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朱元璋杀功臣的故事(推荐八篇)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现在开学吧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朱元璋杀功臣的故事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3627

作文

8

篇1:历史名人朱元璋和朱棣的故事

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朱元璋朱棣的怨仇

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叫朱棣。传说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弄得朱元璋疑神疑鬼,险险乎把他杀掉,朱元璋疑心病怎会这么重的呢?有缘故的。

当初,朱元璋领兵造反那刻,有一回,跟一伙弟兄摸黑赶夜路。荒郊野外,伸手不见五指,一帮人走得跌跌冲冲,好不容易摸到一座破庙旁边,朱元璋对着破庙发狠:“菩萨啊菩萨,你今儿要是烧掉,给大家伙儿照个路,我姓朱的日后成了事,保险赔你一座金殿!”话音才落,破庙当真劈哩拍拉着火了,照得天地一片通亮。一帮人欢喜得连拜是拜,甩大步子赶路去了。

后首,朱元璋登基了,七事八事,哪记得这桩小事啊。这天夜里。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披金甲、头戴金盔的菩萨走到他面前来。朱元璋不认得他,问“你……”

“我是都天菩萨,来跟你讨金殿的。”

朱元璋吓了一跳,说:“金殿是我皇帝的宝殿,怎么能给你?”

都天菩萨哈哈一笑:“你金口玉言许的愿,怎能赖账!”

朱元璋想起当年赶夜路烧破庙的事来,心想,我随口说的一句大话,他就认真了。赶紧一脸堆笑说:“都天菩萨莫计较,我说的是玩话。如今赔你一座佛殿也就罢了?”

“不要!”

“一座银殿还不行?”

都天菩萨“哈哈”一阵笑:“皇帝说话不算数!不给,我就自已来取金殿了!”

“啊呀!”朱元璋吓出一身冷汗,惊醒过来。就在这刻,太监进来报:贡妃生了个儿子了!

四太子出世本当是桩喜事,可朱元璋一听,心惊肉跳脸刷白。什么事?这贡妃本是元朝的妃子,跟朱元璋怀胎后,他总疑心不是他朱家的亲骨血。此刻又不早不晚地出世了,只怕是都天菩萨投胎来要他金殿的?!朱棣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了,十多年后,这块心病到底发作了。

这年朱棣不过十来岁。一天,朱元璋带了文武百官,登上后宰门,看他新造好的城墙。一高兴,把他的四儿子朱棣也叫来了。朱元璋得意洋洋领着众人看,文武百官个个把城墙夸成一枝花,连军师刘基也说城墙造得一百个好:“皇上,有了这城,敌军百万,也只好在城门外叹气呀!除非,除非……”

“除非什么?”朱元璋竖起耳朵听下文。

刘基说:“除非是燕子,才能飞进城里来!”

“哈哈哈哈!”朱元璋开怀大笑。一回头就见小朱棣,随口问:“四儿,你怎么不说说?”

小朱棣说:“父皇,这城好是好,可惜没有把紫金山包进来。如若敌人来犯,登紫金山把大炮一架,就能炮炮打中后宰门。”

“啊!”朱元璋一听,浑身彻骨冰凉,他心想:这小家伙见识真大,不单超过这帮文武大臣。连我老皇也抵不过他啦。哈,千万大意不得。他转身从小太监捧的食盒里,拣了一只又大又红的蜜橘,亲手剥皮撕筋,笑嘻嘻地赏给儿子吃。

小朱棣吃了橘子,高高兴兴回宫,母亲贡妃问他看城的事,朱棣一五一十说了,贡妃一听,吓得魂不在身,说:“棣儿,不好,父皇赐你桔子,是要剥你的皮,抽你的筋,赐你死呀!你快逃命去吧!”

朱棣不信,贡妃只好把前情后果都说给他听,朱棣也吓慌了,跪在亲娘面前直哭。贡妃赶紧要了一顶轿子,谎说要去城西清凉寺烧香。母子俩急匆匆来到二山门西水关一带,贡妃打发轿夫远远等着,对儿子说:“你从这涵洞爬出城,就是江边,你往江北逃吧!”

第二天大早,朱元璋派人来捉朱棣,扑了个空,气得火冒八丈,把贡妃打下牢房,这牢房就在朝天宫和三山门之间,门窗都是铁打的,还派重兵把守。

朱元璋听说朱棣逃到北京,他为了买个安心,干脆封朱棣为燕王,终身留在北京不许回来。

朱元璋过世后,把皇位传给了孙子,燕王朱棣不服气,发兵直奔南京。他心急火燎,恨不得一口气打进南京城,夺回皇位,救出他那关在铁牢里的亲娘,只恨一条长江横在面前挡住了去路。那刻正是六月心里,长江里白浪滔天,这大队人马哪天才能过得去呐?朱棣巴不能长江午时三刻就封冻,好让他的兵马过江,连派九个探马去看水情,个个回来说“没有封冻。”他恨得两眼通红,牙咬得格支格支响,把九个探马都杀了,又派第十个去。这探马学乖了,心想:去也死,不去也死,说真话是死,编谎也是死,不如先痛快下子吧!就走到老幼岗,在小酒店里喝了个醉,睡了一大觉,等天晚回来票报朱棣说:“长江封冻了!”朱棣不信,问:“冻起来了,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探马里外里瞎吹:“我在江上试着走了个来回嘛。”这盘儿朱棣信了,连三下令:“火速过江!”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赶到江边,怪不怪?江水果真冻得铁硬,干军万马连夜过了江。

燕兵突破金川门,杀进皇城,朱棣夺了皇位,派人去找亲娘,才晓得母亲早已埋在了荒草野坟。朱棣一气,把铁窗根牢房铲成了平地。

朱棣想念母亲,在聚宝门外造了座报恩寺,寺旁边建了座琉璃宝塔,叫报恩寺塔,那塔有十一层高,层层塔的四只角上都吊了琉璃灯,一到晚上,照得全城金光烁亮。塔的对面修了一条街,叫西街,好让他母亲的灵魂从那块走过,安安生生上西天。现在塔毁了,西街还在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朱元璋封34位功臣仅一位善终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朱元璋思考元朝失败的原因,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元朝的武力,天下第一,然而这么快就失败,是因为朝廷没有权力。权力都在地方手上掌握着,导致国家出大乱子。

朱元璋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他1376年完成地方政治体制改革,4年后进行中央政治体制改革,把地方和中央的大权都抓到自己手里,防止权力旁落。他在法律上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手腕稳、准、狠,跟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差不多,以吓唬官员、百姓不敢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名人朱元璋冷面杀附马的故事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重典,用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可喜的“洪武之治”局面。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为了惩治腐败,朱元璋竟然连驸都杀了。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饱受元朝官吏的盘剥敲诈,对官员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的行为深恶痛绝。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便开始大举反腐。他制定出台了《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吏治清朗达百余年。

之所以取得这样显着的反腐成就,与朱元璋“铁腕反腐”是分不开的。在整治吏治过程中,朱元璋始终坚持铁腕冷面,绝不手软,甚至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他亲自下令斩杀驸马欧阳伦便是其反腐历程中最精彩的一笔。

朱元璋共有16个女儿,其中他最宠爱的便是聪明伶俐的安庆公主。因此,朱元璋在为爱女遴选驸马上费了很大心思。最终,朱元璋看中了欧阳伦。史书对欧阳伦的记述不多,只介绍他是进士出身,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材,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做主,将爱女安庆公主嫁给欧阳伦。欧阳伦做了皇家的驸马后,对公主温柔体贴,百般恩爱,所以深得公主的欢心,加之他官至驸马都尉,于是,便仗着皇亲国戚的权势和威望,生活开始腐化起来。他先是花巨资装修了驸马府,装得比皇宫还富丽阔气;接着又到处搜集奇珍异宝,一时间门庭若市,各地官员争相登门“献宝”。但是欧阳伦对钱财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很快就发现了一条“暴富”之路,那就是走私茶叶。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控制西蕃少数民族地区,就用中原地区产的茶叶去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因此茶叶便成了明帝国的战略物资。朱元璋颁布了《茶马法》,严禁走私茶叶。但在利益驱使下,欧阳伦倚仗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手中的特权,开始委派家奴周保,私下里动用官府车辆和征集民间车辆,大肆走私茶叶,“数遣私人贩茶出境”,从中牟取暴利。周保仗着主人的权势,骄横异常,指挥着庞大的走私茶叶车队擅闯关卡,不纳税、不下马,但凡有地方官员阻拦,非打即骂,其主子欧阳伦更是蛮横无理,甚至亲手暴打蓝田县河桥司巡检税吏。被打官员气愤不过,便将驸马走私茶叶之事告了“御状”。

朱元璋闻讯大发雷霆:“朕才行一法,乃首坏之!”——我刚刚颁布一部《茶马法》,你作为驸马就带头违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朱元璋命人将欧阳伦捉拿问罪。马皇后和安庆公主母女俩一听朱元璋要斩杀女婿、驸马,急急忙忙跑进宫来,为女婿和驸马求情。

对于驸马欧阳伦的罪行,朱元璋已经全部审清,地方官员所奏情况全部属实,欧阳伦也对自己走私贩茶、违反国家法令一事供认不讳,所以朱元璋决定依法处死欧阳驸马。朱元璋深知处死驸马的后果——爱女安庆公主将成为孤苦伶仃的寡妇,他和马皇后也将失去爱婿,皇家的脸面也将丢失。但他冷静下来一想:不杀驸马,何以服众;驸马不死,国祚怎安?于是,朱元璋毅然决然地处死了驸马欧阳伦及周保一干人等。此举令全国震惊!官吏们从朱元璋处死驸马一事中看到了皇帝反腐的决心,于是,全国震悚,腐化贪污之风骤然遏止。

朱元璋大义灭亲,不但巩固了明初的基业,也成为朱元璋依法治国、铁腕反腐的一则范例,流传后世。只是到明中后期贪腐盛行,从这一点上来说,反腐最终还是需要制度和监督来彻底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朱元璋烧船的故事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时,需要多造些船只用来运送粮食,有一件事情,让他感觉十分头痛,那就是造船需要很多钉子,但负责造船的工匠,往往会利用造船的时机,虚报所用钉子的数量,因为船已经造好,钉子全部钉到了木头里面,到底用了多少钉子,根本没有办法计算,只能任凭工匠们说了算。

一次,朱元璋又下令让工匠们造船。为了从中谋利,这些人在造好船之后,又像往常那样上报超支了很多钉子。这次,朱元璋却不同意补偿钉子,而是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河边,让工匠们把刚刚造好的船拉到岸上,然后下令把这只船放火烧掉。当时,大家都十分吃惊,谁也不明白朱元璋这样做究竟是什么意思。

可是,没有人敢违抗朱元璋的命令,很快,大火将这只船上的木头烧得干干净净,只落下一堆铁钉。这时,朱元璋又命人将这些钉子收集起来全部过秤,得出的重量仅仅是工匠们所报数量的十分之一。这下,工匠们害怕了,他们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急忙磕头求饶。朱元璋没有处罚他们,却定下了造一只船所需钉子的数量,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造船,再也不敢有人从中谋利了。

有时,遇到棘手的事情,采取看似不可思议的办法去解决,往往可以找到最佳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朱元璋起义与月饼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那么关于“八月十五起义”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朱元璋的民间传说故事

全文共 7190 字

+ 加入清单

元朝末年,徐州一带住着一位老风水先生,他的膝下有三双儿子和媳妇,朱元璋的父母在这位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朱元璋的父亲做豆腐,朱元璋的母亲负责缝缝补补。一天,这位风水先生的儿媳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为什么不能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风水先生说:“不行,恐怕咱家承受不住这个风水。”儿媳们说的次数多了,风水先生也动了心,说:“那就试试吧”。风水先生推算了一番后,在一个甲子日的早上,领着三个儿子、牵着牛,套着拖车,来到村边一块盐碱滩上瓮鱼。别人逮鱼都是到水里去,他们爷四个却在盐碱滩上瓮鱼,所以村里许多人都来看热闹。谁知天交午时,从车辙中汪出一滩水,水里有一条一尺多长的红鲤鱼,风水先生将鱼逮到手里,高兴地说:“天助我也,大功告成,可以回家了。”

到家后,风水先生亲自将鱼做熟,端上餐桌,他们爷四个狼吞虎咽地将鱼肉吃光。风水先生命人将鱼头和鱼骨端入后房,让其儿媳们吃,儿媳们说:“老爹真黑心,他们吃完了鱼肉,留下点鱼骨头让咱们吃,谁稀罕。”此时,朱元璋的母亲刚好来后房寻些残羹冷饭,正好,儿媳们就将鱼头和鱼骨倒给了她,让她拿回去吃。朱元璋的母亲高兴地回到自己房中,用醋将鱼头和鱼骨做了做,全部吃下了肚。一会儿,风水先生看到从后房端回来的空盘子,将儿媳们叫到跟前,问道:“你们谁吃了鱼头?”儿媳们不情愿地答道:“我们谁也没吃,而是给了咱家的长工朱家老妈子了。” 风水先生大惊失色:“说你们承受不住这个风水,就是承受不住。这个鱼头你们三个谁吃都行,为什么给了朱家老妈子?现在赶快把他两口叫来赶走,否则咱家将有塌天大祸。”吃过鱼头后,朱元璋的母亲恰恰怀了孕,她怀的正是朱元璋。此时,元朝的军师算出天下将出真龙天子,并且算出真龙天子已经坐胎,但是他的母亲吃不到天子山上的土,他的母亲也会难产死掉。于是,元朝皇帝派出一支军队驻扎到天子山,谨防行人出入。

风水先生叫来朱元璋的父母,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些盘缠,你们赶快走吧,我家不能再收留你们了。”朱元璋的父亲说:“东家,你准备赶我们到哪里去呀?我们到哪儿安家呀?”风水先生说:“走吧,一直往南走,走到茅草三尺的地方,你们就可以安家了。”于是,朱元璋的父亲无奈地套上驴车,拉着老婆,挑着豆腐摊一直往南走去。一天,他们来到凤阳一带,长途的跋涉,已使他们筋疲力尽。突然,看到远处山脚下茅草齐胸高,于是,他们就在茅草里开出一片空地,搭起个窝棚住在了这里。这时,朱元璋的母亲已快临产,朱元璋的父亲便在四周卖豆腐。一天,他挑着豆腐摊来到天子山下,山上驻有军队,很是缺菜吃。于是,他就到山上去卖豆腐。将豆腐摊挑到山顶上,士兵们一看有豆腐吃,马上围了过来,不料一下子将豆腐摊碰倒在地上,豆腐都掉在了地上,那块土正好是能让真龙天子母亲顺产的土。元兵一看豆腐摊倒在了地上,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他们便让朱元璋的父亲把带土的豆腐挑出来,带回家自己吃,不带土的豆腐全部留下,卖给了士兵,并且多给些银两。朱元璋的父亲回到家后,用卖豆腐的钱买了只母鸡,把带土的豆腐简单洗洗,豆腐上带土无论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反正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豆腐母鸡一锅炖,朱元璋的母亲吃下后,顺利地产下朱元璋。此时,元朝的军师掐指一算,算出真龙天子已经降生,气得大骂:“把守天子山的十万大军都是饭桶,天子山上的土还是让真龙天子的母亲吃到了。”此时,真龙天子已经降生。他只得让元顺帝发出一道圣旨,对全国刚出生的婴儿格杀勿论。但因朱元璋的父母是外来人口,又居住在茅草丛中,无人知晓,朱元璋又逃过此劫。

等到朱元璋五、六岁的光景,元朝军师又算出:第二天天交午时,真龙天子将出凤阳城南门。于是,元朝皇帝又派上一支军队把守凤阳城南门。带队军官问军师:“你说的真龙天子到底是什么特征、长什么样子?”军师答道:“此人身穿红袍,脚踏乌靴,头顶青罗伞盖,跨下一匹大青马的便是。”第二天正午,只见一个小孩头顶荷叶,光着屁股,浑身通红,两脚污泥,骑着一根甘蔗,蹦蹦跳跳地出了凤阳城南门,此人便是朱元璋。带队军官一看是个小孩,便毫不介意。过了一个时辰后,军师来问军官是否有如此特征的人出城,军官答道只有一个如此模样的小孩出了城,军师说:“哎呀,正是此人。”于是,马上命军官率骑兵向朱元璋所去的方向追去,朱元璋见后面尘土飞扬,吓得急忙钻进路边的一间废弃土屋里躲避,屋里面到处都是蜘蛛网,朱元璋躲好后,所有的大小蜘蛛都慌忙出来吐丝结网,等元军赶到后蛛网已经结得密不透风。元兵赶到土屋,往里一看,见蛛网完好无损,便料定屋里无人,一直往南追去,朱元璋便又逃过此一劫。以后,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允许蜘蛛在皇宫里自由觅食,而不予清扫。

朱元璋的确命大,在他八九岁时,父母双亡,朱元璋只好跟着养母生活。秋季的一天,养母让朱元璋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领着一村的小孩做游戏。他们在一个土丘上用土坷垃垒了一座金銮殿,之后,他们开始扮演“做皇帝”的游戏。朱元璋在台上坐着的时候,其他小孩向他拜倒山呼“万岁”,朱元璋在台上坐着四平八稳,没有一点事儿,可是当别的小孩扮演皇帝时,朱元璋每向他磕头时,那个小孩就一头从台上摔了下来。这个故事就叫“土丘称寡”。其中一个叫汤和的小孩被摔疼了,就高声叫嚷到:“你朱元璋什么鸟皇帝,等我长大以后, 非把你推翻不可。”这时,朱元璋正在台上,大声喝道;“大胆,给我拉下去砍啦。”两个小孩,拉着汤和走到高粱地里,摘下一片高粱叶向汤和的脖子上划去,一下子划出一道口子,鲜血溅到高粱穗上,从此以后,高粱穗就是红的了。这个故事叫“高叶斩头”。后来,朱元璋诛杀功臣,汤和因小时候被斩过头,才幸免于难。做游戏归做游戏,大人交代拾柴禾的活总得干吧,其他小孩慌着满地跑着去捡树枝树叶,惟独朱元璋原地不动,口中念念有词:“老天爷,老天爷,刮阵旋风吧,把树枝树叶都刮到我面前来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平地上果然刮起几阵旋风,把大堆的树枝树叶都刮到了朱元璋脚旁,朱元璋不费吹灰之力就拾满了一大篮柴禾。朱元璋干活又快回到家后又不挨大人吵,其他小孩因完不成拾柴的活计老挨大人的训斥,以后村里的小孩就不再同朱元璋一块做游戏啦。

等到朱元璋十一、二岁的光景,养母也因病故去,朱元璋只好到村里的财主家放牛。据说当年刘伯温望天子气,一路寻访来到凤阳一带,见当地居民为人豪爽,做事干练,谈吐不俗,心中甚是欢喜,料定当地将有非同凡响的人物出现。一天,刘伯温来到朱元璋放牛的山下,远远地望见前方有一团红光升起,正是他渴望以久的天子气。走近一看这团红光是从一个放牛娃身上发出的,此时这个放牛娃正在睡觉,只见他四肢张开,形同“大”字,而他头下枕有一条扁担,正好合成个“天”字,刘伯温走上前去推推这个孩子,想叫醒他,谁知这个孩子一侧身,将扁担移到腰间,用胳膊抱着头继续睡觉,这种形状正好像个“子”字。刘伯温一怔:这人不正是未来的“天子”吗?刘伯温慌忙将这个放牛娃叫醒,一问姓名,此人正是朱元璋。刘伯温记下朱元璋的相貌特征,便又到天下去云游了。后来博学多才、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弃元投明,死心塌地的辅保朱元璋共创大业,是同他们这次巧遇分不开的。

在财主家里同朱元璋一块放牛的还有另外两个小孩,其中一个便是汤和。一天傍晚在野外放牛时,朱元璋对另外两个小伙伴说:“咱们杀头小牛吃吃,长这么大没吃过牛肉,这一回要吃个过瘾。” 便让汤和去村里找口锅,另一个去找把刀找些盐。等汤和两个找来锅、刀和盐后,朱元璋已经勒死了一头小牛,他们用刀砍下牛头牛尾,扒了皮,开了膛,把牛肉切成块,在小溪里洗了洗,投上盐一块放到锅里煮了起来,此时天已黑了下来。牛肉煮熟后,他们三个大吃起来,平生第一次吃到如此的美味,吃起来真是不要命。等他们吃饱后,汤和两个又将没吃完的牛肉各自送回了家。等汤和两个回来后,朱元璋领着他俩将吃剩下的牛骨、零碎同牛皮一块掩埋了起来。单独留着牛头、牛尾没埋,朱元璋说另有用处。此时天色已快放亮,汤和说:“不好,这口锅是从村里偷来的,天一亮就不好还回去啦。”见此情形,朱元璋念念有词地说道:“老天爷,老天爷,天亮之前就不能再黑一会儿吗?”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渐亮的天空果然又暗了下来,汤和趁机把锅还了回去,等他回来后天色才又渐渐转明。这个故事是“临明一阵黑”的来历。等汤和回来之后,朱元璋就同他和另一个小伙伴将牛头钉在山头这边的山缝里,又将牛尾巴对应着牛头钉在山头那边的山缝里,布置好这一切之后,朱元璋又默默祷告一番:“土地爷,土地爷,当我们拽牛尾、牛头时,山头里边给发出两声牛叫唤。”说完之后,朱元璋亲自去试了试,当他一拽牛尾巴,山头里面果然发出两声“哞、哞”的牛叫声,朱元璋又去拽牛头,同样山头里面也发出两声“哞、哞”的牛叫声。一看自己的话应了验,朱元璋同汤和两个小伙伴兴冲冲地跑去叫财主:“东家,东家,不好啦,有一头牛跑到山头里面去啦!” 财主一听慌忙跑了出去,来到山脚下一看,只见山头这边露出个牛头,山头那边杵着个牛尾巴,财主一看气笑了:“朱元璋,哪有这么长的牛身子,肯定是你仨把牛杀吃啦,却在这儿装戏法糊弄我。” 朱元璋忙说:“东家,不相信你去拽拽牛尾巴,它还在里面叫唤呢。” 财主果然走上前去拽拽牛尾巴,又拽拽牛头,山头里面当真发出哞哞的牛叫声,财主也拿朱元璋没辙了。这个故事叫做“杀牛悬尾”。悬尾的那座山叫做惊牛山,后来改称“金牛山”。

财主看朱元璋给他弄丢了一头牛,决定不再收留他,准备将他赶走,朱元璋说:“东家,你赶我走可以,但你总得给我指一条活路吧。”过了几天,他们村刚好来了一家过路打烧饼的,财主说:“我跟这家打烧饼的熟识,我跟他说说,朱元璋你就跟着他过活吧,这样你天天都有烧饼吃啦。”就这样,朱元璋离开财主跟着这家打烧饼的四村游走谋生。在走着的路上朱元璋天真地问:“师傅,你让我跟着你吃什么?天天都吃烧饼吗?” 打烧饼的说:“烧饼是用来做生意的,是不能随便乱吃的,要吃只能吃落炉烧饼。”可是,这位打烧饼的师傅技术特别过硬,烧饼烤熟后就是不会从炉上掉下来,只有用锅铲把它抢下来才行。头三天,朱元璋一个烧饼也没有吃到。后来朱元璋对着烧饼炉念念有词地说:“老灶爷,老灶爷,每天烧饼烤熟后你就不能给掉下来几个吗?这样也好叫我解解馋。”朱元璋说过这话之后,真是如有神助一般,每天烧饼烤熟后便会掉下来几个。朱元璋不管三七二十一对这落炉烧饼拿起来就吃,打烧饼的心疼地说:“朱元璋,你不能吃。” 朱元璋反问道:“师傅,你不是说让我吃落炉烧饼吗?” 打烧饼的没办法,只好看着朱元璋大快朵颐。这样一晃过了两三年,朱元璋在一次卖烧饼的时候出了点事情。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一天他们师徒二人游走来到一座军营前,朱元璋也象他父亲一样打起了军队的主意,可能是太恨元兵的缘故吧,这一次朱元璋吆喝起来不象以往那样:“卖烧饼喽—”,“谁买烧饼—”。这一回朱元璋吆喝起来是中间拖着长音只喊两个字:“烧——饼(兵)”“烧——饼(兵)”。恰好军营里面有几个士兵正在过油炸东西吃,忽然听到外边有人喊叫:“烧——饼(兵)”“烧——饼(兵)”,听到一个“烧”字,过了半天才能听到另一个字“饼(兵)”,几个士兵非常奇怪这是在卖什么东西的,就在那里仔细听了起来,谁知时间一长,一锅油全给熬着了,几个当兵的全给烧死啦。真应了朱元璋的“烧兵”两个字啦。回去以后打烧饼的一看朱元璋烧饼没卖出去一个,反倒烧死了几个当兵的,净给他惹事,决定不再收留朱元璋,准备将他赶走。朱元璋说:“师傅,你赶我走可以,你看我举目无亲,总得给我指一条生路吧。” 打烧饼的说:“这样吧,朱元璋,我跟皇觉寺的方丈交情甚好,我跟方丈说说,还是把你送到皇觉寺当和尚吧。今年凤阳一带大旱,饥荒遍地,可是皇觉寺的香火挺旺,来到寺上一定不缺吃穿。” 朱元璋一看,当和尚就当和尚吧,总比白白饿死强。就这样朱元璋辞别了打烧饼的师傅来到了皇觉寺。

朱元璋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在皇觉寺出家当了一名小和尚,人常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在寺上朱元璋也就是每天诵诵经,挑挑水,扫扫地,干些杂活。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倒也舒心快活。就这样一晃过了三四年,有一天,方丈外出有事,临走时交待朱元璋:“朱元璋,我走之后,好好把罗汉堂和大雄宝殿打扫打扫,我回来之前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朱元璋说:“师父,这件事交给我您就放心吧。”等方丈走后,朱元璋便开始忙活起来,可是当他扫到罗汉塑像跟前,总感到碍事,于是顺手在这名降龙罗汉屁股上打了一扫帚,说道:“给我出去!”说也奇怪,当朱元璋说过这话之后,这个泥胎罗汉真的蹒蹒跚跚走到院里,朱元璋一看,这真不错,泥胎能够自己走出屋外,省得自己出力去搬啦,顺手朱元璋又将伏虎罗汉赶到屋外,后来,一不做二不休,朱元璋将十八个罗汉通通赶到了院子里,最后连大雄宝殿里的如来佛祖都没能幸免,也给赶到了院子里。罗汉堂和大雄宝殿里空空如也,一无遮拦,朱元璋很快就将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刚刚打扫完,方丈就从外面回来啦,一看满院子的泥胎佛像,方丈惊呼道:“朱元璋,你怎么把佛像都搬出来啦!”朱元璋拍拍身上的尘土说:“师父,不是我搬出去的,是他们自己出去的。”方丈吼道:“胡说,泥胎又不是活人,它们怎么能会自己出屋!”朱元璋说:“师父,你若不信,我让它们回去就是啦。”于是朱元璋口中念念有词:“一位二位各归本位,一位二位各归本位,都请回屋吧。”朱元璋刚说完,只见泥塑的罗汉佛像真的摇摇摆摆回去一个,摇摇摆摆又回去一个,一会儿工夫十八罗汉和如来佛像全都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方丈一看大惊失色:能让泥菩萨搬家,这样的人不是真龙天子又是什么?!想到这里方丈口中不由得念出了声:“这样的人不是真龙天子又是什么?!”出言不吉,只见晴空响了一个霹雳,一个响雷把方丈劈倒在地。因为泄露天机,老方丈被天雷夺去了性命。就这样朱元璋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走起了他父亲的老路,来到凤阳城马员外家打起了长工。

朱元璋十七八岁的时候成了马员外家的一名长工。马员外嫌贫爱富,对朱元璋不屑一顾。而马员外的女儿马小姐对朱元璋却心有灵犀,一见倾心。据说朱元璋和马小姐是玉皇大帝跟前的金童玉女下凡: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一片混乱。看到下界如此混乱,玉皇大帝就想派一位神仙到下界做皇帝,扭转乾坤,还人民一个清平世界。可是看到如此乱世,没有一个神仙想转世下凡的。正在这时,殿前的金童、玉女打闹到了一块儿,并且金童手中的“日”旗,玉女手中的“月”旗搅到了一起,两个字合成了一个“明”字。见此情景,玉皇大帝灵机一动,下旨道:命金童下凡做皇帝,玉女下凡做娘娘,国号就叫“大明”。因此金童转世成了朱元璋,玉女就转世成了马娘娘。再说朱元璋在马员外家打长工,倒也十分勤快,什么活都抢着干,渐渐地赢得了马员外的好感。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马小姐十分关心朱元璋的冷暖,为了避嫌,傍晚时分,她便派丫环秋香到朱元璋的住处打探他的消息。秋香去不多时,一会儿便惊慌失措地跑了回来:“小姐,不好啦!小姐,不好啦!朱元璋给冻死啦!” 马小姐十分吃惊地问:“怎么会冻死?” 秋香说:“回小姐,朱元璋的脸上都生虫子啦。” 马小姐说:“胡说!大冬天怎么会有虫子。” 秋香说:“小姐,不相信你去看看。”马小姐也顾不得那么多体面,便同秋香一起来到朱元璋的住处,一看朱元璋正在睡觉,果如秋香所言,有一条三寸长的小蛇在朱元璋脸上爬来爬去,只见这条小蛇从朱元璋的眼里钻到鼻子里,从鼻子钻到嘴里,从嘴里钻到耳朵里,又从耳朵钻回到眼里。马小姐一看明白啦,这条小蛇是真龙附体,能过五窍的是大臣,能过七窍的是天子。马小姐赶忙同秋香回绣楼抱来一床被子,搬来一把椅子,然后马小姐命秋香上前将朱元璋叫醒,朱元璋一醒,脸上的小蛇也消失了踪影。朱元璋一看马小姐来到了他的房里,慌忙问有什么事吩咐要做,马小姐叫秋香把被子放到床上,又把椅子座北朝南摆好,然后马小姐说:“朱元璋,没什么活要你去做,只是大冷的天怕你冻着,给你送来一床被子,但有一事相求:朱元璋,你必须娶我为妻,并且要封我为正宫娘娘。如若不然,把你赶出马家,并告你个调戏民女之罪,拿官示问。”其实马小姐作为大家闺秀,生得虽说不够十分漂亮俊秀,却也端庄大方,标致可人,朱元璋对她早已十分满意,只是因为地位悬殊,不敢有非分之想。一看今天这阵势,朱元璋十分高兴地说:“娶你为妻可以,封你为正宫娘娘不是胡闹吗?我现在是一个打长工的穷小子,又不是皇帝,册封一事从何说起。”马小姐说:“天子口中无戏言,即使你现在不是皇帝,那也得封我为正宫娘娘。朱元璋,快坐到椅子上去,现在就开始封我。” 朱元璋没办法只好答应,然后朱元璋面南背北往椅子一坐,正色说道:“马小姐听封,我朱元璋不当皇帝便罢,一旦我做了当朝天子,当封马小姐为昭阳正宫,钦此!”马小姐慌忙磕头谢恩。丫环秋香一看这阵势不错,也想讨一个东宫娘娘或西宫娘娘封封,于是秋香上前说道:“朱元璋,你看被子是我给你抱来的,你也得封我,封我个娘娘、妃子什么的。”朱元璋暗想,这样一来,后宫不就为马家所把持了吗,况且他又不喜欢秋香,朱元璋眼珠一转,说道:“秋香,我封你一个比娘娘还大的官职好不好,你就做三宫六院的掌门人吧。”秋香十分欢喜地磕头谢恩。原来这三宫六院的掌门人,就是负责三宫六院的开锁关门的,其职位还是个丫环。

朱元璋解决了婚姻大事后,在他二十出头的时候,便出外投靠了红巾军将领郭子兴,因为朱元璋作战十分勇敢,深得郭子兴的赏识,两年之后,朱元璋便被提拔为将官之职,后来郭子兴战死,朱元璋便取代了郭子兴的位置,成为义军的一方首领,朱元璋在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人的辅保下,剿灭了陈友谅,平定了张士诚,最后将元顺帝赶出大都,朱元璋便定都南京,国号大明,他便是明朝第一个皇帝——明太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名人朱元璋治嘴巴的故事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灾荒,百姓生活很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挥霍浪费的吃喝风,只是一时又难于找到合适的时机,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了。

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首先端上来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萝卜、萝卜,胜过药补。民间有句俗话说’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爱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出了门’。来、来、来,大家快吃。”朱元璋带头先吃,其他官员不得不吃。宫女们端上来的第二道菜是韭菜。朱元璋说:”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民心。”说完朱元璋又带头夹韭菜吃。其余官员也跟着夹韭菜吃。接着,宫女们又端上两碗别的青菜,朱元璋指着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禄,要为百姓办事。应该像这两碗青菜一样清清白白。”。吃法与上次一样,皇帝先吃,众官仿效,风卷残云。吃完后,宫女们又端上一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保得牢。”朱元璋动筷后,众官也就抢着吃了。吃完后,众官员以为下面可能就是山珍海味了,殊不知等了好久,宫女们就是不端菜来了。朱元璋见大家情绪有点紧张,于是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皇后的寿筵就是榜样,谁若违反,定严惩不贷。”接着宣布散宴。

传说,自那次宴会后,文武众官宴会无一敢违例,廉俭之风倒也盛行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朱元璋消灭蒙古的故事

全文共 460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351年,刘福通和韩山童乘着大量百姓被征发修黄河堤的机会聚众造反,尽管韩山童马上就被抓补并处死。但起义的浪潮已经无法逆转,南方的百姓很多都参加了起义。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皇帝,并攻占了开封,占领了河南为根据地,建立了“宋”(刘福通的意思就是恢复宋朝的国号)。

元朝政府见刘福通竟然如此的放肆,便集中了所有的兵力围剿“宋”。这也给了在其它地方率部起义的人一个大好的机会,在这些人里面,有点名气的有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当然笑到最后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当元廷消灭“宋”后,却发现在它的南方有一个更厉害的对手大明!

公元1367年,朱元璋收拾完江南地区的割据势力后,宣布北伐。朱元璋对此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和严密的分析,在征求了将领们的意见后。朱元璋制定了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具体的实施为先派兵拿下山东,再打河南,接着打下潼关后严防死守,防止关中的元军反扑。在巩固了上述的这些地方后,再发动对大都的进攻,到那时大都就是一座孤城,元军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守不住。

在朱元璋的设想下,明军随即便发动了对蒙古军的进攻。首先出动的是号称明朝第一将的徐达,以及行军神速的常遇春,他们二人统率了25万明军,由江南北上。明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们多为汉人,本身就反感蒙古贵族的统治,看见自己民族的军队到来,百姓们都是纷纷支持。北伐军很轻松的便拿下了江淮一带。徐达留下少数人守护淮南后又继续率主力北进,在山东和元军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但此时的蒙古人已经威风不在了,长年的享乐让他们忘记了骑马和射箭。如此的蒙古人,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元军在零零散散的抵抗了四个多月后便被明军给轰到了河北,山东被攻克。徐达派少部分人监视元军后,又率主力挥军西向,进攻河南。与徐达进攻的同时,明军另一员大将邓愈也率军从襄阳出发,攻打豫南重镇南阳,以策应徐达的主力部队的作战。

面对明军的夹攻,河南的元军兵力明显不足,汴梁、洛阳等重镇先后丢失,元军慌忙间全部撤到了关中,走的匆忙,连留军守潼关都忘记了,结果这也给了明军一个大便宜,兵不血仞的就拿下了潼关,朱元璋的北伐设想很轻松的便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另一方面,元廷见黄河以南都丢给了明军,顺帝吓了个半死,此时的大都已经就在明军的攻击范围内,而且河北都是大平原,无险可守,陕西的元军又无法支援自己,看来自己的好日子估计也要到头了。虽然元廷派出了王宝宝和徐达决战,但王宝宝和镇守陕西的元将李思齐有矛盾,结果两个人只顾内哄,尽管王宝宝最后把李思齐打服了,但河南已失,王宝宝只能率部退到山西,坚守太原。对大都也无能为力了。

不久后,徐达率军由山东北上,明军除了留冯胜镇守汴梁,何文辉守洛阳,郭兴守潼关外,其余人马都随徐达攻打大都。明军主力渡过黄河后,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沿途的元军降的降,逃的逃,最后连元顺帝也逃跑了。大都不战而得,明军进占大都,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历史由此划上了一个句号,此后的时间里正式进入了大明时刻。

顺帝逃跑后,元军散落在中原的各武装集团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朱元璋瞧准了这个机会,下令让徐达乘势攻打山西。将王宝宝也赶出中原。同时,又命冯胜和汤和由河南渡河到山西,从南面策应徐达的进攻。王宝宝和徐达在山西兜了几个圈,最后还是败给了明军。20万元军的精锐全军覆没,山西也被攻克。王宝宝率部退到了关外,中原一带只剩下了盘据在陕甘方面的李思齐和张思道的武装力量了。不过这两个人比较滑头,他们都是汉人,对蒙古也没有什么感情,不像王宝宝那样肯卖命。于是陕西的元军在作了象征性的抵抗后便全部徼械投降了。王宝宝退到了甘肃后又组织了力量对明军反扑,可最后还是被打败。甘陕一带被明军攻克,在中原北方,元朝的统治彻底划上了句号。

明军的北伐历时不到一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次由南向北进攻取得完胜的战例。纵观整个战斗过程,首先是朱元璋的正确设想给明军作战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其次以徐达为首的将领们临场的指挥是胜利的关键,元军不是没有将才,可惜他们生不逢时。再次,明军的战斗力是胜利的根本。想当年元军灭宋花了近50年,而在不到一百年后,明军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把蒙古人给赶回了大漠,天意弄人。世界上没有永远不败的人。

当明军隆重的进入大都城时,曾经风光无比的元顺帝却只能灰溜溜的逃往草原,躲进了荒凉的上都。顺帝和他的那帮饭桶们搭了个帐篷又恢复了大元的国号,这个政权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北元”。明军与蒙古人的斗争依然在继续。蒙古人好斗的血性使他们不甘心失败,顺帝也在经常思念自己在大都的快活日子。不过作为另一方,朱元璋也不想给蒙古人好日子过,明军和元军的新一轮争夺开始了。

在明朝建立的初期,元军的势力还是很强的,除了被徐达打趴的王宝宝外,在辽东地区还有北元丞相纳哈出统帅的二十余万人。在云南,也有近十万的元军。此外,一些小的投机民族,比如高丽、畏冗儿等依然支持北元和明朝对抗。朱元璋和明王朝的日子依然很难过,不过朱元璋不是一个窝榻之侧让他们酣睡的人。

公元1369年,北元军曾多次攻打通州,希望能重新夺回大都。结果此举惹恼了明军,朱元璋下令大都的明军继续北伐。元军没想到明军还敢出关作战,各部都没有准备,大将李文忠轻松的便拿下了上都。顺帝慌忙间只得带着老婆孩子再次逃亡,这次跑的更远,内蒙古的应昌,彻底的大漠草原。第二年春,逃到甘肃腹地的王宝宝纠集了残余部队近10万人,主动找明军打,被徐达打的大败,所部的八万六千多官兵全部被俘虏,只有王宝宝带着老婆和孩子靠着一根大木头划过了黄河,这才没有被徐达活捉。

闻知王宝宝惨败的消息,本来就经不住打击的顺帝也是一病不起,最后死在了荒凉的应昌,至死都没有能再回到他的大都。顺帝死后不久,明军便包围了应昌,蒙古军仅抵抗了一天就告失守。北元朝廷所属的诸侯王、官吏都被俘虏,连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刺也被明军捉住,拿送京师。只有顺帝的儿子爱酞识理达腊跑的快,带着几个随从逃到了和林,同另一个被追杀的倒霉蛋王宝宝会合。王宝宝和其它人一起拥立爱酞识理达腊继位,组建新朝廷继续和明军对抗。

两年后,朱元璋错误的估计了北元的实力。集中了十五万人,准备一战定胜负。明由李文忠、徐达、冯胜率领,分东西中三路进攻北元。其中东路军由李文忠统帅,在追击元军的过程中遭到伏击,不过李文忠所部的战斗力强悍,将伏军打退,随后又率部追击,再次遭到北元军的顽强。明军连续作战也使自己损失过大,最后只能班师回朝,东路军撤回关内。另外中路军方面情况也不好,徐达虽然在初期打败了王宝宝,但获胜后却犯了轻敌的大忌,被王宝宝又伏击了一次,明军死亡万余人,徐达收笼余部且战且退,回到了关内。三路军中,只有西路军取得了大劫,傅友德率部在甘肃七战七捷,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不过西路军在设想之初只是侧应部队,担任主攻的东、中两路军都遭到重创,这次北伐基本可以看为失败的一次行动。此次进攻后,朱元璋熟悉了北元的实力,暂停了对北元的主动进攻。这样便给了北元暂时喘息的机会,蒙古人经过修整后又发动了对中原的攻击,双方在边境的冲突磨擦不断,明军据点守护北元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不九,王宝宝病死,北元最后一个能打的人也走了,这对实力、人才本来就紧缺的北元来说无疑是斧底抽薪。

5年后,明军经过调整,大将徐达率部北上,击败了北元脱火赤部的进攻,接着没有停顿又继续进攻,俘虏了元将亦集乃。第二年,徐达再率明军,击败了乃儿不花的进攻。同年,明军对南方元军的进攻正在酝酿之中,傅友德和沐英率军翻越云贵高原,主力集结至滇东,元军也组织了十万人马,双方在白马池大战。元军抵挡不住,全线溃败,十万人马全部被打散,明军包围昆明城。梁王把匝剌瓦尔带着老婆孩子见无路可逃,便投滇池自杀。云南被明军攻克。明王朝的版图基本确立下来。

从公元1368年明军占据大都,至1381年攻克云南,明朝与北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又打又拉。朱元璋自从征讨受挫后便改变了对北元的战略方针,不仅放缓了对蒙古的进攻,而且还用利益收买蒙古人,以削弱蒙古的抵抗意志。此外,朱元璋还善待了被俘的北元皇孙脱古思帖木儿,并把他放回去,让他劝说北元皇帝,也就是他的爸爸爱猷识理达腊归顺大明。可是脱古思帖木儿回去后并没有照作,1378年爱猷识理达腊病死,脱古思继任北元皇帝,率部继续同明朝对抗,属于典型的死硬分子。

对此,朱元璋也失去了耐性。加上明军的实力有所恢复,于是新一轮的进攻开始。大将蓝玉担当了明军的主将,明军的目标直指盘据在辽东的北元丞相纳哈出。纳哈出拥兵二十余万,在东北就是一个土皇帝,而且他所部的元军始终没有受到过打击,属于元军中的精锐部队。明军此次的目标就是辽东,将哈纳斯一举消灭,翦除帖木尔的左翼。

公元1387年,二十万明军远征辽东。由于辽东地处高寒地区,环境恶劣。明军便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并在沿途修筑城池,存积粮草,以其为根据地。随后大军直趋金山,乘着风雪将纳哈出所部包围。蓝玉派人同纳哈出交涉,劝他投降。纳哈出见情况对自己不利,再加上部将的劝说,最后只好率部投降。二十万元军的精锐全部作了明军的俘虏,辽东一举被明军攻克,这也是自石敬塘出卖幽云十六州后,汉人第一次将东北划到自己的版图。收附纳哈出后,蓝玉又率部西进,攻打北元的王庭。而对此,北元方面也有所准备,他们收拾行装后先北逃亡,躲到了很偏远的地区,准备乘明军缺粮撤退时再一举反扑。

明军在蓝玉的率领长途跋涉,寻找元军。半年之后,意外的来到了捕鱼儿海附近,遭遇元军。明军为此受了半年的磨难,此时已经没有对付纳哈出的那种闲心,明军一路追击,终于在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尔加湖将北元的王庭追上。一顿暴揍,脱古思帖木儿准备不足,因为他以为明军已经撤走了,结果明军竟然钻到他的家里来了。愤怒的明军在风沙的掩护下对北元进行了攻击,元军被打的挫手不及。脱古思帖木儿骑着跑的快,而北元自王宝宝之后最能打的蛮子(人名)则在乱军中被杀死。北元方面死伤惨重,脱古思帖木儿的二儿子地保奴以及他的嫔妃公主一百多,北元官员三千多人,外加七万七千多老百姓和十五万多头牲畜全部作了明军的战利品,此外元朝使用了一百多年的皇帝玉玺也被明军缴获。北元经此一战,彻底被打瘫痪。脱古思帖木儿带着太子天保奴和丞相失烈门逃到土剌河时被蒙古另外

一支部落的首领也速迭儿杀死。当年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统治蒙古的历史至此结束。

捕鱼儿海一役后,北元受了内伤,再也无力南下进行掠夺。不过此战后,朱元璋也没有再组织大规模的讨伐,除了朱棣北伐两次之外,明军再无大动作。毕竟像蒙古这样的民族,如果靠硬打是很难征服他们的。而且当这些蒙古人一旦回到草原后,恶劣的生活环境也必定使他们恢复剽悍的素质。而草原又大,明军根本无法在这么大的地域里面随心所欲的作战,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中原地区的士兵又不习惯草原的生活,要想在草原设立长期的居住点显然不可能。于是在朱元璋晚年,明朝采用了守备的策略,继续对付元军。

这些策略中,首先就是修长城。明长城从辽东一直修到嘉裕关。连绵万里,其中宣化、大同之南还修筑了内长城,是一道防御蒙古人的屏障。其次就是设立羁縻卫所,让蒙古人自己管理自己,定期向中央进贡。第三,在边境设置军事重镇,并派驻重兵守护。其中最大的两个官职为宣大总督和蓟辽总督。在明初,朱元璋派自己的儿子统兵驻扎在草原的边缘附近,长年保持对蒙古的打击态势。这些措施保证了明初时期中原的安定与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