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0篇 五年级作文热门20篇

过年时不仅可以穿新衣服,还有压岁钱拿,可以放爆竹,可以到处去玩耍。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202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0篇 五年级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4000

作文

1000

篇1: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皇家园林博物馆吗?你知道你知道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吗?没错,就是美丽的颐和园。今天就让我做大家的导游,带领大家了解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旧称“清漪园”,它的规模宏大,内外华丽,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明化遗产

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了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0年重建,并改称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再一次遭了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不断的修缮,才得以让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青春。这是经过了多少次的破坏呀!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就占了四分之三!根据不同的地点与地形,建造了不同风格的精致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700多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色的项链把建筑、青山、绿水以及一切都连在了一起。这艺术真是巧妙,这就是罕见的园林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等的千米长画廊和昆明湖中的17孔桥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哦!

颐和园是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成为中国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龙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龙是什么?它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

华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但何为龙,哪里有龙,谁又见过龙,这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不免增添一层神秘的色彩。在动画片里,有人遇到危险,天空飘着祥云,只见神龙摆尾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把坏蛋打得落花流水,好厉害呀!但那终究是动画片里的,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说有,但没有任何实证。说没有,那又有谁能想象描绘出如此伟大、完美的龙?但我认为,龙既存在又不存在,它不存在于空间世界里,却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几千年前龙的故事,至今还在被千古传唱,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积聚与积淀,是一种深深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百折不挠、奋勇向上的精神!

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经历了一次次兴衰,刚刚从唐宋的鼎盛时期中挺立起来,又突然被美约日寇打倒在地,但是这样一个龙的国度,又一次地站了起来,这都是龙的精神的体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那么,龙究竟在哪里呢?我沉思着。突然,我的心里闪现出了一幅中国地图,我被一种不知名的力量拉了进去。

我先来到了各个防风治沙区,只见地上一块块被压过的痕迹,一道道干草竖起的墙。我又看见,地上大片的沙漠一下子被掀起,盖上了肥沃的泥土,许许多多的树从土里生长出来,覆盖成了广阔的森林。

接着,我又纵身一跃跳上天空,在蓝天白云里自由地飞翔,突然,一队飞机从我身旁飞过,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那全是我国各项航天新晋成果,有歼20隐身战机列装部队疾速飞驰,“鲲龙”AG600成功首飞……各种新奇航天科技全呈现在我眼前,腾云驾雾,直冲云霄。

“呼唰”一声,我又瞬移到了祖国边疆,只见大雪纷飞,士兵们屹立在冰天雪地之中,任凭寒风呼啸。他们的心坚定无比,誓死捍卫祖国领土。

我又去了许多地方:长城、长江、黄河、我国领海……我突然明白了,我刚才去的这些地方不正是龙的鹿角、驼头、鹰爪、鱼鳞吗?龙在哪里,龙文化在哪里,它就在祖国各地,祖国的就是我们的,所以,它就在我们身边啊。这时,我惊醒过来,原来是做梦罢了。

到了现在,基本看不到城市里有舞龙的了,但是到了各个古镇,还是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龙的民间文化依然保留着,如龙装饰、雕龙、建筑里的龙吻、元宵节舞龙、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龙图画、龙诗歌、龙歌曲等等。我们身为龙的传人,要好好传承这份文化、这份精神,那是因为这是我们的龙文化,是中国的龙文化。我们要勇往直前,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五日,妈妈、弟弟和我去了位于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猿人遗址

一路上晴空万里、秋高气爽。

到了龙骨山,一进门我们就看见两个大大的猿人头像,我和弟弟还在那照了好几张相呢!

然后我们走进了猿人洞。北京猿人生长在约五十万年前。那时猿人们靠打猎为生;白天男子到外面打猎,女子就带着孩子在树上摘野果。为什么那时人们不住在房子

里呢?原来,那时人们还不会盖房子,而且为了躲避风雨和野兽,人们才住在山洞里。后来由于许多灾害,猿人们不得不离开他们住了好几十万年的山洞。

大约三万年前,山顶洞人又来到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山顶洞人和我们长得几乎一样,他们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出了山洞,我还看见了石膏做的猿人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大角鹿。我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哩!

我们出了龙骨山,太阳已经落山了。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过得非常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遗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颐和园,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那里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能让您大开眼界,使你留连忘返。别光说了,我这就带大家去游览一下吧!

进了大门就来到大殿,参观了大殿一眼就能看见那条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完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三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登万寿山从上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有一座石桥,那座石桥通往一个小岛。那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游客们这次旅行就到这儿了,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文化优秀议论文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文化。其中落后腐朽的文化因不符合发展的需要而被抛弃,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则被人们传承下来。

记得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主张,强调“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在汉代,儒家思想虽然被后世加以改造,但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仍被传承了下来,儒家“五常”也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周总理为了安定人心,稳定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政治道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五德”精神,其本质上就相当于是在儒家“五常”的基础上发扬,并融入时代要求与时代特色,也就被人们欣然认可和接受。

而当今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十八个字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起点也依然是儒家“五常”。

由此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深扎根在了每一个中华人民的心中,并体现出深远持久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每一个中华人民所熟知,被每一个中华人民所认可,在潜移默化中支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行为处事的方式和思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孝。每一个作为子女的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亲人以及抚育过自己的长辈尊敬,让中国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的老年人不被冷落、不被抛弃。以及团结互助这一传统美德,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像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中华名族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才使得这个有五十六个名族组成的国家安定的、统一的朝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迈进。足以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名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名族迈步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华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自觉地做文化传播的使者,也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出一己之力,并争取在传播文化的基础上做到创新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界文化遗产”满分作文650字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Hi,大家好,我是欣然旅行社的导游,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乐山大佛吧。

各位游客,眼前这座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凡游览的人都称奇叫绝。

这座大佛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非凡的勇气。下面请游客自由欣赏,小心路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那春节是怎么来得呢?原来,它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叫“年”的大怪兽,每到除夕,总是来伤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户户的人们只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一位从村外来的老爷爷用红色的纸、蜡烛的火光和鞭炮的炸响把“年”吓跑了。人们知道了“年”最怕这些东西后,就纷纷效仿这种方法来驱赶“年”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的风俗流传至今。

为什么我最喜欢春节呢?因为春节那一天,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走亲访友,还可以收到长辈的红包呢!数着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又可以买自己心爱的课外书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传统节日,它好像一本书,让我们翻开了历史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汉语中国的文化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汉语,是我们中国的灿烂的文化。那一个个方块字组成的语言,一笔一划间,如同彩带在飞舞,如同一条翱翔在空中的龙,散发着中国宝贵的文化魅力和中国人拥有的伟大的智慧,是我们祖先艺术文化的结晶,是中国的瑰宝。

一个个方块字组成一段语言,这一段语言从我们口中说出,即变成了汉语。以前小时候,我不爱写字,觉得这些文字就像一个个我看不懂的奇怪的符号,每次老师听写字词时,都要错几个,所以之前我觉得学汉字简直太难,可还要一笔一划地记住这个字的笔画,越到高年级这些字就越难。幸亏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好办法,比如说"翔”就像两只角长在一只鸟头上,鸟的右边还有如同两个羽毛,这样,这些很难的字就被记住了。并且自己还可以发挥想象,把很难的方块字拆成几个好记的字或动作,这样更方便我们记得这些不会写得中国字,后来,我学起语文,记起字就更容易多了。

经过小学六年和初中接近一年的学习,我所积累的文字越来越多,口语表达能力却没怎么提高,比如给我几个很美很有意境的词语,让我造个句,我造的也比不上其他人造的优美。几个词语连成一个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足以体现出汉语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究其中奥秘。想要说出富有诗意的句子,则必须要有想象力。

汉字,要想写得好看,写得美妙精巧,必须每天练,照那些名人所写得字,一日又一日,一年有一年,你写的字一定会有所进步。字体也有好多种,例如:楷体、魏碑、方正等。这些虽然结构不太同,但每一种都有每一种具有的独特风格。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母语,学好汉语,认识不同的汉字,是我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个一个的方块字,一句一句的汉语,我们用汉语抒发我们的理想,用汉语书写祖国灿烂的篇章,展示了祖国美丽富强的光辉一面。汉语,中国灿烂的文化,为中国掀开了新的世界,新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世界遗产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你游过雄伟的北京故宫吗?你了解他的`结果外观吗?这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那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现在的人们把它称作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端门儿在天安门和五门之间。明、清两朝时主要存放皇帝的仪仗用品,专门之后是五门无门,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典礼的地方,用途比较广泛。

故宫有三大殿进去首先看到的是太阳殿,明清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然后是综合店,是皇上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最后一个大殿是保和殿,清代每年除夕和元宵节,皇帝在此宴请王公大臣。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现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故宫殿型建筑。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中国文化遗产说明文素材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的文化遗产,例如秦兵马俑、长城、圆明园、故宫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坐落于西安,是西安临出土是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秦兵马俑规模雄伟、雄壮。现在已经发现了三个俑坑了。俑坑共有8000个兵马俑,总面积都有20190㎡,应该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其中一号坑。最长,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大概是14260㎡。坑里的兵马俑都有6000多个呢,站在远处眺望一号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无比整齐,认真观摩,真像秦始皇当年统率的所向披靡的大军队呀!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雄伟,而且类型很多,每一个都充满盖世英雄的气势。

武士俑身穿战甲,手持利剑,身子微微前倾,脚蹬马靴,正视前方,仿佛胜券在握,仿佛是无敌的英雄一样。

骑兵俑一手握缰绳,一手握长矛。一旁的马,肌肉丰满,精神精神十足,蓄力待发,踏上征程,协同主人。

跪佣单膝跪地,身姿挺拔,他神态自若,如正人君子一样。

各种各样的秦兵马俑使我看到了世界的辉煌历史,我感到无比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五年级议论文当今文化需审视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蓦然回首,人犹在而魂已逝,景依旧而神尽失…

____题记

在这繁华喧嚣的环境中,充斥着一种叫文化的东西。觉得迄今为止,文化生活犹如洪水猛兽般泛滥,其中不乏有庸俗之风,亦可谓文化生活之糟粕者。我们生活在这个以“酷”为时尚趣味的年代里,言情,武侠小说人气指数,蓦地,狂飙,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悲欢离合怅惘缠绵被融溶在其中,它们让不计其数的少男少女“飞“至“理想”的极限,不能自制,最终跌至谷底。人性的弱点,往往是低俗文化的切入点。

当今文化需重新审视,用更为严格的眼光去辨析它们,屏弃那苟存中芜杂。我们有着一脉相通的文化底蕴,却不断为现代那庸俗文化所覆盖,该类文化之所以肆无忌惮地传播,原因在于有某些可怜的人类不厌其烦地充当着其中的牺牲者,竟然还乐在其中,呼吁现在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做“垮掉的一代”。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我们要正确地辨别当今文化,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人要有艺术地,有品位地生活,时间照样流逝,世界照样运转,一切都将不再重来。

文章开头以题记入手,点明了当今文化以丢魂的文章主题,形式新颖。小作者对文化需要审视进行了论述,列举了言情小说等无营养小说人气之高的现象,表达了“要正确地辨别当今文化,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五年级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景内,始建于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驱。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宝顶山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形体匀称,色彩鲜艳。它有1007只手,它身上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它的背后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都伸出了上千只纤美的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还有的手拿着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

据了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是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战争中的中国文化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中华不屈的儿女,悲哀兮,感慨兮,泪沾裳,桃园中我将种下一棵桃树,领略你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

——题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在乱世称雄,可叹天不惜才,乌江自刎,当年鸿门不是不听亚父良言,而是我项羽博大胸襟,不畏刘邦凶险,义放刘邦小儿,今而在此无颜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成就了大汉起兮云飞扬,霸王血,男儿泪,乌江情,从此中国走向汉世鼎力时期。我是乌江边上的一朵浪花,为你留下了簌簌泪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留下壮士豪言,百官惧,秦王绕柱走,却不料被小人所伤,壮士逝,成就秦王扫六国以血和火创建了大秦帝国,壮士情,男儿血,我在易水边上插一朵白菊,领略走向死亡的你大无畏,风在吹,易水啸,此时无言。

七进七出救出幼主,何等忠义。乱世群雄,谁与我吕布争锋,何等狂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伤”何等无谓。“败走麦城”何等凄凉。“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七纵”何等智勇。“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何等感人。“挥泪斩马谡”何等无奈。“白帝城托孤”何等信任。你是中华不屈的儿女,悲哀兮,感慨兮,泪沾裳,桃园中我将种下一棵桃树,领略你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

训练岳家,手持龙胆枪,身骑追风马,背刺精忠报国,杀金人,取首级,无视金军种种诡计,万军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报国之心终不改,何惧小人排挤,怎怕小人诽谤,为国捐躯,死而后已,写下壮志豪篇《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战争也给文人,骚客一个闪亮的舞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是何等的悲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何等豪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将胡马度阴山”何等威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忠义。“持节云中终归汉”何等凄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等爱民。一曲《吓蛮书》吓退蛮族几万精兵何等力挽狂澜,千古的古风不会忘记他们把他们的精神从遥远的古代吹到现世,盛给人们以精神的盛宴,历史不会把他们的名字从史册中抹去,你是中华不屈的儿女,不屈兮坚忠兮,我是那飒飒古风,望着你们走向登峰造极。

吃草皮,喝雪水,望雪山,过草地,一条心,终于十万长征,一短枪,一草鞋,一单衣却力挽狂澜,收复中华大地,粉碎大地,粉碎日本主义,一条锁链,一条长河,飞渡长江,百万雄师,浩浩荡荡,你是中华不屈的儿女,威雄兮,感动兮,一片忠心,我是黄河边的一粒石子望着你们走向胜利的步步脚印。

巍峨的长城,雄伟的故宫,壮丽的都江堰,壮阔的郑国渠,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战争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破过山河在,城春草木梁。”是何等凄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等壮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等无奈。

尝,中国味,听,中国呤,颂,中国赋,品,中国神,完,中国梦,中国仍在发展,华夏仍在壮大,中国文化因战争而更加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作文: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1979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人,来谈传统文化,总有一点班门弄斧的感觉。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又是最应该平心静气的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的。尽管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还有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擅开拓在近代历史上让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对我们生命的点点滴滴影响的太多太多,我们的思维方式里有它,我们的行为准则里有它,甚至我们的衣食住行里都充满了它。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神州这块神奇的土地,换句话讲,它是中国人的身份证。

我喜欢读历史书,具体地说是中国历史,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部分也来自于此。说实话,在对传统文化有限的了解当中,我被深深地折服了,甚至我最初的民族自豪感正是来自于此。

五千年的文明,我看到过那个真正为了社会底层人民而默默奋斗过的墨翟,我仿佛看到了他在黑夜里急行,为了宋国人民的安危而废寝忘食,它的“兼爱”思想光芒万丈,在我看来,这是诸子百家里最闪耀的明珠;我看到了那个遍行中国的名医,尝遍这片土地的所有植物,编著了不朽的《本草纲目》,这是古代中国为全人类留下的福祉;我看到了曹雪芹在大富大贵之后,处于人生的辛酸中完成了那部堪称社会百科全书的巨著《红楼梦》,当然,不能忘掉,在此之前,有一位叫做王世贞的大才子,创作了同样一部奇书《金瓶梅》……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明,而伟大的文明必将催生创造传奇的不朽。在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一说,“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不朽。而做到这一切的仅有两个半,其中之一便是王守仁。每一次提到他的名字时,我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因为他不世出之文韬武略,因为他照耀后世的心学,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那份我最为欣赏的睿智——知行合一,而最最重要的是,这个“知行合一”深深地影响了我,也必将指导我的余生。

只有亲身经历了太多太多,才能体会到“知行合一”是如何天才的让一个迷茫的、顽强的、坚韧的、追求正义的理想主义者来实现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受益者,一个紧紧抱着完美主义前行,忍受着被别人嘲笑,却依然孤独前行的人。在最为困难、最为艰辛的时候,正是“知行合一”让我重新找到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动力。有了好的想法,也要有好的方法去实现这个想法,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精髓,不得不承认,伟大的思想总是最朴实无华的。

对王守仁的认识过程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思考。之前我从没有想到我的处事方式、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竟然能和产生时间与我相差近几百年的古代文化有了如此完美的契合点,我读懂“知行合一”的那一刻,我和先生的心灵是相通的。谁又能体会到一个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失落者在被自己曾无视的传统文化中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时,是多么的欣喜,真是手舞足蹈的快乐啊。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死板落后的文学、书法、戏曲、宗教……而是这些文化表现形式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丰富的、睿智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他们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有生命力的,应该令我们好好珍惜的。无论你对它抱何种看法,你的生命都被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它早已沁入了你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它影响着。当你人生有了足够的积淀,再来审视传统文化与自己的联系时,你会重新认识到它最为光辉的一面,为你的存在找到最合理的理论依据,并为身处其中而自豪而欣慰。

无论如何,中华民族的根就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做人做事的最高准则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完美的契合,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自己的普世价值。美国有美国自己的普世价值,这与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日本有日本的普世价值,这与他们的传统文化也有着不小的联系。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民族只有在自己优秀文化的指导下发展,才是有生命力的。就像是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在中国的基本国情下,就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外来优秀文明根植于自身优秀文化而迸发出巨大能量的典范。尽管有些人总在诟病共产党,但我要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功绩是任何人都不能磨灭的!

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都是积极的,不是因为我没有看到它的负面,是因为我觉得花心思用语言把自己对传统文化负面的思考组织成批判性的文字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要明白,我们有手有脚、有头脑,我想我们这些有思想的人谁也不愿意看到传统文化负面的因素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再优秀的文化也是人创造的,我们也是未来传统文化的创造者!既然这样,只要我们怀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初衷,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怀着对后来人负责的态度,用博大的胸怀接受外来的优秀的文化,并把其发展成为自己的文化,那么,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必定会更加顽强,民族的前途也会因此更加坦荡。

[高中作文: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五年级作文游方特大世界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姐姐、妈妈跟着旅游团去了方特,一路上,我们坐着大巴车,穿过了两个隧道,还看见了很多大石头,这些石头个个都长得奇形怪状的,形状都很不相同。就这样我们随着导游的讲解来到了方特。

一下车,我不得不说:“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啊。”方特简直是太美、太好了!

我们随着方特里放的音乐声来到了售票广场,在这里,我们等待着导游去给我们买票。等啊等,等了很长时间,导游终于把票给买回来了,我们可以拿着票,随便玩,随便转了!

当我刚踏进方特的门槛时,我不禁高兴起来,因为,来方特是我期盼已久的愿望了,今天终于来到了这里,我不得不高兴啊。

当我正兴高采烈的要跑进去玩时,突然看见路两旁还有一些小商店,我们不得不进去看一下,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小商店里有卖吃的,有卖喝的,还有卖纪念品的呀。

在方特里,可是什么玩的都能找到的,要不然我是不会想来这里的。我们走啊走,终于走到我能玩,并且我也喜欢玩的地方了,但玩都是需要排队的,可排队的人又太多,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坚持下去的,就这样,我们光排队的时间就要两个小时。

我们玩玩了一些普通的,接下来我们准备又要去玩有刺激性的,因为我以前从来没玩过有刺激和挑战性的,今天我就要挑战一下。

我拿着地图让姐姐和妈妈跟着我,来找有挑战性的东西,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叫神秘河谷的游戏。我们到了那里看见有很多人在排队,等了很长时间,终于到我们了,我们穿上雨衣,防止水落到我们的衣服上,之后,我们就坐上小艇出发了。我们先是过了一个小坡,随后又过了一个大坡,当我们往下坠落时便尖叫起来,因为这简直是太刺激,太可怕了,我敢说,这是我玩过最刺激的东西了。

明年找个时间,我一定再来方特,再感受一下这个又刺激、有好玩的神秘河谷。

[五年级作文游方特大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单元作文素材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几点原因:1.故宫历史悠久;2.它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3.它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4.它是世界五大宫之一。

穿过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太和殿上那五颜六色的琉璃瓦,如长龙身上的鳞片般排列整齐。弯弯的房角刻成了一只只神兽,更加突显了太和殿的气势,不愧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内,七十二根大红柱子雕龙画凤,金灿灿的房顶体现出古代皇帝万人之上的威严。九龙壁上,中间的黄龙怒目圆睁,长长的须飘在空中,露出锐利的牙爪,准备与一旁的蓝龙争夺宝珠。一旁的蓝龙也不甘示弱,张牙舞爪,摇摆着尾巴,准备应战。

如果从故宫另一侧进来,那么最先瞧见的便是御花园。御花园不大,只有一万两千平方米,但十分精美。园内青翠的松、柏、竹之间点缀着山石,浮碧亭和澄瑞亭跨于水池之上,太湖石叠筑而成的石山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故宫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汗水,它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历史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国的世界遗产故宫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来自快乐阳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现在就让我带大家走近我国的“世界遗产”——故宫,另外提醒一下,大家不要乱涂乱画呦!

现在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因为时间慢慢的过去,人们就叫它故宫了,它是皇上和皇妃住的地方,里面还有许多中国的宝物、名画和名诗。

现在我们来看它的城墙,城墙高约十米,有四座城门,南面是午门,北面是神武门,东西面为东华门、西华门。宫殿是长方形的,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七十多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宫殿和九千多座高低不同的房屋,墙外有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下面我们就到珍妃井去看一看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珍妃井,说到这里大家都听说过珍妃跳井的故事吧!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珍妃井的由来,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渐渐地爱上了珍妃,这件事被慈禧太后知道了,便把珍妃扔下了井,人们为了纪念她便把那口井叫做珍妃井,这就是珍妃井的由来。

我们往下看,现在我们来到了九龙壁,大家看上面有九条颜色不同,姿态各异、非常美丽的九条龙,他们最中间的那一个是金黄色的,它代表着皇帝的尊严,其中有一条红色的龙,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有一块石头已经掉了,是现代的石匠找到相同颜色的石头又后补上的。

各位游客,故宫之旅结束了,很高兴当你们的导游,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期待下次的相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殷墟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张钰浦,大家叫我张导好了。

殷墟占地面积近3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商代都城遗址。早在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代帝王盘庚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将都城由山东曲阜迁到安阳小屯。历经8代12王,建都254年。

大家请看它的门,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大门足由了个甲骨文象形文字“门”放大而成的,是华夏门的鼻祖,门柱上的纹饰是由一种龙形的玉器仿制而成,好像在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瞧这尊青铜器,它叫司母戊鼎,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的,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可惜我们看到只是仿制品,真品在北京中央博物馆存放着。

瞧这尊汉白玉的雕像,上面雕刻的主人叫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武丁把妇好埋葬在宫殿区的西边。可以看出武丁对她的宠爱和思念。

好了,今天的游览接近尾声了,愿你们这次参观殷墟的经历成为生活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世界文化遗产”作文900字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焕发着它独特的光辉,其中秦朝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最著名的就是现在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了。

作为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兵马俑可谓是出尽了风头。1987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赞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并评论说:“不看秦俑(兵马俑),不能算来过中国。”是啊,那成千上万的秦俑、千年不减锐利的宝剑、极其逼真的青铜骏马,的确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和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联合发掘出了三个兵马俑坑,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出土兵马俑8000多件,各种制作精美的青铜兵器数以万计。

放眼望去,雄伟壮观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如果要我给这三个兵马俑坑进行排序的话,最受我青睐的莫过于那规模最大、最雄伟的一号坑了。它整整有200多米长,南北有60多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是蔚为壮观的景象:一片长方形的空地上,一支规模庞大、布局严密的兵马俑兵团排列在那里,俨然一支训练有素、英勇无畏的现代军队。一瞬间,我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到说不出话!秦俑面部表情大多庄严肃穆,似乎不仅仅是个陶土人,而是一支敢冲、敢杀、敢于嗜血的强大军队!在俑坑的东侧有210个与真人一般高的武士俑,细看这些栩栩如生的秦俑,不得不为古人精湛的技艺所沉醉:他们有的侧目凝神,有的机警敏锐,有的胜券在握,不论是神态,还是服装、发型都各不相同。三行七十列,个个挽弓挎箭,手拿鸳机,如同整装待发的前锋。后面是由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它们手执3米左右的矛,戈、戟等兵器,声势浩大,准备出战。坑的南北两侧及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威风凛凛,和卫队一般。除此之外,二号坑亦是壮观非凡,相比之下,三号坑逊色不少,大概是还在建造的原因。我想:正是考古学家们的精心修复,才有了现在气势磅礴、场面壮观的兵马俑啊!

如同李白诗中所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兵马俑经过几千年的掩藏,但它们滂沱气势丝毫没有减弱。站在离他们几十米的站台上,就会感觉扑面而来的庄严,似乎已远远看见秦王朝的军队正在历史的长河上昂首阔步的向我们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介绍中国文化遗产说明文素材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西安,你会想到什么呢?钟鼓楼、羊肉馍当然还有兵马俑啦!今天我就去了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都是泥巴、陶片做的吗?当然不是!他们身上原本颜色艳丽,不过因为出土时技术不行,不到一分钟就氧化了,实在可惜!但二号坑出现了奇迹:在一只跪射将军俑背后留着淡淡的红色,保存很不易!

自从出土到今天,没有一个兵马俑神色一模一样,可谓古人的脑洞大开!

所有兵马俑的手都呈空心拳式,为什么会这样呢?考古学家推断,兵马俑的手里应该都拿有兵器,而这些兵器是木头做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全部腐化了,如果兵器还存在,我们还能一览秦王朝的兵器呢!

特别的还有兵马俑三号坑,因为这里的兵马俑手里拿着礼仪制度的兵器,所以考古学家推测这儿应该是指挥部。那儿特别小,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在指挥部的正前方还有指挥用的四马一车,给我们呈现了秦王朝完整的指挥部形象。

秦王朝时,兵马俑能做得这样活灵活现,可想当时的科技、艺术的发达。中国作为千年文明古国,当之无愧!我为我是中华子孙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