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父亲(推荐7篇)

浏览

4298

作文

7

篇1:颜之推:北齐著名诗人及教育家与散文学家

全文共 1516 字

+ 加入清单

颜之推(531-590),字子介。北齐琅琊临沂籍建康人。颜协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教育家和散文学家

颜氏世代精于儒学。颜之推出身于高门士族之家,从小就聪明过人,早传家业,知书识礼。但刚满9岁,父亲颜协便去世了,此后家道中落,人丁冷落,颜之推由两位兄长抚育。

12岁时,江州剌史萧绎召集学生讲读《老子》《庄子》,颜之推终日伴读。但虚谈非其所好,颜之推还家学习其家传的《周礼》《春秋》。

由于兄长“有仁无威,导示不切”,颜之推虽读《礼》《传》,也爱好作文,但“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此后“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梁武帝大清三年(公元549年),颜之推19岁,被任命为湘东王国右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开始了仕途生涯。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颜之推21岁,正在郢州治所夏口(今湖北武汉)掌管记。候景叛军攻陷郢州,颜之推被俘,例当见杀,赖人救免,被囚送建康(今南京)。

第二年,梁军收复建康,候景败死,颜之推回到江陵,任梁元帝萧绎的散骑常侍,奏舍人事,奉命校书,两年时间内,得以尽读秘阁藏书。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北周兴兵攻陷江陵,颜之推全家被掳,因被周军大将军李穆看重,推荐他去掌管其兄阳平公李远书翰,次年被遣送弘农郡(治所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李远处

。颜之推在弘农不忘故国,蓄志南归,当得知北齐放梁使归国,凡梁臣留齐者,均以礼遣,便决心冒险舟行黄河水路逃往北齐,意欲由此返梁。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他趁黄河水暴涨,携全家冒险从弘农夜乘小船,经砥柱之险,逃奔北齐,“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但在齐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听到梁将陈霸先废梁自立的消息,遂绝南归之意,不得已出仕北齐。

文宣帝高洋命其奉朝请,侍从左右。颜之推在北齐渡过了20年相对稳定的生活,先后担任赵州功曹参军、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等官职,主持文林馆工作并编撰《修文殿御览》。

他在仕途上虽屡有升迁,但官场险恶,随时有被陷甚至杀身之险。北齐朝廷中,汉族士大夫与鲜卑权贵相争激烈,祖廷为相,汉士人稍得志,亦更为鲜卑贵族及武人所嫉恨。颜之推处境尤其险恶,“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

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57年),周兵陷晋阳,渐逼齐都邺城,颜之推进奔陈之策,丞相不从,令其出为平原太守,守河津。不久,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颜之推第三次成为亡国之人,时年47岁。

颜之推与阳休之等18人同征,随驾赴长安。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颜之推在京城长安任御史上士。次年北周亡,隋代周后,颜之推又转为隋王朝效力。

开皇初年,奉命与魏澹等重编《魏书》。后被隋太子杨勇召为学士,甚受尊重。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颜之推病故于京兆万年(今西安)。

颜之推著述甚丰,有《文集》三十卷、《颜氏家训》二十篇、《笔墨法》一卷、《稽圣赋》三卷、《证俗音字》五卷、《训俗文字略》一卷、《集灵记》二十卷、《急就章注》一卷、《还冤志》(又名《冤魂志》《还冤记》)三卷。

这些著作可惜大多失传,今存于世者仅《家训》、《还冤志》及《观我生赋》一篇,佚诗五首。

颜之推有三子:长子颜思鲁,次子颜愍楚,三子颜游秦。

颜遊秦:因政绩而得玺书嘉勉

颜遊秦,颜之推三子。

隋时典校秘阁,唐武德(618—626)初,累迁廉州剌史,有治绩,封临沂县男。

当时刘黑闼势力刚刚平定,人们相互之间多强暴而少礼仪,风俗未安。颜遊秦到任后在境内实行安民政策,休养生息,抚恤灾民,使民风渐趋回归,礼贤敬让之风大行于道。

高祖李渊闻此以玺书对其嘉勉。不久拜郓州剌史,卒于官。曾撰《汉书决疑》十二卷,后颜师古多资取其义。

颜师古:勤政事,擅长文辞注汉书,享誉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欧洲中世纪末期著名的艺术家鲁宾斯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鲁宾斯,是欧洲中世纪末期著名艺术家。1577年6月29日生于德国齐根,他父亲祖籍是荷兰安特卫普城。所以,父亲死后,母亲就带着他回到安特卫普城。

鲁宾斯长得很漂亮,身材修长,风度翩翩,而且口齿欲伶俐,活泼机灵。13岁的时候,就在玛格丽特公主的宫廷里当上青年侍从。他在宫里学会了在贵族夫人面前巧献殷勤,也学会了模仿绅士的举止派头。20岁,鲁宾斯离开了宫廷,拜师学画。不久,加入安特卫普的圣?鲁克斯艺术家公会。23岁时,他第一次访问意大利,细心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杰作。他到威尼斯旅行时,威尼斯人艳丽的装饰吸引了他,他停了下来,开始研究色彩的处理。在这里,曼求华公爵遇上了他,公爵对这个温文尔雅的青年人立即产生好感,并且给了他一个职位。1303年,公爵派鲁宾斯去觐见西班牙王腓力普三世。他从西班牙回到罗马,又出发到米兰。在那里,他仿制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又替耶稣绘画了几幅宗教画。

1618年,他母亲去世了,使他很伤心。他辞去曼求华公爵门下的职务,回到安特卫普,和他嫂嫂的侄女伊莎贝拉?布兰德结了婚。布兰德象天仙一般美丽,他开始把她当作模特儿,她那丰满的身材和两颊的笑涡,使鲁宾斯的作品生色不少。故乡的景物和风俗,深深地感染了鲁宾斯,他决心不再模仿意大利人的艺术,而去描写祖国纯朴的美。他加入法兰德斯画派,立志成为法兰德斯画派领袖。这期间,他产生不少杰作,以致绘画任务应接不暇。他开办一个所谓绘画工厂,召募一批学生,充当他的绘画助手,生产大量的画去出售。他毫不掩饰他对自己作品的商业价值所感到地兴趣。

鲁宾斯41岁时,当上西班牙的外交官。他以外交官的身份出使英国。在英国,他从查理国王那儿接到装饰宫廷宴会厅天顶的任务。在这期间,他的妻子于1626年死了。回国后,1630年,他已53岁,又和一个16岁的少女海伦结婚。鲁宾斯为她画了很多像,穿衣的,不穿衣的,各种姿势的。鲁宾斯死后,海伦本来准备把自己的一些裸体画像毁掉,因为黎塞留公爵出高价收买,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18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之名,起笔名沫若,一署郭鼎堂。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诗集

《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莹》;

回忆录

《洪波曲》

评论集

《雄鸡集》

专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著名文学家的爱国故事三则

全文共 1848 字

+ 加入清单

在抗战那些年,你还记那些爱国文学家吗?比如:叶圣陶,鲁迅,朱自清。下面,就由yuwenmi小编给大家分享与q有关的作文,希望对各位童鞋能有所感悟!

著名文学家的爱国故事三则

故事一:文学家叶圣陶的爱国心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从“五四”运动直到1988年他生命终了的每个历史时期,始终怀有一颗强烈而诚挚的爱国心.他主张唤起民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他写了大量爱憎分明的战斗檄文,揭露和抗议国民党的高压统治.解放后,他更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各项社会活动之中.叶圣陶的一生,是自觉追随共产党,探求真理,不断前进的一生,是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的一生.者。从“五四”运动直到1988年他生命终了的每个历史时期,始终怀有一颗强烈而诚挚的爱国心。他主张唤起民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他写了大量爱憎分明的战斗檄文,揭露和抗议国民党的高压统治。解放后,他更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各项社会活动之中。叶圣陶的一生,是自觉追随共产党,探求真理,不断前进的一生,是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的一生。

故事二: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188l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深为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担忧。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真理。在日本,他最初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此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思想十分活跃,并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和当时以反清为目的、在东京组成的革命团体"光复会"的一些成员发生联系。1904年9月,鲁迅按照其通过医学救国的理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他学习极为刻苦认真,深受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赞许。

但是,鲁迅没有想到,他学习成绩优异,竟会引起一些日本学生的嫉妒。在这些日本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是"低能儿",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他们甚至认为,鲁迅所以每回考试都是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把考题透露给了他。--他们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这使鲁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

1905年学校里发生的另一件事,给鲁迅的刺激更大:一次上细菌课后放映纪录片,内容是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战绩的。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枪杀,而周围观看叫好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当时,看这部影片舶只有鲁迅一个是中国人。看完影片之后,大家拍手欢呼。这影片、这掌声都深深地刺痛了鲁迅,他在数月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为此曾一个人走进深山里放声悲歌。他翻来覆去的苦苦思索: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同胞被杀害而无动于衷?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他毅然弃医从文(尽管他在医学上的学业已有成就),走上了用笔唤起中国人觉醒的道路。

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挚的热爱,促使鲁迅做出了弃医从文的抉择,这一抉择使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更增添了若许光辉。

故事三: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1.爱国霍元甲真实的故事

2.名人故事:抗日爱国将领——刘震东

3.爱国名人故事四则

4.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5.老红军杨春於军旅生涯的爱国故事

6.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故事

7.名人爱国故事400字三篇

8.抗日英雄阎海文宁死不屈的爱国故事

9.”两弹一星“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10.苏武的爱国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孝顺故事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从小到大都拥有一颗孝心。少年时,作为长子的鲁迅,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主动地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杂务。母亲六十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特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最欣慰的一天。

后来,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母亲爱吃火腿,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腿给母亲吃。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欧洲中世纪末期著名的艺术家鲁宾斯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彼得·保罗·鲁宾斯,是欧洲中世纪末期著名艺术家。1577年6月29日生于德国齐根,他父亲祖籍是荷兰安特卫普城。所以,父亲死后,母亲就带着他回到安特卫普城。

鲁宾斯长得很漂亮,身材修长,风度翩翩,而且口齿欲伶俐,活泼机灵。13岁的时候,就在玛格丽特公主的宫廷里当上青年侍从。他在宫里学会了在贵族夫人面前巧献殷勤,也学会了模仿绅士的举止派头。20岁,鲁宾斯离开了宫廷,拜师学画。不久,加入安特卫普的圣·鲁克斯艺术家公会。23岁时,他第一次访问意大利,细心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杰作。他到威尼斯旅行时,威尼斯人艳丽的装饰吸引了他,他停了下来,开始研究色彩的处理。在这里,曼求华公爵遇上了他,公爵对这个温文尔雅的青年人立即产生好感,并且给了他一个职位。1303年,公爵派鲁宾斯去觐见西班牙王腓力普三世。他从西班牙回到罗马,又出发到米兰。在那里,他仿制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又替耶稣绘画了几幅宗教画。

1618年,他母亲去世了,使他很伤心。他辞去曼求华公爵门下的职务,回到安特卫普,和他嫂嫂的侄女伊莎贝拉·布兰德结了婚。布兰德象天仙一般美丽,他开始把她当作模特儿,她那丰满的身材和两颊的笑涡,使鲁宾斯的作品生色不少。故乡的景物和风俗,深深地感染了鲁宾斯,他决心不再模仿意大利人的艺术,而去描写祖国纯朴的美。他加入法兰德斯画派,立志成为法兰德斯画派领袖。这期间,他产生不少杰作,以致绘画任务应接不暇。他开办一个所谓绘画工厂,召募一批学生,充当他的绘画助手,生产大量的画去出售。他毫不掩饰他对自己作品的商业价值所感到地兴趣。

鲁宾斯41岁时,当上西班牙的外交官。他以外交官的身份出使英国。在英国,他从查理国王那儿接到装饰宫廷宴会厅天顶的任务。在这期间,他的妻子于1626年死了。回国后,1630年,他已53岁,又和一个16岁的少女海伦结婚。鲁宾斯为她画了很多像,穿衣的,不穿衣的,各种姿势的。鲁宾斯死后,海伦本来准备把自己的一些裸体画像毁掉,因为黎塞留公爵出高价收买,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agreatartist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作文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a great artist 一个著名艺术

Mei Lanfang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rtists in the history of Beijing Opera.

He was bom in Beijing in 1894. His family was very poor. When he was four, his father died. He was supported by his uncle. At the age of eight, he began to learn Beijing Opera from Wu Lingxian. He studide very hard .At last h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Mei Lanfang visited America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He made friends with Chaplin, the greatest and funniest actor.Mei Lanfang loved his country very much.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e refused to act for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 name of Mei Lanfang is popular among Chinese. He will be remembered for ever.

梅兰芳被认为是京剧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1894年他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穷苦家庭。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是他叔叔抚养了他。从8岁起,他跟吴铃仙学唱京剧。他勤奋苦练,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就。梅兰芳访问过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并与幽默大师卓别林结成了朋友。 字串2

梅兰芳爱国情浓。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戏。

梅兰芳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a great artist 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