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会呼吸的痛创作来源热门20篇

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作文:痛苦的瞬间,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4422

作文

396

孤傲,一种会呼吸的痛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总有理由想起张爱玲。因她的才华,因她对世事的透彻领悟,因她不屑于世故的特立独行。

她精致的文字,她凄婉的爱情,她离开世界的落寞,总让我们心底那一点柔软的东西悄悄展开。但她不需要我们的怜悯,因为她是孤傲的,这份孤傲的疼痛是她自己的选择。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这就是张爱玲对爱的诠释。

胡兰成,一个让张爱玲疼痛了一生的人。为了他,张爱玲几乎倾尽一生的情感。她爱胡兰成,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她不管他汉奸的身份。她不在乎世人的目光,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她爱了,爱的很单纯,爱的很用心,爱的很苦。见了胡兰成,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洁白的花朵。他们曾经拥有相看两不厌,连朝语不息的甜蜜,他们也曾经有过脉脉无语,无语凝噎的深情。那时候的她,文思飞扬,1944年到1947年这段时间,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间。1944年8月,她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集《传奇》,仅4天便销售一空。此后《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十几部作品相继问世。而那时候的他们,“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张爱玲把自身对音乐、绘画的良好感觉,融入到她的文字里,使她的文字泼采流声,颇有感染力。她将人性中永恒的东西隐藏在小说里。她把男女情爱的本相,婚姻的本质,赤裸裸的刻画出来。她的小说超越了那个时代。所以李碧华评价她是一口井,“古井无波,越淘越有。”“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她用她的文字,在生命里跳着孤傲的舞蹈。她的文字是尖锐的,所以她的小说总让人觉得刻薄,让人生出一种寒意。而熟悉她小说的人都知道,她心底里依然有一份宽厚和慈悲。她总是用一种宽厚去原谅她作品里的人物。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也是张爱玲对她和胡兰成爱情的理解和总结。

她和胡兰成的这段感情,颇受非议。对错与否并不重要。她,只是一个生活在自己故事里的人,即使飞蛾扑火,她也会站在火光之上,跳出经典的舞蹈,展现优美的舞姿。这就是张爱玲,一朵尘世里孤傲的花。

然而,这份情,让她痛彻一生。她如花一样的凋谢了,凋谢的不只是她的心,还有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她将孤傲隐藏在她对世界深刻的感悟里,她将生命植根于那段沉默清绝的时光中。

然后,她孤独的走了,留下的,只是一片苍凉,声声叹惋。那种孤傲,那种清冷,守护着她过去的灿烂。那些深刻的文字,那些精美凝重的句子,在时光的回廊里,耀眼而凄凉,化为一种美丽的会呼吸的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动力的来源——压力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周子杰

在六年级这关键的一年当中,压力是非常火的。压力,它会让人紧张,提心吊胆,但它却是动力来源

这一次的数学考试,王老师仁慈地给了我们整个四点钟来做这张四面试卷,在发试卷时,我满怀信心地对陈训说:“这张试卷,我四十分钟就能搞定。”

很快,就开始了紧张的考试。

我先做前面的填空题,填空题有很多,对于粗心的我是一片重灾区。还好,只有六题,很快便过去了。接着是选择题,我最喜欢选择题了:它的题目有趣,只用填字母很省力,并且不需要去绞尽脑汁地想解题方案。

到了轻松的计算题,我随便写写便过去了。到了大题目,大题目还好,下面有很大的空给你写方法,我做到一半,上面的王老师说:“同学们,还有三十分钟,注意时间。”本来三十分钟是足够长的,可这对我来说,只有十分钟。我感到压力就像一座五指山,压了下去。压力来得突然,害得我把原先的思路压成了灰。我只好用麻烦的方程解,可我发现方程列不出来,又改用算式,求出答案时已经过去五分钟了。终于,我在老师报时前完成了附加题。我举起手,示意老师我写完了。

可我一翻试卷,竟落了一道计算题。压力又如猛虎一样向我扑来……

终于,我完成了试卷,得了个满意的分数:97+10。

压力真是时好时坏,它让我紧张而落题,但又让我紧张而有动力,这是应了一句话:有压力才有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回族开斋节的来源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代·菲吐尔”的意译。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天,每年较公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余。

因此,按公历计算,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回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不用守斋。

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决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有时二十九天,有时三十天。

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了,“真主”规定的“使命”,于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初开斋,故称开斋节。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饣+果)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

开斋节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充实的生活是写作的来源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叶圣陶说,文章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心里有料才能写出东西。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那么你需要拥有充实生活

所谓的充实生活:是指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充实的生活也来自生活的训练,平时训练有两个目标: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1)训练思想: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思想:思想起点于困难,因为要解决困难,所以要思想,思想的结果,疑难解决了。在思想的过程中,一般有4个过程:

1.是知道疑难的境地;

2.制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3.假定这种解决疑难的方法 ;

4.把每种假定所涵的结果想出来,看哪种假定能够解决这个困难;

5.证实这种解决使人信用,或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使人不信用;

其中,“假设”是最重要的,没有它就得不到什么新的东西,4和5的评判和验证,使它成为生活的新的东西。

所以训练思想的内涵是指:要使人有真切的经验来做假设的来源,使人有批评和判断两种能力,使人能造出方法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真切的经验的根源是积累经验,要认清见闻接触的外物,看出它们的关系,使成为我们所有的东西。有个两种方法来积累经验:

1. 有意接触外物。

2. 持一种观察的态度,随时随地留意观察。

2)培养情感:有了真切的经验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只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于深厚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一段心痛的回忆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收拾书柜时,目光落到了我的收藏盒上,我不由自主地打开了它,有一张儿时在大南沟和好友欢欢在一起照的照片和野菊花标本,我坐在床上,回想起了那个让我伤心的、遥远的故事……

那是我6岁那年秋天的事了。那时,我去姑姑的流动诊所玩,在姑姑的蒙古包后,有一个小山坡,那里开满了野菊花,散发着阵阵幽香。就是在那儿,我和同龄的欢欢一起玩耍,她告诉我她最喜欢野菊花……

山坡上,常常留下我们天真无邪的笑声,那里,是我们的天地、我们的乐园,而可爱率真的欢欢,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终于,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检验了我们之间的友谊。那是一天的晚上,我和她玩到黄昏,我很害怕,她便送我回家,可是我们在途中遇到了不知谁家跑出来的一条狼狗,不停地对我们“汪汪”叫,恐惧的我随手抓了一块石头扔向那条狼狗,正好打到了那条狗的头上,这可惹恼了它。它凶狠地向我们扑来,欢欢拉着我撒腿就跑,忽然,我被一块石头绊倒了,那条狼狗刹那间冲到了我的眼前。欢欢不知道从哪里拿起一根棒子,挡在了我的身前……

等我从惊吓中清醒过来时,姑父已经把狗赶走了,而欢欢的腿淌着血,看着她包扎好伤口后一瘸一拐地跟着姑父回家时,我的脸上流下了涩涩的泪水……

终于有一天,爸爸来接我回阿勒泰了。欢欢约我来到那个美丽的山坡上,她采了一大把野菊花,对我说:“拿着这菊花,我就会永远和你在一起。”我强忍着泪水,接过了菊花。我们在花丛中合了影……

去年暑假,我又一次来到了我一直眷恋的地方———大南沟。一切如故,依然是那么亲切、那么自然,只是一直没有见到欢欢。我很纳闷:欢欢怎么不来找我了,是她早已经把我忘了吗?我去问姑姑,发现姑姑的眼神有点不太对劲。我连忙问:“怎么了?欢欢是搬家了吗?”姑姑摇摇头。“那她……”我焦急地等待着答案。“她……已经在去年去世了。”顿时,我瘫坐在了床上……

姑姑告诉我,欢欢是在暴雨天找羊的时候惊了马,从山崖上掉了下去……

顿时,所有的情感一下子涌了上来,湿润了我的眼睛。但我强咬住嘴唇,止住了泪。

,使我脑海里一片空白……

在欢欢坟包前,我做了祈祷,并把野菊花花瓣撒在坟边,让它陪伴欢欢,就像我在陪伴着她……

我任凭泪水在脸上流淌,我坚信:我和欢欢的友谊地久天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挫折的来源作文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挫折是指在人心中产生了生活中的落差,或心中存在不满。人生中的很多人生因素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人生困境,或产生了心中的不愉快。其实这些都我们通常说的挫折,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挫折。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在不现实的人生中,心中不断产生了内心中人生困境。我们心中不敢面对过去,心中于存在思维与人生困中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面对挫折来源时候,却没的防备它来的目的。或它来的心中不满,人生是什么。其实与挫折是有关的,因挫折过后便是晴朗的明天。每个人在这挫折的时候,心中不敢面对它。同时也在绕了几个弯,所以我们心中不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或困难。很多不经意的人生,就是从挫折中学习并发展到人生机会的。梦是什么,其实它是挫折的一个部份。心存在害怕,存在对挫折不敢认识到它。因过去中不敢勇敢面对,心中或许明白了挫折是什么时候你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挫折是人经历成长,同时也经历了生活中的复杂与人生追寻的过程。心中或许遗忘了很多,心中存在生活与人生内心人生与现实。

[挫折的来源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作文勇气的来源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期间,妈妈为了锻炼我们,就让我和弟弟上街去发宣传单。我死活不肯去,才不想没事找事呢,但是妈妈说挣来的钱自己花,我才有那么一点儿小触动。

我和弟弟来到一个繁华的广场,开始发放传单了。我的心怦怦直跳,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迟迟站在原地不肯动。要是,我发给别人不接,那可怎么办才好呢?到时候可下不来台了,多尴尬呀!手中的宣传单像被胶布粘上了一样,一张也离不开手。看见弟弟一张张地脱手而出,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看见旁边有个角落,真想一把丢那儿,一走了之。心中五味杂全,很不是滋味。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手中宣传单还是原封不动。突然,我看见旁边有个小妹妹也在发宣传单。她热情的发给路人,有的人没接,冷漠的走过,根本无视她的存在,但她并没有灰心。有的人接了后又丢掉,小妹妹就一张张地捡起。一直发着……她给了我很大的鼓动,我也鼓起勇气发出了人生的第一张:我走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前,正想扭动胳膊递给她时,没想到她还主动向我要。我递给她后,老人还给我说了声谢谢!正是小妹妹的举动,老人温暖人心的语句成了我勇气的来源。别人不接时,我也觉着没什么可害羞的。

小妹妹和老人给了我勇气,刚才的紧张瞬间烟消云散了。越发我就越起劲儿,手中的宣传单一张张地减少,勇气却一步步向我逼进……

[小学作文勇气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网络小说创作要点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有很多人从事于网络写作,从大学教授到农民工,可以说网络小说创作门槛并不高,只要你了解网络小说,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就可以从事这个行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网络小说创作要点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选定题材。就像传统小说创作一样,网络小说的创作也要选定题材。但是这个题材与必须要满足网络阅读市场的要求。如果你用网络写传统题材,会让读者索然无味。那么网络题材都有那些呢?这个太多了,像玄幻、校园、都市、技术流、宫斗等等,都可以成为你的创作目标。根据自己的喜爱和特长去选定一个题材这是你网络创作的第一步,也是直接影响你创作成败的关键一步。

阅读选定题材的成功网络小说,从中吸取经验。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网络小说的阅读量,就冒然进行网络创作,大多的结果是一无所得。因为你不懂网络小说,不清楚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没有把握住网络小说的精髓。所以,应该对网络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后,清楚网络小说的框架和脉络后再进行创作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摸清读者的心理。平心而论,网络小说对文学的贡献意义不大,网络小说不苛求事件的准确性,对文采有没有太大的要求。哪怕偶尔出现一两个错别字也是在情理之中(只要在读者的忍受程度内)。那么为什么网络小说会有比传统小说大的多的市场呢?因为网络小说的创作者们懂得一个道理:小说是给别人看的,只有小说写的符合人们心理,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么这篇小说才有市场,才有生命力。所以,了解读者的需求,显然是网络小说的精髓所在。那么,读者的心理是什么?呵呵,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去摸索。PS:满足读者需求的直接反映就是小说的订阅量。如果你发现某篇小说或者某个章节的订阅量和打赏多的话,就说明它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坚持不断的创作,不断的更新。作为网络新手作家,一开始,小说写的差一些、次一些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没有人一动笔就会获得成功,那些成功的网络作家也是一步步摸爬滚打过来的。所以,不要责怪自己的新作品阅读量小,你仅仅是刚刚开始!只要你坚持不懈,持续更新,光明的一天总会来临。可以说,不断更新是网络小说的生命力,只要你坚持更新(每天不应少于两千字),你的小说就具有生命力,总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

找一个好的网络小说创作平台,把自己的小说挂上去。好的平台对于传播你的小说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因为他们是专业推广小说的,无论是资金还是渠道都是别的地方无法比拟的。如果写的实在很好,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都是有可能的。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本文就不再推荐了,如果读者希望了解的话,可以私信作者。

当你的小说挂到了网络平台后,就要有一定的推广意识了。我们写网络小说不是抒发感情、讨论时事的,我们写网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阅读,更现实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价值收益。不推广何来收益?如果你问平台不是帮助推广的吗?可是你想想,一个平台会随随便便推广一个并不知道前途的作品吗?不会的。只有当作品字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收获一定的人气后,平台才会帮你推广。那么在初始阶段,就要靠我们自己了。所以我们要关注小说的收藏量、订阅量、打赏情况等(必要时可以拉拉“选票”哈)。

新手作者不要全职写作。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网络小说也是如此。开始的一段时间(少则3个月,多则一年)只靠写小说是养活不了自己的,如果你已成家,就更不要指望写小说养活家人了。只有当小说字数达到一定数量和收获一定人气后,小说才能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所以,新手作家不要全职写作,还应该把网络创作当做副业,在工作之余进行写作。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网络作者。有些作者为了短时间内收获很大的人气,从而创作一些很黄很暴利的内容。我们的读者大部分人是青少年,而这些内容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从社会责任心的角度考虑,不应该写这样的内容,而且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自由的痛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大山之巅,夕阳余辉。

落幕再次上演。怀念着,怀念着,怀念着昨日温暖的小巢,怀念着扑向父母怀抱的片刻。凝望着西下的落日,亲淋着如针般带着丝丝忧伤的雨。

“啁——”伴随着一声清脆又极有穿透力的嘶鸣,天边浮现出一只苍鹰。它飞翔着,抖动着颤巍巍的双翅,伴随风的步伐,迎接着雨的洗礼。忽然,它开始急速坠落,如出仓的炸弹,转瞬即将毁灭。一层层雨布被它穿透,一阵阵急促的风擦身而过,夹杂着湿漉漉的空气,离地面越近越让人窒息,放大的瞳孔里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不,它没有绝望,就在离地的一叶间,它开始奋力地拍打翅膀,积蓄浑身的力量向上冲,一层层雨布再次被他穿透,一阵阵清风灌入全身,它充满力量,矫健的身躯扬起了一张搏击长空的风帆。终于,它成功了,它傲立于大山之巅,拍打着被雨洗礼过的翅膀,兴奋地仰天长啸,守望的身躯禅定成一只自由的鹰,从头到脚撒满了夕阳的余辉。

鹰给予山新的高度,山回馈鹰新的视野。

此情此景,心中思绪万千,却又不知所云。为了飞翔?不,为了独立,为了自由,它带着那颤抖的心,不惜以性命做赌注,换取自由的痛。于鹰而言,飞翔就是以痛换取独立,换取自由。

禽且如此,人又何如?

温室里长大的我们又吃过多少的苦?终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副“皇帝”像,一颗“公主”心。风来“爸”挡,雨来“妈”遮,大事小事皆于己无关,烦事琐事必累于父母。为人子女的在享受幸福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种下痛的苦果呢?

鹰屹于山巅,却悄然地闯入我的心灵——我稚嫩的童心里射出最尖锐的响箭,伸向远方,直入苍穹。

夜已深,缥缈的苍穹里若隐若现的星,流放着清辉,寄托着无数的梦。我凝望着那灿烂的银河,一种难以诉说的激动撞击着心扉,不向往花花世界,向往自由的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标点符号的历史及来源

全文共 5847 字

+ 加入清单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标点符号的历史来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古时候有没有标点符号?占主流的说法,是没有。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说有。我们多数人长时间里,受的是“没有”派的影响,还找到了或者说推测到了“没有”的理由:古人的书写材料过于珍贵。这也不是毫无道理。你想,无论是早期的竹简、木简,还是稍后的布帛,加工都很不容易,竹片儿上、丝帛上的空间,自然是能省就省,能多写一个字,就多写一个字,让标点符号占个地方,不划算。

“有”派的意见也不能不听听,因为也并非全无道理。有的专家指出,汉语标点史可以溯源到甲骨文时代。甲骨文的书写者,是使用线条和间空来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的。狭义的标点,指有明确书写形态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没有书写形态的方式,如间空啦、分段啦,等。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完善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产生初始阶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古代书面文字材料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对同一段文字便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标点符号就逐步的产生了。

汉朝的时候,就有人采用“离经”的方法,把文字之间断开。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立经辨志”。郑玄注曰:“离经,断句绝也”。当时人们读书,常在句旁划“し”,作为一种助读标记符号。这便是标点符号的萌芽。

东汉时,句读的符号有“↓”和“、”两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大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朝,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人们采用圈点来标读文字。朱熹在着《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称为句读(音jù dòu,古文语句中的短暂停顿。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即在一句末完需停出打上个“、”,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逗号,在全句意思已完之处画一个“。”,作用同现在的句号。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古书皆为竖排)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在沿用。

到了明朝,随着刊本小说的出现,又多了两个专用号,即一个是在人名旁边画单直线“│”,一个是地名旁边加两直线“‖”。

二、发展成熟阶段

我们现在所用的标点符号,源头在欧洲。西方文字在公元8世纪以前,只用句号。8世纪以后,慢慢出现了冒号、分号等,但使用都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使用规则。直到15世纪末,威尼斯印刷师阿尔德·曼努齐在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又创制了部分新的标点符号,并规定了所有的标点符号的固定用法,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才系统化、规范化。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至于标点符号的提倡和使用,则是“五四”运动前后的事了。

鸦片战争以后,西风之东渐越来越甚,西文也为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熟悉,其标点符号之方便,也时时刺激着大家的改革热情。

1897年,有个叫王炳章的广东东莞学人,取中国原有的“圈”和“点”,及西文中的“句读勾勒”,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由于合乎实用而有人接受,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著名教授、作家均表欢迎并应用。

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是最早应用外国标点于汉语的著述。

五四运动前些年,不少作家已经开始使用新式标点。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对推广应用新式标点符号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于1918年5月,在《学艺》杂志上发表《标点之革新》一文,介绍西洋标点符号10种。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 - 红叶 - 日知斋

同年5月起,《新青年》杂志就全部采用白话排印加上新式标点。它的影响很大,不到半年就有四百多种报刊仿效。由于当时的出版物多采取直排方式,于是使用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中国式”调整。

1914年,胡适就在日记里创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提要号“~~~”等。

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在自己日记基础上增改写成《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发展和推广使用标点符号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人力、物力、技术工作各方面帮助国民党恢复和建立秘书工作,帮助秘书改革,开始使用标点符号。1924年4月4日《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记载:会议通过了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议案,即〈关于本党印刷公文、书籍所用圈点之议案〉。从此国民党机关上下行文中就经常使用标点符号了。这是第一次官方出面规定使用标点符号。第二次见于解放区人民政府的文件,即1949年2月制定的《华北人民政府公文处理暂行规定》,在公文格式中规定了公文一律加标点符号。当时规定一般使用11种标点符号。即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单引号(「」)、双引号(『』)、省略号(……)、括号“()”、(?)、惊叹号(!)、句号(。)。这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各级政府不论上下行文或平行文,都必须使用标点符号。至此标点符号已比较成熟。

三、定型普及阶段

标点符号的定型普及使用阶段,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办法》。当时公布时规定了14种: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专用号(—)。

四、完善提高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应用,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发生某些发展和变化。

1990年3月国家文字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行了《标点符号用法》。由原来的14种改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两种。随后又经部分修订,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子的结尾,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子中间,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标点符号的位置也有讲究。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的位置均居中。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如果是直行的文稿,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行文稿有所不同。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放在字下偏右处。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处。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直行文稿的双引号和单引号要分别变为“﹃﹄”和“﹁﹂”。

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又创造了几种书写符号:即文尾号(o)或(□),用于一篇文章的结尾。多见于杂志。这些新的书写符号已约定俗成,被普遍应用。这标志着标点符号的不断丰富完善。

值得一说的是,国人对于标点符号的引进,也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与西方使用的标点,有几处明显的不同:①句号用“。”,不用“.”。这个圆圈圈,是国人使用了多少年的东西,既熟悉又醒目,比西文的那个小点点,好得多。②引号用『』和「」,不用““””和“‘’”。这是为了适应竖排文字的特点。时过境迁,随着我国文字绝大部分横排,引号也就跟西文的趋同了。③西文的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开头用大写字母表示,汉字没有这种标记,所以要有人名号和书名号。 此外,二者的区别还有:汉语破折号占两个汉字的位置,英语破折号则只占约一个汉字的位置;汉语省略号为六个连点(也可以说成“两组三个连点”),且上下居中,英语省略号则只有三个连点(也就是“一组三个连点”),且居于下方;汉语连接号有“长横”(——)、“一字线”(—)、“半字线”(-)和“浪纹”(~)之分,前三者分别占两个汉字、一个汉字和半个汉字的位置,英语连接号则只占字母m宽度的1/3(–);等等。

汉语里有些标点符号在英语里是找不到的,如顿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在汉英翻译时,顿号常处理成逗号;着重号在汉语里表示强调,翻译成英语时常将被强调部分的文字用斜体或粗体表示;汉语间隔号用于外国人名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在英语中,因为是直接用空格将人名各部分分开,用不着间隔号;汉语书名号翻译成英语时,只将相应部分变成斜体;汉语专名号用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它只出现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英语里相同情况下则不用任何符号。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 - 红叶 - 日知斋

据此说来,汉语的标点符号也是有模有样地持续了数千年,怎么能说没有呢?能想到的解释是:这些标点符号虽然不绝如缕,但实行的范围太小,不够普及,绝大部分的书籍,还是没有任何标点的。还有一点,也不能不提及,那就是“句读”之类的标点符号,长时间里,不是作者所为,而是读者在阅读时做的记号。这种记号,有较大的随意性,是否符合作者原意,也很难说。作为一种标点符号,却不是跟作品同步产生,而是由读者后来“追加”,不同的读者可以有自己的追加方式。这种作品与标点符号奇特的分离方式,可能是世界上各种文字中绝无仅有的风景。像朱熹那样,在著书时候自觉使用标点符号的,少之又少。

如此看来,简单地下结论,说中国古代有或者没有标点符号,都不妥当。准确点说,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标点符号的萌芽,有了使用标点符号的书写实践,只不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时间较晚而已。最为系统、完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普及,则是在西文的标点符号引进和消化之后。

近日见到一篇美国人谈标点符号的文章(见《青年参考》2009年4月7日),得知外国人最初发明标点符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朗诵(按:看来并不是因为当时的牛皮和羊皮这些书写材料忽然地便宜了)。一位叫做Ursula Dubossrsky 的美国人说,英文标点符号一词(punctuation),源自拉丁文punctus,意思就是“点”。这些“点”让读者知道哪里需要稍停,哪里需要加强语气等等。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老祖宗没怎么使用标点符号的原因的解释。不妨这样推测: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更早的时候没有使用标点符号,是因为没有发明出来,跟书写材料珍贵与否关系不大。有的学者纳闷,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而且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

据说,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的文字,都是连着写下来的,没有标点。当时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因为连写而难以断句。到后来,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公元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上圆点和下圆点。从无到有,渐成序列。

作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者,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了5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马氏制定的标点符号为什么能够推广开来呢?除了读者阅读上的需要以外,和他的家族是经营规模较大的出版商很有关系。这个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这些书籍都采用了马氏的标点发行出去,这种标点符号当然就很容易得到普及了。从这时开始,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至于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破窑赋》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吕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再著作郎,入值史馆。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后任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为宰相。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贬为吏部尚书。两年后复以本官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罢相。真宗即位,任命吕蒙正为左仆射。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破窑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作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相传当初是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智慧,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喜欢你,真的很心痛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次想你,都感觉心!而这种痛我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尽头?我不知道我还会思念你多久,爱你多久?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也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

我任性,是我在放纵自己的感情,我颓废,是我在折磨自己的身心,我惩罚,惩罚这份不应该存在的爱情!

累了吗?多少次我在问自己,也同时在问你!爱,是应该继续?还是应该结束?或许早应该结束,并且是彻底的结束!眼泪可以无声,爱的消逝也能如此的洒脱吗?风停了,云也停了,爱你的心可以在这一刻也停下来吗?可以吗?我苦苦的问你,你却无声的把头扭到一边。默默地陪着你走了好长的一段路程。一路上,我们有过太多太多的欢笑、感动、伤心和眼泪。

知道吗?我一直感到害怕,我不知道自己还需要陪伴你走多长的路,我只晓得牵着你的手,一直往前走!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曲折的还是平坦的,我不知道你还是否需要我的牵挂,还是否需要我陪着你。

在你的无声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结局。难道是时候别离?分手很痛,我害怕别离,一直都害怕!曾经我在你的眼中寻找到了勇气,但这一刻我却发觉,勇气已经在岁月中无声的消失了!我发觉自己再也没有太多的勇气去接受你,接受彼此之间的爱情。是你的错还是我的错,我想都不重要了。

一直以来,我们的感情都是一种奢望,一种永远没有结局的期望!在你的眼中,感情可以是虚假的,因为我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现实,给了你无数的冲动,无数的期盼。当我发觉我全身心去投入这个梦的时候,你却在极力让自己躲藏。于是,我看到自己无助的眼神,更看到了我的压抑和痛苦!

我恨,恨你的不完美,恨你给了我一个希望,又给了我破碎!你在我的面前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因为你的眼中充满了伤心的泪水。

如果我的爱给予你快乐,那么请你将永远铭记这份快乐;如果我的爱给予你痛苦,也请你记住生命中有这么一个人给予你这份痛楚;如果我的爱给予你无尽的伤痕,那么也请你记住给过你伤痕的这个人,可以吗?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可不去认识你,不愿意让自己爱上你,更不愿意给予你伤痕!我在苦痛中挣扎,我在苦痛中放纵着你的一切一切,我知道这是你对我的惩罚。

此刻,再也感受不到我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也再也感受不到你深切的眼神和那份执着的爱。我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一个你,我最终得到的是什么?难道也是一份说不出的伤痛吗?

寂寞的夜里,再次叩心自问:“我真的喜欢你吗?”“你也真的喜欢我吗?”没有人可以回答我。宁静的夜,给我增添了一份孤独,一份寂寞!那么,我只要让自己独自一个人再次去享受这份孤独,这份寂寞,这份宁静。仿佛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你在我身边的亲切。当我想在黑夜中寻找你身影的时候,才发觉你如空气一般。我捉不住你,如同你捉不住我那颗跳动着,却摇摇晃晃的心!你看不到我内心所承受的痛苦,同样看不到我内心也有一道伤痕。再也没有人为我点上一盏心灯,再也没有人可以真正去读懂我内心的忧伤。

梦的确很美,我却总是在梦境里与你相随。我知道我已经从你的梦境中走了出来,而你的梦中人也将永远不再是我,于是一种伤感、一种痛由然而生。

喜欢,不能说痛,我只好忍着不说;但泪可以不让它掉下来吗?不可以,因为此时我早已是泪流满面。

我不知道我需要多长的时间才可以真正的把你忘记,我不知道我还是否有想你的勇气。但是,我知道我的这份喜欢,这份心痛,将会陪伴我一段很长很长的日子。

[喜欢你,真的很心痛作文1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3159 字

+ 加入清单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对古近体诗词的欣赏和创作的热情,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出版集团、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人民网、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共同举办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

自2012年“诗词中国”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原创投稿15万余首,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直接参与大赛的用户累计突破5000万,中国移动发布诗词中国短信覆盖人群为2.1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传统诗词大众普及、推广与传播平台。

第三届“诗词中国”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开放海外诗词爱好者参与渠道,将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本届大赛将于6月18日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一号演播厅举行启动仪式。届时,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团队将有工作组莅临启动仪式,并现场开启挑战倒计时,见证第三届“诗词中国”的世界之旅。

2016年6月18日,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征稿活动也正式启动。

第三届征稿启事如下:

一、参赛对象

大赛主赛:不限年龄、不限国籍、不限性别,均可参赛。

青少年分赛:18岁以下青少年诗词爱好者。

二、投稿方式

1、网站投稿:

登陆诗词中国官网(http://www.shicizhongguo.cn/),注册后即可投稿。

注册方法:打开诗词中国官网(http://www.shicizhongguo.cn/),点击“注册”链接,使用手机号码注册,注册成功后,点击“参赛投稿”栏目,即可进入投稿页面,按照提示输入您的作品即可投稿。

2、诗词中国手机客户端(7月1日开通)

通过登录诗词中国官网(http://www.shicizhongguo.cn/)、中华书局官网(http://www.zhbc.com.cn/),或通过手机登陆中国移动MM客户端或MM网站mm.10086.cn,以及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豌豆荚,搜索“诗词中国”进行下载并安装,登录“参赛平台”。参赛者需以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上传诗词作品参与本次活动。

3、手机短信:(限中国移动用户)

大赛主赛:移动用户编辑短信“标题/内容”发送至1065810599。

例如,编辑短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发送至1065810599

青少分赛:移动用户编辑短信“QS标题/内容”发送至1065810599。

例如,编辑短信“QS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发送至1065810599

特别提醒,因为是网络系统接受作品,所以格式一定要按照上边所说的,千万不要在诗词后边落款写名字和时间。

4、微信上传

(1)“诗词中国”公众号上传:关注诗词中国官方微信“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shicizg),点击“我要参赛—我要投稿”,注册后根据组别类别即可投稿。

(2)“微公益365”公众号(7月1日开通):关注微公益365公众号(公众号:weigongyi365),手机号注册后,选择“诗词中国”菜单,根据组别类别即可投稿。

5、邮箱上传:

以邮件方式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shicizg@139.com上传原创作品。请在邮件标题注明:年龄组别(青少组或成人组),邮件正文标注:体裁+组别+题目+手机号码。

6、飞信上传(限中国移动用户)

通过飞信公众账号进行作品提交上传原创作品(添加飞信公众好友按照菜单选项提示步骤操作)。

7、海外作品上传

海外参赛者以邮件方式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shicizg@139.com,上传原创诗词作品。

请在邮件标题注明:所在国家+姓名+联系电话;邮件正文处注明:作品体裁+作品题目+作品内容。

以上信息全部使用中文。

三、参赛作品要求:

1、体裁:

要求参赛作品均为原创的传统诗词作品,具体体裁为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词、古风。

2、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的古近体诗词作品,剽窃必究,发送参赛作品的手机号将作为组委会联系作者的唯一联系方式。

四、赛程安排:

1、征集:

本赛于2016年6月18日12点开始接受参赛作品,至2016年11月30日24点结束征集。

2、评审:

初审: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每月评出月度优秀作品。

复审: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月30日为专家评审阶段。

终审:2017年3月。

3、公示及投票:2017年2月1日至2月28日为作品公示及投票阶段。

4、颁奖:2017年4月公布获奖作品并举办颁奖典礼。

五、评审办法:

1、本次大赛将通过群众投票和专家评审两种方式相结合评选优秀诗词作品。

2、所有参赛作品将通过初审、复审、终审三个阶段的选拔,并于2017年2月1日至2月28日向全社会公示,接受大众监督和投票。

投票方式:1、编辑短信“TP+作品编号”发送至1065810599,每个手机号码每天对同一作品限投一票;2、登陆诗词客户端按照提示进行投票(需注册);3、通过“诗词中国”微信号、“微公益365”公众号进入诗词中国大赛专区投票(需注册)

3、大赛将按照绝句、律诗、词、古风四个组分别评选,最后将评选出

优秀作品300首,并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

4、评审的最终解释权在大赛组委会。

六、奖项设置:

1、优秀作品月度创作奖

大赛评委会根据每月作品的专家评分排名,每月评选出60篇优秀作品创作奖。每月16日至30日,大赛组委会将在诗词中国客户端、诗词中国官网等平台公布上个月获奖的月度优秀作品。

2、优秀作品年终创作奖

活动评审阶段,大赛评委会按照绝句、律诗、古风、词等四组共600件候选作品进行公示、投票。终审阶段,依据每组作品投票数(投票阶段,手机短信投票、手机直接转发投票、客户端投票的累计数)排名和专家评分排名综合评定,共选出300篇年终大奖作品。

3、月度转发奖

每期以客户当期转发量累计排名(当期转发量为客户当期起始至截止日期内发生的短信转发量、微公益365微信公众号、“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分享量合计,共五期)为依据评选出转发奖100名。

短信转发方式:(1)、短信发送FX+种子短信ID+接收方手机号至1065810599;(2)、客户端、微信点击分享进行转发

4、月度下载奖

每月设立月度下载奖100名,共五期。每月(各月下载次数不叠加)下载随机作品,下载1次及以上的客户有机会参与抽奖。

短信下载方式:短信发送D或D+作品编号到1065810599,通过短下载随机作品并可以转发。

5、月度订阅奖

短信订购奖:每月设立月度短信订阅奖50名,共五期。每月从已订购业务且不退订的客户中抽取(活动期间不重复参与抽奖)。

(订阅方式:编辑短信“T”发送至1065810599免费订阅活动作品包)

6、大赛客户端月度使用奖

每月设立客户端奖200名。每月(各月使用次数不叠加)登陆使用客户端2次及以上的客户有机会参与抽奖。

7、年度投票奖

设立年度投票奖200名,大赛投票期间,通过手机短信投票、手机直接转发投票、客户端投票等方式投1票及以上的客户有机会参与抽奖。

8、年终转发奖

大赛评委会将依据活动期间客户转发总量评选出年终转发奖150名。

转发方式:1、短信发送FX+种子短信ID+接收方手机号至1065810599;2、客户端、微信点击分享进行转发

9、大赛客户端年终使用奖

大赛全程期间,每月使用大赛客户端的次数超过15、10、8次及以上的客户分别参与年终使用奖一、二、三等奖抽奖(不重复获奖)。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

10、青少年组创作奖

本奖项设立180名。大赛评委会根据作品的专家评分排名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优秀奖100名。

11、海外年度创作奖

本奖项设立45名。大赛评委会根据作品的专家评分排名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

以上各奖项具体奖品见诗词中国活动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你的呼吸我的心五年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妞的咳嗽,白天还不太明显。

而在她入睡的那半个多小时里,对躺在她两侧的我们而言,简直是一种煎熬。宝贝啊,几乎是不住声地咳嗽,那每一声都好像咳在我们的心尖上。我们大气不敢出,默默的。妞的呼吸似乎连着我们的心——,粗重时,我们的心悬着,咳嗽时,我们的心揪着,平稳下来了,我们的心才稍稍放下。

怎么可能睡着呢?

每一位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让我替孩子病吧!

要说畅畅这几天的表现,已然是不错了。中药是真苦……我们对她是很有信心的——当医生问能不能吃中药的时候,我们不假思索地回答:“没问题!”的确,在过去的两年里,畅畅吃药是很乖的,总是自己皱着眉头一勺一勺咽下,然后飞快地舔几口棒棒糖,最后还要主动把棒棒糖交出来:“给我放好吧,我明天吃药的时候再舔。”

不过,孩子总是在变化的,不是吗?

这一次看医生回来,小丫头好不情愿!头两次喂药,几乎是斗争着才成功的!昨天晚上该吃药的时候,我问她早上的棒棒糖呢,她不说话。姥姥说:“我一转脸,她就吃完了,还说没事,我爸爸的包里还有一个呢!”

小孩子都是小人精儿。当她明白了这件事是无法逃避的时候,她还是会做的。你看,昨晚没有棒棒糖,畅畅还是喝完了那一份中药不是?

可是,怎么就没有好转呢?

我们小声地商量着。经过分析,认为这次看的医生也许没有把准病症。这是一位主任医师,但是之前只找她看过一次,不是很熟悉。在周一晚上,畅畅妈给妞喂了甘草片,她的咳嗽已经少了。而从周二起,吃了这位医生开的药,咳嗽却反而增多了。没办法,正如我们身为教师,明白所谓的特级教师未必是好老师一样,这主任医师又怎么可能让人百分百的放心呢?在畅畅一岁多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教训。那时,我们发现孩子的耳朵有点儿不对劲,挂了一位主任医师的号,那位医生立马确诊为中耳炎。而在用了几次药之后,孩子疼得直哭,让我们心疼得不得了。幸好我表哥就是一位耳鼻喉大夫。我们又赶过去找他瞧,他却笑了:“没事,就是外耳道可能是被挠破了,敷点药就行了!”回来一试,果然!

是不是应该换个医生看?真不明白啊。不过是最寻常的感冒咳嗽而已,怎么就不能随便找个医生就可以放心呢。

还好,睡熟之后的妞终于不咳嗽了。

看看表,我们提心吊胆了一个钟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常见小说的的创作技巧

全文共 3991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小说创作技巧

一篇好的小说,并不在于它对于传统的继承和模仿。而是颠覆与背叛前人的遗留。以1922年为界,小说的这一进步特征越来越明显。因为那一年是现代派全面爆发的里程碑。从此,外国文学界皆对此奉若神明。真正实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人人风格、手法皆自成一家。凡是对前辈的模仿都没有什么出路,他们只能背叛,不断地创新,于是形成了今天小说异彩纷呈的局面。

生活与想象力

世人皆云:"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此话不假。但问题是,小说到底是要偏向于生活描写,还是"乘物以游心",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的一大问题。须知早在东周时期,庄子就能写出类似于现代派手法的散文,但是从那以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作家。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条:1,儒家牢不可破的思想统治,他们禁锢了中国人千年的自由。2,民间多年形成的爱看故事的陋习,这最是阻碍艺术家的产生。所以至今,国人仍是故事至上,懒得思考小说中的问题。大部分人浑浑噩噩,毫不自觉存在,这不得不说是奴性所致。书商以利益至上,不断投其所好。于是出现了太多"垃圾小说",如同洋快餐,没有营养而且吃过就忘的作品,仅仅可供消遣。当年巴尔扎克曾立志写一部《人间喜剧》结果没有写完便撒手人寰。巴尔扎克一代文豪,悲天悯人。却并不为笔者所欣赏。正如莫罗亚为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撰序所言:"《人间喜剧》把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他也确实描述了整整一个社会。相反,普鲁斯特的一个独到之处是他对材料的选择并不在意。"用巴尔扎克的方法写作的话,那么小说迟早要走入穷途末路。因为在描绘外部世界的能力上,小说远远不如电视、照相机,甚至油画。但是小说作为人类的产物,而不是上帝的,却能够通过观察外部世界来获得对自身的某种认知。因为"世界是被人类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在现代派的手底下,经常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场景与情节。但是仔细寻思,这些被抽象出的东西却在生活中有其本来面目。比方说卡夫卡描绘的"城堡"、"审判"的意象,实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就是生活在如此一个官僚、蛮横、强者至上、权力意志第一、阴暗面同样很大的世界中么?然而就是这样的意象,才体现出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性的不朽价值。因此,生活是小说的基础,想象力是小说的根本。二_小说的意象意象是否突出、高明,是一部小说成败与否的关键。当然"成败"不指销量。以下分析几个具体例子。

线索性强的意象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家族第一代因近亲结婚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家族因此得到创立。家族的最后一代,又因同样原因生下同样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家族因此完结。这一线索串起了马贡多的百年兴衰,恍惚会有时间错位的感觉。靠一个意象,作者便生发了整部作品。思想性强的意象:博尔赫斯的"迷宫"(小径分叉的花园)。时间是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是无限连续的,是分散、集中、扩散的网。每一个分叉的路口,选择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结局。这一意象完全颠覆了传统线性的时间观念,堪称经典。共谋性强的意象组合: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因为瞥了一眼橡树叶,同时听到姑娘们的欢声笑语,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改变了命运。这一组合使用频率太高,随处可见,也体现出它的威力所在。其他类型的意象,实在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赘言了。

小说的结构

这是专业人士评点小说的依据之一。本来对普通读者,结构根本无所谓,只要你别写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行。殊不知结构恰恰是小说赖以生存的根本。结构是否特别,在小说评价中并不占有绝对分量。关键是这个结构必须适合这个材料与构思。比如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使用了双明线、一暗线的结构。两个明线人物不同,事件不同,空间不同,但却隐隐约约纠纠缠缠,最后终于汇合,同时从未真正清楚介绍的暗线也真相大白:原来是两个明线的根源。接着就看出两条明线间人物的对应关系。这种悬疑小说式的结构使人激动不已。此结构也与此书成为近年来罕见的经典作品。而米兰_昆德拉的大多数小说,都使用了巴赫音乐式的复调结构,各部分间形成了"13531"式的音乐结构。符合昆德拉哲理性强、人物不固定的写作特点,恰如其分。

文学与艺术、哲学的大融合

这又是现代派另一趋势。后现代派的作家们开始从现代先锋艺术家那里汲取灵感。达利、毕加索等大师影响了一代文学家,他们开始借鉴美术的创作手法与关注内容。昆德拉更是醉心于哲学研究,并确立了自己小说浓重的哲学风格。相信后现代派也会在这方面走得更远。

小说的冲力与张力

一部高水准的小说,必然可以具有足够的冲力,冲破空间的阻碍、时间的诅咒。囿于空间、时间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庸常之作。正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一样,敢于"想到想不到".因为时间、空间等,都是一篇故事的必要因素,而不是真正小说的。综观现代派文学,没有任何一位大师甘于受困于此,而是自由、思想至上,决不做现实的奴隶!张力又是小说精彩的保证。它并不是打动人心的情节,而是和结构有关的、前后呼应或形成落差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小说不再苍白,仅仅是无力的说教,而能够真正靠文学魅力打动人心。典型例子就有昆德拉多次使用的"假实证幻"的手法。让小说的结局提前,结尾在戛然而止的某一刻,《不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均使用了这一手法。瞬间使读者感觉到、命运的苍白、情节的精彩。

小说的未来

笔者斗胆做一回预言者。近年来现代文学界渐有疲软之势。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耻》十足反映了这一趋势。其水平根本无法与过去任何一位大师相提并论。要知道就连昆德拉,至今也仍未获奖。社会潮流不再有利于小说创作,一切围绕市场指挥棒转。在这种情况下,小说很可能就此式微,或是倒退。这本身或许也是时代需要。从此小说将划分为两大阵营:商业小说与纯文学小说。1922年那样的黄金年代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到来。然而当世界再度堕入苦难中时,物质会受挫,小说也会再度抬头。小说的可能境地,实在难以穷尽。只要你想,没有写不出的。因为"世界是被人类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因为(借用一句广告语)"我能,无限可能!"小说如何才能"好看"小说要想写得好看,首先有故事。故事是一篇小说高度凝炼之后的内核,是小说的心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故事在一篇小说中的重要性。有的刊物开辟的栏目就叫"好看小说".其前提是好看的小说应有好看的故事。小说家是艺术家。正如音乐家是用优美的乐章思维一样,小说家是用故事来思维,他的人生观、个性由此体现出来。读者想要知道引起自己兴趣的人物命运如何,事件的发展趋势、结局是什么,情节会满足这种要求。故事应该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能够和题材相适应,合情合理;情节像不断引导读者兴趣的路标,一步一步带领读者进入自己的艺术殿堂,进入你所要求的那种心境。你不能轻易让读者看出你的意图,要不断设置障碍,甚至误导读者,声东击西,一会儿让读者最不愿的事情发生,一会儿又让读者意料不到的事情出现,千方计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看不出上了小说家的圈套。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好理解,有些意识流小说或心理小说等,情绪化东西四处弥漫,似乎不容易理解。其实,这类小说也是有故事的。它的故事虽然只是一种意向、情绪上的扑朔迷离,但包裹着心理内核是能感受出来的。一切外在的东西就由此繁衔出来。这类作品中故事可能是在一个你不熟悉的或没有料到的平面上,它们可能写的是心理的、情绪的或内在的事物。直觉与思想也很重要。作家的文化底蕴是衡量作品深度、成败、高下的尺度,主题思想的体现往往与文化底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完善。一部小说打动读者的也往往体现在这方面。那么,思想意识又从何而来呢?小说家的思想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感觉(直觉)。他可能仅仅意识到人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情节这样发展比那样更流畅。为什么如此,则很多人可能并不能自觉地意识到。小说家并不是哲学家。深奥的思想也许并不能产生优秀的小说作品。直觉是认识的出发点,它将人的主观感觉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仍是艺术的特殊属性。这其实也符合一个规律,如果先有立意(意欲表现什么)的桎梏,围绕这个什么"主题"来硬加上些东西,这是创作上的大忌。其次,作家的创作主题意图与受众阅读后获得的主题感受常常并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直觉"意识是弥足珍贵的,它如电光火石般稍纵即逝。把握住这可贵的"一瞬",则有赖于作家长期的思考。思考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是对过去积累的思想意识、精神、道德评判、价值观等等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对叙述表层下各种主题碎片予以挖掘、整合。寻找作品的深度,直觉往往是致命一击。小说应该从正在发展、变化、行进中的历史(现在时),而不是从已经发生的历史(过去时),去提炼自己的思想意识。要有超前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敏锐、敏感、极富预见性,善于发现别人所忽略的现象和细节。具有有别于一般人的识活动,能辩别出事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当别人只看到部分时,小说家能预见到整体,能抓住其精神实质。除细节外,他能看出决定人的精神状态是什么,周围人没有注意到,而常常连作品中人物自己也意识不到的东西,从而创作出人物独特的性格。那时,也许是人物自己左右、操纵着自己的命运发展。特别是当你把人物尽可能的想透彻,而人物已经在你心中生根、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托尔斯泰说:先不去想情节的发展,在写作之前,先把自己的人物尽可能的认识清楚。作家的观察力不是"摄影",而是能够引起作家共鸣而又经过作家透明理解的那些观察,才能使作家创作出非常真实、生动、能够表现社会面貌的优秀作品。优秀的小说家总是在追求着叙述语言的个性化,完善着自己的叙述风格。但就整体而言,写作者在写作主体意识上对叙述语言着意进行把握、操纵者,似乎较之以前要少多了。平白直露的作品比比皆是。许多作品仅仅是在叙述一件事,讲述一个故事而已。叙述语言的技巧艺术荡然无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鸟儿的痛作文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个美丽茂盛的森林,里面住了许多小动物,他们每天都过着快乐有趣的生活。

春天,树木发出新芽,重新穿上那翠绿色的衣裳,小鸟儿们有的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有的从鸟窝里探出头了,森林非常热闹。小溪的雪也融化了,小鱼儿和小虾在水中游来游去,快乐极了。

夏天,小动物们有的在河里游泳,有的在森林比赛赛跑呢,可开心了!

秋天,树上都结满了各种颜色的“小灯笼”,有的动物在忙着采集食物,为过冬做好准备呢。

冬天,小河结冰了。有的动物都在冰上滑冰,有时会下几场大雪,小动物们就会在白皑皑的雪里捉迷藏、打雪仗、堆雪人,可开心了!

可是,有一天,在鸟儿们玩得正高兴时,突然,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打破了森林的热闹,小鸟赶紧飞起来,只见一个很大的机器上面装着一个长长的锯刀。一个人坐在机器上遥控它,砍倒了一棵又一棵的树。鸟儿们团结起来阻止他们,便拼命地朝机器窗上撞去,不惜头破血流。可是,冷酷的司机并不理会鸟儿们,反而砍得更欢了。鸟儿们绝望了,只好静静地看着人类一点点毁掉鸟儿们昔日曾经的美丽的家园。鸟儿的兄弟姐妹劫难难逃:有的远离了这个地方,有的被猎人用猎枪打死了,有的被抓到一个个精致的“宫殿”里,失去了自由,还有的失去亲人,在苦中流泪。其中一只小鸟仰望着月空,幽幽地说:“你们知道吗?从前,这里很美:有花、有草,每当春天来临时,我们在树林里玩耍,这里一片欢声笑语……”小鸟顿了顿,一丝笑容挂在脸上,闭上眼睛,回忆着以前美好的生活,一颗颗泪珠流了下来……

那不仅仅是鸟儿们的一颗颗泪珠,而是他们对人类的仇恨,对人类的不解,对人类的控诉!它们不解人类为什么要毁掉它们美丽的家园,毁灭它们不就等于毁灭自己吗?

“砰”的一声,一颗冰冷的子弹射入了小鸟的胸膛,小鸟发出了最后一声哀鸣。这是痛苦的哀鸣。

人类啊,你们觉醒吧!如果你们再到处破坏,受伤的不仅仅是鸟儿们,你们也会受到伤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故事:呼吸之间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1984年春,里根访问中国。他的夫人南希在西安一个小姑娘的售货点买了几件小礼品,价值人民币5元。里根给了小姑娘一张10元的人民币,可是小姑娘一时没有零钱找,窘迫地四处张望。里根就说:“留下这钱吧。”但他们刚往前走一会儿,小姑娘就追了上来,把该找的5元给了里根。美国总统在自传里写道:“到这时,我倒成了窘迫的人。我意识到,为了试图给小姑娘解围,我看来是在给她小费,我的反应不够快,失礼了。”看了这位美国国家元首的议论,笔者不禁掩卷沉思,对那位经营小本生意的姑娘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承认在一位中国姑娘面前“失礼”了,是姑娘的自尊打动了他。只有自尊才能受人尊敬。

有人请教一位哲学大师:“人活着靠什么?”大师说:“呼吸。”“那么,”那人再问,“呼吸又为什么?”

大师答:“呼者,为出一口气;吸者,为争一口气。”

人的尊严、境界都在这一呼一吸之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医院呼吸科病房爆满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记者从江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了解到,1月中旬起,该科的病人又迎来一个高峰期。该科58个床位已住了70多个病人,病患以中老年人居多。病因主要是因阴雨天气引起,而非灰霾。

该科医生邓睿介绍,灰霾天气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孕妇长期呼吸污染的空气也会对孩子发育产生影响。“灰霾天时,粉尘进入并刺激气道引起痉挛,病人出现缺血缺氧,导致有害因子进入到血液循环并引起血管病变。对于肺部,则类似异物粉尘直接进入肺部并引发炎症或感染,严重者也可能导致血管堵塞。”

不过,邓睿也称江门目前的污染程度和灰霾天气还远没有北方严重,市民不用过度防护。遇到灰霾天,老年人尽量减少在早晚空气质量差时晨运;若使用空气净化器,则要注意关闭好大部分门窗,以防止外围污染空气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长之痛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成长,就是一部只属于你自己的离别史。

还记得刚上初一的时候,独自一人,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荆门。刚来时,真的是很苦。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自己又从未有过独自离家的经历,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再加上小学散漫惯了的我从未经历过快节奏的学习,几次测验下来,成绩都很不理想。生活中的不适应和学习上的困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想过放弃,但我能放弃吗?父母送我来这里不也是为了让我有个更美好的未来吗?

学得很艰难,但我还是不断地进步着,学习终于有了些起色。可就在这时,家中却传来了爷爷去世的消息。而我因为在学校学习,爷爷临终前也没有再见到我一面。离开父母到荆门读书,我心中的不舍还可以忍受,可当我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时,当我看到爷爷的黑白照时,我的眼泪却不禁落了下来。我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亲,我也失去了我最亲爱的爷爷!

逝者的时间已经暂停了,他们活在生者的记忆里;生者的生活却还要继续。我怀着心中的悲痛,继续学习,一直到了初三。

“初三了,出山了。”是啊!我们学习了这么久,是该要“出山”了。初三的学习更加紧张,有许多同学的家长都来校陪读,可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的父母没有来。初三时,我的寝室被评为全校最差的寝室。寝室里每天都有讲不完的话,晚上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又必须早起背书。因为睡眠不足,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在下面打瞌睡,每天如此。那时,我真的有些濒临崩溃了;可是,我不能倒下,你倒下了不会有人扶你,别人只会从你身上踏过。最终,我坚持下来了,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考的结束,不仅意味着高中的开始,更代表着要与三年来朝夕共处的同学和老师分离,从此天各一方。拿着我们的毕业合影,回忆着三年来的点点滴滴,那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感动与怀恋,我真有些头岑岑,泪潸潸了。

初中三年来,有泪水,也有欢笑。一路走过,我们感受到了别离之痛,也收获了成长。没有血汗的浇灌,哪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真正的强者不是不流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奔跑的人。”一路向前,一路艰辛,一路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是创作控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讲到小发明小创作,那可是我的特长。记得二年级时,我创作的“双用胶带机”还获得过鼓楼区一等奖呢!

一年暑假,妈妈带我参观了一个南京中小学生发明创造成果展。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里面展出的有:定时服药提醒器、怎样减少洗手液的使用等等,让我受益匪浅。于是,有个自己也想动动手的念头。

对于我的这个小创作,制作灵感来自一个美好的梦。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早早地就上了床。半夜醒来,我想到自己经常做剪纸,每次撕双面胶时,满手都粘乎乎的,很不方便。怎么办呀?突然,我想到爸爸帮我买的胶带机,轻轻一撕,一节胶带就在锯齿处断开了。那我就再制作一个双用胶带机吧。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起个早。我在自己的整理箱中找到了它,胶带机。我将它放在我的书桌上,然后去工具箱里找了一节装修没用完的电线,找来一卷没用完的双面胶和一卷细胶带。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仔细想了想我的操作步骤。首先,我要在胶带机上戳个小洞,我请来爸爸帮我的忙。“爸爸,你可以帮我在胶带机上烧个洞吗?”“好呀,你去帮爸爸拿把十字起来。”我看见爸爸打开煤气,将十字起放在火上烧。几分钟后,爸爸将烧得滚烫的的起子在胶带机我指定的位置轻轻一戳,一个小洞就完成了。接下来又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了第二个洞。下面的工作由我来完成。那根电线经我的小手三绕两绕,就成了那卷小胶带的固定物。我把双面胶套在胶带机的轴上,大功告成。我迫不及待的试了一下,还真好用。撕双面胶时,手也没那么黏了。

我看到妈妈煲鸡汤时,喜欢放些木耳,可是每次妈妈从水里捞泡好的木耳时,它好像跟妈妈捉迷藏似的,有时还会从妈妈的手里滑下来,落进下水道里。于是,我看在眼里,决定帮妈妈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一个装德芙巧克力的塑盒子,用小十字起烫了十几个小圆洞,妈妈洗菜专用沥水盒诞生了。这个小制作为妈妈洗菜节省了时间,得到了妈妈的夸赞。她表扬我是个细心的孩子,懂得废物利用。

我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创作控”,我以后一定能做出更好,更实用的好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同呼吸共命运的作文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一字一句中包含着浓浓情,浓浓的爱国情。

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想到了我伟大而可爱的祖国,想到了国庆阅兵场上昂首阔步跨过天安门广场的一个个挺拔的身躯;每当嘹亮的国歌奏起时,我看到了日臻强盛的中国,看到了一个面对大灾大难却从不屈服的中国。

追溯历史,我们的祖国母亲一路走过的道路坎坷而又艰辛,有辉煌也有失落。汉朝开我国盛世先河,“文景之治”使当时的中国逐步走向强大;唐朝创下了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一度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备受世界的关注与赞赏。人民也得益于当时的太平盛世,安居乐业,一片祥和景象……但到了清末时期,统治者死抱着“四大发明”和“文明古国”等早以消逝的光环自欺欺人,不图发展,闭关锁国。待百年之后,国人再次看到世界的时候,我们繁盛的祖国变成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从战争到第二次战争,从第二次战争到英法联烧圆明园,再到八国联军侵华……国家和人民饱受摧残,民不聊生,国破家亡。

我们不难看出,“弱肉强食”这一自然规律在世界上生动的演现,历史告诉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现在,我们的祖国变得愈加强大了。由全国十三亿人民共同架起的新中国是那样的坚不可摧,是那样的不可动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