而且在路上的时候,勤勤也非常谦让、礼让,正如六尺巷的“让他三尺又何妨?”比如有非常多的救护车、警车、消防车……它都会先让他们走!

勤勤还非常乐于帮助人,乡村里的人有一些还吃不到饭的人,勤勤就把自己种的一些菜给那些乡村里的人。

这就是一头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的小猪,充满爱心的能量,不抛弃别人,生活中我们就需要这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不会失去的爱_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小作者有一个这么好的外婆,多么幸福呀!可我------

不,我有一个更好的奶奶!我的奶奶把外公、外婆、奶奶三个人应该给我的爱,用一个人的力量,全部给了我,我也很幸福呀!

我的奶奶,一个慈祥的老人,头发几乎都白了,眼角刻着一道道深深的鱼尾纹,还有额头上跳动着的,丰富柔美的 “五线谱”。

儿时的我,体弱多病,常常胃痛、感冒。我深深地记得,我在幼儿园中班时的一个阴雨天,我患流感,早饭实在吃不下,奶奶只好举着伞送我去了幼儿园。过了一节课,我的肚子就饿得“咕咕”叫。再过了半小时,肚子开始大肆地唱起了“空城计”,好多小朋友都在偷偷地笑我,我没力气给他们计较,只是眼巴巴地望着门口,等待着“救星”奶奶到来。终于,门口出现了奶奶焦急的身影,她见大部分小朋友都出去玩了,只有我有气无力地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便几急急地向我走来,打开包,取出一个新的保温饭盒,原来是我最爱吃的炸里脊。“没吃饭,饿了吧。来,趁热吃点吧!”我后来才知道,那保温饭盒是奶奶当天冒雨跑了好几家商店买的。吃完了,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下,望着奶奶的背影消失在茫茫的雨帘中,心中由然而生一种自豪。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奶奶又打着雨伞来了,她担心我在幼儿园里午休着了凉,特地把我接回家去。回到家,我发现奶奶刚刚脱下的外衣,已经湿透了。奶奶做午饭时,还在不停得打喷嚏。虽然当时我还小,心里却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我的外公、外婆虽然在我出生之前就离开了人世,但我不会像从前那样,听到别人说起外婆就一阵心酸。因为我有一个像《外婆家的石桥》中的外婆那么好的奶奶。她,我的奶奶 ,弥补了我外婆没有给我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当科技发展了,我们失去了什么作文900字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使得计算机越来越“像”人类。人们便担心起计算机是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然而,作为高科技代表的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认为,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会更让人担心。

计算机之所以与人类不同,在于它并没有自主的独立意识。这种意识是价值观与情感的体现。人类的思考,便会把这种意识融入进去,但计算机——或者称“超级计算器”,它的思考最终只为的是结果。

但如今,科技日益发展,人类也越来越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失去了本该有的意识。就如同当时红起来的“扶老”一说,现今,人类需要在助人之前留下“证据”,这是多么可悲啊。在社会的发展之下,我们是失去了过去的信任了吗?——所以现在的行为,或许也是随这种发展的吧。

实际上,人类思考方式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更彻底。一是价值观的缺失。科技的日益发展,而我们的价值观也日益“格式化”。从零散到统一,再从统一到盲目地固定局限,人类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这一点在网络环境内的体现是明显的,传闻、舆论、八卦,人类仅仅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结果便开始评断是非,盲目跟从大流的价值观呈现出“墙头草”的局面。打个比方来说,当时网络上流传着一条“司机打人”的视频,网络媒体评论上就指责着司机的不是。但当司机那边的行车记录流传开来,网络评论又有指责被打女人的不是来。而在此之前,并没有人过问司机行为的理由(当然司机的处理方式本身也过于极端了)。

失去了价值观,思考便不再“像”思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缺失的又何止是价值观?

我曾经历过那么一件事,记忆犹新。当时是一家大型超市地下车库附近,一辆汽车自燃了。火光照明了那片区域。周围是挤满了人,站立着,看着,议论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拿着手机,拍摄着,更有甚者用着我所不能理解的语气说着一些他们所不该关心的事儿。——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同情心也缺失了吗?围观,成为了人类的新的思考方式。

假设人工智能确实能够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们所要担心的仅仅是如何与另一种新意识相处,而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么人便是失去了本性的意识。

因此我希望,当科技发展了,我们仍能保有人类的思考方式。我希望,我们不再失去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不该失去的尊严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尊严是伟大的人格,是高尚的节操,是灵魂的支柱,是立世的根本。“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有尊严的人才有理想、有信仰、有梦想,才有底气、有正气、有骨气,才有脸面、有体面、有威望。所以,“每一个正直的人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尊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晏子使楚不从狗洞入、孔子宁忍口渴不饮盗泉之水、朱自清宁愿饿死不受嗟来之食……,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只有失去了尊严,才懂得尊严的神圣;只有失去了自由,才知道自由的无价。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不该失去的尊严》,用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深刻揭示了一个个前腐后继的贪官们,在金钱、美色面前,迷失了本性,动摇了根本,把神圣的尊严视之如草芥,弃之如敝履。——39岁就成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43岁就调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的王益,可谓春风得意、壮志满怀,而年届54岁时却目光呆滞地瘫坐在审判席上,成为人所不齿的囚徒,还有樊中黔、李培英、皮黔生等等之流,像走马灯一样,从无限风光到高墙铁窗,从众星捧月到众人唾弃。归咎起来,都是在一念之间,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美色的俘虏,在不归路上那失去的尊严再也找不回了。

尊严无价,守住尊严,才活得阳光、活得精彩、活得有尊严。作为党多年培养的领导干部,更应守住尊严,为党旗增辉添彩。要守住尊严,就必须守住底线。

守住底线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加强政治学习,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用党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用先进性永葆青春、焕发激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克己奉公、固化党性,才能永葆本色,不为物欲所动、不为美色所诱、不为名利所扰。

守住底线就是要常怀敬畏之心、不触碰“高压线”。要立党为公、洁身自好,把法纪悬在头上,把廉政担在肩上,以党纪国法企规严格自律,讲操守、重品行、行大道、走正道,要“慎初”、“慎微”、“慎独”,坚持“三重一大”,克服独断专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扼住贪欲,守住大节。

守住底线就是要防微杜渐、守住第一次。“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在诱惑面前,要提高鉴别力、加大自控力、增强免疫力,防腐拒变要从小处着眼、从小节入手,不搞“小圈子”、戒除“小爱好”、远离“铁哥们”,谨记“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道”,搞一次特殊就损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因此,要时刻自省、自警、自励,只要守住第一次,就守住了根本、守住了尊严。

只有守住尊严,才能坚定方向、把握人生;才能聚集正能量,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成就辉煌梦想,领略人生无限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南京市2024高三一模作文:找回失去的细节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北岛说,时代正在商业化的冲击中丧失细节。诗人是敏锐的,这是现代性无可避免的悲 哀。 而细节的丧失, 则起源于人到物的移情与工具理性的肆意蔓延。

当本雅明走进十九世纪 的巴黎,他便发现“世界的都城”弥漫着资本主义的贪婪与虚妄的自以为是。诗人在“为艺 术而艺术”的口号遮掩下,抛弃抒情与自我放逐的传统,丢弃对于世间细微情感的体察,他 们不再关注生活丰满的细节,而轻身陶醉于霓虹灯盏之间。当诗与远方消逝,当怀旧的温情 废失,巴黎便如阳光下的破布一般,显露出复杂但空洞肤浅的织纹。工具理性的简单粗暴, 带来的仅是自然史上精神荒芜的废墟。 细节的丧失, 同样意味着个的单调与趋同。 每个鲜活的生命于世间的情感, 他们的愤懑、 绝望乃至挣扎都是生活的细节。而且碎片化与商业文明的时代,正将这些消弭于无形,取而 代之以浅薄的笑声和生活压力缝隙中微漠的悲哀和无尽的迷茫。 “人群的面容如幽灵般显现, 他们游荡、茫然、彼此雷同,拥挤的容不下梦想的空间。 ”波德莱尔眼中的人群扁平的像机 械时代流水线上的产品:现代社会无奈的螺丝钉。

时代的悲哀是相似的,北岛叹息细节的丧失,这是诗人本能的怀旧与对传统的乡愁。然 而当下的中国商业与资本演绎的不过是一幕复仇的激情,为“革命”和“理想主义”压抑许 久的激情。现代性的荒诞与流于表面的空虚,永远是终将到来了。或许我们可以感慨“娱乐 至死” ,但我们全部的危机,不在无力抵挡现代性对细节的吞噬,而在自我的逐渐冷漠与肤 浅,丧失了对世界的感知与自我内心的体察关照。 生存状态可以沦为空洞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然而内在的情感不应该谋杀, 这是我们卑 微的个体全部的细节与勇敢的挣扎。 正如普鲁斯特一般,这个忧郁的随波逐流的阔少,怀着浓郁的对着历史的乡愁,清醒的 感知到时代的真相,这个颓唐的世界,不过一场空洞而乏味的沙龙闲谈,然而这个世界仍有 玛德琳小蛋糕,闪耀着他全部的忧郁着的温情。就如王小波一般,以幽默的态度戏谑般地解 构娱乐化时代表面装腔作势的丑陋的严肃,然而在情书中却尽情展露纯真无邪的渴望爱的 心, 就像川端康成在凌晨 4 点发现未眠的海棠花, 不经意间发现京都天空中蓬乱而破碎的十 字形云影,并为之激动万分„„我们胸中最美好的情愫,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希望,我们对生 活之美的感知,便是我们在世间全部的、未泯的细节。

生活,便是细节,我们选择的美、情感与生活,便是我们最后的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正确看待国学热议论文

全文共 9125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事情都是人做的。最近(《光明日报》1998年9月15日),舒乙先生就说,继承传统文化必须造就有生命力的载体--人;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表现,主要就是后继乏人;国家在古籍整理出版方面成果辉煌,但它毕竟需要活人来读,必须真正读到活人的肚子里,才算找到了有生命力的载体。诚然,人是文化的核心。

"国学热"的基础也还是人。她实际上是一直"热"在中国人心里的。尽管历经劫波,但你能说"国学"在中国人的心灵里被荡涤净尽了吗?什么是国学?我不禁想起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名言:"为甚要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这个历史,就是广义说的,其中可以分为三项: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反过来说,只要我们的历史和语言文字还在,就会有国粹,就会有国学,它不是文化革命所能革得掉的。保国、保种、保教,三位一体。

大陆学人提倡国学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就在这里。没有这样一个深厚的民族历史基础,单凭若干学者,几大官僚,是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这些学者最著名的学术阵地,就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孔子研究》。与这本刊物风格宗旨关联的学者,散布在社会科学院和大专院校,可称是当代中国大陆国学研究的中坚,是提起"国学热"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一批学院派人士。

也许还可以简单提一句,这几年当局对传统文化研究及宣传是非常重视的。大陆学术团体曾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在北京举行过三次纪念孔子诞辰的国际大会。主席在对台八点讲话中提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1997年,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受到海外学者好评。这样一些动向,无疑对研究传统学术的学者是一个极大的暗示。

接下去,我们就要把眼光移向海外华人了。华人的基本信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据悉,海外华人的总人数,大约有3千5百多万(不含台港澳,其计算方法不一),华人财团的流动资产(不含证券)总额,据1992年7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估,高达两万亿美元(包括台港澳),东南亚地区华人财富则有四千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海外社群,假如没有一个文化支撑,简直就无法生存。所以,他们实际上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因此,在华人为主体的国家新加坡,李光耀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伦理道德倡导者与实践者,被称为当代"最大儒者",也就不奇怪了。很显然,在一个非儒教信仰的国家,李光耀倡导的儒家理念是不会成为主导的。

所谓"国际儒学",实际上涵盖了全球所有以中国文化为基本价值坐标的人群,也就是一些人所说的"文化中国"。它早已经成为全球多元文化大家庭中非常富有活力、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成员。而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国际上取得如此高的位置,确属前所未有。也许可以这样说,直至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许多狭隘的西方人还在把"远东"视为没有开化的"野蛮之地"。那个时候,如果你与洋人谈中国文化,他是什么感觉呢?是好奇,神秘,不可思议,总之,是把我们当作一个活的民俗博物馆来看的。可到了今天,他们的眼光不能不变了,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文化的力量。

这种文化的力量,当然首先应当归因于经济上的富足。东南亚地区的"糖业大王"郭鹤年(净资产达21亿美元)曾经说:"从小我们就被灌输儒家的道德价值观。老人们经常教育我们要讲商业道德,重视信誉,言而有信。这一切都深深印在我心里。母亲还告诉我要注重口德,不要诋毁别人。"像这样的话,假如出自一个穷人之口,谁会理你呢?但出自一个"大款"的嘴,"文化的力量"便显现出来了。

于是,便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是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带动了文化?或曰是二者互动?然而,所谓"互动",总有个谁先动、谁后动的问题,笔者是绝不同意那种把东亚经济崛起归因于文化动因的观点的。实则,是先有经济的崛起,后有文化的跟进沾光,再有文化对经济的回光反照。不然的话,中国文化在那里至少已经"动"了三千年了,何以今日才使得洋人刮目相看?总之,作为文化,归根到底,还是随着经济的繁荣而繁荣。

“国际儒学”最精粹的学院性产品,是“新儒学”,其特点是以接续儒家道统、弘扬儒学为己任,以儒家内圣外王之学为主导,以服膺宋明理学为道统,以融汇中西、实现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为宗旨,以谋求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为向路,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宗教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其代表人物,是唐君毅、牟宗三等儒师,以及后起的杜维明等人。

与此学院派儒学平行的,是基础更为广泛的践履派儒学。其特点是与日常生活、学校教育、企业经营相结合。其代表机关,是香港孔教学院,代表人物是现任院长汤恩佳。此外,台湾有活跃的儿童读经活动,由工商界与社会各界出资,编印浅显易懂的儒家经籍教本,教育儿童从小阅读。印度尼西亚则有孔教总会(1963年改为孔教联合会,1967年又改称印尼孔教中央理事会),出版《孔教月报》。美国有华人组织的"世界崇德会",建有儒学教堂,定期举行活动,等等。而大陆,则不仅有学者在公开呼吁儿童读经,并且有专门机构正在逐步扩大实施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范围。

对践履派儒学,学院派的教授们在理论上是重视的,在行动上是轻视的。这,或许是学术分野上的一个通例。然而,真正促动文化根基的,恐怕还在于践履者,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一切都得从娃娃抓起,不光是足球。

什么人在反对“国学热”

罗列事实未免枯燥乏味,但从上面的简短叙述已经可以看出,所谓“国学热”,实际上也是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相互呼应的产物。宣扬国学的,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既有华人,也有洋人。而中西相互纠葛,正是近代以来儒学发展的新特点之一。例如,近代的许多在华外国人,像袁世凯的法律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美国传教士李佳白,英国官员庄士敦,等等,就曾经公开在中国宣扬孔教。这些宣扬者背景不同,观点有异,但都主张复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此而言,他们结成了一个"文化中国"的统一战线。 那么,反对者都是些什么人呢?

第一类反对者,是抱着牢固的西方中心论因而对东方文化深感担忧的某些西方的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其代表作就是那篇著名的长文《文明的冲突?》(详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他提出:未来国际政治斗争的主线,将由文明冲突取代意识形态及经济冲突,西方文明须防范儒家与伊斯兰两大文明联合。文章发表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所谓"中国威胁论"云云,实际上也有其文化的背景,可谓与亨氏同归一揆。

亨文之所以引起世界性的关注,是由于他确实点出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个新变化新特点,梳理出一条极具价值的思考线索。一方面,1989年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进入所谓“后冷战时代”,“文化”成为一种新的冷战武器,在国际政治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另一方面,亚洲经济的崛起和繁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儒家风范的资本主义,具有其与之相适应的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尽管1997年下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与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使一些人对"亚洲模式"产生怀疑,但是,信奉儒学的学者一般都认为,损失过后,东亚国家与地区总结经验教训,补苴罅漏,适当调整,经济肯定会继续发展。没有理由因为东亚金融危机而对亚洲发展模式予以根本性的否定。而中国在金融风波中采取积极负责、承担责任的举措,从文化角度看,正体现出中国人相帮相助、扶危济困、不以邻为壑的传统美德。

但是,亨廷顿也许没有想到,他的观点恰好刺激了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文化冷战”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综合实力为基础,实行"道德竞争"。最显明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从西方中心论的立场出发,指责中国等非西方国家践踏人权。这种"竞于道德"的文化冷战的后果之一,就是刺激“文化中国”的学者反转身来,从另一个方向求解如下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有没有人权的传统?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的理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这种理论中能否发展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人权理论?它是否具有世界的普适性?抑或可以和西方的人论并驾齐驱?儒家学说的创造性转化,是否足以提供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世界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等等。

例如,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资深教授狄百瑞(W.T.de Bary)、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提议,1998年6月15日至17日,曾经在风光秀丽的北京香山饭店举行过一次中美双边学者的会议:“儒学的人论”。会议恰好在克林顿总统访华前夕进行,尤其具有象征性。我有幸参与了这次会议的筹办工作,聆听到许多高论。学者指出,在儒家传统中,拥有极其丰富的“人论”。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就曾经说过:“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这些理论,用现代眼光给予新的解读,会生发出积极的价值。而在我看来,这种重新塑造古代文本的解读活动,至少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早在本世纪初,年轻的国学大师刘师培就作过一部《中国民约精义》,发现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典籍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约"思想。美国布朗大学宗教系主任退斯教授(S.B.Twiss)甚至用资料说明,国际人权观念不仅同儒家传统在原则上可以相容,而且联合国人权宣言就体现着中国的儒家理念,是儒家对世界人权宣言的贡献。1947到1948年,中国代表张彭春不仅参加了人权宣言的起草和审议工作,而且许多基于儒学的建议和观点被宣言所采纳。杜维明则指出,人的本质、文明的特色、道德的根源和仁政的价值,是儒学人文精神所不可或缺的面向,从中可以建构一个具有当代意义的人论;西方的人权观念和儒家的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的可能性,两者之间能够驾起一座桥梁。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颖颐指出:任何社会都有关于权利的观念,中国也不例外。狄百瑞教授则论述,儒家学说中具有尊重个人尊严的人格主义,有其内在价值,具备充分体现的可能。 凡此种种,是恰好验证了亨式预言的并非无根而是其实现呢,抑或是亨文的刺激?艺术模仿生活,而生活也就常常模仿艺术。所谓预言家,往往是先从根苗上冒讲一句,激起大家注意,而大家一旦注意,也就成了他预言灵验的证明。这种鸡、蛋互生的因果转化,我们在学界时常看到,而看相算命之类,无不可如是观。

第二类反对者,我们可以称之为五四传统的弘扬者。

儒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根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就是从五四。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从五四开始,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复返了。五四志士的根本理念有二:民主、科学。由这两个根本理念衍生,就是对传统的清算。 弘扬民主、科学何以必须反传统?钱玄同的回答是:“二千年来所谓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家之学说。欲祛除三纲五常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之办法。""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陈独秀的名言:“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而人们更为熟悉的,则是陈独秀义正词严的宣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和旧宗教。""若因为拥护者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你在李慎之先生的文章中是否读出了这样一种劲头呢?你在丁守和等先生的文字里是否体会到了这样一种精神呢?假如你没有体读到,只证明你不够敏感;假如你想强烈地去体读,那就请你看一看近些年出版的北京《鲁迅研究月刊》好了! 然而,他们绝不是五四精神的简单继承者,而是要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科学、民主,还是要以民主占第一位。没有民主、自由,没有对封建迷信的破除,“科学”也不过仅仅具有“工具”的意义而已。对此,丁守和先生曾经特别提醒笔者要注意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对五四的论断,因为在那里,明确宣示了许多正确的理念。他们这些人,常常被称作中国的自由主义者。

第三类反对者,我们称之为经院派马克思主义者。

在他们看来,国学与儒学"热"热过了头,是文化保守主义、复古主义、迂腐的文化改造观的回潮和反映;讲儒学,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应该说,此派的指责实乃一针见血。

“儒学热”争论的核心是什么

上述三类反对者,实际上最不能通融的,是第三类。而第一、二类,在现时段已经与儒学并非水火不融,而是保持着模糊的交火地带。我总觉得,自由主义,或曰个人主义,与当代的新保守主义,原本是一个东西的二柄。而第三类学者最关注的核心,是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早在1990年4月14日,李一氓在《致蔡尚思函》中就曾说,孔子学说是“一个非常封建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和孔子的教义,无论如何是两个对立的体系,而不是可疑调和的体系(折衷主义),或者并行不悖的体系(二元论)。”蔡尚思表示同意李一氓的见解,但有意思的是,李、蔡二老都像五四先辈一样,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

其后,就不断有学者赞同并论述这种观点。例如,罗卜《国粹·复古·文化》(《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说:如果我们天真地以为从"国学"中可找到立国之本或重建民族精神的支柱,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可以置之一边,那么未免太迂腐了。一些人从先秦的神秘主义中寻找理解当代文明的钥匙,一些人宣扬中国需要孔夫子、董仲舒,需要重构与马克思主义并列的哲学新体系,正是利用了这种迂腐的文化改造观。不排除有人企图用“国学”这一可疑的概念来达到摒弃社会主义新文化于中国之外的目的。胡绳在纪念《历史研究》杂志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对这篇文章予以介绍,表示“基本上同意他的观点”,“总的观点我赞成”(《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由于胡绳在学术理论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争议遂因之而起。

尔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研究》杂志连续发表批评"儒学热"的文章,代表作有:王生平《跳出"国学"研究国学》(1994年8期),陈漱渝《如此"儒学热"能解决现实问题吗?》(1995年5期),李登贵《五四精神:重评还是重伸张?--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述评》(同上),黄克剑《回到"我"自己回到"人"--写在"国学"正热时》(1995年第8期)。

宣讲儒学的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并不矛盾,二者可以良性互动、互补,不赞成用意识形态斗争的观念指责儒学研究。但是,就笔者的阅读所及,论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最精彩的文章,是匡亚明先生作出的。

匡亚明是老一代中共党员,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重点、有系统地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探讨,去粗取精,加以弘扬和开发,使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所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在匡那里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匡却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光靠读一些共产主义教科书、小册子,即使读得烂熟也是不够的,还必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行。孔子思想就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为对包括孔子在内的人类知识财富学习得越少越好的人,按列宁的话说,是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匡亚明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也离不开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孔子思想的精华)并非格格不入,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二者虽然相隔两千余年,但历史连续性规律使它们仍带有相通之处。孔子在封建社会提出了大同思想,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这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共产主义与大同思想都强调“天下为公”。马克思讲国际主义,孔子也强调他当时所能认识到的“国际”主义,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内容也不相同,但基本精神有相通之处。由此可见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含有真理性或可贵的智慧萌芽,是有生命力的,是可以而且必须做到使之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

上述论断,便是匡亚明在《求索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书中表述的基本思想。

匡亚明这种思想使我们想到另一位马克思主义者郭沫若。五四前后,打倒孔家店的呼声遍于中国大地,而郭沫若却是逆着当时的反孔潮流的。他写道:“定要说孔子是个中国的罪魁、盗丘,那就未免太厚诬古人而欺示来者了。”“我在这里告白:我们崇拜孔子。说我们犯时代错误的人们,那也由他们吧,我们还是崇拜孔子。”1924年,他甚至写了一篇《马克思进文庙》,假借孔子与马克思的对话,赫然写道:“我们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孔子问:“你的理想世界是怎样的呢?”马克思讲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等等,孔子拍手叫道:“你这个理想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马克思感叹道:“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

对于孔子,杜国庠、侯外庐、吕振羽、翦伯赞等都曾明确表示过反对,但郭沫若、匡亚明的态度却表明:尊孔与反孔,并不是区分一个人是否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反孔,也可以尊孔。

公允地讲,大陆的儒学人士,一般都不反对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主流的研究者都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机和言论,在大陆也不容否定,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敢太张扬而已。例如,有人这样写道:当代史家"接受唯物史观,并不是基于一种自由的理性批判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政治威胁和行政压力所致;并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思想需要,而是出于对自身的生存利益的考虑。因而就必然导致了中国史家对唯物史观采取一种投机取巧的实用主义态度,盲目接受、机械运用、死搬教条、胡乱比附、浅尝辄止。……中国当代史家嘴里喊了几十年唯物史观,可恐怕他们连什么是唯物史观都没有真正弄清楚。唯物史观作为一家之言可能是最有力的,可作为包打天下的独家之言肯定是最无力的。"(雷戈《破碎的心镜:中国当代史家的心理障碍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如此激烈的言论,正反映了许多儒学人士的"灵魂"。

应该承认,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两种自成体系的思想形态,其产生的时代、理论指向均不相同。笼统地一般地将二者混为一谈,显然不合适。但是,形而上学地将二者截然打成两截,不承认两者有相互融通、交叉的内容,也难服人。

只有形而上学,才在绝对对立的两极思维定式中思维。人文现象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界限模糊。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具有本质差别。亚理士多德的物理学,如果不是专门研究科学史,现代物理学家不会再去顾及。可是,亚理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现代哲学家却不能不有所了解。有了爱因斯坦,牛顿力学就显得"过时"。可是,有了黑格尔,决不意味着柏拉图的过时。莎士比亚的戏剧精妙之极,但那不意味着咱们的关汉卿就不值一文。曹禺不是关汉卿的代替人,而是关汉卿的对话者。同样,有了马克思,决不意味着黑格尔可以像死狗似地撇在一边。有了毛泽东,也不表示孔老夫子就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这些物质文明,是古人所没有见到、甚至无法设想的。但是,这并不表明现代人在精神上就一定比古人“进步”。在人文精神领域,现代人可以比古人更“原始”,而古人也可以比现代人更“现代”。真正的“道”,有其穿越时空的功能。古今不同,中西不同,而人心则一。但是,假如就此而断言儒学比马克思主义高明,那就真真是痴人说梦了!

央视隆重推出了“百家讲谈”栏目,一经播出立刻万人称颂,引起“国学”热的风潮。我却冷眼旁观,并坠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历年来,人们对文人这一特定的群体,是鄙视的,甚至蔑视他们的存在。人们常用“百无一用是书生”“酸秀才”“迂腐”等词来形容文人,就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在统治着的眼里,文人一样是不堪大任的,真正的文人,也会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

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文人是被遗忘的一个群体。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英语比国学重要,数、理、化,比写作重要。因为数,理,化学得好,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英语学的好,可以到外企当白领,而国学你学的再好,你又能做什么。于是就是喜欢文学的人,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现在国学热了,热的让人难受。一个所谓的“文人”篡改了历史,英雄变成了败类,卖国者成了爱国者,黑的变白的,一觉醒来,世界已经面目全非。这个“文人”火了,有人视为敢于揭露“真象”的勇士,敢于挑战权威的斗士。还有的“文人”整天说着大逆不道胡话,去迎合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就成家喻户晓的名人了。还有的人,写几首歪诗,经过文痞一煽风点火也名利双名。更有甚者,有人写一些低级趣味的书,美其名曰“身体写作”,媒体竟然大肆报道,此人也能春风得意。人们不是在忙着做学问而是忙着炒作,就连那些大家也争先恐后找熟人,走后门想在电视上露脸。电视台也适应潮流推波助澜,一股热潮汹涌,席卷神州大地。人们惊叹,国学复苏了。

国学真的复苏了吗?我不清楚。我只记得,我最喜欢散文家的余秋雨,现在写的《千年一叹》,失去了过去文章的深度;我只记得,那些上电视的大家们要么在签名售书,要么在各地讲演;我只记得,文人在绞尽脑汁的想出名;我只记得,文人迷失了自我。有人说,那些人不是真正的文人,可是那些进去也曾经写过好作品的人,现在热衷于名利的大家呢?他们不是也在大行其道吗?只要能吸引人的眼球,管它什么东西,只管发表;只要有银子,狗屁文章照样刊行于世,照样可以名扬天下,照样可以赚大钱。潜心修学的人依然没有人去过问,好作品依然束之高阁。我长叹,国学真热呀。

让国学热降温吧。可怜的文人,刚从人们的蔑视中走出,难道又要踏上一个不归路吗?媒体的造星运动还在进行中,你们成为了这轰轰烈烈运动中的小丑,媒体人,包装公司,在数着钞票消费着你,你成为了玩物,成为了傀儡。你还是个文人吗?“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牢记呀。

我衷心的希望国学别热,因为利令智昏。只有给国学一个宁静的空间,国学才能有所发展,才能薪火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不要艳羡他人,不要失去自己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两只老虎,相互羡慕着对方的生活,可当它们真正地过上自己无比憧憬的对方的生活时,却都走进了各自的坟墓。肤浅的艳羡,不顾实际地改变,导致了它们的悲剧。而充满了智慧的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

春秋的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便不顾自己的外貌、修养,盲目地模仿西施的皱眉、柔弱,结果却是“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携妻子而去之走”。燕国寿陵的一位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美姿,便丢掉自己原有的姿态,全心全意去模仿,最终却落得个“未得国能,失其故行,直匍匐而归”的下场。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故意掩饰或遗忘自己的特性,最终却适得其反,沦为盲从的牺牲品的人或。爱默生曾说:“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的确,羡慕能彰显愚昧,而不顾实际的模仿、改变却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为了保护海堤,福建省宁德市引进了美国的大米草。不料这种为美国造福的植物到了中国却是疯狂的蔓延,不仅蚕食了闽东沿海的滩涂,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而且导致了沿海滩涂物种大量减少。再比如我国南方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美丽的薇甘菊,最后却导致当地的果园花木大片死亡;澳大利亚引进英国经济效益良好的家兔,却导致了当地草原植被的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类不顾实际而盲目引进最终造成生物入侵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凡事都要立足于实际,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生活犹如庐山,使当局者迷,让你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生活又如一颗柔软但滚烫的玻璃球,让你误以为能够将它随意揉捏而不会受伤。别人的生活于你可能很耀眼,耀眼到让你专注于假象而忽略了生活的原貌本是五味陈杂,耀眼到让你忽略了自己朴实的幸福而忘记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笼子里的老虎没有广阔的天地但衣食无忧,笼外的的老虎虽然无拘无束但也会饥肠辘辘。不要艳羡他人,不要失掉自己,你的生活也很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请以一颗欣赏的心去看待孩子作文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和邻家的小孩子玩,可妈妈却总说我太幼稚,十分反感他们的到来。我理解妈妈的心思,她是怕“白墙穿上花衣,桌椅划上刀痕,房间凌乱不堪”。妈妈,请您相信我的领导能力,我绝对能叫他们服服帖帖地听从我的指挥,绝不会在家里捣蛋的。

一个初中生,不在家里乖乖读书,老爱和四五岁的小孩子混在一起,确实显得疯狂而不可理喻,但和他们在一起,我真的特别快乐真的特别快乐,有一种重游童年的感觉,他们让我感到了童真童趣,感到了力量。人世间最美好纯洁的就是孩子的心灵了。他们不会象大人那样满腹心事,而是把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他们没有心机,不会让人捉摸不透;他们敢说敢做,绝不优柔寡断……他们所拥有的品质正是一个成年人所缺少的!我看大人们应该象他们多学习学习。

他们就象春天里的桃花?可爱而又灿烂;他们就象夏天里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他们就象秋天里的菊花?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总是乐观向上,带给人们最美丽的笑容;他们就象冬天里的雪花?那样纯洁无暇。他们集中了一切美好的品质。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没有黑暗;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这就是孩子,单纯而又善良。

我觉得他们是属于“大智若愚”这一类型的,我说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看似荒唐可笑,其实细细品味后,你会发觉它包含着许多大道理,给你多太多的启示了,所以,你可不能小瞧孩子哦。当你遇到棘手的麻烦时,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因为他们没有什么顾忌,更能看透问题,而且能对你实话实说,或许你能从他们口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因为孩子们的心灵是不受污染的,所以他们总是那样惹人喜爱。

我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他们使我变得更加善良、快乐和自信。

我觉得妈妈不能理解我的观点是因为她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里,她没有用心去和孩子们交流,她没有以一颗欣赏的心去看待孩子,如果你对孩子们付出了真情实感,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

请以一颗欣赏的心去看待孩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失去外婆的滋味作文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回到家中看到我家里有许多人,妈妈告诉我外婆死了,那时我崩溃了,脑子一片空白,泪珠夺眶而出。狂奔到外婆的身边,大喊:“外婆您不能死了,您死了我该怎么办?“

外婆您快回来,棺材里很冷;您不能躺在里面,不然您会感冒的;外婆以前最爱我了,所以我不会让外婆死。

妈妈一下子扑在爸爸怀里,一直不停地哭。

人的一生中:你一定经历过喜怒衷乐,品尝过酸甜苦辣。所以我一定要快乐成长,不让外婆失望。

那一天,我和妈妈一夜都守在外婆身旁,不停的哭。送外婆去山上埋的时候:我一直偷偷的跟着爸爸、妈妈,直到其他人准备把外婆抬下坑去时,我冲了出去,挡住他们,不让他们把外婆埋了。

我感受到失去外婆的滋味,外婆生前,跟我打闹过,我第一次去上学的时候,还是外婆送我去的,有一次外婆对我说,我的降临就像天使一样,带给外婆快乐,让外婆想起童年的时光。我有时淘气,外婆也不骂我,就是叫我下次别这样了。当我觉得衣服脏了,也是外婆替我换下来洗了,现在,我的衣服由妈妈来洗。外婆留给我一条项链,我只要一看到它就想外婆,眼泪就不停的直往外挤。

记得去年我又去看外婆了。外婆长满了头发,我一根一根的把草拔下来,磕了头,爸爸拉起我的手就要走了,我抽了回来,跑到墓前一把抱住了外婆的墓碑。

如果那天我不去上学,那一天就可以多看外婆几眼了。我真恨自己,没能留住外婆,我多么的希望外婆能够活过来。

如果外婆活了过来,我一定要爱外婆,不让外婆生气,让外婆每一天,快快乐乐的,无忧无的过每一天。

如果当初我不那么任性,外婆也能愉快的过每一天。

那一年,我尝到痛苦、难过的滋味了。外婆已经有好长时间没见到我了,我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去给您锄草、磕头。虽然您有时见不到我,但在我的心里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记得生前您是多么的爱我,多么的疼我,我摔了一跤,您走到我前面抱我起来,左看看,右看看,那个心疼的样儿。你连刀都不让我碰,就连买东西也不能买尖锐的东西。一买尖锐的东西您就不给我零用钱了。

外婆,是您给了我幸福的童年,让我有了许多美好的、难忘的回忆。

每个人都会失去亲人,我知道如果别人失去亲人,是不应该嘲笑他的。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现在才知道失去外婆有多么痛苦,难过,每失去一个亲人就像心被针扎一样。

失去外婆的滋味真不好受。

[失去外婆的滋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情感作文:我如是看待爱情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我如是看待爱情

爱情是什么?有人说是,单纯,美好,不物质。有人说是尊重,付出,有责任。亦有人说是,美妙,动情,充满阳光。还有人说是,痛苦,阴霾,无限忧伤。

是的,每个人都会憧憬自己的爱情,梦里有一个相知,相守,动人的他(她),能够看出自己的逞强,读懂自己的忧伤。可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了,这叫缘分。有人会不屑的说,缘乃天定,份需人求啊。所以,才有了轻易的尝试,有了绝情的分手,或甚有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等等可悲可叹的话语。他们没有想,最初耐住了寂寞,经起了诱惑该多好,就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啊,或许,就在下一秒,下一个转角,那人来的,不早,不晚,刚刚好。

这个界上有三种男人,一是喜新厌旧,见一个爱一个,觉得女人除了老婆都很好;二是执着追求,相约一生,觉得女人再好都没自己老婆好;三是觉得女人老婆都很好。同样,这世界上有三种女人,一是爱慕虚荣,穿金戴银,自认为高贵的犹如慈禧,对人颐指气使,其实内心阴暗的可以阻挡住太阳的光辉;二是素布衣裳,识大体,懂人情,温柔的像一只怜爱的猫咪,内心干净的犹如娟娟细流;三是介于两者之间,既不附庸高雅,也不甘于平淡,只想过一种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简单日子。

我一直在幻想,自己会成为哪一种男人,会找到哪一种女人,又会拥有怎样的爱情?我可以很固执的断定自己是第二种男人,我认为一辈子只谈一场恋爱并不丢人。但是,我错了,人一辈子至少应该经历三次恋爱,中学初恋的懵懂,大学热恋的生离死别,第三次才是,找一个顺眼的依偎到老。如果没有经历前两场,你仍会对爱情报有太大幻想,像小孩似的,认为会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或是认为只有林志玲的美貌才能配的上自己,所以这个社会才有了这么多剩男剩女,剩女出现的频率大,所以男人在这方面还是蛮会凑合的。曾经的小校花,校花落谁家,据调查校花嫁的都不是很好,因为她们从小就是在一片赞美声中长大的,她们认为足够优秀的男人才能配的上自己,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而足够优秀的男人大都是我上面提的第一种男人。反之,一些相貌平平的女子,不出意外,都嫁的不错,因为她们即使再优秀,骨子里还是会透露一种谦卑,而但凡成熟的男人都会迷上那种气质。郎才女貌是天作之合,俊男美女是上辈子所修的福祉。而有人说,我既没才又没貌怎么办,那就努力让自己有才,或文或武,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好人。

不知怎的,我对爱情竟有如此认识了,虽然只有二十岁,但是生活的种种好多都看透了,所以注定我很难遇到爱情,但是,有些缘分是在劫难逃的,像是上辈子欠下的债,今生必须要还的,我相信爱情,包括所以人都应该相信爱情,这个世界上好男人,好女人会有的,而我们迟早都会遇到的,(她)他不会要求我们太多,只是单纯的希望我们好!

近日,我一直在看些爱情方面的书籍,我觉得读书真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但我一直会做一个,用心,努力,昂扬向上的奋斗者,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情感作文:我如是看待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三优秀作文:拥有的远比失去的来得多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在错过了太阳时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如果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能量值,那么许多人从出生开始就感觉身上能量为负,因为我们一直在奔跑,追高考追工作追房子,在奔跑中能量消耗殆尽却仍不知疲倦地奔跑着。精神上的奔溃根本无法用物质来填满,挫折后的失望,失去后的痛苦折磨得人体无完肤,让人大叹:这个时代疯了!

其实,疯的不是时代而是我们的内心,我们忘了我们所拥有却只看到了我们所失去的,身上的正能量被完全忽视,我们忘了身边的爱与美好,忘了,我们拥有的远比失去的来得多。

还记得有人将史铁生比作一汪蔚蓝的湖,忍受着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却依旧没有一丝波澜,安静美好,他说:“因为远离尘嚣,所以宁静淡泊;因为懂得生活,所以活得从容。”我们从他的文字中感受他的正能量,体悟身处逆境的他对生活的表白。

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他,也许他活得像个隐士,但是他更爱山川草木,是的,他在生活。惠根斯曾说:“在路易斯安那州生长着这样的一棵橡树,他的身边没有同类,依旧在粗壮的枝干上长出苍绿黝碧的快乐的叶子。”在瓦尔登湖的第一个夏天,他不干活,甚至连豆子也不种,他只是坐着,在门前的阳光里,在广阔的绿色里,静静地思考,静静地生活,这是卢梭身上的正能量,他抛却一切来完成对自己的礼赞和对生活的表白。

真正会生活的人才能拥有这股正能量,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拥有的远比失去的来得多。即使是午后一道温暖的阳光,夏日一丝清凉的微风,一杯凉白开,一碗白米饭,也觉得珍贵美好,他们会发现会感动会去爱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用尽全力活出自己的人生,亦如史铁生,亦如棱罗。

美国街头的枪声震天,尼日利亚校园的疯狂杀戮,一个个生命的逝去无不在提醒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正能量的回归!我们不是没有,而是太少人发现。我们不满足于现状,我们忘了,我们拥有的远比失去的来得多。

放下心中的压迫和不安,收起心中的欲望和贪念。听听那风,嗅嗅那花,阳光的暖意撒满了身边的每一张笑靥,正能量的蔓延让我们发现这一切远比金钱欲望来得可爱。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珍惜身边的一切,这样,足矣。

不要总为了失去的太阳而哭泣,因为你还有群星。

[高三优秀作文:拥有的远比失去的来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