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我与传统节日(热门20篇)

浏览

7110

作文

1000

篇1: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些节目都非常好看。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茉莉这个节目。

说到茉莉,我就想起了我家阳台上的茉莉花。早上,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她洁白的花瓣上,这时的茉莉花晶莹剔透,白里还带着一丝丝的金色。伴着微风。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整个客厅都会被这种香气笼罩着……

我的目光赶快回到了春晚的这支茉莉舞蹈上,看到了跳舞的这些小姐姐们身穿绿色的纱裙,头上带着茉莉装饰,手上拿着茉莉花油伞,她们的舞姿非常优美,手臂像一条丝带一样柔软,在空中摇摆。这个舞蹈是由20位小姐姐组成的,横着五位、竖着四位,队形变化的很整齐,一会儿呈现出长方形的茉莉花园,一会儿呈现出三角形的茉莉花园。随着音乐起伏,花园里的“茉莉花”随风摆动,偶尔还会有一朵美丽的小花飘落下来,掉在花园的泥土里,慢慢地,新的小“茉莉花”,还会从土里探出头来感受这美好的世界。舞蹈的结尾是由20把茉莉花伞组成的一朵超级大的圆形茉莉花,看上去非常美丽大气,此时我仿佛闻到了茉莉花那淡淡的清香。

我最喜欢看的春晚节目就是这只茉莉的舞蹈,它可以贷给我清新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们传统节日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啪!啪!啪!”大街上的鞭炮敲响了新年的时钟,震耳欲聋,洋溢着喜气。小孩子们纷纷放起了爆竹。鞭炮爆竹声混成一团儿,冲破云霄。瞧,时间如流水,转眼把我们带入了红火的春节。看,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对联,贴上了美丽的窗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节的喜悦。回想那年的春节,可真是有滋有味啊!

那天吃完饭后,爸爸拿出爆竹和我们走到楼下。爸爸拿出了打火机,对准导火线一点,那火便燃烧起来,火苗迅速地跑呀跑,迫不及待地来到爆竹旁边。“啪”爆竹开爆啰,我们一溜烟地跑到了门后,捂着耳朵。那爆炸声依然噼哩啪啦呼响个不停。我心里竟有一丝兴奋,就好像沉浸在一段美妙的音乐中无法自拔,四周乐声秦鸣,人就像身处在一片繁荣昌盛的仙境,真是热闹极了。

我们又回到家中,洗了一个热水脚,这是我们老家的习俗,大年三十下午洗个脚去除烦恼,脏东西。希望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到了晚上8点,我们全家准时打开电视,开启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大门。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了春节的一个习俗了。不仅能欣赏魔术、小品、歌舞、杂技等,还能收到祝福,欢乐,幸福……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它象征着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又拉开序幕。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如闪亮的大衣,还有的如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

春节,在这一天,让我们扬帆起航,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统节日三月三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老昆明的一个小节日。在昆明有一种说法:“三月三,耍西山。”在这一天很多昆明人都会去西山游玩。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的,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年,耍西山的传统在昆明人的心里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了。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昆明三月三——耍西山的节日。爸爸妈妈在这一天带我去西山游玩,也算是过一个小节,凑个热闹,增长一点见识。

一大早我们就乘车到了西山。今天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许多人都在往西山赶,长长的人流看不到头和尾,像一条长长的巨龙。人群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样子都是一家人出来游玩。因为天气热,有的人戴着凉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伞。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灯的,有杂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还有耍猴的……在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中显得好热闹。这是一幅人与人之间多么美丽和谐的风景画呀!这一路上我们还逛了西山的龙门和华亭寺,玉兰园,瞻仰了聂耳墓,欣赏了烟波浩渺的滇池……

这是一次难忘的出游,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期待来年的“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节日传统作文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白天逐渐击败黑夜,占据了时间上的上风。

这时春节也随之来临了。我喜欢过春节,喜欢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全家团团圆圆,辞旧迎新真的是一件欢乐开怀的事。随着时间的流动,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厚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连大门口也挂上了红灯笼,各家商店也张灯结彩,准备在过年这几天大显身手。今年家里安排我去购买年货,我信心满满的接下了这个光荣而又伟大的任务。拿上钱走向超市。刚刚走到超市门口,我就被“汹涌”的人流挤了出来,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又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购物的基本都是年长的人,偶尔有年轻点的也带着孩子,但是他们的战斗力也是非凡的。因为基本不来超市的缘故,找了好久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看见身边有一个小弟弟,推着小车收获颇丰,我心底暗暗佩服。看看表时间也不早了自己却什么也没买到,我便加快了脚步,满超市寻找“宝藏”却又好似拿到了假的藏宝图一般……

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采购完毕,天也擦黑了。我想赶在天黑前到家,但到家后天还是黑了。到家后放下沉重的包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终于把这麻烦的事情干完了”我走到里屋,“下次再也不干了!”我心里想着。这是从客厅传来了声音,声音很大于是我便出去一看原来是弟弟妹妹在争抢零食,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的不悦全都随着声音消散了。这时窗外想起了鞭炮的声音,她们想换了两个人似的马上也不吵了,争着爬上窗台鞭伴着二踢脚更加震耳欲聋,这是天上又放出了礼花把黑漆漆的天空染上了五彩的颜色,望着这美丽的星空我觉得一切都和谐了起来,与弟弟妹妹坐在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中华传统节日是中秋节。在我的脑海里,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全家过得一次中秋节。

那时候,我的妈妈在厨房里面做好吃又香喷喷的饭和菜,爸爸正在摆好饭碗和筷子还有盘子和汤勺,我呢,就在旁边无所事事,在无聊的“干扰”之下,我就打开了电视,看起了我最喜欢的“铠甲勇士”,可气的是,我才看了一会儿,就听妈妈说:“开饭啦”。我那时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看到了让人直流口水的美食,里面有:糖醋排骨、炸鸡、萝卜汤、烤鸡翅、烤鸡腿和炸薯条,一共6种菜,种种都非常地好吃,我吃得满嘴流油,打嘴不肯放。吃过饭,我又吃了一口盐蛋,才尝了一口,就很后悔,可是妈妈却让我吃完,我就不情不愿地吃下了整个盐蛋。

之后,我又吃了各种口味的月饼,很是好吃。我还吃了绿豆糕,吃了绿豆糕,肯定不咬包。果真有理,吃了绿豆糕的那天,果然,那个时候,竟然没有一个苍蝇和蚊子来到我这儿咬我的包。

我最喜欢的中华传统节日,是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作文范文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在各种各样的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小区里热热闹闹的,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贴倒“福”,有的在准备喜气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着新衣,拿着压岁钱,高高兴兴地跑到小区公园里玩去了……

晚上,我一家人带着烟花爆竹下了楼,这时候的小区已经热闹非凡,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来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看着我的爸爸放响了地一挂鞭炮后,也赶紧从一堆烟花中那了一个我最喜欢的烟花:小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做了个手势让我的爸爸来点火,然后我跑到远一点的地方,我的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两三秒后烟花就“嗖”地一声飞天了,在漆黑的夜幕上亮起了红色的一点,“呯”的一声,那一点又绽放开来,成了一朵色彩绚丽的菊花,当菊花的颜色渐渐消失是,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菊花后面亮出了星星一般的火星,接着第二朵,第三朵…。。除夕晚上的夜空被这些美丽的烟火装扮得无比漂亮。

12点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更是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转来了。

这个春节,我过得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统节日端午节话题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May 5th, is Duanyang. The door inserts Ai, Xiangman.Think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fifth day of May each year is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my country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统节日之春节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像重阳节、雨水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热闹的春节

在春节里,人们挂灯笼,放鞭炮,春节又叫过年,它还有一番来历呢!

从前,有一只怪兽,它叫作“年”。它有像贝壳一样硬的羽毛和四只像钳子一样的脚爪,还有一根长在头上的像锥子一样的角。它的尾巴就更怪了,虽长得像扫把,但一打就能打破一面墙。更可怕的是,它长着两排像菜刀一样的牙,一下子就能吞下两个人。它在平时吃百兽,可是一到冬天,动物们都冬眠了,年就冲破围墙来村里吃人。

年兽来到村里,撞开一个胆小鬼的门,心里暗自高兴:嘻嘻,这下我一定能吃饱了,太开心了!那个胆小鬼惶惶不可终日,他觉得很害怕,自己的末日到了,哇地大叫起来。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年兽竟然捂着耳朵,跑了出去。难道它怕我吗?胆小鬼心想。原来,年兽的耳朵流血了。

年兽沮丧地走出胆小鬼的房子,向另一个人的房子走去。

“砰”,撞门的声音把屋里的人惊醒了,他坐在床上,披着红被子,害怕地想: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怎么办呢?年兽看着他想:这次一定要吃了他!可是年兽有点累,于是它在地上坐了下来,看着他的被子。突然,它捂住眼睛,冲出了他的家门。那个人疑惑地想:这是怎么了?原来,它的眼睛不知为什么,也流血了。

年兽垂头丧气地撞开门,走进第三户人家。他们没有睡着,把炉子给点着了,年看着火炉,再次捂住眼睛,跑出家门,消失在山林中了。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纷纷议论,总结了三件事:年兽怕声音,怕红色和火光。

因为要躲避年兽,人们发明了烟花、鞭炮。于是年消失了,人们为了纪念它,于是就有了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统节日初二作文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过年每家每户餐桌上有一道菜是不可少的!大家猜猜那是什么?没错,就是鱼。人们为了“年年有余”,所以每家每户在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全鱼”这道菜,可是这道菜每次都是最后上桌的并且只能看不能吃。这是因为要“年年有余”所以才不能吃,一定要留到初三以后才能吃,不然的话,就年年没“鱼”了!

我们小朋友每次给大人拜年,大人们就要给我们压岁钱,其实它有个传说。传说,以前有一个叫“祟”的小孩,每到过年的时候它会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就会变傻。到了第二年“祟”又来了,有户人家在孩子睡觉时把用红纸包着的八个铜板放在孩子的枕边。夫妻不敢合眼,他们在孩子身边守着谈着话。半夜里,“祟”来了,当“祟”准备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突然闪出一道红光把“祟”给吓跑了。

早上,这户人家把用红纸包钱能吓走“祟”的事告诉了大家,接着他们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把事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了。以后每到过年大家都学着那户人家,果然以后“祟”不来害小孩子了。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时间流逝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至于过年第一天一定要吃鸡爪,那是因为吃鸡爪寄意“抓财”,大人吃了打牌就能赢钱,上班就可以涨工资,小朋友就要吃鸡翅,是因为鸡翅寄意“展翅高飞”,吃了学习成绩好。

我们过年每一道菜,每一个传统规矩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故事、一个说法。现在这个发展事业的年代,人们只注重发展事业,却忽视了年。我作为一个现代的小朋友,自我感觉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所以让我们回味我们以前的传统年俗,把我们缺少的年味呼唤回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对我说,清明节带我去瑶溪踏青。我扳着手指数着,期待那天快点到来。

踏青的日子终于到了,我和爸爸骑着自行车,顶着灿烂的太阳,怀着愉快的心情,一路悠哉悠哉地骑行。到了瑶溪风景区,我们踏着石板路一直向山上走,迎面而来的是扑鼻的清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让人心旷神怡。道路两边有一棵棵大树和一排排灌木丛郁郁葱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分外鲜艳。我和爸爸听着周围的小鸟唱着歌,被座座大山包围着。还有一条奔流于石谷之中,绵绵不断,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溪水引着我们往更高的山顶登去。

当地势平坦时,溪水在石缝中发出潺潺的声音,犹如一位幽静的仙子,翩翩起舞。不禁让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地势有坡度时,溪水发出哗哗的响声,好似许多音乐家在一起合奏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当地势落差很大时,溪水蹦跳着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好像千军万马交战沙场。在这美妙的环境之中游览让人不会觉得累。

不知不觉中踏青结束了,我和爸爸骑着车回家的时候,聊着瑶溪的美景,看着道路两旁的树林,心想到底是哪位天公?拿着他那神笔,蘸了瓯江之水,画出了瑶溪这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彩旗飘飘。商场里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

过年啦!妈妈会准备丰富的食物,还给我买漂亮的新衣服。爸爸买了烟花和鞭炮,“砰,砰,砰。”鞭炮响起来了,烟花在空中绽开,五颜六色的彩条飘落下来,就像仙女散花,美极了。爷爷奶奶笑呵呵地发红包给我们,还说:“新年快乐!学习进步!”我接过红包,并说:“谢谢爷爷奶奶,祝你们健康长寿!”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进屋了,我们一边吃水果一边看联欢晚会,真开心!

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爱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保护传统节日的作文高2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噼啪—噼啪”如此熟悉的鞭炮声,原来是一年一度的新年除夕,每一年的这一天,都让我念念不忘。

每一年的除夕夜,我们家都会在家吃一顿大餐,吃饱饭后,会到空旷的地方玩烟火或放沖天炮。从除夕夜的前一天,我就看着爸爸妈妈準备新年需要的东西—水果、年糕、鸡肉和鱼……等。记得有一次,初二回外婆家时,我不小心打破碗时,外婆口中念着“岁岁”平安,小心翼翼的将碎掉的碗用红纸包起来,并放在神龛上,原本我还很怕会被骂,外婆和我解释说:“过年打破碗盘是很不吉利的”。最后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我们会吃汤圆,听说吃汤圆是因为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徵团圆、幸福。经过这些礼仪、习俗,预告着一年的开始与希望。

其实每一种传统习俗,都具有不同涵义,如“挂艾草”驱毒避邪;“父母分赠新生儿弥月油饭”代替“满月酒”表达喜悦与送礼的心意;“吃粽子”为了避免鱼虾吃食屈原的尸体;“红包金额要凑双数”是希望好事成双的好兆头。然而,这些涵义都是传递人与人之间诚挚浓厚的意味—人情味。但也未必完全没有坏处,或对大自然和人体没有伤害。

烤肉是大家最热衷的中秋节活动,因为在烤肉的同时所飘散出来的,不只是香香的烤肉味,还有一股浓浓的人情味。焚香烧金纸也时常在祭祀时使用,但在烤肉或焚香烧金纸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空气污染,为了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及温室效应,我们应该尽量少从事以上等相关活动,如以吃月饼等方法代替。

传统习俗让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更加紧密,像是刚出生的婴儿与父母密不可分一样,它让大家放下了手机,而期许我们能把传统习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统节日的说明文篇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老、敬老、爱老。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这个中国的老人节了,因为重阳不光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他们都来尊老、敬老、爱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们,又能为身边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苁嵌V鲆痪洌骸奥飞闲⌒目闯担鸸馔娑!”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谈了那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全社会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传统节日春节初一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The concept of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New Year, the original meaning comes from agriculture.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s usually around the spring, so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must be "Spring Festival", commonly known as the lunar calendar.

过年啊,我们小孩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和看烟花了,因为放鞭炮可以让小孩找到平时找不到的、意想不到的乐趣。在漆黑黑的夜里可以看到一柱柱烟花升入天空然后爆出美丽的星点时,每个人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听说在很久以前的宋代,人们就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然后一步步的演化,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纸质的、红色的、各式各样的有图画的对联了。

春节还有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其他所有人都要守岁。

除夕过后的第二天早晨大人带着小孩就都去拜年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春节,中国北方没有人不吃饺子,但是,大家知道这饺子的来历么?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新传统节日端午节初中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Speaking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y words cant be closed.Because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last year, I tried the joy of wrapped the dumplings in myself.Dont worry, you listen to me slowly!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亲自动手。”

听完爸爸的说教,我就忙乎开了。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呀!

外婆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脚乱地做了起来,先把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后装入糯米,可是困难来了,我把糯米放进去之后,这些淘气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外婆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连忙说道:“小枫,你的漏斗尖角有一个小洞,糯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我赶紧把漏斗尖角捏紧,这下糯米娃娃就老实多了,全部呆在了粽叶里。我自言自语地说:“外婆真不愧是粽子专家。”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币。谁吃到了我包的这个粽子,就能够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我告诉了他们真相,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一传统节日语文作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由于秋季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马上收成的欣喜。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大家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成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每年都买杏花楼的月饼,那里的月饼外观象大饼,非常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无论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与众不同,蒸的,柔软可口,合适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青年对它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让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月饼的花纹虽然没太多变化,但花纹一直那样的明确,那样均匀,那样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节日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感觉好香、好甜……。由于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愈加多的餐桌上,出现了愈加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目前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部分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我想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领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要到了,我期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更加健康、我的家乡更加漂亮、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愈加兴盛、昌盛。可能,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中国传统节日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看到这句诗之后,大家应该知道我接下来要写什么——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前要逛花街、贴对联、准备年货、全家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拜年等习俗,但我最喜欢的是逛花街。

花街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花,而且还有很多好玩有趣的玩具,甚至有很多好吃的零食。花街的花姿态万千、颜色各异。有幽蓝的蝴蝶蓝、有烂漫的桃花、有肥乎乎的多肉、还有香气袭人的百合。这些花实在太漂亮了,我和妈妈忍不住要买,可买花的人太多,实在难以下手。但我还是依靠小小的身体,挤过人群,再拨开几位大大的身体,来到了漂亮的花面前,我挑选了几束毛茸茸的圆圆的黄黄的小花,最后我又精心挑选了三枝淡紫色的大百合。它们被包在一张大报纸里,我小心翼翼抱在怀里,一位叔叔看见了说:“小朋友,你选的花好美呀!”我听了叔叔的话,心里美滋滋的。我抱着花继续逛,弟弟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还有我俩最喜欢吃的零食。

晚上,我们就可以吃年夜饭、看春晚了。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大诗人和政治家屈原而创建的,当年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忍见国家论亡而投泪罗江自尽。而泪罗江里面,有很多鱼,人民为了不让鱼虾咬屈原先生,有人击鼓把鱼吓跑,有人用竹叶包糯米投入江中喂鱼,这样鱼儿就不会咬屈原先生了。

于是每年的这个时节渐渐流传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在我的家乡,

每年都有龙舟赛,那场面可热闹了,真是人山人海呀。

我家里,每年这个时候,有很多美味的食物,有绿豆糕,咸鸭蛋,还有很多馅的粽子,有红豆粽子.蜜枣粽子…....还有很多重粽子,今年的“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又有给我们全家准备这些好吃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喜欢的传统节日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传统节日是春节,在春节里,我们一家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过春节。

除夕当天,我们中午贴对联,一张张红红的春联,被我和爸爸整整齐齐的贴在墙上。满院子红彤彤的景色,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

我们贴完春联,晚上,我们准备开始包饺子,每一个饺子都像是一个小精灵一样,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往锅里跳。每一道丰富的菜都等着我消灭它们呢!

边吃边看春节晚会,就是我们团员的重要时刻。等到12点时,外面的烟火五光十色。将乌黑的夜空装扮的格外艳丽。我拿着烟火棒上下左右不停摇晃着。有时摇成一根线,像是闪电;有时摇成一个美丽的花环,闪闪发光;有时摇成一个圆圈。像是一个火红的太阳。五彩缤纷的烟花,这难道不是一副美丽的画吗?

一大清早醒来,我穿上漂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然后走街串巷,出门相见。都会说一句“过年好。过年好!”我的口袋里也塞满了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接着,便是走亲访友,美美的吃上几顿大餐。我之所以最喜欢春节,是因为春节时新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在这节日里,每个人都能和家人团聚。也能收到好多的祝福,还能拿到压岁钱。所以我很喜欢它。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节日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统节日重阳节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九九重阳,还有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