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幼儿重阳节歌谣(精彩20篇)

导语:每天还是要按照一定的作息时间起床休息。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幼儿重阳节歌谣。

浏览

7963

作文

1000

篇1:重阳节高二作文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呵呵,在公元二零零八年的重阳节,我又迎来了自己的生日。在柔和的阳光中,为让自己的生日过得丰富而有意义,我特地起了个大早,不赖床。

早上六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背上背包去跑步,你一定会很奇怪我为何背包了,除了跑步之外,我还背水,山林中的泉水,甘甜而可口,可谓一举多得哦。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既能听鸟儿婉转的歌唱,又能喝上甘泉润嗓;更为难得的是,于安静之中反省了自己——思想与行为!

我喜欢安静,尤其是在大山的小路上行走,使自己可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吹吹口哨、哼小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如偶遇久违的朋友般亲切。在安静中,驱除了我们的杂念,升华了我们的思想,纯洁了我们的灵魂。忘却了功名世利,做一回真正的思考者。

跑步回来,可得准备去学校了,对于吃我从不讲究,两块钱的包子作早餐便已很知足,上课很重要,你如果违规了可要被礼送出班的,再者也是对自己负责。

中午是照列午休,养好精气神才能把生日过得有滋有味,展现了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生机勃勃,而非满目苍容。你说呢?

下午的课我也是去了的,可听进去多少,天知道。筹划我们的酒会,虽早有打算,为安全起见,还是计划周全点好,真有点地下党在国统区的味道。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和几个死党溜了出来,我们晚自习县令是不到堂的,只留了师爷负责班务。见机行事实乃是为官之道,兄弟我真是佩服啊,五体投地。

提了几瓶小酒,买了长征,回到了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我们的狂欢,酒过三杯,我向兄弟们对我的关照表示感谢,先干为敬,行酒令,玩地是不亦乐乎。大家伙畅谈理想、谈人生、也聊美女,这永远是男女生之间不可回避的话题,我认为。但女朋友除外,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被别人放在口上不是,呵呵。

谁也没注意聊了多久,大家都疲乏了,方才散去。只是又免费为他们做了次面膜。

散去后的深夜极为安静,也可理解为一个人的孤单,可以清晰地听到闹钟的嗒嗒声响,甚至于我的心跳!任一个人在无边的夜色中漫无目的的想像。房间里依然烟雾缭绕,酒味十足。我起身去打开窗户,月光,虽然没有中秋时圆、亮,却也可见远处的山峰的黑影。是你在对我微笑吗?月亮女神。

躺在床上,回味着一年的“辉煌”,逃课、上网,倍感忧伤。坠落的自己又一次远离了大学的怀抱,时至今日,依旧在为自己执着的梦而顽固地挣扎。忆往昔峥嵘岁月,有过迷茫、失望,有过阳光与志向。似乎明白:我是一只正在成长的羔羊,亦或是野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难忘的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在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难忘的日子——重阳节,重阳节也叫中重九节、老人节。

重阳节的种种习俗,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开心,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

听妈妈说从我三岁时起,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奶奶就开始照顾我和弟弟了,天天为我们洗衣服做饭,她不知为我洗了多少次脚,而做为孙女的我,又给奶奶洗过多少次脚呢?

今天是老人节,我想给奶奶洗脚来回报我那无私的奶奶。

我从洗手间拿了一个盆子,倒好温水,轻轻地端出去,“奶奶,我给您洗脚!”“好!”奶奶高兴地对我说。

于是,我就慢慢地为她卷起裤角,开始为她洗脚。我捧起温温的水轻轻地倒在奶奶的脚上,小心地搓洗。奶奶笑了,笑得那么高兴,那么灿烂。

帮奶奶洗脚后,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

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重阳节快乐,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优秀重阳节学生日记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今年的重阳节,我是和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

本周二,老师带三年级同学来到了南海子公园,我们看见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正面带微笑在那里等着我们。老师让我们排好队,说:“我要发给每个同学一枝鲜花和一张感恩卡,一会儿我们要把这些东西献给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并祝他们节日快乐。”

我们高兴地捧着鲜花和感恩卡,跑到爷爷奶奶面前,把两样礼物献给了他们,说:“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老人们连声说:“谢谢,谢谢!”有一位老人紧紧拥抱着为她献花的孩子,满脸幸福地说:“你们是小宝贝,我们是老宝贝啊……”

一位同学献过花刚要离去,只听老人激动地说:“来,握握手,握握手!”于是,这位同学伸出娇嫩的小手,热情地跟老人粗糙的大手握在了一起。

对于我来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老人也需要关心和爱护,我以后也要尊老,敬老,爱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阳节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终于让我盼来了。我们学校首次组织五、六年级 的同学到野外进行一次登高活动 。

这一天大清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上山去,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吃过了早饭,我便和几位同学去观看风筝比赛。

风筝竞赛场的人可真多呀!把整个赛场围得严严实实,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突然一声哨响,风筝陆陆续续飞上天空,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飞的苍鹰……最吸引人的那还要数栩栩如生的龙和蜈蚣了。那条龙抬起头来,尾巴高翘,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就超越那条龙啦!场上的人都为它喝彩。我刚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龙和蜈蚣纠缠在一起了,也许是龙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两败俱伤的做法。不一会儿,它们俩都断了线,掉进了山谷,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惋惜,都埋怨龙不应该那样自私。它们的主人像箭一样冲下山谷,寻找自己的风筝,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时间非常紧迫,但是它们的主人一点也不灰心,把风筝重新安上线再放飞……到了最后还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龙获得第二名……风筝比赛在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中结束了。

吃了午饭,就到我们学校的运动员大显身手的时候,登山活动开始了,只见运动员们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预备姿势。又是一声哨响,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学就要拿到红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头绊倒了,摔得个四脚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来再跑,可是来不及了,红旗被五〈2〉班的同学夺走了。

这时,太阳渐渐地西下了,金色的阳光照在同学们的笑脸上好像盛开着朵朵鲜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阳节的日记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快到了。重阳节的活动非常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老人节”我送什么礼物给外公好呢?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出做一张衍纸卡片送给外公。

我先拿一张白纸做卡片,在卡片中心位置上挖了一个心型的洞洞,心型贴满一朵朵用衍纸做成的菊花,菊花旁边还贴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宝贝你做的卡片有什么含义吗?”妈妈问我。“当然有了。”我抬头挺胸回答。“哦,那你说说你的含义吧。”“心代表我对外公的一片丹心,菊花又代表长寿,我是在祝外公健康长寿呢!”“那你卡片里不写些祝福语吗?”妈妈问。“对哦,我忘写祝福语了。”我摸着脑袋回答。连忙又拿出黑笔在卡片写上“祝外公身体健康,平安喜乐”。吃中饭时我把卡片送给外公,外公高兴地说:“谢谢我的宝贝,这是我收到过最漂亮的卡片。”

九九重阳节,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节学生400字作文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傲然绽开的菊花,芳香入鼻的陈酒,闲庭信步老年人的欢笑声——迈步在街边巷间,体会这浓浓秋意,心中涌起的是那份深深地的想念。

想到恰逢傍晚时光的双亲,从记忆里冉冉升起日常生活往景,那溫暖的絮叨,那家常的饭食,那缝纫的衣裤……这时,我的心里满是挂念,她们那时光浸染的双鬓,是不是多添了几根白头发?铺满老茧的两手,是不是还那般强有力?以前为我挡风遮雨的人体,又往前弯折了几度?每念及此,心里不由自主戚戚。重阳季节,谁又能不感怀养育之恩、表达想念之情?

偕老登高赏景,饮菊花佳酿,享天伦之乐!古代人的美文优秀作品传送了重阳节蕴涵的温暖真情。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自古以来只这般,牛山何苦独沾衣。”沁人心脾。

现如今,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这一天列入老人节,很多人明白重阳节不但是一份诗酒情结的景色,也是一份真心实意心怀感恩的孝心。一句溫暖的问好,一个传统节日的团圆,一段亲厚的家常话,为老年人送去欢笑,送去关怀,送去祝愿。

“最美丽是重阳。”美丽的便是这一份孝心,美丽的便是这一份温暖。这一份美,在与家人的团圆中得到熏染和提升,放射出最真正、最质朴的幸福快乐和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重阳节说明文高一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

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陪老人过重阳节的英语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Dear Tony,

Chong ya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for the elderly, is coming around. We are planning to visit

Nursing Home to celebrate the special day, and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students from your school to join us.

We have planned several activities. When we get there, we will visit the elderly in their rooms in groups,

presenting them with flowers and self-made cards to show our respect and love. Then we will do some

cleaning and washing for them wi th the help of the nurses.

As some old people feel lonely, we may chat with them about their old days, changes of our city, or

anything they are interested in. We may also give them some performances: singing, dancing, and so on.

I am sure we will both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If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please let us know.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Hua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重阳节趣事日记500字六年级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今年七十岁了,可是一点都不显得老,爷爷平时总是乐呵呵的。我和哥哥喜欢爷爷又严格有和蔼,爷爷对我们的学习一点都不马虎,每次从老家回来都要问我的学习情况,对我的饮食和各方面的安全时常挂在口。爷爷每年都要从老家带来些家自己张的农作物,有扁豆,韭菜,圆粉面,干面等一些东西。我家离爷爷家远,所以携带东西不方便。尽管这样,爷爷还是雷打不动的与往常一样。爷爷就是这种责任感,我对爷爷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今年七月,爷爷送来六十的个草鸡蛋我看着汗流浃背的爷爷和小巧玲珑的鸡蛋,一股温暖席上。爷爷高兴的说:“这么多的鸡蛋吃不完,要不然就浪费了,你龙哥哥那儿也有一份,两家子。”“爷爷,进屋吧,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饭。”爷爷却说:“不用了,我还要去你哥哥家,把鸡蛋送过去。”我说:“不能吃完中饭在去吗?”“那怎么行,东西送完了我才放心。”说完,爷爷就戴上眼镜,骑着车走了,我想爷爷招手,爷爷回头说:“快上楼吧,别让你爸妈担心。”我点了点头,默默的看着爷爷的背影。在上楼的时候,我想,爷爷他老人家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们吃。

过了几天,爷爷又来了,他在楼下的对讲机前对我说:“扬扬,下来一趟,把粽子给拎上去。”“噢,爷爷,我马上就下去。”我答应了一声,便下了楼。只见爷爷一边擦着汗,一边拎着一包鼓鼓的粽子。”“爷爷,你怎么又送东西来了,天这么热呀。”我说。“没关系的。”爷爷总是笑呵呵的回答。我对爷爷说:“上楼歇一会儿吧。”爷爷每肯答应。在我的百般说服下,爷爷终于上了楼。可是爷爷刚坐一会儿就去哥哥家了。嗨,我这个爷爷。

爷爷做什么事都认真,听爸爸说,爷爷小时侯得数学成绩非常好。我听了不禁对爷爷另眼相看,爷爷的生活简朴,我们应该学习我的爷爷。

我爱我的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节满分400字作文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1000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爬上天空,唱起了永恒的绝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个人在异乡是陌生人,过节的时候会为亲人考虑再三。他知道哥哥在很远的地方爬山,山茱萸里少了一个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重阳的一年,又是颂经,就像他的心。

一个安静的傍晚,我独自站在商场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穿过一片片散落的树叶,在我眼中投射出斑驳的光芒。但是,我根本无法从光里得到温暖,反而觉得有一种寒气从骨髓里散出来。看那枯黄的叶子,已经不亮了。即使在这种暖风下,它们也会冻得发抖,如果我坚持不住,它们也会像蝴蝶一样掉下来。然后我就孤独终老了。当我裹好衣服离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被遗忘的败叶,远离亲人朋友,在这个遥远的城市里呼吸着陌生的空气,咀嚼着思念的苦果。

回到宿舍,发现手机里已经有很多短信了。秋风吹来,我的祝福会毫不犹豫的化作秋雨,滋养你;菊花盛开时,我的祝福会毫不犹豫地化作花瓣,飞向你;重阳节到了,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发短信祝你——重阳节快乐。“工作时不要太累,”这是m一贯的搞笑风格,”有人在乎的旅程,不是流浪;有人思念的日子并不孤独;有些人在乎的岁月并没有逝去;不要让幸福擦肩而过,不要让梦想变成泡沫。“愿你比任何人都幸福,”z总是很贴心虽然这些短信大部分不是自己手里的,但我知道祝福之心是真的,感觉很强烈。握着手机的手渐渐暖和起来,然后遍布全身。我仿佛被千里之外的爱包围着,这种爱会填满我体内的冰冷。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又抬头看着空中飞舞的枯叶。突然觉得他们就像天生的信头,爱情是万能的邮票。枯叶用尽了最后的生命,燃烧成明亮的阳光,向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暖和祝福,让世界不再孤独。本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远挡不住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永存,世界就在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悟传统节日——重阳节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阳节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 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咱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咱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咱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咱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咱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快乐的重阳节小学生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初九两阳相会,俗称“重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个节日,都会让我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Meeting the yang on the ninth day of September, commonly known as "Chongyang",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my country.As the saying goes, "Every time I think of my relatives", every time I get to this festival, I will remind me of the loved ones and friends in my hometown.

我最喜欢在家乡过重阳节了。重阳节前一天,孩子们都会闹着父母亲或奶奶做桐叶粑吃。从山上摘来新鲜的梧桐树叶,洗净备用,把花生米、腊肉、香肠等各种配料炒得香喷喷的,捣碎后和上一点野菜、红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状,放入桐叶中包好,捆实,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绵软,香气扑鼻,叫人难忘。

过去我的家乡很穷,桐叶粑要在过节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两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个小孩运气好吃到了包肉的桐叶粑,别的小孩准得羡慕死。记得有一次过重阳节,奶奶用野菜活着一点面粉做了些桐叶粑,特意把其中一个裹有鸡蛋的桐叶粑留给了我。我捧在手中,尽管心里馋得要命,却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这次吃完了,下次就没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尝。

谁知就在这时,家里的狗窜出来一口就把桐叶粑叼了去。我又气又急,追着狗打,奶奶看见了,也一边骂狗一边想把桐叶粑抢回来。可人哪有狗快,一会儿狗就叼着桐叶粑无影无踪了。我伤心地大哭起来。奶奶安慰我说再给我包一个有鸡蛋的桐叶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再找出一个鸡蛋来。那一年的重阳节,我眼泪汪汪地坐在桌边,和大人们一起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现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电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昼;修路了,家乡不再贫穷闭塞。为通电通路这事,乡亲们可乐坏了!专门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敲锣打鼓地庆贺了一天。现在过重阳节,桌上不但有鸡鸭鱼肉,连“百事可乐”等时髦的饮料也上了桌。桐叶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在的桐叶粑不再只有难嚼的野菜,而是各种里馅,各种样子应有尽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为了读书求学,我已离开家乡来到了吉首。可每当我吟到王维写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重阳节,想到重阳节那令人回味的桐叶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认识果树爷爷》幼儿寓言故事阅读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小刺猬跟着妈妈来到果园里采果子,可是小刺猬总是认不清楚果树,经常采集了苹果爷爷的果子,然后对橘子爷爷说:“谢谢您的果实。”这让苹果爷爷很生气。

小刺猬采完橘子树上的橘子后,又对着桃子树爷爷说:“谢谢您的橘子!”

桃子树爷爷说:“错了、错了、橘子不是我的果实。”

橘子爷爷生气的在一旁吼道:“橘子是我的果实,你这只糊涂的小刺猬。”

小刺猬有些伤心,它摘了些桃子就回家了,没有感谢任何树爷爷,因为它怕自己会认错,惹树爷爷们不高兴。可是小刺猬的这种举动让桃子树爷爷非常伤心,桃子树爷爷把最好的果实给了小刺猬,但是小刺猬连句谢谢都没有就走了。

回到家后,小刺猬哭了起来,刺猬妈妈对小刺猬说:“为什么有的书上结满桃子,有的书上结满苹果呢?”

小刺猬说:“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果树。”

刺猬妈妈又说:“不同的果树会结出不同的果子,你只要看着哪棵树上有什么样子的果实,那就是什么树。”

小刺猬明白了妈妈说的话,现在它再也不会认错果树爷爷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重阳节来历的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以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难忘的重阳节小学生日记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这一天,小红一家正吃饱饭在看新闻。小红问:“妈妈,今天新闻怎么讲的都是老人,不讲别的。”妈妈边织毛衣边说:“重阳节,当然讲老人了。”小红疑惑不解:“那讲老人,为啥没看见奶奶在电视上。”妈妈和爸爸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上电视,只有一部分。”小红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看完了,爸爸妈妈催着小红去写作业,爸爸则抓起旁边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爸爸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是呀,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小红听了,赶快过来帮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向厨房里。

厨房里的小红一边抹汗水,一边切着“柚”人芳香的熟柚子,她将装着柚子的盘子端到客厅来,嘴里却不停地咽着口水,她眼睛盯着柚子,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报答您多年的照顾啊!您生下了爸爸,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尽心尽力,不疏忽,导致您长了这么多白头发!难道我不能孝顺您吗?”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乖孙女,我的乖孙女!”奶奶伸出手来拿柚子,奶奶和小红相视一笑,小红甜滋滋地说了句:“奶奶,重阳节快乐!”

爸爸妈妈看了,笑得眼泪都眯成了一条线,不停地夸:“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最新快乐的重阳节中学生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中国便将“九”这个数字视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聚,便将这天定为“重阳节”,又因为“重阳节”是老年人过的节日,所以,又将这天称为“老人节”。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 has regarded the number of "nine" as the number of yang. On the ninth day of September, the two yang met each other, and the day was set to the "Chongyang Festival".And because the "Chongyang Festival" is a festival for the elderly, it is also called the "Old Man Day".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家人相聚,一起登高望远,插茱萸叶子,饮菊花酒,在欢笑声中度过这一天,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将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的《九月九忆日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给我们描述了的先辈过重阳节的温暖幸福的情形。可是,今日的重阳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尽管日历上鲜红的九月九日下面清晰地标注着“重阳节”,可是绝大多数人家中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的影儿。不少老人依旧呆在屋中,洗衣做饭,替儿女子孙分忧。巍峨挺拔的大山上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出的几声风吹树叶的声音记录着昔日重阳的欢声笑语。学生父母们口中吟诵着“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后却连“茱萸”到底为何方神圣都不知道;孩子们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的东西不是献给老人们的一杯清茶,而是一本厚厚的语文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告诉华夏子孙正在淡忘这个中华的传统节日。

如今,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的我们,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传统社会的习俗了呢?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这些为我们身边最亲近、给予了我们最多关爱的人所设立的节日,真的不需要了吗?恰恰相反,这些节日中所包含的亲情伦理道德,这是我们这些人最需要学习的。孝敬长辈,为其分忧,是我们在重阳节这天最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欣慰的是,在重阳节这天,仍有不少人还记得它——这个老人的节日。在大山里侧耳细细倾听,还能听见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老人的耳畔,还回想着女儿的祝福之音;在一些家人的阳台上,撒着两三颗茱萸杆和黄中带青的茱萸叶子;在一些孩子的日记本上,字迹中还能看见“欢度重阳,为爷爷奶奶做事”的记录,在老人的床头柜上,慢慢的茶杯里飘出了缕缕菊花的清香气息……

重阳节,希望在不久之后的九月初九,会重新飘起菊花酒的气息,响起老人们的欢笑,拾起儿女的孝心,更拾起的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悠悠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七年级重阳节尊老作文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一大早就起床了,不光是因为今天是重阳节,还因为今天是星期五,在下午上完课后就可以回家过周末了,我能不高兴吗?

下午上完课后,张教师布置了周末语文作业,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在重阳节里孝敬长辈。于是,在回到家之后,我就给远在遂宁的奶奶打了电话,问候了奶奶的身体情况。打完电话后,我又想:既然说重阳节既要插上茱萸,又要登高,可这些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重阳这个大节又是怎样来的呢?为了解开这些我心中的谜团,我刻不容缓地打开了电脑,查起了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与其它节日一样,也有一个传说:在东汉时,有一个住在汝河叫瘟魔的恶魔,只要它一出现,就会死掉很多人。在一场瘟疫中,青年恒景的父母双双丧命,就连他自己也差点死去。后来,他告别了乡亲与家人,出去访仙学艺,最后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名仙长并其为师,学习了降妖剑术。一年后的九月初八,仙长给了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以及避邪的方法。在九月九日前坐仙鹤回家并杀服瘟魔,为民除害。九月九日清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一座山上,给了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作好了准备。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但它刚到山下同,便戛然而止,脸色大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当我看到重阳节的来历与传说时,不由得呀然一惊,没想到这重阳节还有这样的故事,真是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不过,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千古名句原来就是因为重阳节而得名的啊!

就这样,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过去了,但今年的重阳节与往年大不相同,那就是因这在今年的这个重阳节里,我了解了许多从不知道的事,这些知识一定会让我受益非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关于重阳节的5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记得上一次的重阳节,我们学校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走在路上,人们统统将目光投向我们,好像在看“新新人类”似的,他们纷纷议论,“这群孩子是去秋游?”“他们怎么不上学啊!”“这光吃水果怎么够啊,一个中午能吃饱不,这些孩子家长也真是的,秋游都不知道带点好的上。”我的心里感到愤愤不平,难道没人知道是重阳节吗?这架势一看就是去看望老人的啊!唉,重阳节!人们都忘了吗?

《三字经》里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性格都是善良的,但渐渐地,后天的养成使人们差距越来越远。我们现在的好习惯都是由父母公婆养成的,但如今的社会,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这都是大家渐忘中华传统文化而造成的。

又一个九九重阳节来到,我去滨江路转悠了一圈,希望能看到和重阳节有关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可是没有。我大失所望,难道重阳节真的已被人们忘却了?正准备失望而归,没想到,惊喜出现了,一个大约五十岁的叔叔搀扶着一位老奶奶向我走来,“小朋友,帮我和我妈妈拍个照吧,谢谢!”我拿起手机,仔细认真的调整好角度,手机的方框里,一位叔叔和一位奶奶,扬起灿烂的笑容。我欣慰不已。

重阳节,是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不该淡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幼儿教师寄语范例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先教孩子学会爱、学会做人

日本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就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说明做事得先做人,人格的魅力要胜过任何地位和金钱,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做人要大气,不要太计较利益,对人要有爱心,善于宽待别人,做个情商丰富的人;取得成绩不要骄傲,碰到困难不要气馁,树立与人为善,以诚取胜,乐观向上的人格。

二、放飞心情,留点玩的空间

孩子是童真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锻炼,玩也能玩出智慧,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质,留给孩子一定玩的时间。我会在节假日带孩子到郊外旅游,或远途,或附近的公园,或爬山,或做运动,让他放飞心情,增加知识面,减轻压力,创新思维。愉快的心情,将带给孩子生活上,学习上更多的收益。

成长是一种殷切的期望,成长是一种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六年级九九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x月x日早晨,秋风习习,我很早就把妈妈叫起来了,因为今天我又要参加邢周报小记者活动“包饺子庆重阳”啦! x On the morning, the autumn wind learned, I called my mother very early because I was go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small reporter of Xing Zhou newspaper "DumplingsQing Chongyang ""!

上午9点,我和妈妈来到申庄街的“邵屯老六羊汤”,这时,立朦姐姐已经让小记者和家长排队了,我们也赶紧跑了过去。立朦姐姐点完名后,带我们上楼了。我刚到楼上的时候,立朦姐姐就问我们九九重阳节是哪一天?我说:“x月2日”,“那农历呢?”,我忙说:“九月初九”,然后立朦姐姐又问我们:“谁知道关于九九重阳节的故事”,有一位小记者举手回答了,后来一位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重阳节的来历。还有几位才艺不凡的小记者表演了节目,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表演过后,我们就开始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包饺子,我们5人一组,共分成6个小组,每组要求1位小记者擀面皮,另外4位小记者包饺子,我首先毛遂自荐说:“我来擀面皮。”队友都说:“行。”我们就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始包饺子了,我一看四位队友都要面皮,就赶紧用力擀起面皮了,不一会就满头大汗,我擀的面皮速度很快,阿姨还夸奖了我。我们包的饺子都是奇形怪状的,有的圆圆的,有的长长的,还有三角的呢!包完后一位哥哥帮我们把饺子煮了。这时我们就坐在桌边等着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了,先上了几道小菜,一会儿我们包的饺子也上来了,我赶紧咬了一口,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吃起来就是不一样,感觉特别香特别好吃。

时间过的真快,一会儿就到上午11点了,活动也快结束了,我们所有的小记者照了合影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老六羊汤”。虽然今天还没到重阳节,但我们邢周报的小记者提前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重阳节,不仅让我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更让我懂得了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