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作文1000字(经典8篇)

浏览

1863

作文

116

篇1:初中生作文:十三岁,我开始读懂生命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看一个个人不停地被送往手术室中,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尖叫,痛苦的叹息,不时地送入我的耳中。手术室外的亲属,焦急的等候着,不时的滴下止不住的汗珠和收敛不住的泪水。这让我读懂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叹息。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从生到死,直到被推进手术室那一刻,这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痛苦。但这是一种自然,也是一种享受。

漫步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中,大步向前走去,猛然的回首,发现一路上走来的脚印,总是不怎么完整。一路上坎坎坷坷,成长的足迹也被践踏的不成样子。慢慢的,足迹消失了,这让我读懂了生命的挥霍。为什么,成长的印记总是被抹去,不给我们留恋的机会,也许这就是生命的神奇之处吧。生命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哪里会是生命的终点,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

静静地,望着窗外,看鸟儿在空中自由的翱翔。那是一种境界,享受的境界。从天空的这一端,飞到哪一边。不挂一丝忧愁,快活的飞翔。这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命的珍惜,让自己的生命永远充满快乐。生命就是应该这样,让自己不抱有痛苦,没有哀伤,这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因为生命本该就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蹲在一朵花旁,等待着它的绽放,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慢慢地它破土而出,生长出一棵嫩绿的幼芽。可是,逐渐地它失去了照料,渐渐地枯竭。我依然观察着它,开始给它细心的呵护,我尽心尽力地挽救它,希望它以尽快的活过来。就这样,日复一日不停地重复着我经该做的,终于有一天,它活了过来。这让我读懂了生命的顽强与执着,无论怎样,都要有一颗恒心,有一颗坚强的心,顽强的生活着。

默默地坐着感到无聊,便拿出一本书细细的品味,在我看来我并没有挥霍我的生命,而是在好好的利用。读一本书,和书中的主人公作伴,和他共同去冒险。这让我读懂了生命的乐趣,要有一种尝试的心态,才能明白,什么是酸甜苦辣,什么事喜怒哀乐。生命就是用来使用的,只要活着就应该学会尝试,慢慢的去领悟世间万物,学会感受自己的情感世界。

坐在石台上,看几只蚂蚁一起背着沉重的食物慢慢地爬动。一只蚂蚁位于食物的最上方,好像在指挥着其他蚂蚁该往哪里走,该如何去做。这让我读懂了生命中的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将沉重的食物运回自己的巢穴,才能使自己能够吃上美味的食物。这就是团结一致的好处,这可以使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生就是——生存,活着,有了生才会有命,由此出现了生命。生命是丰富多彩的,它是痛苦的,也是享受的;它是神奇的,也是无忧无虑的;它是顽强的,也是充满乐趣的……这就是生命。十三岁,我开始读懂生命……

[初中生作文:十三岁,我开始读懂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生命教育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

“爱”这种东西很空泛,它可以是看得见的,也可是看不见的,但它肯定是可以感受的到的,因为人是一种情感型的动物,它热血而不冷血!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很多情况下,爱是一种特殊的动力,可以创造新的生命,创造新的奇迹,创造教育的辉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教师是对学生的爱理应是无私的,而这种纯洁的爱,客观上必然是会赢得学生爱的回报。每位学生都是充满单纯、善良、天真的品性,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会铭记于心,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日祝福,是感动、是欣慰,更是一种幸福!这就够了,爱的教育,就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爱后,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育是一种“良心式”的工作,我们绝对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来偿还学生对我们的无止境爱。也许这需要用上我们的一辈子!

同时,教育还需要博爱,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新课程背景下也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白天鹅”要爱,“丑小鸭”更需要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面对“后进生”一次次“旧病复发”,老师应该是宽容地就势引导,把关怀和宽容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坚信教育是一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切不可一步到位。坚持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信心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们,人心总是肉长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被感化。在阅读那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名学生的教育手记,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将来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生命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用手写出来的文字,而是一本用身体实践出来的好书。这些文字,没有一句灰色的理论,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真挚的教育情怀与理性思考,因为,没有对教育的一种悲悯之爱,便无法让教育成为自己的宗教,没有一种对师生的慈父般的情怀,便不可能有那种跨越时空的漫步和建设性的思考与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生命,本该平等1000字读后感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风风雨雨,电视剧《神话》也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当时秦的风貌,然而秦朝的建立开创了新的篇章,秦始皇的残暴也使我感到可怕。

秦始皇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不在乎牺牲别人的生命。他认为,他是一国之君,所有人就应该为他效力。可是,皇帝不就是为了让天下更太平吗?如果皇帝只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只是为了让更多人敬仰,要皇帝有什么用呢?生命,本该平等,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控制的权利,没有谁能剥夺它。

当年,秦始皇不惜一切代价,要挑选大秦数千名精锐的将士殉葬,为秦皇千年万年守护皇陵。这样,秦皇的心意是满足了,可这是多少无辜的生命啊!这时,通过宝盒从2010年到达秦朝的易小川以大将军蒙毅的身份冒着欺君的大罪,顶着杀头的危险向皇帝提出了用陶俑代替这些将士埋葬于地下,为秦皇守护皇陵的方法,才挽救了数千人的性命,这也才有了兵马俑的诞生。随后,秦始皇又要将建造皇陵的七十万民夫活埋,使皇陵成为永远的秘密,让后人永远记住他这开天劈地的第一人,七十万条性命就这样白白被剥夺了,陌生的地方成了他们永远的归宿。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也许历史上并无此事,也并无此人,可易小川的大智大勇却让我敬佩不已,如果没有易小川,将有多少生命得不到最终的归宿。

生命,本该平等。即使他是帝王,即使他有江山社稷,即使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即使他有万人的尊重和敬仰,可这有什么用?他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善良,他失去了人的本性。他有权有势,难道他就有权利把每个属于自己的生命分高低贵贱吗?不,没有。每个人都有控制自己生命的权利,如果这样随意的伤害生命,将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善待生命,是每个人的职责,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生存,或者死亡,应该顺其自然。只要有生命,你就要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也是对自己负责。还要保护生命,不要让不必要的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当因为国效忠战死沙场;舍己为人,失去生命;这样的死叫做牺牲,这样是伟大的。可把生命当儿戏,这样的死,别人只会叫你傻瓜。

生命,本该平等。任何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生命的主人。小到乞丐,囚犯。大到官员,贵族。不管他们身份如何,他们总有一样的一个东西,那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他们所有人的生命都在自己手中。谁也没权控制谁,谁都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活着,要有价值的活;死了,要光荣的死。

命运,本该如此;生命,需要平等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抗战从这里开始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要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渊源,读史便是很好的一种途径,而抗战史又是历史长河中的方舟。那些浴血奋战,那些奋勇杀敌,种种的记忆镌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长。

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反攻战役,充分突显了我国军民一心抗战,保家卫国的决心。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感叹于我们军队的智慧的同时又为着死去的烈士哀伤。

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红旗举手宣誓,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灿烂的五星红旗,赤胆忠心;淞沪会展的29军弹尽粮绝,英勇壮烈;狼牙山五壮士毅然跳崖,惊天动地;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舍己为人;赵一曼受尽极刑却仍然坚不吐实,视死如归;董存瑞在危急关头点燃炸药,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前仆后继;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精神奉献其一生却最终惨死于绞刑台上,大义凛然……我们不能忘记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我们不能忘记平型关的第一场大捷;我们不能忘记百团大战中的第一次反攻;我们更不能忘记给国人带去惨痛记忆的南京大屠杀!多少的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多少的华夏子孙为了这片土地献出满腔赤诚,多少的革命战士坚贞不屈,用坚毅的革命精神筑成了保卫中华名族的屏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读史明志,以史为鉴。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贫穷落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中国,而是一个日益强大起来的、正在为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不断不懈努力的中国,是在为维护世界和平正义、自觉承担责任和使命的中国。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之中,面对曾经的践踏,我们没有必要以牙还牙;但面对当前的挑衅,我们要完全有能力应对。我们还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将会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锻炼。我们即将迈开沉着稳重而又坚定有力的步伐,向属于我们的光辉的未来继续前进,绝不退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平凡与不平凡

每个人都渴望不平凡,路遥的创作随笔却让我明白,做好平凡的自己,即是不平凡。

《国史新论》有云:“一切有为,皆从无为出,皆须在无为上建体。”路遥生于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却写出了一部史诗般不凡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雁,在人生的迁徙之中,企盼着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完成自己心中的梦。

只是,往往我们的梦伴着不凡的,随着岁月,慢慢流逝或沉睡了。小时候,我们觉得明月触手可得,觉得阳光也灿烂,心中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那个不凡的梦。可当有一天,我们知道明月有多远,社会有多黑暗,前途又有多坎坷,那个远大的斗志便消磨殆尽,我们习惯了温柔的港湾,也习惯了暖心的怀抱,无意间消弱了我们追求不凡的力量。“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消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路遥用那充满智慧的笔墨,洒下了如此一段令人恍然大悟的话语。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不经历刺心的疼痛,又怎能感受玫瑰的温柔。

“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这句话仿佛便是一个令人终身受益的矿藏,路遥用他一生完美诠释了这句话。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他完成了一步不凡的超越,从创作随笔中可瞥见他的心酸,为了这个超越,他奉献了整个青春,整个人生,他用热忱谱写了人生最华美的篇章。此记得又让我想起了如今的那一句“错得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我没有理由去怪这个世界,大家菜同经历盛大华丽的青春,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朝气是一种青春的资本,失败是用来占用,胜利是用来超越,世界是用来改变。

改变世界?你是否曾想过这又太狂妄了呢?

丰子恺的《豁然开朗》给予了答复:“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世界。”我们为何不改变看世界的角度,那些你暂时不能占用的,不能克服的,不能容忍的,不能宽容的,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路遥用一生证明,改变世界并非不可能,而平凡之人怎会一直平凡!

作者用青春的流失换取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可谁能保证他的成功?可又准能说他的成功只是偶然?在你想跑而且能不停奔跑的时候,就是上天想让你成功的时候。

你没有一万个理由放弃,却有一万个理由让这个世界接纳你自信的笑靥,成就不凡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新初中感悟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小学第一次写作文,老师的题目是‘我的理想’我记得那时候我写的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因为年少总觉得理想越大便可以获得越大的夸奖。当然这个理想现在看起来根本就是白日做梦。随着岁月匆匆,随着老师不再催促我的理想也束之高阁,不再提起。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不再有勇气追寻那些理想。但是当我看完《生命清单》,虽然这是一本鸡汤文学,但是在阅读中我却感受到了勇气的力量。

故事的女主角叫布雷特家里很有钱,34岁这一年,她的母亲去世了。母亲给她的遗言是一年之内完成十四岁时写的十二个人生目标,这样她才能得到遗产。而在完成这些目标之前她会失业、没有地方住……一无所有。这个清单里她必须面对自己‘想当老师可是她却有公开表演恐惧症’‘没有钱怎么生活’‘找寻失踪的父亲’……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但就是这样一份看似可笑而难以完成的清单,却让布雷特踏上寻梦之旅并不断检视自己的是人生,寻找到生命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她不再害怕并逐渐变得强大,当她完成第十一个清单之后,她发现其实完不完成第十二个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她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不能完成梦想,而是我们缺乏实现梦想的勇气。当主角陷入绝境不得不向上攀爬的时候,也是我们该反思的时候,是否我们都太安于现状?活在当下已经是很多人人生追求,可是如果有适当的恐惧感是否会让我们变得更好?乌龟因为恐惧而缩进壳子里的时间越长,便会忘记自己可以伸出头来。鸟儿在笼子里呆的越久就会忘记自己有一双翅膀可以展翅翱翔。狮子因为被驯化而忘记自己是百兽之王……而人类呢?在安逸中我们是否也会因此忘记还有梦想?

小说的作者洛里·斯皮尔曼曾为语言病理学家和指导顾问,所以她对于心理描述可谓深入。让我们随时都有代入感,并感同身受。故事中主角被逼迫着完成那些梦想,虽然过程曲折但是却在这一路越来越强大并遇到更好的自己。只有遇到更好的自己,之后才会遇到更完美的人生。才配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自己必须是完美的?但我知道某一刻,你失去了肆无忌惮的勇气。那个曾经快乐地喜欢讲故事,喜欢唱歌跳舞的小女孩变得焦虑有没有自信了。”

当我读到母亲的这句话时,令我触动很大,也在心中不停扣问自己,从何时自己变得胆小如鼠?从何时我们开始害怕失败?从何时我们安于现状?从何时我们不敢追求未来的广阔?给自己一个期限吧,寻找梦想,遇到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最新初中感悟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读了一本《教育激扬生命》,这本书非常有意义,它阐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读后对我有深深的感悟

作为一个老师,这本书让我明白,在教育工作中要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注重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一味地指责和批评是没有用的。对于孩子之间发生的问题,要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的想法,才能真正点亮孩子的心灯。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诚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善于用“爱”去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付出,那样,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过分的执着,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生命的情感。”这句话对我触动最深。教育需要做的不是控制生命,更不是强迫生命,而是要让教育激扬生命。让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享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成长的烦恼。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改变。它需要我们停下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自然。正如郭教授所言,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们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们生命的情感。

有人说:教师的知识和学生的知识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只有自己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于是我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希望能有更多的水给学生。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突然意识到,我的举动仅仅是“灌输”。似乎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我这里得到一些水而已,可是我们教师的水总是有限的,这样以来,学生得到的水永远不会多于教师啊,谈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此书告诉我们儿童不是只懂得接受水的容器,而是携带者,是人类几千年文化沉淀基因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该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该懂得授之以渔场,这样,学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清泉。

读完本书,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应该这样去做: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课堂,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更新课堂授课方式。在教育学生时,以身示范,以学正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建立责任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教育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自己的教育生涯多一份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最新初中感悟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当一个人仰望星空时,会听到什么?当一个人置身闹市时,会听到什么?当一个人回首过往时,会听到什么?我寻找并倾听,发现并思考……

当我读完《倾听生命》这本书时,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世界是由千千万万的生命组成的,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学会珍爱生命,倾听生命。父母赐予了我们心灵的窗口——眼睛,那么我们就该到大自然中看一看,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倾听自己的生命,绽放自己的美丽;去看看周围存在的许许多多的生物,倾听它们的生命。生命无处不在,我们要有一双乐于发现的眼睛。

生命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虽然生命是脆弱的,但我们的品格可以坚强。在倾听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懂得,生命的珍贵、价值和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关键就要有自己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人死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的精神却早已萎靡。”你瞧,蜜蜂多么的坚强,当人将它一次又一次踩在地下并用沙土埋起的时候,它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将褶皱的羽翼抖动平整,活着就是希望!只要它活着,就当是奄奄一息的时刻,它也毫不向命运认输!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挫折,经过风雨和挫折,我们生命的价值便会提升,最终让我们走向终极的成功。

生命是充满梦想的,约翰就是怀遄梦想的,当他还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15岁孩子时便列下了一个梦想清单,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一百二十七个目标,每一项看起来都是遥不可及的。可是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完成了一百二十七个梦想,他让我明白梦想是神圣的,会让我们充满力量,会激发我们的潜能;当我们完成一个有一个梦想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升华到另一个境界之中了!

生命是充满奉献的。为社会做贡献,为周围的人做贡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在属于自己的班集体中,就应该为自己的班级献出一份力,把我们的班级打造得更加完美;等我们长大了,就要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将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生命是缤纷多彩的,也是容易转眼即逝的,我们要学会珍爱生命、倾听生命,学会保护自己是珍爱生命的前提。

我们要从小锻炼自己的实践与应变能力,学会自我保护,识破那些能够伤害我们的东西,远离危害,珍爱自己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尊重任何一条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且学会倾听自己的生命,健康的成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