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严三实主题党课【精品6篇】

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严三实主题党课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2912

作文

6

篇1: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全文共 5407 字

+ 加入清单

21世纪是中国崛起和腾飞的世纪,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宏伟愿景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党。我们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其他许多重要论述,也都深刻体现了这一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思想,对于在新形势下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理论。习近平同志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党的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将我们党既有的思想建党理论和制度治党理论加以科学综合,提出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但我们党在刚刚成立尚处于幼年的时期里,还难以明确提出如何把党建设好的问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主要力量转移到农村,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党员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党情,如何使我们党真正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品质的先进政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古田会议决议,第一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问题,也就是从思想上建设党。从此,我们党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等,都进行了独创性的分析和阐述。思想建党,就是要求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其具体要求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活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二是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教育,使“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三是加强理想道德教育,使广大党员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提出思想建党,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这事实上提出了制度治党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制度治党治国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一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先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作为过渡,让一大批原来在中央工作的老同志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发挥指导、监督和顾问作用。二是建立退休制度。强调任何领导干部的任职都不是无限期的,到了一定年限就退休,彻底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三是坚持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要求制定一系列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四是使选拔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成为制度。要求破格提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优秀干部进入领导班子。五是提出党要管党,克服特权现象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强调国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六是提出再经过30年时间,即在建党百年之际,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提出制度治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又一次创造性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进程中,围绕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处理好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关系,防止将二者割裂开来,顾此失彼。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片面强调制度治党,认为有了制度就万事大吉了,不愿也不会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致使制度的落实因缺乏思想基础而大打折扣。有的领导干部搞思想政治教育是空对空,不善于结合制度落实来进行。诸如此类的情况,都影响了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根据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将我们党既有的思想建党理论和制度治党理论加以科学综合,提出了关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思想,要求二者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一思想具有丰富内涵,既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又为进一步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指明了根本途径,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思想,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坚持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突出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如何才能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关键是使二者相互贯通:既要使加强思想建设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也要使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设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将二者的结合落到实处,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彻底纠正管党治党中的宽、松、软现象。关于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习近平同志从多方面作了阐发,论述丰富、思想深邃。我们特别要学习他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思想,从中体会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和具体体现。

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一个时期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呈现高发多发势头,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他强调,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对其内涵作了全面深刻概括。建设这样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过程,就是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的过程。为此,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问题,强调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问题。同时,党中央依法依规反腐,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正风肃纪、反腐惩恶。这一柔一刚紧密结合,使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当前,反腐败斗争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这也是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的结果。

关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习近平同志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并从三个方面强调建设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一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定的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三是强调制度创新,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实行“两个为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党的理想信念、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应该具备的党性修养等的重申,是对思想建设的制度化表达,是以制度治党来保障思想建党。比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作为制度治党的依据,其实质是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紧扣廉洁自律、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这就把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使加强思想建设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使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设的过程。

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内在地要求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的逻辑延伸,也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许多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如何依规治党、如何以德治党,而且将这两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互为支撑、相辅相成。

1.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2.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个人发言提纲

3.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4.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党课讲稿

5.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6.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依规治党要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这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也是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问题。对于党内规矩,习近平同志也明确了它的基本内涵,阐明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关系,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在依规治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强调要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做到有规在先、抓早抓小,使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治党的一大创新。依规治党作为制度治党的具体体现,事实上蕴含着以德治党、思想建党的要求。通过依规治党,可以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对党的忠诚度,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以德治党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作风建设。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这三方面内容:一是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把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二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性修养教育。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三是抓好作风建设,践行“三严三实”。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为了抓好作风建设,我们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部署。以德治党作为思想建党的具体体现,事实上是以依规治党、制度治党为支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很好地贯穿了这种紧密结合的精神。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结合

我们党是中国这个大国的执政党,因此,治党不能只就党言党,必须同时立足于治国来论治党。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高度统一的,治党和治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从更宽阔的视野看,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还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结合。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在全党强化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的意识。思想建党要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划出这条红线,制度治党要让党员、干部在行为上明确这个界限。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习近平同志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全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是我们党的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增强这种自觉,使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相辅相成。

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促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不尊重法、权超越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针对这一突出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增强依法执政意识,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全党增强依法执政意识,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同时又必然极大促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最坚固的“堤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的。这一历史地位,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和愿望,创立科学理论,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的;是通过我们党坚持不懈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赢得的;是通过广大共产党员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前仆后继、无私奉献,创造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造就无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光辉楷模赢得的。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各方面利益关切,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益。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全面评估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雪中送炭的好事,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难事,都要自觉主动地办、持之以恒地办、用心用情用力地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凡是涉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都要通过强化责任、健全制度、落实到人,推动有关方面形成合力,妥善加以解决,对于损害群众利益的失职渎职和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形势和任务的发展给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科学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科学设计、组织、开展各项执政活动。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都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兢兢业业抓党建、扎扎实实抓党建、坚持不懈抓党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2.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个人发言提纲

3.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4.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党课讲稿

5.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6.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党课讲稿

全文共 4170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这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所在。

一、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取得这场伟大斗争的胜利,坚持正确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收入差距拉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为我国发展创造更好环境,难度明显加大。

面对这样的复杂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开辟的,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极大提高,归根到底在于党领导人民开辟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发展的大方向问题。“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确保13亿多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从根本上确保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是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效果。

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目标得到切实贯彻落实。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确立、形成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各项事业实施有效的领导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可以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重要的就体现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深化改革、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这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一是党作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站在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高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凝聚全党全社会智慧,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的、科学的、长远的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正确方向、提供基本遵循。二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超越各种利益关系的掣肘,提出有利于推动发展、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政策措施,构建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党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能够统筹各方面力量、兼顾各方面利益,形成全国一盘棋,从全局和长远角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和进行生产力布局,确保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确保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四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集中力量办好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五是我们党有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纪律,有强大的党员干部队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能够确保全党上下集中统一和全体人民步调一致,把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六是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环境。

当今时代,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也前所未有。没有党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统筹各方面工作、协调各种利益、理顺重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必将陷入混乱、举步维艰。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之所以停滞不前,很大原因就在于执政党软弱无力,无法对经济社会做出长远规划,更无力推行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十三五”时期,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落到实处,有效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强化全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要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要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强大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过程。不仅需要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而且更需要党团结动员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这些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落实下去,把蓝图变成现实。必须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们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努力把群众的各方面利益安排好。我们党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这为团结动员全体中华儿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把人民群众团结动员起来,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全面小康社会幸福生活。要看到,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推进,涉及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世所罕见。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没有强大的执行力,没有严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很难确保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能够随着改革发展而得到有效实现、维护、发展。实践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只有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人民群众才会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相信党、拥护党,听党话、跟党走,同心同德建设自己的国家。

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党课讲稿

全文共 2634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在一些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上,一些党员干部政府官员其觉悟与普通百姓的觉悟相比,都显得格格不入,令人叹息。之所以出现屡屡违规和对抗中央政策,与一些地方官员在政治上追求假大空和为个人和班子政绩铺路有关。其他不可告人的某些相关利益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值得全党干部和全体政府官员认真查找和及时纠偏。最最重要的那就是,中央政府权威性不容侵犯!

党章规定: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同时指出,“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全党服从中央,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铁律,是检验党员干部对党是否忠诚的根本标尺。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决不允许各级党组织各树旗帜、各搞一套,决不允许党员干部口无遮拦、为所欲为。否则,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垮台。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非常严重。有的政治野心膨胀,搞破坏分裂党的政治勾当;有的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搞“独立王国”,给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思想上做到同心同德。要加强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握核心要义,坚决贯彻执行,决不允许对中央政策说三道四、乱评乱议,甚至对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不同意见。对党员干部思想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该教育的要及时教育,该批评的要勇于批评,该斗争的要旗帜鲜明地斗争,决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甚至掩着护着。

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端正政治行为、严守政治纪律。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组织。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阳奉阴违、另搞一套”。切实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防止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山头主义的滋生蔓延。

在行动上不打半点折扣。维护党中央权威不是一个空洞口号,必须知行合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党员干部开展工作要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尤其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坚决服从中央命令,决不能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各级党组织要紧握纪律“戒尺”,加强监督检查,坚决反对那些对中央的政策合意则取、不合意就舍的现象,坚决反对不讲纪律、不守规矩,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现象,坚决反对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目无组织的现象,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征途上,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另外,我认为;中共需要一个主席,集体领导会导致权威的流失,从而也是中央政府权威的流失。中国现在的情况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传统的“统而不治”的特点,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政府和人民之间等等。“统而不治”必然会导致危机的。集体领导体制下会导致的集体不负责任的结果.同一层级的领导人互相制约,自己不做事情,也不让他人做事情,结果是谁也做不了事情,谁也不负责任。

我建议中共设立主席职务加强中央的权威,中国领导人要集权才有权威,有了权威才能使令出中南海,现在中国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政令不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不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使中央的决策得不到实行,解决不了这个根本问题,中央的方针政策再好也是没用的。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曾当面向总理温家宝念出了一段近些年流传的民间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他认为,夸张的顺口溜反映的虽然不是主流,但问题也的确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

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习近平总书记集权,让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国的全国人大委员长,让他拥有立法权及有监督一府二院的执政执法权。使中国的最高权力真正归属全国人大。中国决不能再搞集体领导了,集体领导往往给人认为反正什么都是集体决定的,无所谓,出了事互相推诿,无人负责,无法追究责任,集体领导还导致政权无权威,造成政令不畅。

中国有些留洋的知识分子之知与行均不着边际。他们总是走极端。要打倒了君主,想搞民主,搞到最后就变成了无主。心中无主,国中就无主。一个主权领土完整却无主,民主的路径其实就在君主制之中。无论是国君作主,还是君子作主,一定要有个主子。剩下的事情,不过是让这个主子不要脱离民意束缚。毛泽东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搞了一点个人崇拜。邓小平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树立了一个核心。集权未必就不好。中国之大,必须要有一个大权独揽的国家领导人。建议中国共产党设立主席职务并坦任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领导人民选官立法。

中共应该领导人民选举官员,把执政权撑握好,把行政权交给各党派和无党派有序去竞争,中共不会失去执政权的。候选官员可以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组成。这样做与党政分开一样,官员干好了是中共的功劳,干不好了与中共无关,因官员是人民自已选的,人民不会怨中共的,人民不怨中共,中共就能长期执政,这样对国家和人民及共产党都有好处。

1.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2.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个人发言提纲

3.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4.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党课讲稿

5.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6.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全文共 401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的奋斗历程,已有67年的执政历史,成就辉煌而卓著,执政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第一,从执政地位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从历史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都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做过谋划,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批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一时轰轰烈烈,但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特别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屡屡恃强凌弱、欺侮中国,人民群众俨然对资本主义心怀不满、深恶痛绝。而此时,因十月革命诞生的苏维埃俄国,发表宣言同情中国人民的历史遭遇和现实斗争。中国的先进分子则从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行径和社会主义国家友好态度的对比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救国救民的鲜艳而崭新的旗帜。在历史的呼唤中,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制定并完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领导人民群众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成为众望所归的执政党。

1.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2.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个人发言提纲

3.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4.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党课讲稿

5.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6.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法律依据。早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人民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现了多党合作,专门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党的执政地位获得了广泛认同;随后,在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获得宪法保障。

第二,从执政理念看,中国共产党主张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始终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革命时期,为维护工人阶级利益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为实现农民阶级的权益发动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土地问题为中心,喊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时代口号,毛泽东同志明确要求党员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柴米油盐等切身利益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推出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注重发展生产,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果断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可以说,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土地为中心问题,始终代表、维护人民的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注重民生问题,始终着眼于实现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各项权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人民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扎实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兴修农田水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向现代科学进军,开展扫盲工作等,奠定了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文化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在时代号角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释放市场活力、完善民主制度、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时期也成为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民生改善最快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可见,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第三,从执政方式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都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使其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革命时期,无论在反动政权和军队围追堵截下,还是在局部执政的地区,中国共产党和军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鱼水情深,使其社会认同感与日俱增,从而为成为执政党奠定合法性基础。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极其艰巨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任务,坚持党政一体化,动员起千千万万的广大工人、农民与各阶层人民,不但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很快就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都取得丰硕成果,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领域成就更加骄人。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们党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加注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新时期,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我们党的执政方式更加成熟。

第四,从执政能力看,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复杂形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有效整合社会力量,执政水平和能力都大大提高。

除去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外,中国共产党已有67年的全面执政历史。在执政实践中,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不断加强改进,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一是在应对挑战方面,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都能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制定出各时期、各重要历史关头或节点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二是在国家建设方面,具备了娴熟的驾驭经济的能力,“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三是社会整合力有新的提高。就总揽全局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是最有力的佐证;就政治力而言,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更强了;就思想力来说,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第五,从执政绩效看,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在三大历史时期成就三大历史伟业。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使中华民族结束屈辱,走向崛起。众所周知,中国以历史久远和文化灿烂著称于世,“从纪元前开始,中国领导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1600年”。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中国失败告终。随后《南京条约》的签订,开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不平等条约的先例。到1949年,中外缔结的大大小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及各种主权的丧失,“总数大约三四百个”。中国一步步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蒙受了整整109年的屈辱。屈辱的109年,也是抗争的109年。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在相继奋斗了81年没有实现结束屈辱的任务。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彻底结束了这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历史。

其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的29年为中华民族全面振兴奠定了牢固基础。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振兴的新篇章。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这一深刻而伟大的变革,构成了20世纪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历史性巨变。在此后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虽然有曲折,但到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24亿元,是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810亿元的4.4倍还多。

再次,改革开放38年则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党的执政成就举世瞩目、世界公认。就生产力而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起一批高水平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就综合国力而言,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7.7万亿元,粮食12年连续增产,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就人民生活而言,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样的执政绩效,必然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信赖和支持,党的执政基础也会更加牢固。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靠90多年艰辛奋斗中形成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赢得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加不易。我们还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这也是我们从纪念建党95周年中所得到的重要启示。

1.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2.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个人发言提纲

3.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发言提纲

4.关于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党课讲稿

5.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6.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全文共 4118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现阶段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辉煌历程表明,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指导思想上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来认识世界、改造中国。毛泽东同志曾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明确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运用新发展。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高目标上一致。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434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融入全部实践活动中,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来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是当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是迈向共产主义的起始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

价值取向上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说过,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413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是为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前行的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取向上是根本一致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正确调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领导下开创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开创的,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推进和发展的,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此,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进入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奠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开拓中前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形成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导,等等。这些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以其科学的理论主张和社会实践,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防止和减少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内耗,有利于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合力。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创造性地运用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实行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诉求,形成正确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又有利于形成统一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有力作为,充分展现了制度的巨大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进。

党的领导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开辟的,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当今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没有党的领导,中国就会变质,就会四分五裂,就不会有发展进步。所以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是全方位的,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就是从维护和发展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长远考虑问题,集中把握和解决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有效地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就是从推动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协调理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以及其他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形成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更好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好战胜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要增强看齐意识。看齐意识是党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宝贵经验,是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全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能够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