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作文有哪些800字(汇编20篇)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作文有哪些800字,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4490

作文

1000

篇1: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与中华文化若后若先之先古文化,或已夭折,或已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华能以其自创文化独立于其名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因此,作为炎黄子孙的大家,应该传递灿烂的中华文化,守卫大家的文化家园。

从这一刻起,大家不要沉醉于那些糜烂的情爱歌词,不要依恋于乱竹丝耳,踏上文化的故土,让余秋雨告诉大家他的“千年一叹”是在叹谁的心坎。让冰心告诉大家,她的“繁星”点缀了谁的世界;让海子告诉大家,“那片海”在春暖花开时润色了谁的眼。

在历史的长河中,掏出一抔闪着光的沙土,细细掏尽。拾出经典,珍贵地收好大家的祖先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继承与发展后再传递给下一代,让中华文化在大家的守卫下闪烁其迷人的光芒。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中华节日文化则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品不透的茶茗。

新春佳节,寄寓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

欢度传统佳节,是中华儿女在用最自豪的方式传递、守卫着瑰丽多彩的中华节日文化,皆因中华节日文化乃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来吧!让大家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听古代圣贤佳人在耳边低声吟唱,享受民族风俗,浴心波涛,感受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这就是欢度传统佳节,传递、守卫中华文化过程中萌发的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神清气爽啊!

与此同时,大家更应该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保护文化遗产,才能向世人标识大家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让绚烂的东方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给大家的子孙。

传递、守卫中华文化,是让经典文化的光芒在历史长河亘古不息,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萌发源泉,是向世人展示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的标识。

因此,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将中华文化的传递与保卫视为己任,守卫大家的文化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八年级传统节日作文600字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喜欢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有的人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的人喜欢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但是我喜欢正月初一热闹的春节。

春节也被称为“过年”,是我国民间隆重而富有特色的古老节日。在外地的人无论多远都要回来,除非特殊情况,才不回家。春节,大人们都回来了,在家的孩子就不感到孤独了,家人们在一起团聚,大人们忙着为过年做准备,孩子们可以开开心心地玩耍。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年三十早上开始贴春联,说到贴春联,我就想到了过年时妈妈贴春联的情景。当时,我要过去帮妈妈贴春联,妈妈却担心我帮倒忙,就把我赶走了,说:“去去去,一边玩去。”我刚要走,一转头看见妈妈把“福”字贴倒了,就是赶紧大喊:“妈妈!妈妈!您把‘福’字贴倒了!”我劝妈妈把“福”字重新贴。“傻孩子,把‘福’贴倒了,‘福’才能到我们家里了呀!”妈妈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哭笑不得地回答我的话。这时,我才明白。看着妈妈贴好的红彤彤的春联,我不禁吟诵起了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完春联,奶奶和妈妈就准备做中午的团圆饭,中午一家子人围坐在桌子旁有说有笑地吃着团圆饭。下午,爷爷和爸爸去祭祖,奶奶和妈妈又开始忙活起晚上的饺子来。除夕晚上是要吃饺子的,听妈妈说老一辈的人把它叫做“扁食”,以前是素馅的,现在生活好了就是肉馅的了。我还看见妈妈拿了几个五角的硬币,用开水消了一下毒,接着把硬币包在了饺子里。我很奇怪,于是就问妈妈:“为什么您要把硬币包进饺子里呢?”妈妈笑了笑,说:“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在新的一年会财源滚滚哦!”我听了,无比期待晚上的饺子宴!晚上,果真吃到了,我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大年初一早上,终于到了磕头领钱的时间了。我们家的每个孩子都要给爷爷磕头,不光能吃美食,还能领钱,然后对爷爷说些祝福语。

春节到了,每个人都应该快快乐乐的,尽情感受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一传统节日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不仅可以吃到美食元宵,还可以观看舞龙、舞狮子,欣赏花灯,参加猜灯谜等习俗活动呢!

看,午饭过后,舞龙舞狮队伍就敲锣打鼓地开始表演了,人们顿时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观看。首先开始的是舞龙。只见一个人独撑龙头,他一会高高举起龙头,一会又轻轻落下,真是灵活自如,神气极了!其他七八个人自如地撑着龙身,龙头和龙身在舞动时搭配得天衣无缝,让整个龙显得威风无比,金色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真是雄姿英发。这时,一个人拿着花球来逗这条龙,引得这条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趣极了。正当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条龙看时,舞狮也开始了,瞧,有两只狮子披着金黄的毛发,张牙舞爪地朝我们走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每只狮子里面各有两个人,他们在狮子下面一会儿蹦,一会儿趴下来,一会儿抖抖毛,一会儿又立起来不一会儿,两只狮子又打在一起抢花球了,你看,他们互不相让,各自张着血盆大口好像要打起来了一样,多么有趣啊!我们都忍不住地称赞舞狮师傅的技术高超,也为他们的表演连连叫好,场地上响起了欢声笑语

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这时,家家户户都点起了彩灯,大家一边聊天,一起吃美味可口的佳肴汤圆。吃过汤圆后,我和家人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后院燃放烟花,听着烟花噼里啪啦地响声,仿佛听着一首美妙的歌曲最有趣的是放孔雀开屏的时候,一开始没有声音,但妈妈来了一句:这东西怎么没有声音啊!烟花好像听见了有人说它没声音,就马上响了起来,我忍不住来了一句:说曹操,曹操到。接着我就哈哈大笑起来,大家也都被我逗乐了。放完烟花,我们去猜灯谜,爸爸正好看到一个灯谜就对我说:大漠横千里,打一城市名。我歪着脑袋想想了回答说:长沙。爸爸妈妈都夸我真聪明。

你看,多么有趣的元宵节啊!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华文化的习俗活动,还可以和家人欢聚一堂,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我喜欢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统的百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快来看看中国传统的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作文《中国传统》,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我一直盼着春节能够快点到来,伴随着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激动地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兴奋的在家里面来回的跑着,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朵烟花,在瞬间炸开来,非常的漂亮,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花朵,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阳光,把我们的大地照得如白昼一样,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我家也是不例外的,一大早上爸爸妈妈就开始忙碌,妈妈擦着桌子,椅子凳子,门窗地板,里里外外都擦得干干净净,玻璃也擦得明晃晃的。

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很好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都看傻眼了,没有一会儿,家里面就变得焕然一新了。

除夕的晚上,大家都开始吃年夜饭,代表着岁岁团圆,家里人团聚在一起是最开心的事情,老人们看到儿孙满堂,享受着天伦之乐,感觉自己过去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是没有白费的,年轻的一辈,可以借此机会给父母表达感激的情意。

吃好了,年夜饭以后,大家还会聚在一起,等待的新的一年的到来,晚上灯火通明,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大家在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新一年的脚步。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啊!

春节真的是很美好,很快乐,春节是人人都很喜欢的,在我的眼里,春节是非常精彩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统节日初二作文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人做了这样的总结,端午听一个响,是听觉的世界,中秋看一个亮,是视觉的世界,春节是又响又亮,既是听觉的世界,也是视觉的世界。

这个总结有些粗线条,但还是很科学的,就像是写意画,虽然不如工笔画那么细致,但对于刻画事物的神韵还是非常准确的。

是啊,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看龙舟。龙舟开赛时候的鞭炮响,龙舟上,鼓儿响,铜锣响,桡条和水一起响,桡手们吆喝口号的响,沿岸人们一起呐喊的响,观看龙舟者奔跑的声音,喝彩的声响,喊口号的声音,说笑的声音。所以说,龙舟赛几乎是声音的世界,响亮的世界。而龙舟赛是端午节最有特色的活动。

如此来说,端午节就是声音,就是响亮,就是全中国人的热闹和喧嚣。端午节是用喧嚣和热闹来慰藉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寂寞。那位为国为民操劳了一辈子却不得善终的屈原,那位伟大的诗人,那位寂寞的文人,就该在声音的世界里得到平衡,就该在响亮的氛围中得到回报。这就是中国的正道,中国的正能量。

中秋节呢,那是月亮的世界。吃月饼,观月亮,千里共看一个月亮,万里同赏天上的亮光, 所以说,中秋节是亮的世界,是亮的汇合,是亮的宴会,是亮的节日。中秋节的那一天,有些地方会点香,他们在一个硕大的柚子上插满几十根甚至一百根烧香拜佛用的香,然后挂在最显眼的高处。虽然那一根根点燃的香不是很亮,但是那几十点红红的火星,袅袅的香烟,不也是光和亮的世界吗?不也是视觉的世界吗?全家人和和美美地聚集一起,吃月饼,看着静静地挂在天上的、比月饼还圆的月亮,自然更是光的享受,亮的畅谈。

那么春节呢,放鞭炮是听觉的艺术,贴春联是视觉的艺术,拜年和祝福的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剪窗花是视觉的艺术,放烟花是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艺术,看春晚是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耍龙灯,跑旱船,看板凳灯,舞狮子灯都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

中国的节日,各具特色,又分工协作,那么美,那么张弛有度,那么和谐,那么季节分明,这样的节日,这样的庆典,不都是中国人最为自豪和最为幸福的节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很多人奇怪,元宵节并不是赏月的时候呀!是的,往年元宵节的月远不如中秋节妩媚,但昨天是个例外。 Maybe many people are strange,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not a time to enjoy the moon! Yes, the month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previous years is not as charming as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but yesterday is an exception.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江城一片火树银花,但自己的眼睛却久久停留在上方。明朗的夜空中偶尔飘过几朵暗云,自己仿佛看到了月儿被隐藏在一大片暗影之后,忙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儿。及分钟过去了,月亮还是没露脸,是自己看走了眼?——不,这回不可能看错了!

之间一块天空变成了银灰色,月儿竭力把清辉从云边上放射下来,给暗影添了一圈银色的光环,像是一条游移不定的丝带,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过了一会儿,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缕一缕轻烟似的云雾。突然,就在那一眨眼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她圆得那样可爱,那样纯净,好似白璧无瑕,就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反射出道道白光。

皎洁的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际的天空才能寻到几颗星星,像镶嵌在白玉旁的珍珠,闪着淡淡的光,正慢慢隐去,月朗星稀。奔腾了一天的长江平息了,轻轻的流淌着。一轮圆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风微拂,波光粼粼,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河面亮了,好像一面明镜,地面亮了,白茫茫一片,像铺上了一层霜。

此时,自己仿佛已经远离阵阵爆竹声,好像即将飞到月亮上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传统节日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中秋将至,似乎人们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地观赏者中秋的圆月,或举头望月凭借着这个众人团圆的日子,彻头彻尾地将内心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宣泄一番。我从没有体验过远离自己的独自处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没法感受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念心绪。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我家的院子里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像是被思乡的游子们传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明亮。此时我的心中涌现了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倾诉。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

瞧,天空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我们一家人来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静静的坐着等着,一轮明月的升起。终于,这个小女孩露出了小脑袋,看着人们,好像还有些羞涩。渐渐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她,也胆大了起来,不停地爬向天空,我们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块宝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将眼神儿转移。这时,姥姥拿出一盘月饼,给大家分着来吃,每个人都笑眯眯的,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里美极了!

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我也渐困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

中秋是团圆之日,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是一种幸福,要懂得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作文:传统节日的中秋节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向往的是月饼和灯笼。

今年的中秋之夜,月亮显得格外圆,也特别亮。当夜幕降临时,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姥姥家,准备和姥姥一起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说笑、聊天,家庭和睦、气氛愈发融洽。据说吃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几百年来我的家乡一直有这一传统风俗。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姥姥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

我听了将信将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天空,只见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我完全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仿佛几颗星星眨着懒散的眼睛拥抱着明月。“咦?月亮上怎有依稀的背影?”我好奇地问。

爸爸告诉我:“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一定是吴刚叔叔在奋力地砍桂树,桂花撒落一地,一定很香哦!玉兔在那蹦来蹦去,可它的主人呢?哦,也许就像姥姥说的那样,嫦娥在今天和后羿难得一聚,正互诉衷肠呢!

夜深了,我们吃着美味的月饼,大家围坐在小桌旁,享受着微风的清凉,空气中弥漫着那诱人的香甜,夹杂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秋的夜晚真美呀!

[小学生作文:传统节日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的心情那是非常的烦躁,不是我自己的原因,而是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社会,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感到非常的悲哀,这不光是我是我同道中人共同悲哀的问题,可怜的中国文化啊可怜那些曾为我们国家出过力,牺牲过生命的先人们了他们留给我们的东西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的淡忘掉,盲目的吸取他国的东西,是的我们可以吸取但是吸取的同时别忘了本身为国人,难道还不感到悲哀,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为什么我们国人为了他国的东西大打出手,自己家的东西都不要了你还何谈爱国,我们是可以吸取,是可以学西方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是有优点我们为什么不学呢关键是看你学过来之后怎样去发展了,就拿武术来说被他国吸取过之后加上自身的努力就变成了自己家的东西,而我们呢只是一味的死学,没有一点点的创新,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成自己的东西,加上自己民族的特色,这样才行啊,才能立足于社会之林啊。

中国人如果还继续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东西一点点的会被别人抢走,就比如说端午节,被韩国抢走,知道消息后,多少国人气愤,呵呵,那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啊,人家为什么能抢走啊自己都不重视了自己都不发展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些国粹啊像戏曲,武术,诗词等等还有多少人学呢,悲哀啊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只是为了好玩耍酷,没有站到一个文化的高层次上去发展,整天做一些低俗的事情,

说什么都是借口,就是你们那些人,现在的世界环境是的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每个人随便可能学会的而且时间也长,讲究基本功,但在期间他可以锻炼你的意志,磨练你的心态。

现在我很烦躁,顶着很大的压力,最让我痛恨的就是那些低俗的人,不会欣赏的人,没有一点点文化层次,只是为了好看好玩,不能忘了本啊不能不发展自己家的东西啊……越是这样的就越有人远离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东西,所以就一点点的淡化知道失去

以后希望会出现更多的高文化层次的人救国救民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节日之清明节作文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天空应时的下起了雨。雨后的空气变得清新,变得有些凄凉,更让这个特别的节日显示出特有的韵味。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年5月20**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在清明节,还有踏青、插柳、放风筝等习俗。

前几天,爸爸去给爷爷奶奶扫墓。看到墓地的景象,真是令人感到惊叹!随处可见一堆堆烧过的纸的废墟,空中飘着烧过的灰,味道还很呛鼻子。我觉得这种烧纸的行为是不对的,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我们应该停止这种行为,大家可以给死去的人送上一束鲜花,表示我们真诚的哀思。这才是最文明、最正确的行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望着人民英雄纪念碑,脑海中浮现一幕幕烈士们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场景。黄继光爬着冲向火力点,身上的血都流尽了,他是靠什么力量坚定的站起来,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枪口。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祖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跳下了悬崖。还有我们身边最近的刘英俊,他勇拦惊马的故事令同学们为之动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事迹,令人留念;令人悲叹;令人振奋。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为了今天而奋斗的英雄们。也让我们延续他们勇敢、爱国的精神。让中国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小吃家乡的传统小吃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铅山物产丰富,传统美食远近闻名,有香喷喷的烧饼、味道鲜美的灯盏果、鲜嫩滑爽的肉丝粉等等,其中我对灯盏果情有独钟。

我先介绍灯盏果的制作过程吧。灯盏果的果胚是大米做成的。第一步,把大米浸泡在水中大约2小时,然后用石磨或机器磨成雪白的米浆;第二步,把米浆放在锅中煮,不停的翻炒,等到水被蒸发干了能揉成果团了,就停止烧火;第三步,取出一个大果团,揉成圆柱形,再捏成一个比汤圆大些的小团,放在两个手掌心之间揉透,成了很光滑的小球,然后小心翼翼捏成中间凹陷的灯盏形状,这样果胚就做好了。

灯盏果的馅料也很讲究,要用萝卜丝、豆芽、香菇、瘦肉丝、墨鱼和虾米混合在一起,放在锅里炒成半熟,再放些油、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后拌上红薯粉。馅料做好后,一勺一勺地把它放进果胚里,再放进蒸笼里蒸20分钟,这样美味的灯盏果就做好了。

灯盏果吃起来柔韧而又细腻,香辣而又醇厚。你到铅山来做客,热情的家乡人总会献上热腾腾的灯盏果招待你。当你吃第一块时就会觉得味道不同凡响,吃第二块时就会觉得确实名不虚传,等到吃第三块时你就会忘不了我们的家乡——铅山啦!灯盏果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的。

灯盏果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从前,铅山有一个在外地做官的人名叫丁洪,他为官十分清廉。一次他回到铅山探亲,一天他的儿子居然不见了。丁洪因思念儿子每天都睡不着。有一天,他实在大困了,迷迷糊糊就趴在灯下睡着了。睡梦中,他发现油灯越来越亮,出现了一位神仙,神仙告诉他说:“我已经找到你的儿子了,快去房间看看吧。”丁洪醒来,赶忙跑到房间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看到自己的儿子正在床上睡大觉呢!为了感谢这位老神仙帮他找到了儿子,他用家里仅有的大米、白萝卜、瘦肉、豆芽做成如灯盏形状的果。把它们分给邻居吃。邻居们吃了都觉得从未吃过如此的美味,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食品取名“灯盏果”。现在每逢节庆日亲友团聚,人们总会摆上圆圆的灯盏果,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我爱我家乡的灯盏果,更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议论文:保护中国传统节日800字作文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作文中国传统文化参考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们学校举行了“陶花节――茶文化专场”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有关茶的歌、有关茶的传说、怎样泡茶才好喝……

在活动的几天内,我们跟着陆华老师学了有关茶的歌。

在班队课上,陆老师在广播里将我们唱歌。赵老师在班里说着这件事,同学们听了哇哇大笑,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陆老师先把歌词跟老师们说,让老师把歌词写在黑板上,然后陆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一句,唱得像只老虎,不过我们已经很努力的在唱了。“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也跟着广播唱了起来。

有关茶的传说很多,有龙井茶的传说、黄山毛峰的传说、铁观音的传说、君上银针的传说……其中我最熟悉的是铁观音的传说。故事是这样的:二百多年前,当地有一位老茶农姓魏名荫,精于茶事,又笃信佛教,每日早晚必在佛前敬献清茶。一夜,在梦中荷锄出门,至溪涧石旁,见石缝中有一茶树,枝繁叶茂,芳香似兰,深感诧异,正欲探身摘叶,忽被犬吠声惊醒。翌晨,他循梦中途径,行至观音岩打石坑石壁处,果然看到梦中所见茶树,汁淳厚细润,边缘作锯齿状,红芽绿叶,异于它种。遂将茶树移植家中一破铁鼎中,悉心培育繁殖,精工炒出从未有过的好茶,亲朋好友品尝之后,无不称道。由于此树是梦赐之物,又栽在铁鼎中,而且茶色重如铁,故取名铁观音。

我还知道了怎样泡茶才好喝。在活动的那天,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叫我给客人们泡茶,我根本就不会泡茶:一会儿茶叶放得太多,一会儿茶叶放得太少,一会儿水太热,一会儿水太冷……我不情愿地倒起了茶,爸爸看见我烦躁的样子,走过来对我说:“女儿,你这就不懂了,泡铁观音可不是这样泡的,应该这样泡:首先也是要把握好水温,泡乌龙茶的水温要在100度左右,水温太凉,铁观音就会泡不开,香气也不能发挥。其次在冲泡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冲泡的时间。时间和水温都把握的好,那冲泡出来的茶就应该不存在多大的问题。”我听了爸爸的话,茅塞顿开,马就去泡茶了。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好多的知识。

[初中作文中国传统文化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作文高2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正月十五,也就是我最喜欢的元宵节到了!

清早起来,我便急不可耐地吵着要吃汤圆了,爸爸笑着对我说道:“别着急,今天我们不吃现成汤圆,我们自己包汤圆自己吃!”我激动极了,跟着爸爸来到厨房。

首先,我先从面团上取下一小块,用擀面杖把它压平一些,但是不能太薄,接着,我将皮拿在左手,右手夹了一些芝麻馅放入皮中间,用手一点一点地把芝麻馅包住,一个圆球就做好了。可是那小白胖子仿佛饿了似的,皮又裂开了。爸爸手把手地教我,那小白球的皮才又被“缝合”上。一个一个的小汤圆被包好,爸爸的汤圆大小匀称,一个个整齐地站在菜板上,芝麻馅与花生馅也被规矩的分成两个帮派。而我的呢?有的过于肥胖,有的营养不良,大大小小的、歪歪扭扭的,还有破皮的,真是无奇不有。芝麻馅的汤圆与花生馅的也被我摆放得乱七八糟。爸爸看到我的汤圆哭笑不得,我自己也无颜以对。

汤圆包好了,爸爸把一个个“大白胖子”放入锅中开始煮了,锅中的热水咕噜咕噜的嘟囔着,冒着阵阵的热气。几分钟后,汤圆早已煮好。我赶紧端起碗,舀起几个汤圆倒入碗中,也不管烫不烫就往嘴里塞。热乎乎的汤圆烫得我不得不立马吐出,猛吹了一通气,再咬上一口,那白白嫩嫩的皮富有弹性,一大股芝麻香味弥漫在口中,“大白胖子”肚子中的料也全都流了出来,空气中都充满着浓云的芝麻香。我不禁连连点赞,爸爸也不停地说好吃,真是人间美味!

到了晚上,我与家人们来到外面观赏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瞧,那盏兔子灯是那样可爱,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白白的绒毛,前面露着两颗大龅牙,咧着嘴,仿佛在与我们说:“元宵节快乐”!桃灯、鱼灯、走马灯……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整条街装扮得更有风趣和耀眼。

十二点钟声敲响了,元宵节就圆满结束了。元宵节,汤圆如此美味,花灯如此迷人……它凝聚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要去弘扬它,传承它,不要让这种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时间而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过好传统节日的作文高2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夕月以夕,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月是故乡明,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雪糕甜砌蔗糖霜,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雪糕甜砌蔗糖霜,低头思故乡。

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

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中有酥和饴,中有酥和饴,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

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八月居中,中有酥和饴,。

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朝日以朝。

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又是十五居中,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杜甫的露从今夜白,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又因此夜浩月当空,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国的传统节日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抬头仰望夜空,淡黄的月色流泻几丝忧愁;走进葱郁的大森林,自然地绿色带来几丝清凉。而那红红的太阳送来无比温暖,就像新绽放的花朵。

那红红的光芒炫眼耀目,让我们感到了生命的热情。那红色正是人们那温热的血液,不停地流躺在血管中。

那耀眼的红花绽开的时刻,那就要数春节了。每逢春节,好那个红的福字带来了鸿运,红红的对联美化了家园,红红的中国结展示着古老中国的青春热情,而红红的衣裳带来了好事成双。

这一年中最耀眼的红,也是红色海洋中的冰山一角。在中国的华夏大地上,过年的节俗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久远的历史上,从初一到十五都飞翔着喜悦之鸟。中华时空中,正月十五的闹花灯和舞狮表演也毫不逊色,红红的狮子舞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燃烧起人们生活热情的火焰。闹花灯,每个灯都从心里往外红,明明亮亮,一串串精致的红灯笼装饰着美丽的夜色,装满了幸福的感觉。

在我们中国,红色各处流传。中秋节和元宵节也都有着中国元素——红。一个个红红的月饼盒,不仅满装着亲情,还装满了中国传统。端午节的红彩线也都源远流长,传颂着美好的传说。

中国的红是独特的,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灿烂的青春,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就洋溢着这种色彩,那象征着幸福而富有生机的中华大地。蓝天下飘扬着的各国国旗中,五星红旗独树一帜,那么鲜艳,那么夺目,落落大方而又庄严无比。

现在,中国红已经从华夏大地流向了世界各地,世界上“红流”滚滚。在各国的唐人街,每逢中国节日,中国红就成了街上的主色调。那红色代表着华人的祖国情,也在外国人的心目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数千年的中国红,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是中国人们企盼美好未来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精神的花朵,也是我们喜洋洋心里的真实写照。

中国红,是鞭炮声中欢闹喜庆的色彩,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最美丽的花朵,是那红红的太阳洒向大地的明亮与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统节日春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熟悉的节日春节,春节是正月初一。

在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物。“年”有三怕,一是怕灯光,二是怕红色的东西,三是怕声响。所以每家每户在正月初一都会亮着灯,贴红色的春联和放炮竹。这就形成了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的习俗还有喝屠苏酒、贴“福”字、贴春联、包饺子等等。不过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包饺子。

那年春节我和妈妈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开始包饺子的准备工作。妈妈先拿出一袋面粉,倒出部分放盆子里,加水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棒擀成面皮。再拿出一块肉,把肉剁成肉泥,就可以开始包饺子了。

妈妈开始教我包饺子了,她认真地给我边说边做示范,我则想到那么一件事的边听边学着妈妈的动作。由于我想露一手,妈妈说的话我一句也没领会,只顾照猫画虎照虎画猫,左手托住一张饺子皮上放了一勺馅,把馅子皮合拢,用手一捏,哈哈……捏住了!

正在我得意之际,突然感到对手湿漉漉的,原来是油从饺子左面冒了出来。于是,我捏左边,可是沾了油的面皮始终合不拢。我非常气恼,一使劲,左边是捏住了,可是右边又冒油了,真是气死我了!于是,我同时捏住两边,再使劲一捏,饺子的肚子就给撑破了,这可气的我火冒三丈,不得不再拿一张面皮补住。我手里拿着的已经不是饺子了,而是一个肉汤圆。诶,没办法,谁让我没看清学懂呢。

我难为情地拿着“杰作”给妈妈看。此时,妈妈已笑得合不拢嘴了,她停止了笑对我说:“包饺子不能用蛮劲,要用巧劲”。并如此一般地又教了我一边。听了妈妈的话,我非常惭愧,我决定再包一次。我按着妈妈说的,右手捏中间,然后两边对挤,在左右轻轻一捏。嘿,你别说,这只“小胖墩”还挺带劲呢!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是,我们都要讲究方法。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就去厨房把我们做好的饺子拿出来煮了,等妈妈把煮熟的饺子端出来的时候,我特别高兴,因为我迫不及待的想吃我和妈妈一起包的饺子。

过春节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作文高3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端午节,人们总是以吃粽子、挂艾草等方式来庆祝这一传统佳节,但贾治勇却选择身着汉服跳河这一举动来纪念先贤屈原。

我认为,这种还原式的纪念方法,虽然能够切身感受到景仰屈原的意志和精神,却缺少了文化的深度,更是不如传统文化对人精神的进步作用。注:最后一小句,没把话说明白。

首先,设身处地的方式,确实将屈原的磅礴气势和伟大精神带回现代。如同阅读剧本和亲眼观看戏剧的差别,直接对屈原进行决然模仿,必定比通过想象和阅读更能带来更直接更真切的感受与冲击,对模仿者也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作用,如此观之,对屈原投河之举进行模仿,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同时,这种出于个人的个性化纪念方式,缺少历史的积淀,文化深度较浅。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被世界近代的研究者推翻,在继而由现在的人们补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洗尽铅华,在如今凝聚一颗闪耀的明星。注:两个例子,要证明啥,没说清楚。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这种创新的纪念方式就是显得缺少提炼和改进了,其所具备文化深度定然是无法比拟传统纪念形式的。换言之,这样模仿产生的意义也会低于传统文化。注:说话太绕。

进一步讲,传统形式的纪念方法,相比于模仿,也更有促人进步的作用。从屈原的角度来体会端午,可感知到一个爱国贤士的忠诚与雄志,但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兰姆所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相比之下,传统形式除纪念意义,还具有继承的意义。正是那些对伟大灵魂的珍视和挽留,促使新时代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品味、探索屈原投河背后所蕴含的感情和决心,这进而内化为一代代人的文化认知和精神品质,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纪念与传承。

所以,传统形式所带来的意义明显地超过了仅是模仿的“投河纪念法”,传统方式,确实更优秀,也更必要。

总而言之,传统形式的深度和意义,都是投河之举所不能及。与其进行这样难以普及化的个人表演,不如吟诵《离骚》,食粽,赛舟,将传统与屈原之志一并向后世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华传统节日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经历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如果非要说最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莫过于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了。

在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其每一个节日都代表意义不同的,有些节日是代表历史上伟大的先人,有些则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习俗的特点,各具特色,给我们的历经这五千多年的中国披上了一层光泽的色彩。而在众多的节日当中我更为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了,其代表的习俗有赛龙舟,栓五色丝线,佩香囊等,而最能代表端午节的莫过于粽子了,可谓是一提到粽子就能联想到端午节了。相传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因为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过端午节我们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而屈原这种宁死不屈,宁玉为碎也不瓦全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间接性的告诉我们事情的对于错,无论权利有多么大,我们更不应该妥协。而后来世人通过端午节来表达对屈原的惜而哀之情。因为随之时间的慢慢推移,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节日里包含的意义更为不同,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而这些节日文化是经历过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故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每一种不仅仅代表着文化上习俗,更是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从那天起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而每年的端午节里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仅有美味的粽子吃,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文化赛龙舟等,为此希望这份文化的精神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二年级的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大家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

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

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大家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