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于丹教授的近况(20篇)

导语: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近日,一段93岁高龄教授登台讲授律诗对联的视频火了。“三尺讲台,只为传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老先生的敬意。这段视频里的老教授,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的退休教师潘鼎坤。

浏览

5742

作文

70

篇1:19“教授之教授”陈寅恪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家学渊源”深厚,8岁即研习《说文解字》和训诂学,熟读《三字经》、《二十四史》,13岁即赴日留学,17岁回国,21岁又赴美。他有很高的语言天赋,精通英、法、德、日等文字,还基本掌握了希腊文、波斯文、拉丁文、梵文、巴利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等19种文字。我国学者,无论是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还是国学基础深厚的“土”学者,无不佩服他学识渊博。人们尊之为“教授之教授”。 分析:一个人一生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和业绩,除了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更在于他的勤奋与博学。

话题:“学无止境”“学不压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虞永平教授《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经验》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思考,更多是让我们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离纲要精神还有很大的距离,纲要的核心精神没有真正进入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中。

一、 纲要精神是一种传承。

我们以开放的胸襟接纳西方文化中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理论时,我们对陈鹤琴、张雪门的思想有了解多少,原来五大领域划分不是今天提出了的,在陈鹤琴先生的五指理论中已经提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就像五个手指缺一不可,血脉相连,这与五个领域不矛盾,因为纲要提出‘……相对划分,各领域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这些观点是在陈鹤琴理论上发展,因此学习西方文化时更要注重自身文化学习与建构,如幼儿多方面的经验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

二、 了解孩子是教师的责任

从虞教授写三个孩子的故事的案例中让我们知道:看似了解孩子的我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发生古老的、现代的、个人的三个故事,教师不仅要了解现代故事,还有知道古老故事,形成个人故事,教师要学会观察孩子,记住其行为特点及发生的事,把握已有经验这是实施课程的基础,因为所谓课程就是形成其个人故事。

与孩子的沟通不难,虞老师用自己到托班的其身经历告诉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其实就是接纳他们,甚至可以你的目光告诉孩子你喜欢他们,跟孩子交流不是蹲下我们的身而是我们的心。

三、良好的课程是幸福童年的保证

课程就是做事,让孩子快乐。

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做符合幼儿天性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幼儿感兴趣的事

活动要多样化,让幼儿感受多方面的经验.

做有挑战的事让幼儿不断做新鲜感。

四、 幼儿的主动学习

幼儿经验是从活动中得到的,有效的经验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绳子的例子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教育活动中,幼儿准备过程中也是重要学习,关于桥梁的研究孩子可以问专家一上午时间问题,学习……教师的高明在于说少量的话,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说,幼儿可以建博物馆,减少等待不仅在排队中,区域活动中医院没人看病也是等待,浪费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准备制作药品……,这也是学习。

虞教授让我们看到纲要真正的涵义,经验、课程有了新的生命,纠正小学化倾向,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我们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读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感受颇深,下面我就乐观心态谈谈我的感想和收获。

刘教授讲述了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师职业生涯和成长过程,深有同感。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发挥80%-90%。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上我们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记得我批改一位学生作文时候,发现这篇作文千疮百孔,无从下手。后来转念一想何不去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呢?于是在他的作文中我画了几处词用得较好的地方,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满脸的喜悦,没想到自己的作文还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赏识,学英语更卖劲,更有兴趣了,后来作文是一次比一次写得好,最后居然写出优秀作文。假如我一开始就扼杀这位学生的兴趣,那可能就是不同的结果了。

赏识是如此重要却又如此简单,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的表达你的赏识。一位失去丈夫的母亲三次参加家长会的经历。面对着自己孩子一次次的失败,母亲没有气馁而是用赏识和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使老师认为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可见信任和赏识能够带来无穷的力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如何用一颗爱心赏识他们,并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你不热爱孩子就谈不上赏识,赏识孩子就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很可能决定他们对人生前途和未来的态度行为;决定他们的成功或失败,伟大或平庸。

我们教师要学会赏识,学会尊重学生人格和面子;允许学生失败,了解、理解、善解学生,最大限度地宽容学生,允许他们出错,并提供改错的机会。我想我们很快就会享受到被赏识者成功的喜悦带来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华老教授赵家和捐资助学的故事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去世四年后,他的故事才被我们知道。他叫赵家和,是清华第一届优良毕业生得主,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去世四年后,他的故事才被我们知道。

很长时间,他的代称是“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在他待了大半辈子的清华园,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秘密。

他叫赵家和,是清华第一届优良毕业生得主,无线电系毕业的他因为各方面比较优异而留校从事本科的教学工作。

“我爱教书,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讲一个问题,别人听懂了。”

本以为就可以这样安静地在清华园中,教书育人做一辈子,谁知这个被称为“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却迎来三次调动,每次都因为学校新建了专业或机构,需要人带头“拓荒”。

1977年负责筹建电化教育中心,1979年被调到科研处干管理,1985年51岁的他又再次“转行”,负责清华第一个非理工科学院,经管学院的筹建。

“以他的聪明,留在无线电系,奔个院士很有可能,可让他转,他就转,一点折扣都不打。”

“他就像炭火一样,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燃烧,恪尽职守,无声无息。”

除了无怨无悔,兢兢业业,这位教授最大的特点,却是众人嘴里的:“抠门”一美元买的化纤毛衣他穿了10多年。

家里十几年从来没变样,房间里最值钱的物件,还是几年前学生送来的液晶电视,在现今社会中已显得脱节。

退休后他被深圳一知名企业聘为顾问,待遇优厚,可他还自带铺盖、炊具,租住在普通的民房里。

人人知道这位老教授很节俭,但却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他的“抠门”还带到了国外。

1998年退休的赵家和应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邀请,担任客座教授,薪水相当优厚。人们也纷纷欣慰道:赵老师颐养天年的好日子到来了。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即便在美国,他们吃的也是最便宜的食物,从不浪费。

在美国讲学,一切都算顺利,但过了短短三年,他却不顾美方和好友的一再挽留,执意回国,好友追问他为什么,他答道: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

说是这样说,但赵家和的心底藏着怎样的“秘密”,无人可知。

从美国归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攒下的20多万美金,交给从事金融投资的学生刘迅打理,自己则继续继续讲学,做顾问,近70岁的人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对投资的收益也从来不过问,这反而让学生特别有压力,“难道老师是要做个大项目?牺牲当前的消费品质,获取长足的利益?”

直到2005年,学生刘迅才有了一点答案,他告诉赵老师“账户里已经有500万了”赵家和沉寂片刻,重重地说:嗯,可以做点事了···

72岁的他决定做一件思虑已久的事情:捐资助学

不像一些捐资助学者只是出钱,为了做好这件事,70多岁的他跑去搞实地调研,亲自了解贫寒学生的生活状况,每次搭公共汽车出去考察,回来都累得不行。

老伴看在眼中,疼在心里。每次都劝他“包个车吧,”这个倔强的老头却不舍得。

“我也没多大的本事,锦上添花的事就不做了,做点雪中送炭的事情吧。”

2006年第一笔助学款寄出,江西、吉林、湖北、甘肃···各地的贫寒学子陆续收到“陌生”的捐助。

2009年,赵家和决定改变捐助方式,由多地捐助转向优先西部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于丹的经典句子

全文共 300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小编收集了有关于丹的经典句子,欢迎阅读。

1.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2.我们习惯于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欣然表演。

3.就在此际,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4.真正崇尚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谋生的手段,当作炫耀的资本。

5.我爸对我的教育,就是一切从源头开始。

6.做君子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完善的人。只有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7.结交那些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8.人生其实就是木桶效应,你永远不要追问你那块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优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该去考虑。

9.我们的眼睛看外面太多,看内心太少。对外无限宽广拓展世界,对内无限深刻发现内心。

10.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

11.最重要的时间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现在马上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需要你帮助的人。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一种大地生成的信念。理想主义不是职业主义;现实主义不是务实主义。

12.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13.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14.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15.四十不惑,内心不惶惑。

16.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7.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18.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获取更有幸福感。

19.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20.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21.过分你的优柔寡断是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

22.交到一个好朋友就是开创了一段美好生活。我们的朋友正像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差距。

23.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的联系。

24.孔子认为“以直报怨,以德把德”才是值得提倡的。

25.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26.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7.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的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

28.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29.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30.真正的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的自信与镇定。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31.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的关怀中折射出的一种光芒。

32.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33.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34.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35.最恰当的距离是在彼此不伤害的情总况下,保持彼此的温暖。

36.要成为君子,就要有”恒心“。当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就离君子不远了。

37.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刻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38.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39.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40.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41.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地参悟、历练,就是你心中有一种仪式。

42.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43.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是指:第一,友直,直即正直。第二,友谅,谅即诚实。第三,友多闻,即见多识广。

44.幸福与贫贱无关与内心相联。

45.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46.君子的标准: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好相处的人。

47.我们要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有辨别能力。

48.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49.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50.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的便宜的人。

51.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是指:第一,友便辟,即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第二,友善柔,即”两面派“。第三,友便佞,即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这样的朋友千万不能交,否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52.朋友是清明理性让你远离危险的人,是开明坦荡给人快乐的人。

53.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5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56.孔子之慎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57.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58.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59.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60.好朋友是一本书可以打开一个世界,开创一个好生活;朋友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宽容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

61.6,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62.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63.选择太多,所以困顿。

64.去到自然中。不追求物质的奢侈,追求心灵悠游上的奢侈。

65.以怨报怨不可取,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去。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浪费。

66.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67.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68.在我看来,庄子也罢,孔子也罢,所有作用于生命个体的古圣先贤学说,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内心觉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觉得这就是先贤的一种意义了。

69.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70.能放下且放下,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71.所有外在的形式是为了内心的安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虞永平教授《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有感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观摩学习虞永平教授的《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报告,明确了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角色已悄然发生了转变,由以往的“灌输者”“说教者”转变成了课程方案的制定者、设计者。

不应再是过去孩 子的“保姆佣人”,抑或是苦口婆心的怨妇,或是怨声载道的受累人,而应摇身一变,成为顾全大局、统筹帷幄的大将军。正如虞教授所说,教师应学会做该做的事,“不是老师话说多了、事做多了就优秀,但却是与教师的脑力成正比的。”也就是教师应该学习做个“智慧者”。

一、学做“引领者”。

现在的知识不再是静止的,而是生成、变化的,流动的。虞教授指出知识就是经验,是过程性的经验。这注定了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幼儿教师把知识转化成一个过程,引导孩子去体验,通过操作体验、观察感受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首 先来学习做课程方案的“制定者”,“引领者“。如准备让孩子干什么,在哪里干,如何干等。从整体上把握,从细节上引领。如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并且紧紧围绕通过这个活动,孩子去体验、思考,获得新的经验,得到发展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有价值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方案。

二、学做“发现者”。

“生活中缺少的 不是美,而是发现。”“生活即教育”。需要教师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需要。教师应该发现生活中有益的资源,并巧妙地利用。如虞教授举了个幼儿园的例子,通过观察、分析等记录虫子的成长规律,让不喜欢虫子的小朋友在那个氛围中也喜欢观察起了身边的小动物。看到孩子们专注地观察的神态,真心地认为做生活的发现者 是件有趣的事。

如我们社区内就有水果超市。在给幼儿讲授各种水果、蔬菜时,我们园有的教师就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引领孩子到就近的水果店去亲自感官认识各种水果,如看一看,摸一摸等。孩子在直接经验中获得了发展。

如有的孩子在玩区域活动时,为什么不想玩?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发现背后的原因。是否是因为材料太过陈旧?还是材料缺乏层次性,让孩子缺少挑战的欲望呢?等等。发现、了解了孩子动机背后的原因,就真正读懂了孩子。

三、学做“创设者”

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有价值的“情境”活动。虞教授提到幼儿园的特点是“游戏化”、“情境化”。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孩子直接参与,从中反思,做有意义的事,进而获得成长。

利用节日民俗这 一特别的生活资源,让孩子在做中学。如幼儿园在过“腊八节”时,有的班级通过自己动手制做“腊八粥”,品粥等活动。让孩子了解节日的习俗,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端午节,自己亲手尝试“包粽子“等,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体验了民俗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处处提醒我们教师需要在生活中积淀,学做教育的制定者、发现者、创设者。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新型的“智慧型“教师,关注过程,聆听生命,用生命唤醒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这样的教授,不愁教不出好学生!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钱学森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W·R·西尔斯教授曾经走访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明星教授,他曾经是钱学森在美国的最好学生。他说:“钱教授的考试非常难,他可能出四五道题,你只能希望解出一道,或者对其中一个以上的考题给出不错的开头,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得不错的话,你会得到钱教授给的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美国人考试的评分是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B、C、D四等,“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是最好成绩。

有趣的是,钱学森回国后也把他在美国的这套成功教学方法带回国内。他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主任时,就给科大首届力学系的学生吃了一顿“杀威棒”。他的开卷考试只出了两道题,第一道概念题,占30分;第二道题是真正的考验,题目是,“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到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解。”这道题可把全班学生都难住了。你若平时只会死读书不会活运用,根本做不出来。

考试从上午八点半开始,直到中午还没有一个人交卷,中间还晕倒两个学生被抬出去。钱老宣布说:“吃午饭吧,吃完接着考。”直到傍晚也做不出来,大家只好交卷。成绩出来,竟有95%的人不及格。

当然,钱老的考试并不是故意为难学生,在“教训”他们一顿的目的达到后,也得让大部分学生过关呀!于是他想了一个“怪招”:把每个学生的考卷成绩开方再乘以10,算是这次考试的最终成绩。这样一来,你若得了36分,开方等于6,乘以10就是60分。所以凡36分以上的学生都能及格;你若是一个特等优秀生,考试满分100分,100分开方等于10,再乘以10还是100分。所以考100分的人也不吃亏。对他这个怪招的合理性,谁也挑不出毛病,结果是80%的人都及格了,皆大欢喜。

及格归及格,但谁都承认自己的数学基础不够,于是钱老决定,力学系的毕业生延迟半年毕业,专门补习数学,所用教材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工程数学》。在半年时间里,每个学生光数学题就做了3000多道。由于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学生们受益匪浅,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成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的在“两弹一星”工作中担当重任,出了好几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博学教授陈寅恪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着名历史学家,学者陈寅恪。人称“教授之教授”。着名学者吴密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统论之,吾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他在少年时代就研习《说文解字》和训诂学,熟读经书和《二十四史》;13岁留学日本东京巢鸭弘文学院,21岁留学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瑞士苏黎世古学,美国哈佛大学。他精通英、德、法、日文,还基本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梵文、巴利文、波斯文、突厥文、西夏文、藏文、蒙文和满文等19种文字。

他先后在香港和内地多所着名高等学府任教授,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他对魏晋南关朝史,随唐史,蒙古史,以及对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

着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并有《金明馆丛稿》等大批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于丹老师《感恩教育》观后感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早上我和妈妈一同观看了江西三套于丹老师主讲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于丹老师是从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和自立、自强、自信 三个方面来讲解的。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小男孩和苹果树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天天到苹果树下,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后来,小男孩变成了个少年,不再天天来玩耍。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想要玩具,可是没钱买。”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一个也不留,高高兴兴地走了。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看过它。苹果树很伤心。有一天,男孩终于回来了,但他十分不开心。树问他:“你怎么了?”男孩说:“我的朋友们都成家立室了,我却连房子都没有,新娘也不愿意嫁给我。”说完,就在树荫下哭起来。“抱歉,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看,我的树枝又粗又大,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起来,树感到好快乐。可是,男孩比以前更久不回来了。这棵苹果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它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生不出果子来了。”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苹果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苹果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ZUOWEN.yjbys.com

听完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父母就像这棵苹果树一样呵护着我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都费尽心血,可我们平时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想到这些,脸上顿时觉得火辣辣的。

我想我们不仅仅要对父母感恩,也要对我们的教师感恩。老师每天早早到校,把知识传授给我们,默默地奉献着,为班里的事情操尽了心,多么的累啊!今后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通过这次听了于丹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让我深刻地明白了要学会感恩,感恩一切爱我们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读刘良华教授《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在2010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开学典礼上,刘良华教授一段简短但充满幽默、严谨和智慧的讲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强调的“教师一定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一定要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和改革、实践的能力。” 如今,我在拜读刘教授的大作《教师专业成长》一书时,更是受到很多启发,产生许多共鸣。刘教授对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精辟地解读为具备“主动精神”,抱有“乐观心态”和富有“生活情趣”,从而能积极地影响他的学生。”对此,我十分赞同。

确实,一个老师仅仅靠他的外表或者专业知识去打动学生是不长久的,因为老师的年华会失去,老师的专业知识也容易被学生赶超,只有他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才是长久的,乃至终生的。一个成功的老师,一个真正伟大的教育者,应该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并能指引他解决困难、走出困境。

我的教育信条是“让学生发现并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个信条始终贯穿于我的日常教学中。每届学生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起初听我的课都为我流利、纯正的英语折服,但毕业后门记得最深刻的并不是我地道的英语和严谨的教学,而是我展示和传达给他们的一种持久的温情,一种阳光的心态,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我的教学理念是“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带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化的魅力,陪同学生感受生命、生活的美好,做一个有教学智慧和教育思想的老师。” 从某方面看,与刘教授所推崇的“教师智慧”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窃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于丹老师感恩教育观后感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周六的上午,我收看了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这个讲座加强了我的素质教育,培养了我的社会价值观与人生观。

我知道了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接收前任的经验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结论;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与其给人一堆金子,不如给人一个点金的金手指;一个人要想写下无悔的青春,要想写出瑰丽的诗篇,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对自身的力量怀抱坚定的信念;居里夫人说过一句话: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总要工作。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儒家创始人孔子讲究一个“仁”字,于丹老师讲了人格教育,它是人际关系的扭动,需要靠行动上的态度来获取。人的成长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学业、阅历、人格。其中阅历与人格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得到。要有信心,有恒心与毅力,将来才会走向社会的最高峰。只要自强不息,成功就属于你。社会就好比是一锅沸腾、滚烫的水,它不会因为可怜你,就会降低它自己的温度。所以,我们应像那把干茶叶一样,寻找自己的方式,成全社会。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每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 应该学会感恩。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教育孩子从小知道 感恩。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 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同时也应对其他的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

教育只是人生的起点,而我们的终点,应是我们自己寻求的方式来升华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看了这个讲座,我树立起了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让我知道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当我们用感恩的心去生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天也这般蓝,树也这般绿,生命是这般美好!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

[于丹老师感恩教育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于丹《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观后感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8点观我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讲座,感受颇深。

第一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于丹教授讲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故事---《大树和孩子》,我深受感动,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孩子孝心的故事。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尊老爱幼意识薄弱,作为00后家长的我们,即为人子又为人母,我们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怎样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方面,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二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孝是基本的,有了孝还要有仁爱心。有了这两颗心,你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于丹教授说:“仁”字拆开来看就是两个人,就是说两个人相处好了才能体现仁的含义。所以说我们要适当的鼓励孩子或带孩子出去玩,多交朋友,自己处理好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强。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才能培养出来。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经常鼓励孩子,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独立完成。有时候家长的事情还可以问问孩子的建议,不管对错,都要鼓励。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过度依赖性。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一个有爱心、自立、自信的孩子更能融入社会。

第四个主题如何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有心、用心,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是最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论金正昆教授礼仪心得

全文共 2098 字

+ 加入清单

关键词:礼仪、尊重、人生价值、行为、举止

摘要:人都是平等的,既要尊重自己,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尊重上级 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而尊重他人是要讲究一定方法和原则的,要善于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友好,为他人所接受,形成互动,否则就会好心好意不得好报,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就像是金教授所讲的3个原则。第一个,接受对方。第二个,欣赏对方,重视对方。第三个,赞美对方。

通过观看金正昆教授的《社交礼仪》后,让我感受颇深,我进一步认识到加强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了以往对于文明礼仪的肤浅认识和模糊观念,金正昆讲礼仪观后感。服务礼仪是指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言谈、举止、行为等,对自己所服务的对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例。简单地说,就是服务人员在工作场合适用的礼仪规范和工作艺术。服务礼仪是体现服务的具体过程和手段,使无形的服务有形化、规范化、系统化。良好的礼仪可以赢得陌生人的友善,赢得朋友的关心,赢得同事的尊重。

学习《社交礼仪》后,其实是会让人受益终身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哪一项工作是不需要接触外界的,也没有哪一份职业是不用和人打交道的。每当我看见或得到文雅得体的礼仪时,心中就会有敬重的感觉。通过学习,知道了礼仪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人内在素质与仪表特点的和谐之美、综合之美、完善之美,更代表一种深刻的道德指引。

其实,人都是平等的,既要尊重自己,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

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而尊重他人是要讲究一定方法和原则的,要善于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友好,为他人所接受,形成互动,否则就会好心好意不得好报,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就像是金教授所讲的3个原则。第一个,接受对方。第二个,欣赏对方,重视对方。第三个,赞美对方。

总的来说,我觉得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了。

所以,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同时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吧! 那么我们来学习礼仪什么问题比较重要呢?金正昆教授讲过这么一段让我记忆尤深,其实两个问题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问题摆正位置。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在家里你是孩子是晚辈;在学校你是老师或者是学生;在单位你是同事是上级还是下级;那么摆正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位置摆不正,那么在生活中也好,在工作中也好有的时候就会出点问题。那天来了一个同学,外校一个同学,找金教授,找我作为校外论文评阅人,论文答辩了要请一个专家来指导指导,来了。一进门就问,谁是金正昆?我就不大高兴,说实话,求人要像求人的样子,是吧!那你是作为晚辈也好,作为学生也好,你怎么也得说声请问哪位是金老师或者金教授。我挺不高兴我说我。然后就讲了,那你帮我看一篇论文吧,我是谁谁谁的研究生。我说那你放这儿吧。快看。她这话一说,当时在场的男同志都用那种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我必须正当防卫了。快看。我说放这儿吧。抓紧,二十五号要答辩,必须看完。扭头就要走了,我说同学请留步。站住了,您还有什么事吗?我说请问谁求谁?她说我求你。我说你求我,金老师就给你免费上一课,应该怎么求我。进门应该这样说,请问哪位是尊敬的金正昆教授?使用尊称,待人接物要使用尊称,进了大学什么样的人叫他老师?直接的学生叫他老师。

比如我在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那我的外交学专业的同学或者上过我课的学生叫我金老师。还有谁叫我金老师,我同事同行叫我金老师。否则外来的人,要叫我教授,而且使用尊称还有个技巧就高不就低。但是我也见过老实人,那天一个同志问我,他说我不知道你评上没有?就高不就低。我说你应该这样说,请问哪位是尊敬的金正昆教授?得到确认之后,再讲金教授我是某某学校某某专业的某某导师的研究生,金教授久闻您在国内从事公共关系学研究方面颇有成就,所谓是著名的专家学者之类,你得说说。当然这个你还得会说,你那个用词要斟酌,你否则的话夸人跟骂人似的。 那天一个同志这么夸我,金教授,早就知道你,早就知道你在外交学和公共关系学研究方面小有名气。一句话说得我不爽,夸专家学者之类,应该说大有名气,那才是好听的话,或者说很有名气,那也是不错的话,但不能说小有名气,说小有名气等于讽刺我刚混出点模样,还不怎么地,你让人家高兴就痛快点不能除二。应该是这样讲,然后说金教授实际上学生早就久仰您,所谓名师出高徒,那以前没有机会师从于您,那么临到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您的栽培,知道您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望金教授您百忙之中给弟子一个机会。你求人得像个求人的样。

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摆正位置其实是你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礼仪在我来看实际上说专业的话,那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天地人之道》于丹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六,我们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是关于孔子的相关内容《天地人之道》令我深受启发。

天,代表的是理想主义,也是十分虚无缥缈的。是的,作为一个人,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只有有了梦想,才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实现,如果连梦想都没有,那又谈何达到什么什么样的高度呢?

地,,它代表现实主义,也是十分厚重的,,一个人,不管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努力的去做,那样才可能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人,则是取天地之精华,一个完美的,成功的人,只有天高海阔的理想,并且拥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那他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物。没有别的,只要将这2者尽全力的结合在一起,你就会可能成为一个头顶天、脚立地的令人敬畏的人,即使你在成名前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你同样也有可能会缔造奇迹。反之,那就一无是处了。

亚伯拉罕林肯,一位船夫、律师……他甚至走在街上,那些“高贵”的人们都不会拿正眼瞧他一瞧,但他坚持着将他的天设在看似的九天之上,人们嘲笑他,他也置之不理。再高的天,也终究会有人攀上,也需要比别人厚实的多得多土地。他从小的时候一直成长到将近五十岁,才获得了属于他的天空,那种感觉,一定淋漓尽致吧。

“天高地低”很常见,“天低地高”却不常见。对于“天低地高”这类人,他们要敢于追求,而“天高地低”这类人,要么学会埋头苦干,要么学会适当降低标准,要么,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赵括,赵国著名大将赵奢之子,认为自己肯定能成为比父亲更为优秀的将领,天空无限高,撑起他的地域却过于狭小与低矮,他的土地上,只有名为“兵书”的作物,却没有名为“实践”风雨的洗礼,这样的作物,必定脆弱不堪的。

我们现在是基地班的学生,春风得意,定的目标十分高远,这很不错,但这是需要行动的!天要高,地也要厚,地厚了,天才能真正的高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虞教授幼儿园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观后感

全文共 1654 字

+ 加入清单

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在山东省远程研修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世纪教育集团幼儿园200多位老师的庞大学习队伍井然有序,以最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

在绚烂又蕴含成熟的初秋,我们又迎来了研修,带着故友重逢的喜悦和清空、吸纳、激活、改变的心态,我们进入了虞永平教授的第一个专题讲座《过程意识经验指向》虞教授从过程意识是一种专业意识、回归经验是必然的选择、资源的利用、过程意识引领的课程改革四个方面,通过《指南》指向、案例分析以及陈鹤琴、张雪门等前辈的教育思想,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了“直接经验”“幼儿园课程及课程”以及怎么解决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大家明确了任务是什么?目标怎么定位?到底到哪里去完成?怎么完成?

与专家理念的碰撞:

值得惊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行为和专家的理论是重合的,在实践中我遵循“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注重了孩子的自主发展,并尽可能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引领他们的活动。

但是,我们又是不足的:出现教育契机时,我们不能明确的把握终极的目标,无法把握最有效的介入机会,无法观察到每一个孩子的活动行为,不能以教育的眼光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利用教育资源……,而且,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一个中心支撑点,而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以老师的观点出发,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思索: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到底是不是孩子喜欢的?它能够给孩子带来些什么?所以看起来我们的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丰富多彩,但实际上心底还是虚的,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没有找到明确的前行方向一样,充满着犹豫和忐忑,这对孩子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发展都是很大的障碍。

还有一种现象:我身边幼儿园特色是突出幼儿园教育成果的一个方面也是幼儿园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家挖空心思寻找和别人不一样的‘点’然后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特色活动,比如:跳绳、拍球、剪纸、美术等等,因为实施的计划和方案没有系统化,所以,出现的情况是有的训练出一个队专供“表演”、有的把一期的作品在摆台上摆一两年,看起来琳琅满目但这些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有意义的吗?他们的思维最终得到了那些发展呢?因此,今天虞永平教授的讲座就像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同时更增强了信心。

反思后的激活:

虞永平教授说:“幼儿不是随便做事,要让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反思,就是要让孩子去做有挑战的事、有意义的事、有思维参与的事,这才能够促进他发展”“凡耳所听,目所见,手所触,鼻所嗅的都是经验,幼儿的学习是行动性的,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不是简单的听和看”“幼儿园课程要满足幼儿的需要;要使幼儿所做的事能感动幼儿自己,让幼儿投入、专注、流连忘返”这些理论激活了我们的认知:

反思我们的活动:某天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毫无目的性的随意选择一个区,机械性地拿过材料重复着昨天的事情,有的区看起来很静,没有交流也没有合作的欣喜,有的区看起来很热闹,那是因为出现了冲突,很多孩子在跟风喊,真正吸引孩子的活动在哪里呢?这样的区域意义是什么?对孩子来说有没有挑战呢?现在,我们能认识到,这样活动表面上注重了孩子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课程,这样的活动中孩子没有好奇心,也不可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再如:在集体教育活动《好玩的汽车》中,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实物以及精美的ppt,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期待着自由摸一摸、玩一玩,果然,老师给了这个机会,但是孩子们发现所有玩的过程都是在老师规定之下:先拿哪辆车再拿哪辆车?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的要一起玩,不能跑远、不能跑出区域……渐渐地,有的孩子拿着车站着不动而等着老师的指令,有的孩子半逶在地上随意摆弄,这个活动看似符合了《指南》宗旨: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结果不理想的活动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意义不大。

反思我们的课程,回顾虞教授的讲座,我们有一个困惑问题:虞永平教授说:“规则改变活动也改变,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但是也有专家说:“活动中不要给孩子设定规则”由此,我们想到的是: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怎样的规则才是适合孩子的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读刘良华教授《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有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孔彦红

其实以前读过类似的文章,读刘教授的文章惊诧之一是他的“教育叙事研究”,用不断积累案例,积累教育事件和相关的教育故事来解释教育道理。没有人喜欢板着脸的说教,这种用案例和故事为载体的教育却是生动具体的,我很喜欢,也会去积累。

惊诧之二是刘教授的渊博,他所谈论的十种老师他都推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回归》,《音乐之声》(这部很有名,我看过很多遍,但是关注的是电影中的音乐。),《蒙娜丽莎的微笑》,《春风化雨》,《烛光里的微笑》,《一个都不能少》。这些电影不是都很广为人知的,而且刘教授绝对不是只看了一遍两遍。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大长今》,《大宅门》。这也符合他的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张,回去后也要找到好好研究。

惊诧之三是自己受到触动,开始着手反思自己,开始给自己定位:我是什么样的老师?我认为自己温柔有之,幽默有之,爱心有之,真才实学有点。但是不够organized,不够严厉,当然,学养也有待提高。教师的威严、威信是来自教师的内在,不是你板着脸学生就能敬畏,敬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于丹说《论语》观后感

全文共 13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君子之道这一讲对我也感触颇深.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 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人何必那么骄傲呢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孔子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于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演讲技能.她哲理诗般讲演,深入浅出,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她展示了对社会的审美理想,界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事的一般分寸,尺度.她给全世界亿万人心灵送去阳光,使人间温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赞扬了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已有了这样高明的人伦智慧!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通过于丹教授的精彩讲解,自己感觉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对论语的了解以及它与现代人的联系,还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感受真正的化为己有,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于丹带着手电闯沙漠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的暑假,她和两个师兄去了敦煌莫高窟。他们每天去洞里参观,下午4点景点关闭后,两个师兄就背着摄影包出去采风。只有她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当地夏天的白昼极长,晚上10点仍有自然光。她便打算利用下午时间,去看看向往已久的沙漠,但每次提出来都遭到师兄反对:“你别胡闹了,要去也得哪天早上一起去。”也没人告诉她,为什么下午不能进沙漠。

一连好几天,终于抵挡不住沙漠的诱惑,她决定单独行动。她心想,你们不让我进沙漠,无非是担心天黑了,怕我一个人走丢,我才没那么笨呢?她向当地人借了一个手电筒,装干电池的,足有半米长,两头有带子可以背在身上,挺沉,仿佛一杆长枪。有了这件超级武器,她顿觉信心倍增。

那天下午,一切准备就绪。她头戴破草帽,肩上交叉斜挎着手电筒和水壶,胳膊上绑着湿毛巾,还带了一把短刀和一盒火柴,像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临走前,她特意给两位师兄留了个小纸条:“我去沙漠了,你们不用担心,我带手电了。”然后,她满怀信心,顶着烈日独自出发了。

刚进入沙漠,胳膊上的湿毛巾就“滋滋”地冒白雾,此时气温高达40度,但她已被另一番景象吸引。天空是明艳的蓝,地上是耀眼的黄,相互交错辉映,如梦似幻。金灿灿的阳光,像大把大把的金属沫,刷刷地抛洒下来,落地成金。一望无垠的沙丘,一尘不染,一脚踩下去,“哗”地溢出一片流沙,然后刻下一个深深的脚印。沙漠如此古老,而自己如此年轻,她不由得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感觉是去赴一个千年之约。她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正悄悄袭来!

天快黑了。她突然感觉身上凉飕飕的,环顾四周,天空已变成了一口大锅,笼罩四野,四面八方的沙丘竟然一模一样。她本来是顺着一条干涸的河道进来的,此刻别说河道找不着了,就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正迟疑间,她浑身又一阵哆嗦,此时气温迅速下降了30多度,一下子从火炉掉进了冰窟,而她身上只穿着牛仔短裤和小背心!

求生的本能,让她暂时忘掉了恐惧。她再不敢随意走动,只能等到天亮再说,当务之急就是生火取暖,否则会被活活冻死。沙漠里只有一种蕨类植物骆驼刺,她拿出短刀,拼命地连挖带扒,双手被刺得鲜血淋漓。好不容易挖出一大堆骆驼刺,拿出火柴点火,却怎么也点不着,火柴只剩下小半盒!这时,她想起身上还有一条毛巾,又把毛巾垫在底下引火,终于点燃了骆驼刺。她手握着短刀,一会儿烤火,一会儿又去挖柴火,丝毫不敢松懈。

一直忙到快天亮,两个师兄顺着火光找来,终于发现了她。上来就是一顿臭骂:“你这个傻丫头!你知道沙漠有狼吗,你知道沙丘会平移吗,你知道沙尘暴吗,你知道沙漠的日温差有30多度吗……”她什么都不知道,闻所未闻,吓得脸色苍白,连连摇头。

“你不是说,你带了手电吗,有用吗?”她猛然想起,手电还背在身上,别说用,连摸都没摸过。而她当初正是仗着这个手电,才敢孤身勇闯沙漠,哪曾料想,真正到了紧要关头,其他东西都起了作用,唯独手电毫无用处。简直是个笑话,好在有惊无险。

你不一定能猜到,这个年少莽撞的“傻丫头”,就是于丹。那天在电视上,听她讲起这段沙漠历险记,我也忍不住大笑。不过,故事还没结束。

于丹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叫柳村的地方工作。那里地处偏僻,条件异常艰苦,她感到前途渺茫,一度消沉沮丧,委靡不振。

一天,她忽然收到一封奇怪的来信,不见抬头、落款,只写了一句话:“我什么都不怕,我带手电了!”不用问,信是师兄写的。直到七年之后,她终于明白,当年那个手电,其实是有用的,它的作用不是用来照明,而是给了自己独闯沙漠的勇气和信心,让自己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是啊,我连沙漠都闯过来了,柳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她重新振作起来。

否则的话,今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论语》的,恐怕就不是于丹了。

事实上,向前跨出一步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有跨出去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给老教授的一封信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林清玄:

你好!

今天我冒昧地给您写,是因为看了您作的“青年人要学习幸福”的讲座。对此,我感触颇深,故写信给您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幸福是什么呢?

您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幸福的感受取决与心态,一种超越的心态。我认为对青年人来说是十分正确的。但有大多数的人都不了解您所说的“超越的心态”。而我认为您所说的“超越的`心态”是指人每次超越困难获得成长时所经历的心灵洗礼。

我为什么会这样诠释幸福呢?这源于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你不可能参加这场歌唱比赛了,死心吧!”清冷冷地说道,她的眼中透露出的深深绝望。

我躺在病床上,清的话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眼泪也止不住地流着。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为这场比赛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为什么上天要这么不公平,连一个证明我自己的机会都不给?

我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爸爸妈妈听到我唱歌时骄傲而陶醉的神情,我在紧张备战时同学们默默给予我支持的身影,我幻想能站在舞台上充满希望的笑脸。但这次交通事故把这所有的希望都狠狠地摔成泡沫。我该怎么办?

我茫然地把眼光投向窗外,突然一盆仙人掌进入了我的视线。接着维、梅、邬、娜的笑脸扎进我的眼底。他们说:“木木(化名),别伤心了。这次虽然参加不了,但还有下次嘛!对不对?你知道仙人掌代表什么吗?坚强!我们把坚强送给你……”

我再一次流下了泪,不过这一次是感动的泪。虽然我失去了这次比赛机会,但有这些好朋友,我还能说什么呢?对!我应该学习坚强!林清玄爷爷,我说我很幸福,您相信吗?拥有了真挚友谊的我和他们所给我的坚强,我怎能感到不幸福呢?

您曾经说过:“人生幸福的开关,不在于你拥有很多东西,而在于你能敏感一些细小的东西,从而打开开关。”我认为我做到了,您呢?

您的读者:Yt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于丹《天地人之道》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天之道”“地之道”有很大关联。正如于丹教授讲的那样,理想主义是我们的天,现实主义是我们的地。我们仰望蓝天,脚踏黄土,以现实主义为生存基础,以理想主义为奋斗目标。历史上许多的思想家,特别是那些文人或隐士,就是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间徘徊、探索中做出贡献,或者选择洁身自好。

而我们真正难以做到的,却是所谓“人之道”。据《论语》中的记载,先贤孔子对“人之道”的解释往往寥寥数语,仅用几个字,就能将其阐述。比如,于丹教授讲到的“恕”“仁”,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难。“恕”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即“爱人”。孔子说这话并不难,因为他就是一个那样的圣贤。但在之后两千五百多年的中国社会,特别是有史料记载的上层社会,由于不“恕”、不“仁”而引起的事件不计其数,有些甚至带有恐怖和血腥。因此,才会有那么多隐士以及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出现

而我们要去说,去实践时,也会遇到不少问题。在如今这个社会里,似乎总有一些事不可“恕”,总有些时候不能“仁”。这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法,我们只能是尽力克制自己,减少与别人的冲突,努力平和地对待别人。“恕”“仁”都只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生活态度,我们自己做到了,也难以引导别人。但我相信,目前在我们班上存在着的大部分鲁莽、冲动的行为,只是一些青春期心理刚刚形成的男生的正常的心理现象,能够宽恕。但有一些不文明的、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却也已经在某些同学身上有难以改变、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也不免有所担忧。

高润青

于丹教授是一个能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别人看来只是被奉为经典却无实际用处的《论语》,在她眼里却是珍宝,她能发掘出许多有用的东西出来。

其实论语最初的诞生是在孔夫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将他们平时的所问所答给编纂了出来。论语的每一条都短小精炼,朴素又能温暖人心。

于丹教授从论语中精选了几条,的确实值得好好品味的。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说话吗?不说。但世界不一样的风调雨顺?弟子一直好奇为什么他们的老师说话那么少,孔夫子却又有说出了这一番话。他的言行绝非是为了专门去教别人所以这么说话,这也显示了他的态度:人不是为了活着而去生活。

由此推论到我们学生身上也是一样。有很多人将学习看做是一件不得不去完成的事情,却忽视了学习本身的乐趣,越是讨厌,越是学不好;越是学不好,就越讨厌······最终陷入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中。

其实,何尝不随和一点呢?将所有抱怨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品尝过学习的快乐后,还会那么痛苦吗?不要为学而学,从孔夫子的话中我们能看出这一点。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因为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那样一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能活得快乐乐,这是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才能做到的事情啊!由此想来,再大的苦难,他也能以微笑来面对了。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指的是国民幸福指数,它比“GDP”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

我们总感觉自己不幸福,是应为我们的眼睛总是向外看,而忽略了自身的快乐与价值。我们总在追着对于我们而言需要的东西,但有时忘了停下来整理我们曾拥有的。一个学生,看着前方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感觉望尘莫及,拼命要向前追赶,为自己的落后而感到伤心,但他却没有发现。他的身后有多少的人也在拼命追逐。

感觉生命就像一个圈。假如你是一个穷人,羡慕于富人的金钱,一直想追逐,为自己感到悲哀,却不会发现富人羡慕穷人什么也没有,反而没有心理压力。这就是一个怪圈。

加入我们在追逐的同时也满足于身的幸福,那么这个社会将更高速的发展, 国家也就会越先进,人们会越幸福,这才是良性循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不错的。别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自身的态度,当我们想要改变周围时,先从改变自身做起吧,有时给予带来的是更多的幸福。

这三条论语,都能教导人怎样幸福,恰巧应验了论语的初衷“短句给人大道理。”看来我们以后要多读读论语,从中获取让我们受益一生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